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园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于:2021-06-19 01:12:11 作者:

【实用】幼儿园幼儿教育心得体会3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幼儿教育心得体会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幼儿园幼儿教育心得体会3篇

幼儿园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1

  时间过的真是很快,一个月又过去了。有人说时间过的快说明你当下活的很快乐,过的慢说明你当下活的很痛苦。过去这一个月的确是快乐而且充实的。一个月的时间,原来小二班的小朋友开始熟悉依赖我,新插班的小朋友也开始适应班级和小朋友,重新组建的中一班就这样相对稳定下来。其中新来的小朋友中,张诗雨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

  张诗雨小朋友是原来我带的中三班的孩子,中三班分班后她直接去了贝斯特幼儿园。当时她走的时候,我心理多少还有些忧伤,有些许不舍。因为在我带她的半年时间里,对她的印象颇好,她是一个很漂亮很上进的孩子。当有一天早上,她在家长的陪同下又回到了我们幼儿园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欣喜,她大姨说孩子去贝斯特的一个月非常不适应,很想念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天天都哭着去,所以没办法又转回来了。看到张诗雨她立刻向我扑过来,似乎久违的熟悉。但是接下来的日子我又看到这个小姑娘的另外一面,她对人非常依赖。刚回来的几天,看到以前中三班的孩子她也要哭起来,有时候早上也不喜欢来幼儿园。后来经过观察,我告诉她我们班贾子淇和高一然是她的好朋友,她早上来园就再也不哭了。这个孩子叫我想起了自己儿时的一些经历,那时候因为父母也会经常换地方上学,成为插班生,那种刚和朋友热乎就要分开的感觉真的不是很好,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有时候就是分分合合的,都是缘分都是命运吧。这种重视感情,恋旧的孩子尤其叫我喜爱。

  接下来的日子,希望这些插班的孩子能够更加适应这个班级的小朋友和老师,让我们共同愉快的度过这个学期。

幼儿园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借玩具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通常情况下,小班孩子由于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协商,所以经常出现哭、闹、抢的现象。那么怎样做才能使同伴乐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让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乐呢?社会活动课《借玩具》,围绕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题,引导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与策略。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请一位教师扮演小兔,让全班孩子通过向小兔借玩具来学习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实上从小兔带着玩具一走进教室,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向小兔借玩具的过程好像是在玩一场游戏,当游戏结束时,交往的方法也自然习得了。这使我想到:尽管社会课不如其它的课好把握。教学素材的组织难度较大,但如果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将道理的领悟、行为的习得融于游戏中,教学活动同样会有趣、生动并有效。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这一环节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礼貌用语大胆地与小兔交往。从而借到玩具。应该说这个要求是老师和家长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们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经验,顺利地借到了玩具,这时他们显得非常开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设置了一个障碍,即要孩子学会用“一起玩”的方法让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当孩子们继续尝试用第一种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时,没想到却遭到了小兔的拒绝。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绝后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个大眼睛男孩甚至伤心地哭了起来。这个结果不仅让孩子们感到失落也让听课的老师感到意外。因为品德教育中,我们通常会鼓励孩子讲团结、会谦让,好的东西要乐意与别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儿视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东西。认为只要我对别人说了有礼貌的交往语言,别人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把东西让出来。我想:孩子们的失落和老师们的意外正是我们想通过这节课表现出的一种观点:即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别人不给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学会体谅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学会坦然面对拒绝,而这些是传统教育中经常忽略的人性化的东西。

