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8-04 16:35:21 作者: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中班教案 篇1

  (1)那么,这么多泥土冲走了,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2)出示两个玻璃缸,(一只有很多泥土,一只只有一点泥土)“这两个玻璃缸代表两条小河,一条“河”两条的泥土上没有种树,所以泥土冲掉得多,都沉到这条河的河底。而另一条河两边种了很多树,所以下大雨时,泥土冲掉得少。”

  (3)出示两桶水,你们看,庄老师还准备了两桶一样多的水。这水代表什么(对了,是雨水)。我们来看看下大雨后,这两条洒会有什么不同?

  (4)下大雨了(把水倒进泥土少的缸里)哎呀,雨水满出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洪水就爆发了。

  (5)为什么下雨下得一样多,一条河的河水满出来了,造成水灾。而另一条河却没有发生洪水泛滥呢?这些泥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幼儿讨论)

  (6)今天,我们做了两个实验,你们知道了什么道理?我们今天又知道了大树的另一个本领:树根有抓住泥土、防止泥土流失的本领。

  (三) 内化迁移,爱护树木:

  (1)大树的本领真大,我们要怎么爱护它?我们还要多种树,不把树乱砍掉。这样就不

  会发生洪水,我们就能很好的生活了。

  (2)可是,现在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大树的本领,我们该怎么办?

  (3)幼儿讨论。

  (4)好,我们一起去宣传树木的好处,让更多的人知道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让我们先去告诉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让他们也一起来爱护树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个体竞争意识。

  2.提高跑动能力,增强速度和协调性。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准备:

  长条积木(人手1块)。

  教学过程游戏玩法:

  在场地两端分别画好一条起点线和终点线。全班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排成纵向队列。幼儿每人拿一块长条积木,横放在自己脚下。游戏开始,各组后排的幼儿开始把自己脚下的积木搬到队伍最前面,使队伍向前前进一格,依此类推,形成"火车向前开动"。两组比赛向终点横线前进,先到者为优胖。

  游戏规则:

  1.每次只能前进一个横格。

  2.先到方获胜。

  效果反馈:提醒幼儿在跑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中,我们发现一些平时爱动,不太听话的小朋友,其实他们的想法还是很愿意跟大家一起来完成某一件事情的,也许是他们平时太喜欢表现,但有不知道怎么表现,所以也许是我们平时对他们了解的太少,没有正确的引导。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找找,拼拼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掌握6以内的数数及认识数字。

  2、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房子6幢。

  2、动物照片拼图每组一盒

  3、1---6的数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找房子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2、师:这些房子都是小动物住的,它们告诉我,每幢房子的门里面都有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数?

  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

  b、绿房子里是1、2、3、4、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

  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

  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

  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

  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2)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

  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游戏反复进行4----6次)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活动反思:

  每一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轮廓线的形状剪出树叶,并在绳条上有规律地粘贴树叶。

  2、能克服困难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柳树条人手一根、幼儿美术用书《绿色的头环》。

  2、示范头环一个,剪刀、胶水等。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按轮廓线的形状剪出树叶,并在柳条上有规律地粘贴树叶。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发兴趣:

  教师头戴绿色头环,出现在幼儿面前。

  ——“大家看,我头上戴着什么?漂亮吗?你在哪儿看见过这种饰品?”

  幼儿发表见解,教师认同并小结。

  ——“它叫绿色头环,一般人们用它表示胜利、和平。如:古代奥运会冠军获得者,人们就会在他的头上套上这种绿色头环。”

  2、观察分析作品:

  教师解开头环,使之呈条状,请幼儿观察树叶的粘贴特点(浅绿与深绿的叶片间隔3寸)。

  师生一起解读幼儿美术用书《绿色的头环》中的制作说明。

  教师示范按轮廓线剪纸的过程:

  先将纸对折,画有树叶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剪刀依照树叶的轮廓线剪,剪刀从纸张开口处开始剪,等所有树叶剪完后,分别在树叶上涂上胶水,将之粘贴在柳条上。要注意深浅色的间隔。

  3、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完成制作后,教师请幼儿将他们自己所做的头环戴上试一试,看大小是否合适。

  中班手工活动:绿色的头环 相关内容:中班音乐活动:小篱笆中班美术活动:春天的水果中班手工活动:五彩鱼中班音乐活动:老爷爷和小弟弟走路中班音乐活动:森林历险记中班音乐活动:做一个干净的小朋友中班手工活动:友谊链中班艺术活动:给动物造房子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的开展,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植物的种子,并对种子产生了兴趣。将数的组成学习融入主题活动中,让孩子在撒豆豆的过程中,学习数的组成,感知数的组成规律,同时激发孩子对学习数组成的兴趣,为后续加法打基础与铺垫。

