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2-27 23:20:43 作者:

【实用】中班教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中班教案7篇

中班教案 篇1

  幼儿园有许多淘汰下来的泡沫板。用泡沫板能做什么游戏呢?刚开始,有的孩子把泡沫板当垫子,坐在上面休息;有的孩子把它当成了遮阳伞,顶在了头上;还有的孩子把泡沫板当成了飞碟扔着玩儿,这个游戏吸引了许多小朋友。抓住孩子的兴趣,我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发挥泡沫板的游戏价值。

  ●扔飞碟

  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是扔飞碟,比谁扔得远。有的孩子嘴里还不时发出“嗖、嗖、嗖”的声音,好像自己真的在发射飞碟一样。看到他们对扔这样感兴趣,我就把泡沫板剪成了圆形、六边形、八边形,并画上线条,真的好像是飞碟。孩子们把自己当成“奥特曼”战士,把泡沫板当成自己的武器,玩起了“奥特曼和怪兽”的游戏。游戏中孩子们自由地追逐,躲避闪让的动作更加灵活了,游戏充满了欢乐。

  ●比搬运

  “头顶泡沫板向前走”的游戏,能锻炼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后来,我们加大了游戏难度,逐步增加了头顶泡沫板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不用手,快速搬运泡沫板”的游戏。孩子们为了完成任务想出了各种办法,有的孩子把泡沫板顶在头上,有的孩子把泡沫板夹在两腿中间,还有的孩子把泡沫板背在背上,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孩子把泡沫板放在肩膀上,脑袋一歪夹着泡沫板跑。在游戏中,孩子们大声为自己的队友加油,体验到了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发展了动作,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搭积木

  孩子们三四个人一组,利用手中的泡沫板先组成三角形体或是正方体,再一起搭积木,或者利用搭建好的形体,练习跳过障碍物。后来,孩子们又用五六块泡沫板搭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作为障碍物,练习立定跳、分腿跳、助跑跳、跨眺等。他们玩泡沫板的方法越来越多。

  ●青蛙跳

  我们把泡沫板裁剪成荷叶,并画上叶脉,挪动荷叶板,让孩子练习向前跳的动作。在游戏中,为了快速从河这边向河那边搬家,有的孩子加快拥帧的速度,有的孩子把板的距离摆得很近,以便快速地从这块板跳到那块板。

  在日常游戏中,泡沫板的玩儿法不断创新。有的老师将许多泡沫板随意地摆在小河中;让小青蛙选择最近的路线眺过河;有的老师编排了泡沫板操、垫上操,增加了操的趣味性,发展了孩子的动作。作为老师,只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充分挖掘其再利用的价值,同样能达到引导孩子进行锻炼的目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宣纸吸水性强的特点,掌握染纸的基本方法并进行染纸活动。

  2、能根据不同的纸形和染纸方法染出七色花。

  3、在染纸活动中,感受染纸艺术的美妙。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调色盘、各种水粉颜色、裁好的宣纸若干、抽纸一盒

  2、印染示范画、花园背景图一幅、磁性板一块

  3、幼儿穿好绘画服

  4、歌曲《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结合课件与背景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看课件问:这些花漂亮吗?们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探索印染画的制作过程。

  1、教师出示"七色花"花园范例,引导幼儿了解"七色花"用宣纸制作的,老师介绍宣纸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小组讨论:"七色花"是怎么做出来的?

  3、请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制作"七色花"的方法。

  4、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指导。

  三、教师演示印染的基本方法:(折叠-染色-打开-晾干)

  1、先把花形纸对折,然后再对折,将折好的纸的各部分分别蘸在染料中,先泡尖角,时间不能太长,拿在手上倒立,等颜色稍渗透,再染其他地方。

  2、教师讲解染纸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幼儿动手操作,共同装扮一个大花园。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幼儿将印染好的"七色花"粘贴到花园里。

  五、分享交流:

  你最喜欢哪一朵花?为什么喜欢它?

