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02 04:39:28 作者:

大班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汇总七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发展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把(同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柔软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带领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

  2、在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

  3、带领进行各种椅子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

  ①骑马。引导将椅背朝前时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秋起,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时2-3次。

  ②马术。鼓励幼儿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脚越过椅背跳下、单脚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励合作游戏。

  ③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所有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一一跨过所有的“小山”。

  ④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

  ⑤走脚印。引导椅背着地,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

  4、带领进行放松活动。

  ①我们来到了草地,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听做放松运动)

  ②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2

  指向: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与颜色,锻炼手的控制力。

  准备:人手1份小筐,内放积木10~15块(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积木);収玩具音乐(自选)。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

  2、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并引导宝宝观察。

  取出盘中的小筐,让宝宝观察:“看,这里有许多积木。”

  取出积木摆放在工作毯上,边放边说出积木的颜色,再将积木一块一块堆起来造高楼。

  3、教师说明活动的指导要求。

  提示家长:这个游戏是让宝宝通过视觉和触觉,初步感知物体的颜色与形状,练习手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鼓励宝宝独立取托盘,提醒宝宝端稳托盘、小心慢走。

  4、宝宝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自主操作。

  教师逐一观察家长和宝宝的操作情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如在宝宝搭建高楼的过程中,引导宝宝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的积木”、“这是什么颜色的积木”等。

  5、15~20分钟后播放収玩具音乐,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玩具。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2.知道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活动准备:

  1.猎狗铁蛋救人的故事

  2.动物图片ppt

  活动过程:

  1.开始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呀?

  幼;

  师:(非常好)你们最想和哪个动物叫朋友啊

  幼:谁谁谁

  师:(嗯,好的)今天啊,老师先带大家去和一位小勇士交朋友,好不好啊?

  幼:好

  2.基础部分

  (1)讲故事

  师:小朋友们要把小耳朵竖竖好,听老师讲小勇士《猎狗救人》的故事,好不好?

  有一个猎人啊,他养了一只猎狗叫铁蛋,已经养了好几年了,每次上山打猎呀,猎人只要一打中猎物,铁蛋就飞快的跑过去,然后把猎物叼到主人脚边.猎人啊也非常喜欢它,经常给它吃好吃的东西。小朋友们,猎人一打中猎物,铁蛋是怎么表现的呀?

  幼:把猎物叼到主人脚边.

  师:(非常好,你真聪明,好的,小朋友仔细听啊)有一天,猎人和铁蛋像往常一样上山去了。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地上很滑。猎人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下了山崖,昏了过去。

  铁蛋看见主人有难了,它飞快地跑回家,发了疯般的狂叫。

  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模仿一下猎狗发疯般的狂叫是什么样子的?(来,没关系大胆一点)

  师:哦,是这样的啊,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好吗?(狗叫)

  师:(口令)嗯,好的,我们继续听老师讲啊,铁蛋找到了猎人的妻子,它叼着猎人妻子的衣服,并拉着她往出事地点跑。最后,在铁蛋的帮助下,猎人的妻子与乡亲们及时的救了猎人回来。

  师: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谁还记得猎狗铁蛋它是怎样帮助猎人的呀?(它先怎么样然后再)

  幼:怎样怎样(或竖起小耳朵再听老师讲一遍)

  (铁蛋先是飞快地跑回家,叼着猎人妻子的衣服,带着乡亲找到猎人的)

  师:聪明的猎狗铁蛋成功的救了猎人!它厉不厉害啊?

  师:好的,我们有哪位小朋友想和铁蛋成为朋友啊?

  幼

  师:你为什么想和铁蛋做朋友啊?

  幼:

  师:想成为小勇士铁蛋的好朋友可不是这么容易的,铁蛋说要考考你?(ppt)

  师:小朋友,铁蛋说假如它生病发烧了你会怎么帮助它啊?(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啊?)

  幼:

  师:非常好,小朋友都很有爱心,知道该怎样去照顾生病的铁蛋。(爱心)

  师:好的,小勇士铁蛋啊,都冒爱心了,看来他也很喜欢大家!

