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4 14:31:48 作者:

【精华】中班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中班教案范文八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表现的越来越勇敢。

  2.初步学会用各种方法克服打针吃药等分困难。

  活动准备:

  1.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从材料《健康/社会 能干的我》

  2.教育挂图《打针吃药我不怕》

  活动过程:

  1.共同阅读操作材料《能干的我》,引导幼儿感受自己变能干了。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表现为圆圈涂色,感受成长的喜悦。

  看看自己哪些事情已经做得很棒了,就在这些事下面的圆圈里涂上红色,涂完跟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做得事是不是一样。

  3.出示教育挂图《打针吃药我不怕1》

  讨论:

  (1)害怕打针吃药的原因是什么?

  (2)克服恐惧和焦虑的方法有哪些?

  4.出示教育挂图《打针吃药我不怕2~4》教给幼儿减轻恐惧和焦虑的方法,让幼儿逐步克服恐惧和焦虑。

  (1)深呼吸,同时默默的在心里数5下,一下子针就打完了。

  (2)自我暗示:我是最勇敢的,打针吃药我不怕。

  (3)通过在心里唱轻松愉悦的歌等方法来面对打针吃药的恐惧。

中班教案 篇2

  垃圾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可算是无处不在了,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中国的垃圾都在哪儿吗?在中国,主要的垃圾来源还包括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小朋友们从小培养保护环境,养成不随手丢垃圾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对变废为宝进行大胆想象,参与创造性的表演,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和表现力。

  2、引导幼儿理解“垃圾对话”的内容,丰富词汇:“发霉”、“变形”、“你推我挤”、“吵吵闹闹”。知道日常生活的垃圾增多给人类带来危害。

  教学准备:

  1、录像带一盒(大班幼儿对应的配戴各种垃圾进行表演)。

  2、旧报纸、酸奶杯、胶袋、纸盒、布碎等。

  3、教师带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体验环境污染状况。

  4、创设环境:垃圾角。

  教学过程:

  1、教师做扫垃圾的动作,出示充满垃圾的垃圾筒,引出课题。

  教师引导:“小朋友看到我现在干什么呢?(扫垃圾)老师看到地面有这么多垃圾觉得很不干净,很不舒服,我要把地面清洁干净,把垃圾扫进垃圾筒里,你们看垃圾筒里面有这么多的杂物废品。嘘,请小朋友们认真地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垃圾的悄悄话”,丰富词汇。

  提问:

  (1)刚才有什么垃圾在说话?

  (2)旧报纸为什么会说自己还很有用呢?

  (3)废旧物品还能有用吗?有些什么用呢?

  3、观看大班幼儿的情境表演,再听第二遍故事。

  提问:

  (1)你们看到马路上的垃圾从哪里来的?

  (2)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垃圾?

  (3)垃圾对人们有什么害处呢?

  (4)我们要怎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4、幼儿学习表演“垃圾的悄悄话”的故事情境。

  先请一组幼儿出来表演给大家看,要求大胆地说出垃圾,说出的垃圾的话,并启发幼儿想像各种垃圾的动作,然后再请全体幼儿一起表演,分别配戴各种垃圾。最后请表演得最好的一组幼儿出来表演给大家欣赏,老师作最后小结。

  5、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小朋友,我们的活动室也有垃圾,这样的环境干净吗?现在请你们来当环保小卫士,把活动室的环境清洁干净。但是不要把可以循环再用的旧物丢到垃圾筒里,要把它收起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废物变宝的一种新本领。

中班教案 篇3

  一、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课前收集鲜花的图片资料和让学生分组探究,了解纸艺花造型的特点,材料的特性及用途,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设计一个花卉的模板。

  通过独立制作花卉的体验,让学生会观察事物的学习的习惯。初步掌握纸质材料造型的知识与技能。在具体设计制作花卉的过程中体验“产生需求——收集资料——设计表达——加工制作——评价交流”的技术学习的一般方法。

  评价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在评价与展示美化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纸艺花的造型与特点。

