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案
精选幼儿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我国传统的戏剧脸谱,感受戏剧脸谱色彩、图案的美。
2、 体验自己动手绘画脸谱的乐趣,萌发喜欢戏剧脸谱的美好情感。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视频:京剧说唱脸谱
2、PPT一份 油画棒 空白脸谱图10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引出脸谱。
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给你们看
2、幼儿欣赏京剧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1)你们知道刚刚看到的这是什么节目吗?
(2)你们喜欢京剧吗?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都在学我们的京剧呢!
3、小朋友们刚刚在看京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演员的脸?出示图片,是不是跟老师现在电脑上放的是一样的? 这个呀叫脸谱。
二、引导幼儿欣赏脸谱的色彩和代表的性格特点
(1)小朋友看这个是谁?
(2)关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包公、曹操)
(3)很多人唱京剧的时候都用油画画脸,后来人们都把京剧里红脸的人物形象来形容忠勇正直的人小结: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正直的人黑脸代表公正无私的人白脸代表阴险狡诈的人
三、引导幼儿欣赏脸谱的图案(图案的对称性,五官的夸张性)
(1)师: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我们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2)师:哪些地方不一样? (引导幼儿讨论五官有些什么变化)活动延伸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
提示:
1 、颜色要丰富。
2 、注意要对称。
教学反思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教学活动:有用的小猪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猪的生活习性和用处。
2、尝试用多种形式制作小猪,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小猪图片1张、(手工纸10张、胶水1瓶、记号笔5支、)每组一份、剪刀5把、垃圾桶2个、小毛巾4块、农场背景纸4张
重点:运用多种形式制作小猪
难点:撕贴小猪
流程:猜图片导入——幼儿交流回答——制作小猪——分享展示
过程:
一、导入部分:
图片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泥工板)
师:猜猜里面是什么呢?
(出示尾部——身体——头部,逐步设疑猜测)
二、进行部分:
1、幼儿交流回答
师:听说中二班小朋友很聪明,小猪要考考小朋友。
1)第一个问题是小猪最爱吃什么东西?
幼儿回答。
师小结。它喜欢吃粮食、蔬菜、水果等等。
2)第二个问题是小猪喜欢住在什么地方?
幼儿回答。
师小结。野猪喜欢住在山上、森林里,而家猪一般住在猪圈或农场里。
3)第三个问题是小猪有什么本领?
国庆真热闹(美术活动)
可爱的小鸡(小班美术活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自主画圆的基础上,学习添画各种各样的圆形事物。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圆形事物。
3、乐意参与美术创作活动,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范画一张,红、黑画笔各一支,作画纸一张。
2、经验:幼儿课前已熟悉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课前已认识过一些圆形的东西。
3、学具:作画纸、勾线笔、水彩笔每人一份。
4、场景布置:一块大黑板上贴“圆圆魔术乐园”,四周贴有各种圆形物体的图片。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指导幼儿能自主地画一个圆至几个组合圆。
2、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根据圆的外型添画不同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表演音乐游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导语:手拉手跳个大圆圆舞,一个圆圆来跳舞,两个圆圆来跳舞……(圆圆休息了,圆圆回家了)。
二、自由组合画圆。
1、教师示范画圆。
(1)导语:圆圆还想到画纸上来跳舞呢!
