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12-13 08:40:13 作者: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9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本阶段,我班开展了“从头到脚”的主题活动,在“我的身体”这一版块中,我们发现,通过一个阶段的资料收集,师生共同分享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孩子们对自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不仅对身体各部的名称及功能、用途,以及对身体怎样进行自身的保护有了具体的认识。而且对画人特感兴趣,尤其是画各种姿态的人、各种多变的脸,非常开心。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用开化装舞会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我又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了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让幼儿在看看找找贴贴的过程中,认读动物的名称,进行配对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发挥想象,使得语言方面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在椭圆形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等,从而做成面具。

  2、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声音响亮。

  3、继续学习着色、接色等技能,探索各种构图,使画面均衡又变化。要求颜色鲜艳、画面对称。

  活动准备:椭圆形纸、绘画工具、老虎、狮、熊的面具以及耳朵,磁带等。一老师扮演小老虎。

  活动过程:放音乐

  一、放生日歌:

  师:问幼儿这是什么歌曲?(生日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庆祝小朋友的生日,吹蜡烛时许了一个什么愿……。看看今天的小寿星是谁(请一老师扮演成小老虎),“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举行一个舞会,请小朋友参加,好吗”。可你们知道吗,今天真正的寿星是谁,(老师脱下面具)原来是高老师,我们给高老师说一句祝福的话。老师谢谢小朋友,想请大家参加她的舞会,有一个条件,一定要化装……。

  二、讲解示范

  师:(一)出示狮子面具(正确的)

  1、探索各种构图,使画面均衡又变化,画面对称。

  2、继续学习着色、接色等技能,强调颜色鲜艳。探索各种构图,使画面均衡又变化。

  (二)出示小熊面具(不正确的)

  让幼儿指出不对的地方,讲出怎样画才对。

  重点强调颜色鲜艳,条纹对称。

  (三)面具做好以后,给装上耳朵。(要把耳朵上的字先念出来,才能装上耳朵)。

  三、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大胆画出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各种花纹。

  2、画面整洁、丰富、有代表性。

  4、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作画、粘贴。

  5、面具做好以后,给装上耳朵,一定要把名字念正确。

  6、做好后戴上面具讲给老师听,讲明你做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四、讲评

  戴上面具一起共同起舞。(边放音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舞蹈,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在做动作的同时,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我的身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勾脚、绷脚、正部位、丁步位、小八字、大八字”【幼儿做动作,教师以鼓励为主纠正幼儿的动作】

  2、引导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播放背景音乐、

  3、休息片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作,让幼儿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4、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跳2---3遍,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5、请幼儿上台表演给小朋友看。

  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一会儿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教师引导幼儿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课。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内容:折纸《帆船》

  活动对象:孩子和家长

  活动地点:家庭

  活动目标:

  1、尝试把正方形的纸用向中心折、拉折等方法折出帆船。

  2、在欣赏、制作的过程中感受美和成功的喜悦。

  3、通过有趣的游戏,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增进亲子感情。

  4、培养孩子做事认真仔细、积极思考、独立创新的性格。

  活动准备:折纸图示、范例、彩色纸和白纸若干、彩色笔、大脸盆一个。

  重 点: 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亲子和谐,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难 点:在亲子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爱动脑筋、尊敬长辈等良好个性。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出,激发兴趣。

  1、家长说谜面:“不腾空、不着地,高高一片帆,行在水当中。”(要求孩子安静仔细地听,想一想这是什么。)

  2、 家长尽量鼓励孩子,也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启发孩子猜出谜底――帆船。

  (二)出示范例,引导孩子观察帆船的外形特点。(以小礼物的形式呈现,给孩子惊喜)

  1、外形:船底平平的,船两头尖尖的,上面的帆也是尖的。

  2、色彩:红色的,帆上还有数字、五环等。

  3、这只帆船是用什么做成的?(用纸折成的),让我们也一起来折帆船吧!