  为了帮助孩子用积极的交往策略去借到玩具,我主动加入到借玩具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我的参与显得信心十足,他们一致认为“老师一定能成功地借到玩具”,其实我的加入不过是教师交往策略的示范。当我说出:“小兔,我们俩一起玩滚皮球好吗”的'时候,孩子们都紧张地注视着小兔,听到小兔欣然答应。都松了口气,稚嫩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于是他们纷纷像老师那样用“一起玩”的策略向小兔借玩具。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刚才那位哭鼻子的孩子再次去借玩具。当成功的喜悦重新洋溢在他的脸上时,我更深刻地领悟到《纲要》中提出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教学的过程,给予恰当的指导,更要关注教育的对象,适时给予帮助,树立自信心。而这是不少年轻教师常常忽略的问题,只关注与教学过程有关的因素,白白丢失了很好的教育机会。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向小兔借遥控汽车,其交往策略是学会与同伴“交换着玩”玩具。当孩子们在尝试用第一、第二种方法与小兔交往失败后,他们又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一致推举老师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这次交往的结果是:老师也没成功,看到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孩子们先是一愣,接着竟然是一阵开怀大笑,一个孩子大声喊道:“老师也没有成功!”我想孩子们发出这些笑声、喊声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太感到意外了,原来老师做事也会有不成功的时候,看来小朋友遭遇失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样的效果完全达到了我的设计初衷,因为我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效果,让孩子们知道老师不是万能的,每个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败。正所谓:让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师的责任。不过这不是我如此设计的最终目的。因为坦然面对失败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难抵御挫折。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虽然老师和你们一样都没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师不灰心。只要我们动脑筋一定会想出好办法,让小兔乐意把玩具借给我们玩的。”一席话,让孩子们重新树起了信心。这时候我拿出了长毛绒玩具,请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做了一个双手交叉的手势,很快,一个幼儿大声喊道:“可以交换玩!”矛盾又得到了解决,孩子们又一次兴奋起来。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不少老师在提出的问题遇到冷场、得不到孩子们呼应时,往往不能给予他们新的思维引领,只是一味地追问:“谁还有好办法?”弄得孩子们更加不知所措,最后老师只好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其实此时孩子回答不上来,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思维上的跨度大,孩子一时还想不到,这时教师需要给予搭桥式的问题,降低难度。

  还有可能是孩子想到了,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即所谓“意会和言传”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用直观的动作去引发幼儿表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上完这节课,我的感受颇深:一节成功的教学课不只是看教师。能否顺畅地完成教学过程,也不只是看孩子能否圆满地答出各种问题,而是看孩子能否圆满地运用自己地教育策略和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反思能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幼儿园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3

  灰灰,是女儿非常宠爱的一只小鸭,它有一身黄黄的羽毛,却长着一张灰色的扁嘴巴,所以女儿给它起名叫灰灰。灰灰给我们一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平时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所以灰灰也经常被我搬到班上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从灰灰和它的伙伴黄黄到我家,到女儿给它们起名字、给它们在鬼脸城捉小虾再到黄黄不幸死亡,灰灰和女儿的伤心……每次听灰灰的故事,孩子们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生怕漏听了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对这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小家伙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终于有一天,孩子们忍耐不住好奇心,提出想见灰灰的请求,当我答应他们的请求时,所有的孩子都欢呼起来。于是,灰灰有幸来到了中四班这个快乐的集体。

  灰灰改变了大家

  我喜欢给孩子创设自主与自由的空间,但是我们都知道,自主与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是建立在一定规则之上的。虽然在灰灰来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过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但我对孩子们能否照料好灰灰还是疑虑重重。

  灰灰刚到中四班时住在一个小小的塑料桶里。下课后孩子们总是一窝蜂地涌过去,争先恐后地看灰灰。我担心孩子们因为拥挤而发生挤压事件,请孩子们分批看灰灰。也许因为看不到灰灰心急,也许担心灰灰住在狭小的桶里难受,有孩子就提出了建议:“老师,灰灰住在这么小的家里,它一定很难受,我们把它放出来走走吧!”听到这个建议,我内心激动,却有意惊讶地说:“哦,这确实是个好办法!灰灰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还会谢谢你们呢!可是……”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可是什么呀?”心急的佳佳问。“我担心你们会不小心踩到它。”“不会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就这样孩子们为灰灰争取到了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灰灰突然从狭小的桶里来到了宽大的教室里,有点不习惯,总是怯生生地走几步便停下来左右看看,叫声里也有些紧张。慢慢地,灰灰变得胆大起来,不管教室里有多少小朋友,都敢摇摇摆摆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叫声也显得欢快了起来。孩子们看灰灰时方便了很多,拥挤的现象也少多了。之前几个喜欢在教室里奔跑的孩子,走路时变得小心翼翼了,生怕碰到灰灰。班里还不时还有“监管员”提醒大家:“小心一点,别踩到灰灰哦。”进餐时,小朋友会提醒老师:“给灰灰留一点米饭。”;灰灰什么都吃,为个别挑食的孩子做了好榜样,我趁机说:“你看灰灰多好呀,它什么都吃,这样才会更健康呢。”望着小灰灰,挑食的孩子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遇到不爱吃的居然也能硬着头皮往肚里咽了。哈哈,我觉得真开心啊!孩子们对灰灰的这份爱,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没想到他们如此细心、用心地照料灰灰,这让我很感动。