  六、活动延伸:

  我们把这个漂亮的大花园,贴到教师里,把我们的教室装扮的更加美丽,好吗?(在音乐"春天在哪里"伴奏下,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学习寻找合适的地方并脚从高处往下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

  2、尝试用椅子搭高跳,培养幼儿勇于挑战困难的品质。

  准备:不同高度的椅子、桌子若干、幼儿穿合脚的球鞋、垫子若干、音乐磁带

  过程:

  一、准备活动: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到老师身边来,找个合适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吧。

  鸟飞、蹲站、膝盖绕圈。脚腕运动。轻跳

  二、尝试从椅子上往下跳

  1、引导幼儿想出多种跳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用椅子来练习跳的本领,请你试试看你能怎么跳,带上你的椅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去跳跳吧。

  五分钟

  集中师:你是怎么跳的。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

  (个别幼儿展示)重点讲解方法。

  讲评某一幼儿动作:她好在什么地方?她的脚是怎样的?落地时声音怎么样?

  (双脚并拢、轻轻的跳落、脚尖着地。)

  师:有这么多跳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练习其中的一种,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老师边说边跳。)好再去合适的地方练习一下吧。

  幼儿一起学习正确的方法

  再次分散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正确的方法:提醒幼儿双脚轻轻落地,就练习一种方法。

  2、鼓励幼儿搭高椅子跳。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保护,纠正不正确的姿势,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练习。

  A鼓励幼儿从高凳子上往下跳。

  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高低不同的椅子,请你再去试试看。

  这次要求不但脚尖轻轻的着地,还要稳稳的落地。好、去试试吧。

  指导语:你落地时真稳,象体操运动员一样的。

  你跳的不错落地时还要再稳一点。

  B引导幼儿搭高往下跳。

  师:有没有信心向更难的挑战?请你想想怎样可以再增加点高度?马上请一个小朋友去搭,(这么高啊。真有点的危险的。大家想想要怎么保护他呀?想想看这么高还需要谁的保护?)

  勇敢的孩子们让我们再去试试吧。

  三、结束活动

  放松运动。刚才我们玩的很累了,现在我们来做做放松运动,你觉得刚才那里比较累了来放松一下,让我们来动动手,动动脚动动腰吧。

  1、挑战高度的`感受。

  你刚才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有什么感觉。

  2、谈谈保护的方法。

  小结:也许你觉得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很刺激,但是这个活动也有点危险的,你要注意保护自己,也要保护别人,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勇敢,挑战了不同的难度,下次如果你还要玩这个游戏的话,一定要有大人和垫子的保护。

  现在让我们去教室里喝点水,擦擦汗,休息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数字1——5。

  2、能按大小标记学习5以内的排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认识数字1——5。

  物质准备:教具:数字1——5.

  学具:人手一套数字卡;木珠;

  活动过程:

  今天数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了,看看数字宝宝怎么了?

  一、复习5以内的数

  1、 复习认识数字1——5

  数字娃娃摔了跟头,请谁帮娃娃立正站好,帮助的时候要说:数字几,我帮你站好。集体验证,并认读数字。

  2、数量对应游戏——根据各种感官穿糖葫芦。(人手一盒木珠)

  调皮的数字宝宝要跳出来和我们做穿糖葫芦的游戏了,数字几跳出来,小朋友就穿几颗糖葫芦。

  3、找找数字的大小。

  1)出示大小标记。

  2)说说这些数中谁最大,谁最小。请一幼儿把标记送到数字旁。

  3)根据教师指令举出数字卡。(人手一套数字卡)如:找出比3小的数字,找出比4大的数字、找出比3大的数字。

  二、数字排序

  1、 吹一声哨子,哎呀,数字宝宝准备要排队了,瞧!箭头朋友出来了,要求数字宝宝横着排队,小标记跑道了前头的前面,大标记跑道了前头的后面,这是什么意思呀?请幼儿根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 数卡游戏:抽掉几张数卡,请小朋友猜猜谁躲起来了?

  3、 尝试用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数卡宝宝要休息了。猜猜是数字几到了我们的手心里。如拍手5下、比2小1的数、象耳朵的数,比3大1、象鸭子的数。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看照片、录像使幼儿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⑵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在身体和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⑶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婴儿时期的照片(人手一张)⑵婴儿时期用过的衣物、物品、宝宝卡。⑶幼儿时期与照片相对应的录像、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⑴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长大了。“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试穿小时候的衣物等,使幼儿发现现在与小时候的变化)“这些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用不着呢?”小结: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我们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认识宝宝卡、比较小脚的变化“请你们和小时候的小脚比一比,发现我们的小脚变大了、变胖了。我们小时时候的东西也用不着了,因为我们长大了。”⑶对比录像和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1)身体上的变化