  (三)家长演示、讲解折纸过程

  1、对照折纸示意图,和孩子一起讨论帆船的折法,并交代孩子要认真看仔细听。

  2、家长演示讲解帆船的折法:

  (四)妈妈和孩子一起折纸

  1、出示多种颜色的正方形纸,供孩子选择,母子按图示步骤进行折纸,家长要仔细观察,发现孩子有困难时,应及时给予帮助。

  2、在折纸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多鼓励孩子,同时提醒孩子做到边角对齐,将线压平,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3、鼓励孩子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多折几只帆船。

  (五)打扮小帆船

  将折好的小帆船进行装饰,(母子共同讨论,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在这一环节家长要多启发、肯定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可用彩色笔在帆船上画标记、编号、画各种图案,还可以画自己喜欢的任何东西,不要约束孩子。如:五角星、五环等。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团、包、画等多种方法尝试制作有创意的面包。

  2、在活动中体验做面包师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报纸、颜料、餐巾纸、水、棉签、塑料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参观面包店

  师:听说“绿森林面包房”开业啦,今天老师就带我们宝贝一起去看看好吗?

  (欣赏各种面包)你看到的面包是什么样子的?

  师:森林里有很多小动物都喜欢吃“绿森林面包房”的面包呢,这些面包肯定不够怎么办呢?(我们帮他们做)那好,我们来做一回小小面包师,来学一学怎么做面包。现在请小朋友们一人拿一个面包师的帽子戴好,然后找一张椅子坐下来。让我来看看谁的样子最像面包师,谁坐的最神气。

  二、教师示范操作,分步骤讲解(视频)

  师:现在小眼睛看仔细咯!

  先拿一张报纸全部浸在水里,马上拿起来要不然报纸会烂掉的然后用力捏紧把水挤干。

  再拿一张报纸浸湿也要马上拿起来包在这个报纸团的外面。让面包变的大一点。上面包的平整一点,把皱皱的藏在下面,面包的下面压压平,下面的手摊平上面一只手弯弯的压一压。

  再将餐巾纸包在外面,注意哦,上面要包的平整些,把皱巴巴的藏在下面。餐巾纸要多包几层,直到看不到里面黑黑的报纸。你们看这样子可以了吗?还能不能看到黑的?这样我们做的面包就会变得白白的了。如果面包上没水了包不住了可以蘸点水,这样餐巾纸就能包上去了。

  接下来在面包的上面我们要用小刀切开几条口子这样能让面包快点烤熟。

  师:面包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烤面包了。

  师:我们要先给面包刷上黄油,这样烤出来的面包才会香喷喷的。小心蘸黄油的时候要在盆子边上刮一刮,要不然黄油太多会滴到外面。在面包的上面均匀的涂一层。刷好了面包要送进烤箱烤面包咯。面包烤得脆脆的。(涂上一圈褐色)面包烤好了,哇,好吃的面包做好了,嗯(闻一闻)真香!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视频循环播放)

  师:小面包师们,你们学会了吗?那我们开始工作吧!

  重点提醒:

  1、报纸整个浸到水里马上要拿起来要不然报纸就会烂掉了。

  2、报纸里的说要挤干。

  3、包餐巾纸的时候上面要包的平整,皱巴巴的藏在下面,要包到看不到你们黑乎乎的报纸。

  四、展示幼儿作品。

  师:你们的面包烤好啦,现在把你们的面包放到货架上的盘子里吧!我们一看你们的面包都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请个别幼儿述说)

  师:面包师们,面包做好了,我们去给小动物们送面包去吧!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吹泡泡游戏的乐趣。

  2、感受曲式以及节奏的变化,学习4拍和3拍的节奏。

  3、认识新的节奏,学习念法和写法。

  活动准备:

  挂图、CD、唱名卡、一张白纸(上面画好十六宫格)、图片、钢琴、两块大黑板、地板贴圆、各种节奏型(四分、八分、二分用黑色;新认知的二分附点用红色)、勾线笔

  一、吹泡泡游戏(围圆圈坐好)