  灰灰做客记

  下午快放学时,望着可爱的小灰灰,孩子们眼里流露出不舍。这时活泼的妮妮提出:“老师,我能不能把灰灰带回家?”妮妮的想法一下子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响应:“老师,我也想带灰灰回家。”“老师,我也想……”把灰灰带回家做客的想法成了全班小朋友的心愿。看着孩子们急切的眼神,我一时犯难了,由谁先带回家呢?这种情况下,只有用公平竞争的方法,让孩子们心服口服了。“我知道你们很爱灰灰,都想把灰灰带回家,但是给谁带回家,我们才会放心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有的孩子自我推荐,还有的孩子推荐别人。不管是自我推荐的还是推荐别人的,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这样一堂有趣的小辩论赛就开始了。辩论完了再投票,由票数最多的孩子带灰灰回家做客,第二天再带回来。对于那些竞选失败的孩子,我和他们一起总结失败的原因,争取下一次能够成功。真没想到在领养灰灰这件事上,孩子们都具有这么强的内在约束力。灰灰呀,真是不可小瞧你,你让小朋友做事时变得主动、积极啦!

  灰灰的爱好

  灰灰在中四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慢慢地不再满足于班上的小空间,经常趁孩子上课时,摇摇摆摆地晃着身子去散步。下课后,孩子们会立马寻找灰灰的身影,跟它一起玩耍。有一天,细心的小戴发现调皮的灰灰竟然在吃蚂蚁,他立马对着小朋友们大声喊:“告诉你们,灰灰它喜欢吃蚂蚁哎!”“真的吗?”小朋友们都闻声跑到教室门外,围过来看灰灰怎么吃蚂蚁。看到灰灰玩得这么开心,孩子们也非常开心。课间休息时,孩子们把灰灰放到院子里,这个捉一只蚂蚁说:“灰灰,快来吃我的蚂蚁。”那个也说:“灰灰,我这儿也有蚂蚁,快来呀!”看着灰灰带劲地吃着蚂蚁,孩子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吃饱肚子的灰灰,不再吃小朋友们捉来的蚂蚁了,小朋友们很疑惑:“咦,灰灰怎么不吃了?”胖意儿突然说:“我知道了,灰灰一定是口渴了,才不想吃蚂蚁了。我来倒点水给它喝。”嘿嘿,小家伙们课间休息时总记不得喝水,每次都要老师提醒才能去喝水,这会儿倒是想着给灰灰喝水,哈哈,真是有意思。灰灰,真是羡慕你呀!

  灰灰受伤记

  一天午饭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走廊上散步,突然,一位老师大叫起来:“哎呀,你们班小朋友把小鸭踢到花丛里了!”听到这话,我立马冲出教室,但我不相信我们班小朋友会做伤害灰灰的事。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很爱灰灰,甚至比他们最珍爱的玩具还要喜欢。闻声望去,果然是其他班的一位小朋友,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被我们班的小朋友围成了一圈。“老师,是这个小朋友把灰灰踢到花丛里的!”“对,就是他!”“他真坏,我们打电话吧!”孩子们气愤地瞪着眼看着这位“肇事者”。

  惊吓过度又负伤的灰灰更多时候躲在一个角落里,不再悠闲自得地出来找吃的。看着灰灰经常瘫在地上不动,偶尔走会路也是一瘸一瘸的,孩子们很伤心。珊珊伤心地问:“老师,灰灰会不会死呀?”有几个小朋友眼里都浸满了泪水。大家急得想各种办法,有的说:“我们给灰灰带点有营养的东西,让灰灰早点好起来。”有的说:“我们要告诉那个小朋友下次不能再欺负小灰灰了。”有的说:“我们给它找个医生吧!”“对,应该给灰灰找个兽医。”“兽医?”“兽医就是专门给小动物看病的医生。”“兽医会给灰灰开什么药呢?”“可能会开眼药水吧!”

  亲爱的孩子们,我多想变成天使,一直在你们身边,守护着你们的安全与自由,给你们创造更多的快乐与幸福,而如今你们已变成了一个个小天使,你们关心着那只名叫灰灰的小鸭,守护着它的安全与自由;我关心着你们的感受,你们关心着灰灰的感受……这一切,多么奇妙啊!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师心得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