  (2)看图片

  师:好的刚刚啊,我们了解了猎狗铁蛋救人的故事,其实动物朋友在生活中帮助我们的地方可多了,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师:老师啊去到动物王国,请来了几位小动物,小朋友想不想去认识他们呀?

  幼:想

  师:(出示图片)狗,牛,骆驼,羊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猎狗铁蛋能救人的故事,我们再去看看狗狗们还有什么本领吧!

  师:狗趴在门口,在干嘛呀

  幼:看门

  师:噢,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他能给我们看门,要是有坏人来,他就会大声的叫唤,帮我们守护着家。

  师:这么多箱子,这只狗再找什么啊

  师: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狗的鼻子啊可是相当的灵,它能够闻到藏在角落里头的危险品,有些狗还被训练成了警犬,帮助警察破案,有了他的帮助我们减少了很多危险,狗狗是不是很棒啊!

  师:噢!狗会的本领可真多啊!

  师:这位阿姨在牛身上挤什么放在桶里呀?

  师:小朋友平时喝不喝牛奶呀!老师要告诉小朋友牛奶啊,就是从牛身上挤出来的,牛奶有丰富的钙质。

  师:小朋友想不想长得高高壮壮啊?多喝牛奶啊就能让我们长得又高又健康,牛啊可真是我们的'好伙伴!有了它我们就能健康的成长了。

  师:骆驼能干吗呀?这个骆驼群啊,驮着这么多东西啊!老师要告诉大家骆驼啊可是沙漠之舟,人们能够骑着它横穿沙漠,它能把东西从沙漠的这边运到很远的那一边,而且骆驼能够在沙漠中几天不吃不喝,对人也十分的忠诚。

  师:骆驼怎么样啊!(骆驼真是厉害呀!)

  师:这个老爷爷拿着剃毛刀在干嘛呀

  师:羊身上的毛可有用了,天气冷了,羊毛可以做成羊毛毯子,还能做成漂亮的衣服呢!

  师:{讨论3-5}小朋友们,你现在最想和谁交朋友啊?(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和伙伴讨论讨论,你为什么想和他做朋友?)

  师:很好,那你为什么想和他做朋友啊?(来告诉老师)

  师:非常好,你呢?最想和谁做朋友?)

  师:噢,原来啊,动物有这么多的本领,可以为人类服务啊啊!我们的动物朋友是不是很棒啊!

  3.结束部分

  师:我们的动物朋友帮助了我们这么多,我们要怎么样对待我们的好朋友呢?你说

  幼:

  师:我们是不是应该爱护它们,照顾他们,关心他们啊!可不可以伤害他们呀?

  幼:不可以

  师:可是啊,老师啊想告诉大家,现在的人们,他们为了吃到美味,居然去捉青蛙吃,这样做好不好啊!

  幼:不好

  师:你要怎

  么和他说,老: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不能伤害他)

  师:那去捉小鸟好不好啊?

  情感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交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还了解了动物帮助我们的故事,大家开不开心啊?

  幼:开心

  师:老师也非常的开心呢,今天我们的表现都很棒!(鼓励鼓励自己)

  师:学完今天的这堂课,我们都知道了?---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以后一起来爱护它们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展示神奇的情节及天真美好的人物形象,

  2、通过欣赏故事和讨论,懂得“做事不能只想到自己,要为他人着想”的道理,

  3、能大胆发挥想象绘画创编自己为朋友要礼物的情景,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

  活动准备: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若干,磁性黑板一块,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使幼儿对故事产生好奇和兴趣

  师:你见过变魔术吗?有一位老爷爷,(出示老爷爷)他有一个神奇的、会变魔术的喇叭(出示一个喇叭)。有一天,老爷爷来到了动物园里,他对小动物们说:“你想要什么?只要对喇叭说,它就会变出来。”

  二、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体验故事情节的有趣和神奇。

  1、出示三个小动物,引导幼儿猜猜,讲讲:你们猜,小动物想要什么?它们会对喇叭说什么?幼儿自由讲述,师:呀,怎么没变出来?让我们和小动物再一起来说说。(放录音。)

  2、师:你们猜,结果怎么样?魔术喇叭什么也没变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呀?先让孩子猜测原因。然后让幼儿来听听老爷爷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让我们来看看,小猴给谁要礼物?出示图谱符号(小猴兔子)它会要什么呢?(大萝卜)它是怎么说的?幼儿讲述,听录音,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4、再来看看小兔子、小松鼠给谁要礼物?它们是怎么说的?(出示图谱符号小兔小松鼠松果)(跟着录音一起练习小动物的话。)

  5、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第一次变不出来,这次能变出来了?你喜欢这个魔术喇叭吗?为什么?

