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给母校感谢信

给母校感谢信

发布于:2021-07-19 02:20:30 作者:

给母校感谢信合集五篇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感谢信,我们在写感谢信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内容。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感谢信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母校感谢信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母校感谢信合集五篇

给母校感谢信 篇1

致:李埠中学:

  母校,您好!

  我们是您刚刚毕业的的孩子。经过三年的磨练,我们已满载希望与自信踏入了高中的大门。

  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节之际,我们想衷心地对您道一声:“谢谢。”

  三年前,我们也是这样,带着期待来到李中,希望能从李中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李中是没有让我们失望的。三年来,这里发生了我们太多故事,这里留下了我们太多回忆,这里飘荡着我们太多不舍。

  老师每一位都是不相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严谨的他们,亲切的他们,贴心的他们,为我们生病而着急的是他们,为我们成绩下降忧心的是他们,跟我们一起高谈阔论,跟我们一起逗趣玩笑,跟我们一起感动,一起哭,一起笑……他们为我们插上翅膀,和我们一起等待羽翼丰满,但终有一天,我们飞走了,飞去了更高更广的天空。而他们,仍站在那熟悉的讲台上,朝我们挥挥手,“去吧,我的孩子们。”我们是多么不舍!

  老师,我们不让您失望的。老师,喉咙沙哑了记得吃药,不要硬撑着讲课;老师,作业批一会儿记得起来扭扭腰,不要埋头强打起精神;老师,压力太大就找我们聊聊,我们永远是您的孩子……

  感谢李中的老师们,是你们带我们书写了人生开始的篇章,我们一同洒下的汗水没有白费。我们如愿进入了高中这个大家庭,继续我们的梦想。

  感谢李中。作为一个李中人,我们无比自豪;作为一个李中人,我们心生骄傲。李中教我们“致远行近”;李中教我们培养公民素养;李中教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李中教我们“要先做学问,就要先做人。”诸多的品质,李中老一辈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向我们诠释着。

  在这里,我们祝愿李中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祝愿李中在各项评比中再创辉煌,祝愿母校建设的越来越好。每届学弟学妹们都能获得理想的成绩,为校争光。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给母校感谢信 篇2

  光阴荏苒,从初入知行至今,我已完整的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六年的时光打磨,使我的心智不断成熟、在求学路上越走越远,如今我已结束高考,即将成为一名北大学子,而这除了要归功于高中对我的培养,与我的初中——知行中学的辛勤栽培也是密不可分的。于是我在此献上对母校真挚的感谢与怀念。

  首先,我想感谢所有的教师。他们在课堂上深入浅出而融会贯通,课下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地进行辅导与关注。他们在课外生活中的谆谆教导,关心呵护,让我在道德和综合素质方面也都有了很大提高。所以,他们对我来说,不仅是学习上的良师,也是生活中的益友。正是他们使我们顺利快乐地度过了初中三年,尤其是初三那段特殊时期。有他们在,在外人看来枯燥的校园生活变得不同——将不是那单调的铃声,无边的习题,而变成有滋有味的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的升华。

  其次,我要感谢各位校领导。他们对每一位学生真诚的关心、爱护,每一次谆谆地教导,偶尔与学生们无伤大雅地玩笑,都使我在这个学校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除此之外,学校里举办的大小艺体活动,更在我初中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让平淡的校园生活充满惊喜与乐趣。

  “走进知行家,成就未来梦。”这耳熟能详的短短一句话,如今已成为我在求学之路上的真实写照。这里的人才培养注重因材施教,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成为现实,更为学子的追梦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日后国家的中流砥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知行的一员,我一定不辜负母校的期望,未来之路,我将努力奋斗,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校。

  最后,愿学弟、学妹们为自己的未来刻苦努力、学有所得;临近中考的初三学子们,请记住,中考将是你们三年来经历的最简单的一次考试,希望大家放松心态,稳定发挥再创佳绩!

  愿校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愿我们的学校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给母校感谢信 篇3

亲爱的母校:

  回首间离别母校已有半年之久,但母校亲切的笑容永远铭刻在了我们的心中......

  凭借母校这块坚实有力的踏板,如今我们已迈入了大学,在梦想与现实交织的时候,则更怀念在x高中所走过的路程。x高中生机勃然,校园里一张张自信的.脸庞诠释着青春,一抹俊逸的身影抒写着拼搏,在这里,我们懂的了珍惜,学会了坚强,收获了自信。我们虽已离开了母校,但是我们庆幸,在x高中的生活中,没有留下叹息与悔恨,只留下了感激与怀念! 感谢母校以她纯净的乳汁哺育我们茁壮成长而像雄鹰般展翅飞翔;感谢恩师们辛勤耐心的教导,让我们在迷茫的学海中寻找到前进的灯塔;感谢六盘的学弟学妹,能够在高考前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我们提供方便。感谢,感谢,还是感谢,对x高中有太多的感谢之言,更是有太多的美丽回忆!怀揣着在x高中这三年中的所学,所感走进大学,我们一定积极进取,用我们的行动来回报给予我们关心与呵护的母校——x高中!

