首页 > 资料 > 记者演讲稿

记者演讲稿

发布于:2021-06-11 13:33:02 作者:

记者演讲稿集合五篇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你写演讲稿时总是没有新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者演讲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者演讲稿集合五篇

记者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05级2班的祝凯,非常高兴得能够参加本届记者团负责人的竞选,也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

  我是20xx年10月加入记者团的。在记者团的半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我热爱记者团这个家园,我真诚的希望她能够发展壮大、展现活力,成为体院一颗璀璨的生命力,所以我今天站在这里竞选负责人!自从加入到记者团中来,截至到五一之前,本学年的工作完成总量如下:通讯稿件15篇,策划书及通知15篇,杂记7篇,实用体文章总量达到39篇。单校园网站全院学生记者的投稿发表率高达到28.6%。系活动摄影图片总共3200余张照片,极大宝贵的留下了各种图片资料。

  要做好学生记者团的负责人并不容易,通过王清波团长为记者团所付出的艰辛,我明白要干好团长,就要比其他成员付出更多的辛劳,承担更多的责任,可谓如履薄冰。但是我不会畏惧,因为我始终相信责任成就伟大,付出定会有回报。

  下面我具体谈谈担任团长以后的计划,也是我所谓的施政纲领:

  首先对记者团现状的分析。现在我院从事新闻记者相关的学生很多,院记者团刚刚成立,所以我们体育系记者团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虽然不是太激烈,但加上由于工作经验的原因,我们自身的灵活程度还不是很够,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一些掣肘。我把记者团的定位这样描述:校园新闻的原创工作坊,新闻记者成长的欢乐谷,简单来讲就是八个字:"新闻立团,情理治团"鉴于这个定位,在我的任期内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投稿数量和稿件质量。记者团是一个新闻团体,能否写出好新闻,新闻时效性能否保证,新闻信息量是否够大,这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所以,记者团想要继续发展,再创辉煌,"内功"一定要练好。具体就是请老师、学理论、内交流、外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稿件就会多起来,大家的兴趣了也会高涨起来,记者团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第二、加强记者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一个团队组织要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作支撑。因为记者团就是铁打的营盘,而我们是流水的兵,记者团走过的足迹,所积累的优秀传统需要这些制度去传承。还有档案制度、考核制度、组织纪律制度的建立,还有团风、团口号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希望在我负责期间加强制度化建设。编辑记者、摄影记者工作将严格规定,考核评估全体成员工作表现和稿件数量质量。

  第三,进一步壮大记者团的影响力。记者团的本质任务就是写好稿件,辅助体育系办好宣传。另外,我们系记者团与其她记者团将建立和保持密切的联系,我们把这个大旗扛起来,我们应该把这个传统继承下去,这样我们记者团在全院更有影响,当然前提是立足稿件!毕竟记者的天职还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向公众提供可以信赖的新闻产品。

  这些举措的本质是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我说的就是这样一些,斗胆抛砖,旨在引玉,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正。总之,我能够胜任,愿意为学生会和记者团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2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桃子的故事。

  xxxx年6月,xx区和新镇永兴村2组的周义芝迎来了家里桃园的第一次大丰收,但她犯了愁,“怎样才能卖完这几千斤桃子?”走进周大姐家中采访,才发现她的不一般:照顾着3年前意外摔倒瘫痪在床的丈夫和长期身患眼疾的八旬老父亲,她是家中唯一的劳力。随后,晚报团队发起号召:全城义卖爱心桃。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不到一天时间,周大姐家的3500斤桃子全部卖出。

  xxxx年5月,周大姐家中意外发生了一场火灾。通过晚报搭建的平台,普通市民、学校师生、公益组织……各个渠道的爱心汇集,再次成功地让周大姐家4500斤桃子售罄。一颗颗小小的爱心桃,见证了xx这座城市的善意和爱心,也告诉全社会:xx这座城市,不只有经济的繁荣,还有精神的美丽。

记者演讲稿 篇3

  作为网站记者,整天为增加流量到处搜寻名人、富人、达人来吸引网民,是否因习惯了眼球效益而变得庸俗了呢?在网络这个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中,有没有一种清新的声音,让人脱离浮躁,追求崇高呢?网络的正能量在哪里?这些问题,困扰着刚刚采访完郭明义的东北新闻网新闻部副总监李理。

  在采访郭明义之前,李理心里在嘀咕,“传统媒体已报道了那么多,在网上写郭明义能有人看吗?会带来流量吗?”李理对网络记者这一职业认知的转变,源于郭明义精神的感动,也是记者自我反思、追求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鞍钢回来后,“我真正懂得了支撑着他走过30多年的信念,那是来自他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坚守。”李理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他说他一个网站“小”记者,就是要把“大”人物郭明义的感人故事在网上传递,就是要将正能量在网络播撒。

  “那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老郭的精神,告诉给更多的人呢?”李理想到了微博,对,“微博需要老郭,老郭也需要微博”。20xx年3月25日,郭明义实名微博开通了。李理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发图片,一起商量怎么写好微博,“我要让老郭成为网上真正的红色‘大V’。”

  在郭明义的微博上,晒得最多的是社会上时时发生的好人好事,甚至还让这个微博成为拯救生命的绿色通道。李理说,“我这些年的改变都与郭明义有关,而让郭明义精神在所有的网络传播平台上彰显,就是我回报给老郭的成果”。

  李理说他的阵地就是在网络上,“让信念和情怀、善良和感动、奉献与执着闪动在微信上、烙印在微电影中、定格在网上展馆里。这是我乃至每一个网络新闻人不变的使命。”

  李理和郭明义携手,网络和正能量携手,网络记者始终坚守责任,宣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网络必将处处是明媚的晴朗天。