  (2) 掌握折叠、镂刻、弯曲、捻梗等加工技能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调查,了解纸艺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设计需求。

  (2) 通过学生独立技能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纸艺花制作的加工工艺。

  (3) 通过对康乃馨作品的自评、互评,不断完善修改自己的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纸艺花作品美化环境的结果,体验制作带来的乐趣。

  (2) 体验纸艺花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 纸艺花的模板设计与加工技能。

  (2) 纸艺花的组合造型及拓展应用。

  2、 难点

  康乃馨的组装(捻梗)。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各色手揉纸、纸艺花模板及成品。

  2、 学具:(1)各色手揉纸、纸艺花模板。(2)纸艺加工所需的工具、胶带纸、铅丝、乳胶。

  五、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构思方案 作品制作 评价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颗

  1、 揭题: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喜欢鲜花。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样也可以美化环境的作用。今天我们就用纸自己动手做一朵康乃馨,来感受做作品的乐趣,享受纸艺花带给我们的视觉美。但在动手之前,我们先要了解整个康乃馨的基本组成结构。

  2、 提出问题

  欣赏完了之后,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共同点?(从作品的整个组成部分观察)

  _______都是由花心、花瓣、花托、叶子、和花梗组成。

  教师总结:是的,同学们所做的作品虽然个不相同,形状和花纹及颜色各异。但基本组成结构大致相同,都是由这五个部分组成,当然有个别不同的除外。

  (二)构思方案

  1、 提出制作标准

  (1) 组合顺序要合理。

  (2) 捻梗要均匀、牢固。

  2、 学生构思制作草图。(制作的先后顺序)

  (三)制作过程:

  1、 教师示范(演示折叠、捻梗、粘贴等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制作

  3、 制作要求:(1)安全使用工具。(2)注意制作效率。 (3)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四)成果评价、展示与交流

  1、 同组自评(标准:制作是否美观、撵梗是否均匀、牢固。)

  2、 全班展示与交流:评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

  (六)内容拓展与延伸

中班教案 篇4

  指导语:

  1、本组游戏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自己双手的本领,锻炼小手的灵活性。

  2、通过亲子小游戏,提高家长与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进亲子感情。

  3、本组游戏适合3—4岁幼儿。

  4、本组游戏适合单组家庭进行。

  游戏一:我是扣纽扣小能手编者:郭丽波游戏功能:

  1、学会扣纽扣。

  2、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材料:

  2件扣子比较大的衣服。

  游戏过程:

  1、家长先教孩子扣纽扣的动作。

  2、家长陪同孩子一起练习2—3遍。

  3、家长与孩子一同比赛扣纽扣,看看谁最先把纽完。

  游戏二:手影戏编者:郭丽波游戏功能:

  1、对探索"影子"感兴趣。

  2、提高双手的灵活性。

  游戏材料:一盏台灯。

  游戏过程:

  1、晚上的时候,关掉电灯,或把光线强的电灯关掉,打开台灯。

  2、家长面对墙壁站立(或坐着),双手交叉做各种动物的手影,让孩子猜猜是什么动物(如孔雀、大雁、狗、绵羊等)。

  3、孩子模仿家长做动物手影,家长与孩子一起说出动物的名称。

  4、家长鼓励孩子单独做出与刚才不同动物的手影,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游戏三:小手变变变编者:郭丽波游戏功能:

  1、锻炼小肌肉的协调与灵活性。

  2、训练思维反应能力。

  游戏材料:无游戏过程:

  1、家长和孩子都把手藏在各自身体的后面。

  2、家长和孩子一起说"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变变变!"3、每次都鼓励孩子变出不一样的动作。如变成一把抢、一只小狗、数字八、小兔的耳朵、一个三角形等等。

  (提示:说最后一个"变"字的时候,小手一定要变出动作来。)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国庆节的相关知识。

  2、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知道各种形式的国庆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人们欢度国庆节的图片以及祖国一些变化的图片。(网上下载)