  做为x高中的毕业生,我们希望母校能够越来越强大,早日成为“西北一流,全国知名”的名校,也希望学弟学妹们继续发扬x学子的拼搏精神,能够在六盘山高中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充实自己,尤其是高三的学生们,更要努力奋斗,在09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最后,在13年元旦来临之际,我们衷心的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也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六盘学子们在新的一年中学习进步!

  此致

敬礼!

给母校感谢信 篇4

亲爱的母校:

  我即将离开了您的怀抱,今天下午我就要上东中去报到。

  九年来,我在双语的怀抱中慢慢长大:我从一个懵懂的六岁小女孩转变为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姑娘;从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学生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初三毕业生。

  一开始,我的基础并不好,学习习惯也较差。是老师们,一天一天地在帮助我;是老师们,使我各方面得到很大提高;是老师们,培养了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品格,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记得初一的时候,我曾经考过年级的200多名,但到中考的时候,我已经跻身到年级前40名的行列了。在双语的九年里,我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曾经多次参加市里举行的各种比赛和文艺汇演,获得了很多的奖项。五年级的时候,我获得了东台市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和盐城市三等奖。初中三年,我一直担任团支部书记。20NN年,我被评为“盐城市三好学生”。

  感谢王芳老师,感谢沈秋菊老师,感谢张俊进老师,感谢陈瑾老师,感谢徐干明老师……感谢所有曾经帮助我进步的老师们。感谢各位领导长期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感谢双语学校给了我一个温馨的集体,一个成长的平台。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铭记双语对我的恩泽。

  此致

敬礼

  xxx

  日期

给母校感谢信 篇5

尊敬的母校:

  您好!

  我是您20xx届高三(1)班毕业生林小敏,明天即将开启大学生涯。作为一个接受了您三年资助的学生,此刻,我怀着无比诚挚、无比感恩的心情写下这封感谢信。

  首先,我要说声抱歉,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我知道,暨南大学也许在许多同学眼里是一所不错的学校,但这并不是我最想要的结果。我始终以同样是领取助学金的朱贵旺学长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希望自己也能像学长一样,考上北大清华,真正做到“让母校以我为骄傲”。因为考上北大清华,是我自认为报答母校对我三年资助的最好机会,但我错失了。尊敬的母校,对不起!

  如今,我将带着一丝遗憾和抱歉踏入大学校园,开始崭新的人生旅途。回想三年来,正是您的全力资助,我才得以没有任何经济负担地完成高中学业,没有了后顾之忧,才可以全心投入。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您的资助,我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三年的高中学业,是否能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接受您的资助,我会感受到压力,但我会努力将这份压力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您也想方设法,没有大肆宣传,尽力维护我们这群弱势群起的尊严。尊敬的母校,谢谢您!

  感谢母校!感谢董事会,感谢林放校长,感谢校团委周了书记,感谢曾经的班主任丘燕萍老师、李省哲老师,感谢田光宇级长、刘忠旺级长,感谢每月给我们准时发“工资”的学生处老师,还要感谢其他给过我各种形式帮助和爱心义卖活动无私奉献的老师和同学们,衷心感谢你们!在汕尾华附的三年,我过得非常充实,不仅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而且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在优秀毕业生成长感言中,我写下了自己内心的这些声音。是的,我爱汕尾华附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感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我尤其感动于高三老师的拼搏和奉献,感动于他们每一次月考后和我的谈心,感动于他们给我的关爱和鼓励,是他们,让我没有气馁,在高考备考的路上披荆斩棘,最终取得了小小的胜利。

  我明天就要踏入大学校园了,虽然我的起点比北大清华的同学低,但我不会自卑!我会昂起头,用在母校三年的积淀,微笑迎接大学生活!我希望,经过大学四年的拼搏,我能真正成为您的骄傲!

  高考之后,母校又给我申请了汕尾市优秀高考毕业生贫困生助学申请的名额,并顺利获得市关工委5000元的资助,大大减轻了我入读大学的经济负担。

  再次感恩母校,您的恩情日后再报!

  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林小敏

  20xx年9月18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感谢信

上一篇:残疾人感谢信

下一篇:驾驶员承诺书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