  三、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编故事

  1、谈论:动物园里的其他小动物会对魔术喇叭要什么?幼儿自由讲述、交流。(出示一些动物图片)

  2、引导幼儿运用绘画和讲述相结合的方式自由想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师:如果你有这样一个魔术喇叭,你会向它要些什么?给谁呢?

  四、教师小结:这只魔术喇叭真神奇,自己想要的东西变不出来,只要你替别人着想,立刻就能变出来。

  活动延伸:将这个故事创编完整后讲给好朋友听听。

大班教案 篇5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树林里,这儿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听,谁在向我们问好!(鼓励幼儿多编几句)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儿叫录音,幼儿唱歌。

  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

  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

  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于什么?

  2、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小结:这段音乐平稳、低沉,讲的是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鸟儿们在小树林里快乐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鸟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虫子喂妈妈;第三段一小节音乐做一个鸟儿飞落动作,表示鸟妈妈恢复了健康。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伴奏,感受乐曲的结构、性质及乐曲所蕴藏的内涵。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录音机一台、乐曲磁带几盒、画有“小鸟爱妈妈”幻灯片若干幅、打击乐器若干。

  (2)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现在我们要用打击乐器为这首乐曲伴奏了,想一想每一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最合适。

  三、第四个尝试活动,即兴舞蹈《小乌爱妈妈》师:小鸟多爱妈妈呀,我们小朋友也像小鸟一样爱妈妈,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您歇会儿吧!请大家跟着音乐把自己会做的事表演出来。

大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思路

  自从我班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环保小卫士”后幼儿积极性很高,并利用休息时间和家人一起去社区、公园等公共场合间被人们一起的垃圾,孩子们发现垃圾中最多的便是一些花花绿绿的包装袋。“老师,这些花花绿绿的袋子真漂亮,扔了真可惜”提出“这些被遗弃的带子,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于是生成了此次活动“有趣的袋子服装”。

  二、提出问题

  这些用过的袋子,我们现在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三、探索与表现

  1、谈话引入袋子,引导幼儿认识袋子的类别;

  2、谈论:这些用过的袋子,我们现在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A、探究制作方法;

  B、探究、服装款式、美化新制服装;

  4、幼儿介绍、评议自制的服装,教师小结;

  5、教师与幼儿一起“服装秀”;

  四、特别提示:

  1、活动中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等一些劣活动,让幼儿对袋子有了全新的认识,并通过废物巧利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2、幼儿的动手能力有较大的差异,能力差的幼儿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教师要特别注意和鼓励、支持、帮助这些幼儿给他们降低难度和要求,保护这些幼儿制作的愿望和信心,感受过程的乐趣;

  3、注意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4、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带子并作分类(教师在活动前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操作材料;

  5、出袋子外还必须准备多种辅助材料;如剪刀、绳子、双面胶、泡沫塑料……等;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品读故事,通过村民的变化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知道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2、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愿意在幼活中付出和与人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这几天可真冷啊,要是能喝上一碗美味的热汤该多好啊!哎,对了,你喜欢什么汤?

  幼:介绍自己喜欢的汤。

  师: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汤,酸的甜的咸的辣的,但有一种汤大家一定没喝过,那就是石头汤。

  师:你一定很奇怪,鸡蛋能做汤、丝瓜能做汤,石头怎么能做汤呢?石头汤什么味道?石头汤到底是什么?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课件:石头汤)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故事里找答案吧!

  二、品读故事

  1、感受村民之前的行为表现

  师:有三个和尚,名叫阿福、阿禄和阿寿,他们外出旅行时来到了长城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我们来认识村庄里的一些人。

  观察他们的表情与眼神,他们是一群什么样子的人?