(2)教师:示范画各种大小不同,组合不同的圆 。
导语:一个大圆圆来跳舞了,两个圆圆手拉手来跳舞了,一个大圆圆抱着一个小圆圆来跳舞了,一个大圆圆背着两个小圆圆出来跳舞……。还有哪里可请圆圆来跳舞吗?(请2—3位幼儿范画并说说我请的圆圆是怎样出来跳舞的。)
2、交待要求、幼儿操作画圆、教师巡回提示。
(1)儿歌提示:一个大圆圆出来跳舞了……。
(2)鼓励幼儿画大小不同、组合不同的圆。
(3)提示幼儿尽量把作业纸画满。
三、想象、添画。
1、示范添画。
(1)出示水彩笔,示范添画太阳。导语:(水彩笔)魔术棒说:“变变变,圆圆变成大太阳”。提问:“圆圆怎么变成大太阳啦?”(画上太阳的光就行了)
(2)用同上的方法,逐一示范添画小鸡、金鱼、花朵。
2、欣赏范画,扩展想象范围。
(出示范画)导语:变变变,圆圆又变成了什么?请你仔细的看一看,再与好朋友轻轻地说一说。
3、幼儿进行想象添画,教师巡回。
(1)交代要求:请幼儿当魔术师,先看看圆圆像什么,然后再进行添画。
(2)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讲述。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画一些圆圆进行组合、想象、添画。
(4)用语言提示、启发能力差的幼儿想象、添画。
四、欣赏幼儿作品,丰富幼儿经验。
展示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圆圆魔术乐园”。引导幼儿说说:圆圆变成了XXX,说的越多越好。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画面的`布局和均匀地涂色。
2.区别同种色中颜色的深与浅,尝试对比配色。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瓢虫
2.蜡笔,浅绿水粉色,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七星瓢虫
1.这是什么虫?(七星瓢虫)
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长在哪里?
(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个一半。)
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
(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3.知识讲解
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他们都是益虫。
二、讲解与绘画
今天,我们来画瓢虫,要把圆点画准确。
1.分辨深浅色
(1)瓢虫生活在叶子上,瓢虫是小小的、红色的,叶子是大大的、绿色的,很美丽,在图画上只有大红和翠绿,颜色太少,怎样使这两种颜色多起来呢?
(2)出示:大红、朱红、橘红、粉红,这些都是红色,都能给瓢虫涂色。
(3)绿色也有深绿、翠绿、草绿、粉绿。
2.绘画要求
请这些不同的红色和绿色来帮助我们,把七星瓢虫画得更美丽。
3.幼儿作画
(1)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2)引导幼儿按画面已有的瓢虫的大小、位置确定画面安排,考虑是否要增加,如要增加,画在哪个部分使画面平衡?
(3)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4)先用红色水粉色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
(5)最后用绿色水粉涂画叶子。
三、引导幼儿评价
画面上是不是都是益虫?哪些地方深浅配合得特别好看?用的是什么颜色?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1教师出示范画,激发宝宝的兴趣。
师:宝宝看,这是什么(很多很多的花)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引导宝宝说:五颜六色的。)真漂亮,你知道这些画是怎么作成的吗?
2介绍印花材料。
(1) 出示纸团。
师:这是宝宝昨天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做的,今天,我们来请她帮忙来印花。
(2) 出示贴有花瓶的作业纸。
这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花瓶,我还准备了好看的颜料,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一一出示三种颜料,引导说出颜料的颜色。)
3教师示范纸团印花的方法。
(1) 用纸团在颜料盘里轻轻沾一下,然后印在枝条上,印一下,拎起来,一朵小花
就出来了。然后换个地方再印一下,拎起来又一朵小花长出来了。
(2) 请宝宝徒手和老师一起做印一下拎起来的动作,一边做一边说。
4宝宝操作,教师指导宝宝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印画。
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宝宝大胆的印画。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教学准备:
能操作的人偶(与幼儿人数相等)
教师范作
幼儿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教师:那你们都看过什么动画片呀?
教师:动画片小朋友都很喜欢的,其实动画片就是由一张一张画组成的。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简单的动画你们想不想看呀?
教师让幼儿看自制的动画:你们看是不是一张张画,把它连续地放就会动起来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试试呀。
教师:对了,动画王国要举行舞蹈比赛,我就来做一个会跳舞的小人,送去比赛怎么样呀。
二、具体过程
1、 听音乐,对动作有初步思路
教师:我们先一起听听音乐,边做边想,等会儿我的小人做什么舞蹈动作吧,不过老师有个小小要求,就是在音乐停时,你们每个小朋友要摆一个你觉得最好的姿势,能行吗?
