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30 04:59:52 作者:

【必备】大班教案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大班教案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幼儿发展目标: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老人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礼物、幼儿手工作品、幼儿节目、和敬老院联系

  三、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到光荣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和她们一起过节老过节,开心吗?

  (2)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2)、互动环节

  1、给老人们献上精心编排的歌曲、舞蹈等节目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2、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让爷爷讲讲自己革命故事,使我们永远记得优秀的革命传统。

  3、爱你一家亲为老人捶背,整理床铺、推轮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使老人感觉到亲人的温暖。

  4、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精美爱心贺卡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弘扬民族文化,要让传统美德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鱼类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形态,各种各样不同的花纹,这些花纹单纯用水彩笔、水粉、油画棒色块的对比,涂色是很难充分表现出来。而线描画这一形式,对大班孩子的画画有很大的质的提高,尤其对孩子想象力和表现力。并且我班的孩子对画画兴趣都很浓厚。本次活动正是抓住幼儿感兴趣、喜爱的物品。让幼儿通过自己细致观察、敏锐的触觉,独特的视角,自由进行创作发挥,并把单纯的班级环境布置与课堂与主题衔接,让幼儿参与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并对幼儿从小进行环保教育,进行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活动目标

  1、运用点、线、形来装饰鱼和表现鱼的不同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点、线、形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录像

  2、教室墙壁内一侧墙壁作为海底世界背景图,并在墙上贴好塑料袋垃圾,牛奶瓶、水草、珊瑚、石头、哭泣的鱼妈妈。

  3、各种鱼的图片。

  4、白纸、剪好的各色“心”卡片,幼儿水彩笔、剪刀。

  5、各种点、线、面的范例,教师画好的鱼的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看录像《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

  (2)幼儿观看录像《海底世界》,提出要求:看看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3)师:鱼宝宝,它还有好多可爱的朋友,让我们也一同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你喜欢哪一条鱼?

  (4)引出海底世界背景图(珊瑚,水草及一条哭泣的鱼妈妈),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引入课题。

  教师语:可是突然有一天,海洋里的`鱼都消失了,只剩下鱼妈妈和漂浮着的塑料袋,饮料瓶,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向幼儿进行环保知识教育。)那我们一起来帮助鱼妈妈找回她的孩子好吗?

  二、教师展示线描画的(点、线、面)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出自己不懂和不会画的(点、线、面),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三、欣赏教师画的鱼的范例,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师:老师画的这些鱼是什么形状的?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四、示范讲解如何对鱼进行装饰?如何处理分割画面?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的画法:

  (1)教师简单在鱼身上示范分割画面的块,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

  (2)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五、师提出作画要求:

  (1)在作画前先想一想:自己要画什么样的鱼?可以看看周围鱼的照片,要用什么线条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要求构图大。

  (3)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点、线、面的疏密变化。

  (4)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5)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鱼沿轮廓线剪下来,贴在鱼妈妈周围,注意剪刀使用的安全要求。

  六、幼儿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3)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鱼沿轮廓线剪下来,贴在鱼妈妈周围。

  七、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把自己想对鱼宝宝说的话和自己画画中的感受,告诉老师写成“悄悄话”的形式粘贴在作品上。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点、线、面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指导者,能用故事来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一开始老师就用故事把握住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有的说:鱼妈妈看到鱼走了伤心的;有的说:水太脏了,鱼都死了;有的说:水里都是塑料袋和牛奶瓶……老师没有否定孩子的回答,一直根据孩子的问题启发幼儿,教师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为后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向幼儿展示大量不同的图片,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孩子在观察电视、投影等多种图片的直观感知下,对鱼的形态和线条能很好的把握,活动兴趣一次比一次高涨。在绘画前老师要求明确,孩子在绘画时能很好地运用,并向我们展示不同形态的鱼。虽然整节课的授课时间较长,但孩子的完成情况和热情高涨,尤其在活动结束,孩子们都有很多的话对小鱼叮咛,有的幼儿说:小鱼你要和妈妈在一起不要乱跑,不然会被大鱼吃掉。有的幼儿说:小鱼我下次到海底世界和你一起玩。

  本次活动不仅将主题与班级布置结合,美化班级环境,让孩子自己成为班级的主人,参与其中,而且对孩子进行人与动物的和谐教育。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介绍点、线、面中,老师讲解过于罗嗦,应该出示点、线、面,介绍画法和技法后,应让幼儿自己提出疑惑或问题?

