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学生阅读能力怎样提高

小学生阅读能力怎样提高

发布于:2020-08-27 08:43:35 作者:

小学生阅读能力怎样提高

  导语:人们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儿童学习自己的母语当然也不例外,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自然会逐渐具备听说能力,不用刻意去学。阅读的能力却是需要在学校或者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学习的。可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怎样提高呢?

小学生阅读能力怎样提高

  小学生阅读能力怎样提高

  一、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我们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任务而去读书,而是为了从书中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

  二、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教育学家柳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不多。

  很多学生的课外书籍大多是《如何写高分作文》《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同步作文》之类的`作文辅导书,而这都是学生买来模仿写作文用的。只有少数学生会主动要求买《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等书目,此外,还有一些卡通连环画。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课堂上的阅读时间肯定没有,放学后不是被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占去,就是由于处理不好学习、读与玩的关系,白白浪费了时间。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发动全班学生积极捐出自己的藏书,在班级设置图书角,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其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从有限的时间里挤出一些来供课外阅读用。比如,每天中午从吃午饭到下午上课有一个半小时,我就让学生每天中午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来读课外书。这样一来,既扩大了阅读范围,也保证了足够的阅读时间,增加了阅读量。

  三、比较阅读,开阔视野

  某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发散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从语文教学上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实现学习过程的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小学课本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或是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艺。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在比较中培养了能力,可谓是收益颇多。

  四、课内外结合,学会读书方法

  由于学生缺乏阅读方法,尽管阅读有一定的量,但是阅读收效不大,不是读了就忘了,就是读后无所知,无所获,或者是一知半解。该怎么办呢?首先,阅读前准备好《新华字典》和一个“摘录本”,生字生词查字典,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牢记“大意——细节——重点”三部曲。一个阶段后,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如学习《三顾茅庐》时,可让学生去读《三国演义》,学生自然就饶有兴趣。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学生就想从课外书籍中更全面地掌握课文内容。也可在上新课前去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在学习《骑牛比赛》前,让学生们先从课外书籍中去查一查斗牛比赛的有关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课内教学内容的理解。

  五、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

  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学生一经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

  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读书活动

  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例如“争做读书小博士”的主题读书活动,看谁读书多,比谁读书好;“采蜜本”评比活动,呈现出“采蜜本”的多姿多彩;“读经典的诗,做有根的人”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精心设计积极可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

  所以只要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扎好了根,又能有效地提高我们教师的语文教育教学效果。只要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我们便不再会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低而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也就不再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