  ①量身高、体重,通过现场量身高、称体重了解到现在比小时候长高了、变重了。

  ②吃饭,通过看小时候妈妈喂奶的照片,再看现在自己吃饭的录像了解到自己长大了。

  ③牙齿、头发,通过看婴儿期没有牙齿、头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现在的小朋友用牙齿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教师总结:你们小时候很小、很轻,没有头发和牙齿,每天吃牛奶和稀饭。现在你们长大了、长高了、变胖了,长出了牙齿,会自己吃许多有营养的饭菜。

  2)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①穿衣服,通过看小时候妈妈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现在我们会自己穿衣。(通过看录像)

  ②走、跪、拍球,幼儿看录像里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③搭积木、画画,通过看录像知道自己会玩各种各样游戏、会画画。

  总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⑷让幼儿知道自己还会长大,学到更多的本领。“你们的本领是和谁学的?在哪里学的?”“你们还会长大吗?长大了会怎么样?”(会认识更多的朋友,学更多的本领……)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体验诗歌内容的科学趣味性,感受诗歌的情趣。

  2、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了解诗歌句式特点,尝试用替换部分词的方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我看见……颜色的……"描述自己的发现。

  2、物质材料准备:绿色玻璃纸若干,彩色玻璃纸若干,画有天空、小猫、蛋糕、手套的图片四张。

  活动过程:

  1、操作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认识玻璃纸,并拿着玻璃纸自由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提问:绿色的玻璃纸真奇妙,看一看,你们看到了绿色的什么?

  (2)幼儿拿下玻璃纸,看一看,说说有什么变化。

  (3)幼儿想一想,为什么一会"到处都是绿绿绿",一会"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后半部分内容,体验诗歌的情趣。

  2、欣赏诗歌,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借助图片朗诵诗歌,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诗歌里说了几种绿色的物体?分别是绿色的什么?你还听见诗歌里说了什么?

  (2)借助图片,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诗歌。讨论:这首诗歌要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很有趣?

  (3)隐退部分图片,幼儿完整朗诵诗歌。

  (4)隐退所有图片,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诗歌。

  3、经验迁移,学习仿编诗歌。

  (1)师幼一起分析诗歌句式特点,个别幼儿仿编诗歌前半部分,后半部分集体朗诵。

  (2)幼儿玩各种彩色的玻璃纸,尝试替换颜色、物体仿编诗歌。

  (3)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附录:多彩的世界(诗歌)

  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

  当我把绿色的玻璃纸拿掉,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厚情感。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PPT或电子书,人手一本绘本,背景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瞧,封面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与文字,自由表达)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鸟窝》,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集体阅读

  理解小鸟与白头发老奶奶互相关爱的情感。

  1.观察绘本第2页,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住着谁?

  师: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绘本第3、5页,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鸟与老奶奶共同生活的情景。

  观察第3页,师:是谁来到了独自居住的白头发老奶奶家呢?(小鸟)他们在干什么?(白头发奶奶在织毛衣,小鸟在唱歌)老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第5页,师:小鸟给白头发老奶奶带来了欢乐,那么她又是怎么照顾小鸟的?

  师:小鸟和老奶奶成了一对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可是,有一天……

  3.教师配乐朗读绘本第6~11页,了解故事的第一个转折。

  师:老奶奶收到了谁的来信,信里写了什么?她把房子卖给了谁?又对老爷爷说了什么?

  4.观察绘本第12、13页,体验老奶奶与小鸟的依依惜别情。

  师:老奶奶走了,她和小鸟依依不舍地告别,她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自主阅读

  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情景。

  1.幼儿自主阅读剩余部分,猜测画面内容(播放轻音乐)。

  师:后来老爷爷搬进来了,他会和白头发老奶奶一样,与小鸟快乐地生活吗?请你从第14页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看,一直看到书的最后,答案就藏在里面。

  2.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住进来后是怎样做的?他和小鸟成了好朋友吗?(重点页引导)

  第14、15页,师:老爷爷和小鸟是怎样生活的?和当时老奶奶在的时候一样吗?

  第18页,师:老爷爷又给小鸟做了什么样的窝?山坡上有什么变化?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许多小朋友都会一页一页地翻,用好听的话介绍给大家听,还能告诉大家是第几页,下次我们再来仔细地找一找《鸟窝》的秘密。

  >>中班绘本教案《鸟窝》素材幼儿教育网()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

下一篇: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