  活动目标:

  1、感知6、7、8、9的组成,寻找并理解数的组成规律。

  2、知道种子的宝贵,爱护种子。

  活动重点:根据记录的结果理解数的组成规律。

  活动难点:幼儿协商合作,不争不抢。

  活动准备:

  豆子若干,数的组成记录纸,小方形纸、记号笔、印有四个数字的表格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用谜语的形式引出豆豆:黄豆。

  2、这些豆是植物的哪一部分?(种子)

  3、它有什么用?今天我们用豆豆来学本领:“撒豆豆”。

  二、学一学:

  1、介绍记录表及记录的方法。

  2、要求:

  (1)两人一组,一人撒豆,一人记录。

  (2)撒豆时,方形纸放桌上,拿相应数量的豆豆,轻轻撒下。

  (2)先数纸上有几颗豆豆,记在表上前一格;再数外有几颗豆,记在后面的一格。

  (3)记录中假如与前面记的一样就不再记录。

  3、幼儿操作记录。

  4、交流自己的记录与发现。

  5、观察数的组成,引导发现:数字交换,总数大小不变的规律。

  6、小结:数字越小分的方法越少,数字越多分的方法越多。

  三、找朋友:

  1、幼儿扮豆豆,每人一张数卡。幼儿边走边说:找找找,找朋友,豆豆找朋友。说完,师出示总数,手中数字能合成该数的幼儿就两两手拉手,表示找到朋友,师检查。

  2、互换数卡多次进行。

中班教案 篇6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生活,发展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我园中班的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手,拉着手、唱着歌,走进了恒佳菜市场, 开展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来买菜啦!”骄傲自豪的语气,充满好奇的眼睛,迎接着菜场里每个人注视的目光。

  “老师!这个我知道,这是黄瓜!”“老师!老师!有胡萝卜!”……看见认识的蔬菜,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为了这次“买菜”活动,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认识了许多的蔬菜,老师还提前教会了孩子们钱币的概念,并要求每个孩子带一元钱。在活动中,孩子们首先跟随老师的脚步,参观了菜场的各个角落:卖蔬菜的地方、卖豆制品的地方、卖水果的地方、卖点心的地方……了解了菜场的概貌以后,孩子们就分成了几个“采购小组”进行了各自的买菜活动。看,他们摸一摸、闻一闻,不时好奇的问问摊主:“这个是什么菜啊?”有的还有模有样地问起了价格,一副细心挑选的样子。瞧:有的用一元钱买了一根香蕉,有的买了四个桔子,有的买了一个苹果,有的买花生,还有的买蘑菇、西红柿,有的孩子用一元钱买了黄瓜和胡萝卜两样蔬菜,还有一个孩子买了两个茄子……但孩子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有的孩子把钱给了摊主,也不问价,拿了一个胡萝卜就走。还有的孩子把钱给了摊主后,也不拿要买的菜,而又转向另一个摊位……当孩子们买到蔬菜后,就迫不及待的相互交流了起来。

  “买菜”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许多蔬菜,知道了它们的用处,还尝试着有礼貌地交往,体验了交往的快乐,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0”在自然数的概念是“没有”。

  2、联系生活,让幼儿认识“0”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蒙氏教具:纺锤棒箱、纺锤棒。

  2、数字卡片;0-4各一个,豆子与数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与“0”有关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介绍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XXX,我叫XXX。

  二、认识“0”的意义。

  1、认识纺锤棒与纺锤棒箱。

  2、老师示范操作,引导幼儿认识0表示没有。

  3、教师小结:0表示没有。

  三、游戏:0的游戏

  1、抓豆子

  玩法:请5名幼儿分别拿数字0-4,然后拿对应的豆子,拿到0的幼儿不拿豆子。

  2、看谁听的准玩法:老师任意说:小朋友跳X下,幼儿跳相应的次数,跳错的取消游戏资格。

  四、联系生活,让幼儿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较数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认识紧急求救电话110、120,服务热线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儿讲一讲,在哪儿还见过0。

  4、请幼儿寻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并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0。

  教案评语:

  在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0”的教学常常被忽视,而在蒙氏教学中,“0”的教育格外重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蒙氏教具的操作和游戏方法,让幼儿认识“0”,了解“0”的意义以及“0”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对“0”的认识一定会提升一个高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