  1、谈话活动,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泡泡

  2、吹泡泡—气的运用

  3、模仿泡泡造型

  二、故事引导

  三、欣赏歌曲《吹泡泡》

  1、幼儿边听老师边拍节奏,初步感知音乐。

  2、感受前奏的旋律高低

  (1)出示唱名卡,做唱名音阶练习

  (2)钢琴伴唱,拍手做呼应上下行之律动

  3、感应曲式及拍号

  (1)师:我们一起学唱《吹泡泡》这首歌。(钢琴伴奏,清唱)

  A段:拍手唱歌(强拍拍手,弱拍拍大腿)

  B段:用手做出大小感应渐强与渐弱。

  (2)跟着音乐做律动、感受全曲曲式。

  (3)拍号感应

  (4)拍肢体节奏感应拍号

  4拍:脚肩肩肩

  3拍:手XX,手XX

  四、肢体造型

  1、各种泡泡图示,让幼儿观察图片

  2、请幼儿组合创作造型

  五、节奏

  1、节奏分析

  2、念全曲节奏

  3、提出2分附点(红色的二分附点)

  4、命名。

  (二分附点)这个宝宝有个名字叫TU-U–U,我们跟它打个招呼,TU-U–U你好。TU-U–U你好!

  六、结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能随音乐轻柔、优美的进行表演。

  2、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产生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孔雀。

  5、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重点难点 从活动目标看出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是: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及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熟悉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的旋律和歌词。

  2、《孔雀》课件。

  3、《孔雀开屏》的录像、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的VCD一张。

  4、教师的孔雀服一件。

  5、蜡光纸、即时贴、胶棒、乳胶。

  活动过程 1、师幼问好!以猜谜的形式展开活动: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幼:想)这位小客人说了要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他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听好:说它象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这位小客人是谁?(孔雀)噢!大家猜对了,是只漂亮的孔雀。

  2、出示课件《孔雀》,让幼儿观察孔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以及孔雀的种类。

  提问:(1)你在哪见过孔雀?它长得什么样子?

  (2)你知道孔雀吃什么吗?(玉米、小麦、高梁、大豆及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小昆虫等。)

  (3)你见过绿孔雀,那还知道有什么孔雀?讲解孔雀的种类。(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由于野生种群的极度有限,使孔雀出现了白化变种,称为白孔雀。孔雀喜欢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喜欢阴凉天气)。

  3、播放录像播放录像《孔雀开屏》,让幼儿了解孔雀开屏的原因。雄孔雀开屏,雌孔雀不开屏。

  (1)一种是孔雀繁殖的季节开屏,雄孔雀开屏是吸引雌孔雀,并不是比美

  (2)孔雀在人多的时候开屏是自我保护、防御敌害的本能。孔雀被傣族人称为“吉祥鸟”,是我国珍贵的观赏鸟类一,要保护好。

  4、让幼儿倾听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美。

  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到了谁?听到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5、教师示范舞蹈,请幼儿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优美。让幼儿说一说喜欢舞蹈中那个动作?鼓励幼儿大胆模仿。

  6、教师教授冠形、掌形及孔雀展翅的动作。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要尽量伸直。掌形动作时手指与手掌用力伸直,使手指向上翘。练习屈膝时一拍一下。

  7、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完整表演,要求幼儿动作、表情优美。

  活动延伸: 孔雀没有尾巴会怎么样?(会很难看)今天请小朋友们帮忙帮孔雀设计漂亮的尾巴。(用各种材料为孔雀装饰尾巴)。

  教学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孔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学习了各种动作来表现孔雀,体验到傣族音乐的特点。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不太积极,教师设计的各个环节要再深入一些 ,让幼儿大胆创编动作。本节活动基本完成活动目标,幼儿表现积极,能够大胆地随音乐轻柔、优美的进行表演。

  艺术欣赏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而选择欣赏内容也尤为重要,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一直是在艺术欣赏的氛围中感受着艺术带来的快乐和美的熏陶。那么歌曲欣赏,名曲欣赏,名画欣赏已经都尝试过了,惟独舞蹈欣赏没有尝试。