记者演讲稿 篇4

  在行走中记录、在体验中发现,是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一直坚持的方向。六年来,我们攀雪山、过草原、越峡谷、穿行原始森林,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脚步依然坚定。因为这一路上,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也让我终生难忘的,是在西藏阿里丁嘎执勤点的采访经历。

  西藏阿里是中国西南部最偏远的地区,我们经常走了一天都碰不到一个人。这里也被称作“生命禁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40%,有时候我们需要一边吸氧一边拍摄。

  执勤点的海拔将近5000米,没有房子,只有三顶军用帐篷,是战士们吃饭、睡觉、学习的地方。虽然在去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现实体验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8级大风里,我出镜播报要靠喊。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个战士站岗的背影。这个背影像一座界碑矗立在那里,让我们摄制组所有成员为之震撼,也让我们脑海里国门卫士的形象一下子变得具体。为了不打扰正常执勤,我们只能远远地看着他。一张还稚嫩的脸庞,脸颊红红的,不是因为害羞,是因为高原长期的日晒风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原红”。

  晚上睡觉前,帐篷外面有战士打着手电洗脚。大家可能会觉得洗脚那么平常的事情,有什么可说的呢。但是当我走到他旁边,借着手电的光,发现洗脚水没有冒热气,伸手去试了一下水温,我才知道他用的是冷水!摸着寒冷刺骨的洗脚水,我真想马上变出一个大锅炉,给他们烧上一大锅的热水,让他们好好泡泡冰冷的'脚。看着这些十八九岁的战士,我在想,如果他们在城市里生活,或许他们是体验着大学生活的莘莘学子,或许他们是网络游戏的高手、时尚达人,但是他们却选择了在艰苦的边疆保家卫国。他们让我感受到了青年人的奉献、青年人的担当!

  第二天一早,我参加了一次很特别的升旗仪式。因为条件有限,他们只能把国歌录到手机里,每次升旗用手机来播放国歌。听着手机里播放的国歌,我觉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雄壮,鲜艳的五星红旗也飘扬得格外耀眼。

  战士们说我是第一个到他们那儿的女孩儿,这让我感到意外,也非常自豪。虽然和战士们只有短短两天的相处,但是他们的淳朴和善良,让我觉得他们就像家人一样。告别时,我放下了女孩的矜持,和他们一一拥抱。

  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都说是流着泪把这期节目看完的。在祖国广阔的陆路边疆,有很多这样的边防哨所。战士们要面对恶劣的天气、艰苦的环境,要忍受寂寞与孤独。他们的艰辛可能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无怨无悔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没有国,哪有家!我们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应该常怀感恩和珍惜之心,感恩这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战士们,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而作为一名记者,我也将一往直前,继续带着我的真诚,在行走中发现好故事,讲述好故事!

记者演讲稿 篇5

  从事新闻工作整整20xx年了,说实话,许许多多事情早已成了过眼云烟,唯独有那么一两件事,却一直留在了我的心底,这些事情教育我,拥有爱心和责任对一名新闻工作者是多么重要。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是星期天,我在单位上夜班。正当我急急地赶写着“昨夜今晨”的稿子时,热线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的那头,传来一位女士焦急的声音:广播台的同志,快,快,帮帮忙,我的儿子不见了,走丢了!他才8岁呀,怎么办呢,怎么办?这位女士边说边哭出了声。我抬头看了一下墙上的钟,时间已经过了凌晨。迷路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新闻价值,我压根儿不想浪费时间了解详细情况,说实话,那时我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早点写好稿子早点回家。于是,我用一种不卑不亢但事后想来是多么冷漠的语气打断了她的哭诉,对她说:孩子迷路了得赶快报警,要找警察,明白吗?电话那头的哭声戛然而止,静默了那么一两秒钟后,电话挂断了。

  写完稿子回到家已经凌晨1点多了,和往常一样,我没有多想什么,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几天之后,平湖的一位民警来访,偶然说起,一个小男孩,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寄居在平湖城关镇亲戚家。他的妈妈在乍浦打工。妈妈为了多赚一点钱,没日没夜地加班,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看他。他多么想妈妈啊。一个星期天下午,男孩作了一个重大决定,要到乍浦去找妈妈!他想,只要沿着公路走,就一定能够到乍浦,能够见到妈妈。可是,对一个才8岁的孩子来说,乍浦是多么遥远啊,他迷路了。天完全黑了,他又冷又饿又怕,在公路上徘徊……他想,也许他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男孩的母亲,在深夜下班之后,从亲戚那里得知了孩子不见的消息。心急如焚的她不知如何是好。平时宿舍里没电视,只有一台收音机,她想起了电台的那个号码,她急急地拨了过去……可是,她得到的回答是应该找警察……她试着找警察,可对一名外来打工妇女来说,谈何容易。等到民警得知消息,辗转找到她的儿子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孩子晕倒在路边,睫毛上的泪水已经结成了霜花。孩子被火速送到医院抢救,还好很快就苏醒了,母子相见,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泪水像潮涌一般,流个不停……

  得知这一切,我坐在那里,像是被电击了一样,我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我真想给自己狠狠的一拳!并没有人知道那个晚上接电话的人就是我,可我无法原谅自己。在那个晚上,我本应该给予这位母亲及时的帮助,哪怕只是告诉她一下派出所的电话,也许就可以大大缩短找到孩子的时间,而在被耽误的这段时间里,孩子随时可能发生不测……

  我开始反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特别是当你被一些所谓的光环所笼罩,晕晕然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时候,究竟什么是你的立身之本?

  后来,又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事情,我终于领悟到,选择了新闻工作这一职业,就意味着你的生命将与从前的你不同,你在朝着另一个人,一个品质上、质量上更高的人靠拢。而这个人,最应该拥有的就是爱心和责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演讲稿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