教师对姿势进行素描,两个即可。
2、 对教师的素描进行分析,小人的身体是由那几个图形构成的,以及在绘画是应该注意些什么(如:关节两端的长短差不多,双臂和双腿要求长短相当,以及注意手臂和腿的位置等)
3、 教师出示玩偶,提示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摆放动作。
4、 出示小本子,注意小人画在靠近纸的外侧,尽量不要画到折痕里。
三、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的:
1、在摆摆 玩玩 画画中感受绘画的快乐
2、学习 掌握人不同姿态的画法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名称:小灯笼的聚会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的聚会。
2、能大胆地想象并(来自::小班美术教案灯笼)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的聚会》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展示制作步骤。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小班艺术活动——花灯(绘画)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服装、发型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2、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使以彩鲜艳3、知道华人新年,元宵节时的习俗,体验过节的愉快气氛,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彩色水笔、蜡笔、红、绿、兰、黄等水粉色。
2、在区域里,可张贴各种范例画,如:各式彩灯、节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动过程:
1、介绍元宵节知道华人新年中的元宵节——我们华族特有的节日,是全国华族共同欢庆的节日。节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门前挂上彩灯,走亲访友,美丽的花灯和鲜艳夺目的各色衣服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2、欣赏讨论。
①建议在观赏范例时,可引导幼儿讨论:画面上有谁?哪几位是弟弟?哪几位是妹妹?他们的衣服和头发有什么不同?
说明:通过讨论可帮助幼儿解决难点,理解发型和服装的不同可表现出人物是男还是女。
②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人物在干什么?说说自己看到的彩灯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不同?(颜色、排列)说明:以上设问
主要是引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见的兴趣。给幼儿创设交流有关彩灯知识的机会。
3、幼儿创作(1)教师可启发幼儿把人物画大。(可以看清头发、五官和服装)把画面画满,想象变化不同的发型和服装来表示弟弟和妹妹,并引导相互启发。
(2)用蜡笔画服装的图案、花纹。
说明:画得快的幼儿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齐”即可去“看彩灯”——手指点画彩灯。
(3)手指点画彩灯。
建议如在点画彩灯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已有深浅搭配和间隔排列的意识,则应马上介绍给集体,使幼儿逐步有配色的意识。对来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儿,要鼓励他们在区角活动中完成。
4、引导讲评找一找画面上弟弟妹妹都来看灯了吗?
看看彩灯漂亮吗?为什么这些彩灯特别漂亮?
5、活动——制作教具准备白纸数张,各色皱纹纸数张,订数机数个,剪刀数把,彩笔无数。
先用各色皱纹纸制作彩灯,也可用白色纸制作灯笼,让幼儿在灯笼上任意作画,涂色。把做好的各色灯笼挂在角落增添节日气氛。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欣赏。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画出夏天的特征,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夏季。
1、 能互相交往,互相学习。
活动准备:
创设夏天的环境让幼儿去感受,纸,笔,家长帮忙记录下来的幼儿所知道的夏天特征。
活动过程:
1、讲讲夏天天气的特点,教师把收集的记录念给小朋友听。
2、 请幼儿将自己知道的夏天特征在画上反映出来。
3、 提出绘画要求:画面整洁、布局合理、涂色均匀。
4、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5、 各自制找朋友,互相谈自己的画。
6、 选出3---5位幼儿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画。
7、 与幼儿共同小结夏天的一些特征。
课后评析:在老师创设了夏天的环境后,许多幼儿不约而同地感叹:“真漂亮啊!、老师,我知道这是柳条、扇子,我们家爷爷就用扇子,一扇可凉快了-------。黄格爽说:“老师,你今天穿了背心,不冷吗?------。从幼儿的议论中,他们已经有了凉快的感觉,但还不能说出“夏天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从谈话中知道了夏天这个季节,同时能将夏天炎热的特征、夏天的一些活动在画上表现出来,涂色、构图都比较好。在作品讲述时都愿意介绍自己的画。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