  因此我选择了这节活动和孩子一起来感受这种经典作品的音乐美,动作美,服装美。我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是把了解名族舞蹈的特点,优美的造型动作作为重点来欣赏。特别是在分段欣赏的时候,通过欣赏然后请孩子进行猜测这是孔雀在干什么?来更深一层的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当然在猜测之前我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的。请孩子预先搜集一些有关孔雀的资料,了解孔雀的身体特征和一些生活习性,在了解的基础上再来欣赏,那么更容易理解舞蹈作品了。欣赏,理解,表现是整个活动主绳。在最后每个孩子来学跳孔雀舞,当带上金色孔雀冠时孩子们似乎更加进入角色,表演起来也就更加投入了。

  这节活动也反映出我教学机智有待提高。要有敏锐的发现的眼光、灵敏的反应,才能更好的应对临场发生应急事件。如:当我到问孩子们玩了这么多游戏,你们开不开心时,很都孩子都在嚷嚷不开心时,我没有及时做出应对,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是整个活动更多的流于了形式,而没有真正扎根教学。如果能机智的问问:为什么不开心,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环节设计,效果也许更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的把握、教学现场的机制应对,是每个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我需要在教学中多总结经验。

  小百科:孔雀(英文名称:Peafowls):仅2属3种。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鼠类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联系个人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构思画面情节。

  3、初步了解民俗故事《老鼠嫁女》的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猫和老鼠》;

  2、蜡染字画、剪纸《老鼠嫁女》;

  3、数码相机拍摄的老鼠照片;

  4、VCD动物百科;

  5、录音故事《老鼠嫁女》;

  6、勾线笔、蜡笔、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以音乐游戏引出课题:

  放音乐《猫捉老鼠》,幼儿一起听着音乐进行游戏。

  2、认识老鼠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1)请幼儿简单说说十二生肖中猫和老鼠的故事:

  (2)认识老鼠的特征,出示老鼠图片:

  ①老鼠长得怎么样?说出老鼠的外形特征。

  ②老鼠喜欢吃什么?主要吃米,绿色植物的茎、叶,还要咬门、咬电线等,所以老鼠是害虫。介绍老鼠的生殖特点(老鼠会生,所以很多,要吃很多东西。

  ③那么老鼠生活在哪里呢?说说家鼠住在哪里和在什么地方活动。

  ④老鼠有什么本领?攀缘、游泳。

  ⑤介绍其他种类的老鼠。(看VCD)

  3、讲述《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出示《老鼠嫁女》的图片。

  (2)放录音故事《老鼠嫁女》。

  4、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构思老鼠的生活场景。

  (1)请幼儿说说老鼠的生活情况,他们的家是怎样的?

  (2)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画好后讲给大家听。

  (3)提出作画要求:先构思再画,涂色要均匀。

  5、展览幼儿作品:

  鼓励幼儿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大班教案 篇8

  大班级社会:世界建筑奇观

  第一周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建筑风格的美。

  2.初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筑的特色。

  二、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筑的特色。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世界建筑奇观》

  2.挂图:《世界建筑奇观》

  3.教学电子资源:《世界建筑奇观》

  四、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交流见过的有特色的房子,说出这些房子的特点。

  1.我们住在什么城市?这个城市里的房子有什么特色?

  2.外出旅行时你还见过什么有特色的房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和挂图,欣赏不同建筑的美。

  1.请幼儿分组自由讨论

  你们知道这些建筑物在哪里吗?他们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我们称这些建筑物是奇观?你喜欢哪个建筑?为什么?

  2.请每组派一名幼儿讲述他们的讨论结果,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说明。

  (三)展示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帮助幼儿感受不同建筑风格的美。

  1.先请幼儿尝试自主对图片进行分类。

  你觉得这些图片里的房子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你要把它们分成一类?

  2.教师根据不同风格将其分类,然后进行简单的讲解。

  3.请幼儿尝试在幼儿用书中找到可以归入以上四类的建筑。

  书中有没有一些建筑也可以归入其中?是哪幅呢?为什么不认为他们是一家?