  2、大国旗一面,小国旗32面。

  3、影片一张。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一面国旗,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上拿了一面什么吗?”让幼儿观察红旗的外型特征及知道红旗的全称是五星红旗。并告诉小朋友们为什么这面红旗叫做五星红旗。

  2、和小朋友讨论一下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国旗,例如电视上,幼儿园的操场上等等。之后,告诉小朋友,老师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还看到过五星红旗,利用多媒体展示奥运会上的图片,例如刘翔披国旗,五星红旗在体育场上飘扬的图片,等等。

  3、提问:“小朋友,再过两天就是10月1号了,你们知道10月1号是什么节日吗?”让小朋友知道是祖国的'生日,又叫国庆节,并且了解到了这一天人们要为我们的祖国过生日。

  4、让幼儿知道一些人们欢度国庆的形式,放些人们欢度国庆时的图片。看看人们在为祖国过生日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5、告诉小朋友以前的人们可没有这么好的生活,引出影片,这部影片关于改革开放到祖国现在的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6、幼儿观看影片,老师在一旁进行适当的讲解。

  7、观影之后,问小朋友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啊?例如:破旧的房子等等。之后老师展出一系列图片,是以前的祖国和现在的祖国相对比的一些图片。

  8、和幼儿讨论一下,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给我们的祖国过生日呢?

  9、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在幼儿园给祖国过生日,为祖国唱一首歌。老师给每位幼儿手上发一面小国旗,在唱歌之前说一声“祝祖国生日快乐”。

  10、和幼儿一起挥动手上的国旗,一起唱歌。

  11、请小朋友放假回去之后,让爸爸妈妈带他们去看看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欢度国庆的,并且用照相机拍下来。然后放假回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12、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对鞭炮进行联想;

  (2)能用身体的伸展与收缩表现燃放鞭炮过程的动作;

  (3)感受过年欢乐热闹的气氛,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制大火柴,小红帽,小红衣等教具;各色纸屑放置于电风扇上。;鞭炮的声音以及有关音乐磁带;钢琴伴奏;幼儿搜集有关过年的资料;环境布置,营造过年气氛。

  活动过程:

  Ⅰ导入

  (1)幼儿听音乐《过新年》进教室,放鞭炮声。

  提问:"你听到了刚才放鞭炮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Ⅱ幼儿第一次操作

  (2)请出小鞭炮,学念儿歌,创编小鞭炮动作。

  提问:"刚才小鞭炮和我们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小鞭炮会做什么动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念儿歌,创编小鞭炮动作。

  Ⅲ分享经验

  (3)提炼鞭炮燃放动作,听音乐自由扮演小鞭炮。

  任务:请几位幼儿示范鞭炮燃放动作,并请其他小朋友学学看。

  教师手执大火柴,请小朋友做鞭炮燃放的动作。

  Ⅳ幼儿再次操作

  (4)一起听音乐完整表演,感受过年欢乐热闹的气氛,体验表演的快乐。

  任务:当表演到"噼里啪啦"的时候开电风扇,将预先放置在电风扇上的纸屑飘落下来,营造放鞭炮的气氛。

  教师重点感受过年欢乐热闹的气氛,体验表演的快乐。

  (5)幼儿听音乐《恭喜恭喜》出教室。

  4.活动延伸制作小鞭炮。

  5.活动资源

  附儿歌:

  《小鞭炮》

  我是一个小鞭炮,穿红衣,戴红帽,一点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又叫又跳。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对阅读故事感兴趣。

  2、以绳子为线索,尝试续编故事结尾。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绳子一条、教学PPT

  活动过程:

  1、出示绳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下,今天赵老师带来了什么?

  教师:你知道绳子可以干什么吗?

  2、看图听赏故事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请幼儿边看边猜想。

  幻灯片1:有一天妞妞找到一条长绳子“我可以拿着它来玩”,妞妞说,可是绳子好像被什么东西拉住了,“谁拿着我的绳子呢?”(请幼儿猜猜绳子的那头是什么?)