  引导幼儿挖掘人物内心,找同他们各自的特点:自私、冷漠、孤独、。

  师:对,村民们长时间过着艰苦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心肠变得很坚硬,不相信任何人,不接纳任何朋友,村里的人很少来往。

  师:所以和尚们进村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幼1:关上门和窗户。

  幼2:他们不想招待他们。

  幼3:他们不想给和尚们食物。

  师:和尚是怎么做的呢?继续讲述故事。

  2:感受村民的行为变化。

  师:观察画面,小女孩与妈妈的对话被谁偷听到了?

  幼:邻居。

  师:他们用什么们的表情看着母女?

  幼:怀疑、冷静

  师:他们相信小女孩的话吗?

  幼:不相信。

  师:你觉得他们的石头汤会好喝吗?

  幼:不好喝。

  村里人一个接着一个走出家门,想看看石头汤到底怎么煮?继续讲述故事。

  重点抓住下面二个环节:

  A秀才回来时除了拿着盐和胡椒粉,还有一点别的东西。

  B妇人说“我家可能有!不过只有几根。”回来时捧着许多胡萝卜,多得都快抱不住了。

  师:感悟秀才的行为和妇人的语言变化,妇人为什么说“可能有”“只有几根”?

  (引导幼儿感受妇人语气的变化及心理变化)

  幼:她开始不想拿出来,后来有点不舍得,再后来她的行为却很大方。

  师:开始她有些不情愿,后来却得的慷慨大方了。

  故事:和尚们搅啊搅啊,汤咕噜咕噜冒着泡。闻起来可真香!喝起来一定更想!村民们一个个都变得慷慨好施!

  师:比一比现在的村民们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幼1:快乐了。

  幼2:大方了。

  幼3:知道付出了。

  3:知道付出是快乐的

  师:你觉得现在的石头汤好喝吗?为什么?

  幼:好喝,里面加了其他许多好吃的东西

  师:原来每个人都拿出一点汤就边的好喝了。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师:汤马上就要出锅了,猜一猜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了?看图大家在干什么?

  幼1:一起吃饭。

  幼2:很快乐的喝汤。

  师:你能感觉到宴会的气氛是怎样的?

  幼:欢快、热闹、开心

  师:以前村民有没有像现在一样聚在一起?现在呢?

  幼:他们成了好邻居在分享快乐

  幼:大家在一起会很快乐。

  师:晚宴后他们还会做些什么?

  幼:唱歌,看皮影。

  师:村民们对和尚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幼:他们敞开大门,争着把和尚请到自己家,给他们住非常舒适的房间。

  师: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天亮了,和尚要回去了。观察画面风景,这时的村民与和尚们会说些什么?讲述故事。

  师:石头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其实幸福就在付出当中,愉快的为他人付出你就会得到快乐,当你感动快乐的时候,要记得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三、结束部分

  师:要是再有人来这个村庄,村民们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幼发表看法。

  师:你愿意做一个大方,肯为他人付出的人吗?我们可以为别人付出什么?

  师总结:小朋友们,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神奇的石头汤,(举例:拿来自己的图书,元旦时装饰教室等等),让我学会为别人付出,找到快乐的源泉,做一个使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的人吧!

  四、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去后仔细地读一读这本书,并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个绘本故事吧!

  教学反思:

  绘本《石头汤》是美国的琼·穆特的作品,讲的是三个和尚来到了一个饱经苦难的村庄,那里的村民常年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煎熬,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接受任何人和事物。后来三个和尚想了个煮石头汤的办法,使那里的人们学会了付出,并懂得了付出得越多才会收获得越多的道理。告诉人们其实生活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生活,朋友之间你给我一个苹果,我送你一张贺卡,彼此间就增进了友谊。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幸福的人就多了。奉献一颗真诚的心,孤独的人就少了。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正是我想告诉孩子们的。

  虽然对大班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对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来说还有一点难度,但经过处理,通过有选择性的让孩子观察画面,通过感受故事中村民前后行为的变化,孩子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故事的含义,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社会教案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