  (四)请幼儿活动结束后继续搜集世界各地有特色房子的`图片,并将它们带到幼儿园里与大家分享。

  五、活动反思

  大班级社会:三层塔

  第一周

  一、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押韵特点。

  2.观察图画并认识儿歌中表现的塔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观察图画并认识儿歌中表现的塔的特征。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三层塔》

  2.挂图、CD。

  3.教学资源:《三层塔》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电子资源中塔的图片,引导幼儿大仙塔的共同特征。

  1.这些都是什么?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

  2.和其他房子相比,塔有什么特点? (二)请幼儿欣赏挂图,说一说图画中的有趣之处。

  1.这幅图中也有一座塔,塔它看起来怎么样?

  2.这个塔有几层?每层都有什么?

  (三)比方CD中的儿歌2——3遍请幼儿欣赏,在鼓励它们跟念并发现其中的押韵。

  五、活动反思

  大班级社会:中华民居

  第二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我国民居的建筑特点及其与地理位臵的关系。

  2.欣赏我国传统民居的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我国传统民居的美。

  难点:感知我国地理位臵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中华民居》

  2.反应当地民居特色的图片,各种民居图片,全国地图。

  3.教学电子资源:《中华民居》。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反映当地民居特色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当地民居的特色。

  1.幼儿观察图片,提问幼儿这些图片里的房子你们见过吗?

  2.这些房子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鼓励幼儿比较书中的民居,猜测它们不以言过得原因。

  1.书本上的这些房子你们见过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们会长得不一样呢?

  2.如果在草原我想盖个窑洞可以吗?在水边改革蒙古包可以吗?(小朋友能开动小脑经,真棒)

  (三)出示全国地图,巩固各种民居的地理位臵。

  (四)最后出示电子资源中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更多特色的民居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

  1.小朋友们,这些民居和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有很大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呢?总结所学内容。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和趣味。

  2、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不怕黑暗,知道黑暗对人及动物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故事书《吃掉黑暗的怪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

  1、首先请小朋友来告诉我,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一样?重点区分白天和黑夜的不同之处(因为白天有太阳,白天很温暖,晚上有月亮,更凉爽)

  2、你喜欢白天还是晚上?

  师:老师今天来做个小小的调查,喜欢白天、不喜欢晚上的小朋友站在我的这边,喜欢晚上不喜欢白天的小朋友站在我的这边,好吗?(然后分两组坐好)

  师:喜欢白天的孩子多,先让他们说说他们喜欢白天的理由好吗?(你喜欢白天,为什么?)

  好了小朋友,喜欢白天的小朋友说了好多喜欢白天的理由,喜欢黑夜的小朋友先把理由藏在心里,呆会再说好吗?

  二、讲述故事

  师:今天何老师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幼儿说:“吃掉黑暗的怪兽”)这本书讲了一个非常神奇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听?今天我就把这个神奇有趣关于黑暗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好吗?

  讲述故事:吃掉黑暗的怪兽

  (一)晚上,到处都是黑黑的,有位名叫球球的小朋友躺在了床上,看看,他怎么啦?球球的手紧紧地抓着被子,心里好害怕,他总觉得在黑黑的夜晚藏着怪兽。果然,在床底下藏着一个这么一个怪兽,这个怪兽你别看它长得小小的,它的肚子里有一个好大好大的洞,能让它吃好多好多的东西,可它总觉得饿,总是吃也吃不饱。

  提问:猜一猜这个怪兽大大的洞喜欢吃什么?

