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诗歌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导语: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诗歌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诗歌的表达方式汇总
一、表达方式共有四种
1、记叙
说明: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2、描写
说明: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3、议论
说明: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4、抒情
说明: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二、表现手法
1、 用典
说明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2、联想
说明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3、 想象
说明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4、衬托 或 烘托
说明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5、渲染
说明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象征
说明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7、对比与对照
说明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8、抑扬
说明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9、照应
说明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0、 动静
说明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1、正/侧面描写
说明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12、直抒胸臆
说明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3、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说明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4、托物言志
说明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三、修辞方法
1、比喻
说明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借代
说明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夸张
说明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4、对偶
说明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5、比拟
说明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排比
说明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7、设问
说明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
说明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9、起兴
说明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10、虚实结合
说明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