大班教案 篇3

  一、主题的形成:

  “六一”节过后的一天,杨凡穿着一件挺特别的衣服,她立刻吸引了许多幼儿。杨凡得意地说:“看,这是我参加演出的服装”。立瑜羡慕地说:“真漂亮啊!这件衣服是用什么做的?”晓茹不屑地说:“我妈妈前几天给我买了一条裙子,比你这件还好看呢?”男孩陈业也忍不住地说:“我姑姑送给我的运动服上还有天线宝宝呢!”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我意识到孩子自发生成的这一问题十分有价值。服装的主题由此诞生了。

  分析:服装主题的萌发、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敏感和对其发展水平的了解。教师善于倾听幼儿交谈、及时捕捉他们兴趣热点——适时介入与引导,有意识地将几个幼儿的兴趣点转化为集体的兴趣点,使幼儿对探索服装投入更大的热情。同时,教师更应为幼儿提供更多探索机会,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二、主题的进行

 1.各式各样的服装

  主题产生后,几个幼儿便自发地注意观察并与同伴讨论起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服装。个别幼儿还带来照片、图片。还有些幼儿在绘画活动时也描述着自己看过的服装:“看,今天我画的是太空服”。锦超指着自己的画说,“什么是太空服?”书齐不解地问道。为了满足大部分幼儿交流分享的需要,激发他们更大的探索欲望,我便在教室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区域——娃娃资料区,鼓励幼儿把更多的关于服装的信息资料展示在这里。幼儿在娃娃资料里分享着同伴的信息、经验。

  分析:幼儿对服装的探索有着强烈的愿望和好奇。教师巧妙地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创设了娃娃资料区,充分调动了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提高了幼儿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调整、丰富了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拓展了思路。

  2.会说话的服装

  一天,晓茹带来了一套妈妈穿的警服放在娃娃资料区中。这套服装立刻吸引了许多幼儿,他们纷纷围过来议论起来。本来,服装这一主题的产生因女孩而起,班级有些男孩的关注较少,看到这套警服后,平时爱当警察的男孩更是兴奋不已,禁不住动手摸摸这套警服的领花、肩章。锦超甚至想把它穿到身上。听着、看着幼儿这童稚的言语、动作。我不失时宜地说:“这套服装会说话呢!晓茹的妈妈一穿上这套服装我们就知道她是警察”。“还有哪些服装会说话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便借此机会提议幼儿去收集特殊性行业的制服及图片资料。几天来,幼儿通过爸爸妈妈及一些其他的途径收集到了各种制服和图片,并初步学会根据服装判断其职业、特点。

  分析:教师真正从幼儿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支持幼儿。能站在他们的立场赏识他们的思维、见识。使幼儿充分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遏制、压抑幼儿,从而使幼儿得到更充分的满足。教师还能及时以开放式问题给予引导,鼓励幼儿深入探索、质疑和释疑,从而使幼儿产生不断的探索欲。

  3.小小服装设计师

  幼儿对于服装的兴趣愈来愈浓厚。他们欣赏完幼儿时装表演的VCD后,对于时装表演也跃跃欲试。于是,我就组织他们收集各种设计服装的废旧材料。教师、幼儿、家长收集来的材料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特别是有我们山区觉的种植物。于是幼儿便开始动手制作各种服装,有布条条裹成的迷你裙,有纸箱、盒子做成的机器人,还有柚子皮设计成的土著人的帽子,他们甚至突发奇想地把植物的花、果、叶点缀在设计的服饰中。幼儿充分地想象着,大胆地创作着,深深陶醉其中,感受着服装的美。

  分析:在探索“服装”的过程中,幼儿产生了新的探索内容,萌发了做服装的愿望。教师能及时鼓励幼儿收集材料,引发幼儿与材料产生互动,使幼儿在主动深度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自由的选择材料,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大胆表现着对服装的理解和创意。这真正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和不断努力的意愿,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使思维真正的“活”了起来。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制作动物面具的兴趣,体验参与化妆舞会的快乐。

  2、通过欣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用多种装饰方法,借助各种材料制作动物面具。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各种小动物的脸部基本特。