  (二)这个怪兽它最爱吃的就是黑暗,哪里有黑暗?它要去找黑暗吃,它来到了一个盒子面前。透过盒子小小的洞看到盒子里装满了黑暗,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黑暗,这个怪兽马上用它的嘴拼命地吸盒子里的黑暗,不一会儿,一盒子的黑暗都被它吃到肚子里去了,真好吃!怪兽长大了一点点,可是它没有吃饱喔。

  师:告诉它,哪里还有黑暗?帮它找找哪里还有黑暗?(幼儿说)

  (三)怪兽听了,就到处去找黑暗,它一边找一边吃。

  1、我们来看看,它到哪里去吃黑暗了?(看图)

  师:小结—它去哪里吃黑暗了,角落、阁楼、地洞、烟囱、树林里。

  2、提问:怪兽吃了这么多,它变大了吗?它吃饱了吗?这时,它来到了一个山洞口,山洞里黑漆漆的,装满了黑暗,它怎么样?(抓着吃)一山洞的黑暗都被怪兽吃掉了,你们觉得他现在吃饱了吗?它还是饿,还要去哪里找黑暗?它又不停地吃不停的找,哪里有黑暗小朋友?再帮它找找。

  3、这个怪兽吃了整个宇宙地球的黑暗,它现在要变成什么样了?猜猜看!

  一起看看这个怪兽有多大!(PPT)变地大不大?

  4、现在所有的黑暗都跑到这个怪兽的肚子里去了,它的周围还有黑暗吗?小朋友看看,发现了什么?(怪兽在流眼泪)

  提问:为什么怪兽会哭?会难过?

  小结:因为世界上所有的黑暗都被它吃掉了,它再也吃不到黑暗了,所以它伤心地哭了。

  5、正在这个时候,它突然听到地球上传来小朋友的哭声,谁在哭?

  幼:球球

  6、怪兽听到了地球上球球的哭声,谁能告诉我球球为什么哭?

  幼:因为睡不着。

  7、对了,因为地球上没有黑夜了,球球怎么睡也睡不着,它很难过,所以它哭了,他拼命地叫妈妈,妈妈呢?

  8、妈妈用被子使劲地盖住脑袋,为什么?

  因为每天都是白天,太亮了,到处都是亮亮的,妈妈睡不好觉,她啊很想睡觉,于是她用被子使劲地盖住自己的头,她听不见球球的叫声。

  9、看到这一切怎么办?

  提问:你能帮助球球吗?

  10、奇怪的事发生了(播放音乐)

  怪兽悄悄地来到了球球的家,它把小小的球球紧紧地抱在它的怀里,摇啊摇啊,球球躺在黑暗的怪兽的怀里,四周到处都是黑黑的,球球觉得很舒服,闭上眼睛睡着了。这时候,怪兽也闭上了眼睛,黑暗从怪兽的肚子里一点点地出来了,回到了天上,回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各个地方,黑夜来到了,球球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着了,他觉得黑夜再也不那么可怕了,怪兽也又变回了小小的小小的,看它,正躺在球球的怀里也睡着了呢!

  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听完这个故事,你还觉得黑夜不好,你还不喜欢黑夜吗?(老师再来做个调查,请依然只喜欢白天的站一边,喜欢黑夜的站一边,既喜欢白天又喜欢黑夜的坐在座位上)并请刚刚喜欢黑夜的幼儿来说说喜欢夜晚的原因)

  小结:听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我们需要白天也需要晚上,晚上有时是会让人感觉害怕,但其实黑夜里是没有真正的怪兽的,只是黑夜很神秘,人们会想像出有怪兽,我们不一定要把怪兽想地很可怕,我们也可以把怪兽想象成?

  幼:可爱的、善良的怪兽等等。

  师:你们现在是自己一个人睡一间房还是因为害怕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的?

  提问:让幼儿找一找让自己不怕黑夜的好方法,并主动介绍给同伴。

  11、诶!原来黑夜可以让我们舒服地睡觉,白天才能开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相信我们小朋友都不怕黑夜了对吗?那是不是夜晚好,就不要白天了?那也不行!我们需要黑夜,也同样离不开白天。

  活动延伸

  师:那除了人类需要白天和黑夜,小动物们也有需要黑夜的,你知道哪些动物需要晚上活动的吗?(出示PPT)

  幼:猫头鹰、猫等等

  总结:原来,人和动物都需要晚上,我们也离不开夜晚,黑夜并不可怕,相反,夜晚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喔,比如美丽的夜景,只有夜晚才让景色变地更美。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