  幻灯片2:妞妞顺着绳子边拉边走,哦,原来是一条小船。

  幻灯片3妞妞顺着系绳子的木桩继续向前,绳子的那头是谁呢?(请幼儿猜猜绳子的那头是什么?)

  幻灯片4:哦,原来是妈妈的晾衣绳,绳子上还飘动着她的花裙子。

  幻灯片5:妞妞顺着晾衣绳继续向前走,绳子的那头是谁呢?(请幼儿猜猜绳子的那头是什么?)

  幻灯片6:哦,原来是一个旗杆,妞妞拉动绳子,红旗就升起来啦。

  幻灯片7:妞妞顺着升旗的绳子继续走,绳子的那头是谁呢?(请幼儿猜猜绳子的那头是什么?)

  幻灯片8:哦,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羊,妞妞用绳子将小羊牵到草地上。

  3、看视频,听故事,熟悉故事内容。

  教师:妞妞的绳子那头都有什么呢?

  4、尝试续编故事

  (1)、绳子还没有断,妞妞拉着绳子继续向前走,绳子的那头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你来猜一猜,来给故事编一个结尾吧。

  (2)播放PPT,绳子的作用。

  教师:绳子还可以干什么用?(迁移已有经验为创编做准备)

  (3)教师: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并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于在同伴面前大胆介绍自己家的宝贝。

  2、学会倾听他人的讲述,欣赏他人的宝贝。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在同伴面前大胆介绍自己的宝贝,理解宝贝的含义。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宝贝,欣赏、了解别人的宝贝。

  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自己家找一找有些什么宝贝,带来幼儿园(如家里特别的装饰、特别的花草、幼儿特别的玩具、特别的书等,可以是实物或照片)。教师自备宝贝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我家的宝贝”,引导幼儿理解宝贝的含义。

  1、老师出示自己带来的家里的宝贝(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准备),先让小朋友猜猜,再想小朋友介绍宝贝的名称和特别的地方,老师为什么把它视为宝贝。引导幼儿理解宝贝就是自己喜欢和珍视的东西。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家里特别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宝贝。

  二、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宝贝。

  1、个别幼儿出示自己带来的宝贝,在集体面前介绍宝贝的名称和特别的地方,是怎么来的以及如何去爱护宝贝。

  2、幼儿分组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宝贝;欣赏、了解别人的宝贝。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将重点放在理解宝贝的含义上面,因此,为了让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在活动的开始,我就自己先介绍了一下我自己的“宝贝”。

  我的“宝贝”是我的杯子,因为这是某个小朋友在教师节的时候送我的小礼物,而且这个杯子不仅外观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它很实用!平时上课嘴巴干了,喉咙痛了,都可以用上这个杯子。有了这个杯子,我的喉咙再也不会痛了,而且用的时候心里也暖暖的,所以,它是我的“宝贝”。

  听了我的介绍,小朋友们也都迫不及待地说开了。张诗涵说“我的宝贝是一个娃娃”,马晨紧接着说“我的宝贝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奥特曼”……我发现,孩子们还是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他们对宝贝的理解的都不够。

  我告诉他们,“宝贝”是自己很喜欢,很爱惜的东西,叫它“宝贝”是有原因的。

  这时候,金悦麒把他的“宝贝”拿了出来,他的宝贝是在他生日的时候,老师画的一个小蛋糕,上面还有全班小朋友的指纹。他说这是他很爱惜的宝贝,是老师和小朋友们送给他的礼物。

  为了让孩子们对宝贝有进一步的理解,我接着说道“金悦麒的宝贝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是独一无二的,是老师和小朋友们亲手做好送给他的,而且他很爱惜这个宝贝,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最后,这个活动那么贵在热闹的讨论声中结束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想向大家展示他的宝贝。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展示自己的宝贝,我将时间进行了适当的演唱,在展示环节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不仅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也让幼儿更明确了自己的宝贝!

  小百科:宝贝是被认为是少有的或宝贵的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