  2、物质准备:(1)范例面具,现成的卡通面具,录音机及“动物狂欢节”音乐磁带、课件、教杆。(2)白板、胶带、纸盘、废旧物品(皱纹纸毛发、毛线、彩纸、亮片、钮扣、鸡毛等)。

  3、重点分析: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装饰方法借助废旧材料制作动物面具。

  难点分析:引导幼儿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创造性表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利用玩具面具,引起兴趣“小朋友,咱们来玩个“变变变”游戏好不好?“咕噜咕噜变,变个小鸟飞呀飞;咕噜咕噜变,变个玩具是什么?它们怎么玩?奥,戴在脸上的就叫面具。你知道这些面具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2、利用课件了解面具:“其实面具是一种民间艺术,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很久很久。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许许多多色彩鲜艳、夸张有趣的面具,在庆祝自己节日尤其是万圣节、圣诞节的时候为了营造狂欢的气氛,人们就戴上面具办起了化妆舞会。神秘夸张的面具、热情奔放的舞蹈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你们看,这些带着面具跳舞的人们快不快乐?那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热闹的化妆舞会?那咱们就来作动物面具,扮演小动物,开一个化妆舞会,你们说好不好?”

  二、展开

  1、观看范样,分析动物的不同特征:“每一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猜猜看,它们是谁?你怎么猜出来的?原来长耳朵是小兔子的特征,黑眼圈、圆耳朵是熊猫的特征……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出示展板)这是什么?

  2、示范制作公鸡的面具(白板上):“齐老师给你们做个大公鸡,快想一下应该表现它的什么特征?红色的鸡冠,什么材料作的?把双面胶撕下来,将撕下来的纸片放进筐里;尖尖的嘴巴,这是用什么材料?漂亮的大尾巴,插上鸡毛,用一道双面胶把他们都粘住,喔喔喔——一个漂亮的大公鸡面具就做好了,漂亮吗?你想不想做?你还喜欢做什么动物面具?小朋友的想法可真好,那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做的动物面最有趣,最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好不好?开始做吧!”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帮助。

  4、欣赏、评价。“小朋友快来看,这个小朋友作的面具多漂亮呀!你能大声地给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做的是什么面具吗?你们都做好了吗?快戴上面具站到前面来,让大家看谁做的最有趣?你做的什么?谁还做的是公鸡?大公鸡快喔喔啼!谁还做的是老虎?快学一学老虎?你和小伙伴之间互相说一说。”

  5、化妆舞会:

  (1)欣赏教师舞蹈:“好,下面我请小朋友分别去拿一样乐器,站到线上。准备好了吗?我宣布动物化妆舞会现在开始!谁先出场呢?小朋友数到十,看看是谁先出场?(教师化妆孔雀出场)你想不想看小孔雀怎么跳舞?小朋友跟着音乐伴奏好不好?(教师舞蹈“孔雀舞”)“小朋友再数5下,看下一个出场的是谁?”(教师舞蹈“狮王”)

  (2)“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好,所有的小动物们找一个舞伴跳起来吧!——拉起手来,围成一个大圆圈跳起来——搭起肩膀跳舞!”

  三、延伸:

  “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我们出去邀请更多的小朋友来参加好不好?“在《兔子舞》音乐中狂欢舞蹈结束。

大班教案 篇5

  1、内容与要求:

  在了解广告形式的基础上,尝试自己为一个产品设计广告。

  2、材料提供:

  幼儿事先学会一个广告,幼儿牙膏一支、轻松的音乐等。

  3、过程与指导:

  说说广告。

  幼儿讲讲什么是广告?

  说说广告的用处。

  广告是介绍什么的?

  为什么在介绍新商品的时候要使用广告?

  那广告有些什么形式呢?

  你喜欢怎样的广告?

  请幼儿说说会讲什么广告?(幼儿说从电视中学到的广告)

  广告中的语句应该是多的还是少的?应该长的还是短的?为什么?

  学习设计广告语。

  出示幼儿使用的牙膏一支,请幼儿说说这支牙膏有什么特征?(从颜色、形

  状、大小、香味等来说)

  幼儿自愿组合,和同伴一起设计有关介绍这支牙膏的广告。(教师提供音乐)

  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广告。

  请幼儿介绍自己或者和同伴一起设计的牙膏广告。

  说说谁的广告设计的最好,说起来最容易记住,为什么?

  4、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请幼儿继续为牙膏设计广告语。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大班教案

下一篇:十二生肖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