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9 01:56:26 作者:

中班教案模板汇总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模板汇总6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引起肚子疼的几种原因和预防的一些常识。

  二、活动过程:

  1、盛满干净的水盆三个,故事图片一幅。

  2、录音机及磁带

  三、活动过程:

  1、 谈话:小朋友你们肚子疼过没有?为什么会肚自疼呢?接着出示挂图,请幼儿看一看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这样做对于对?为什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引起毛毛肚子疼的原因,你知道了,告诉毛毛要注意什么?

  2、 讨论:宝贝们你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当你肚子疼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怎样引起的呢?如果肚子疼该怎么办呢?那么引起毛毛肚子疼的原因你知道了吗?告诉毛毛要注意什么?

  3、 教师小结毛毛肚子疼的前后过程,教育幼儿要讲卫生。

  4、 欣赏故事《大家爱清洁》听完故事后提问:小兔子去找朋友玩,大家都在干什么?它们是怎样和小白兔说的,小白兔听了大家的话又是怎样做的?小朋友你知道怎样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吗?

  5、 分组演示水变脏的原因,让幼儿感知体验,要求幼儿说出原因。

  教师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让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重点:

  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

  讲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如:铅笔、毛线、积木、宽窄卡纸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吗?。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孙悟空的金箍棒让它变粗可以变粗,变细可以变细,今天老师也来教你们这种本领幼儿:…………

  (2)观察物体,出示毛线和铅笔,区别粗细老师: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我们比较一下哪个粗?哪个细?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粗,xx比xx细)

  (3)出示彩色卡纸,区别宽窄老师:宝贝们,看下老师手里拿的卡片,我们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宽?哪个窄?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宽,xx比xx窄)

  (4)比一比,说一说A、玩游戏,请小朋友找物体,比一比,说一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细的?

  B、再请二组小朋友比较宽窄(引导幼儿说通过比较知道的)

  C、总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习到了像孙悟空一样的本领,知道了我们是通过比较知道粗细、宽窄,能掌握辨别粗细、宽窄的本领

  活动延伸

  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粗细宽窄作出对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和椭圆,能从许多图形中找出这两种图形,并能点数其数量。

  2.能从活动中体验圆与半圆、椭圆之间的异同,拼出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圆,半圆,椭圆,数量若干(每种同类图形的大小,颜色有区别,如有红圆,绿圆,大圆小圆等)。

  2.用几种图形拼成的金鱼、熊猫等。

  3.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半圆和椭圆,区分他们与圆的不同。

  1.认识半圆,并与圆做比较。

  (出示圆)这是什么?圆宝宝会变魔术,看看他变成了什么?半圆和圆有什么不一样?

  2.认识椭圆并与圆做比较。

  圆宝宝又要变了,现在又变成了什么?

  (出示椭圆)谁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椭圆和圆有什么不同?

  二、游戏:看谁拿的对。

  游戏:每个幼儿手拿一个圆形(圆、半圆或椭圆)。

  例如:教师说圆宝宝,手拿圆形的小朋友把手举高并大声说我是圆形。

  三、在拼贴的图形中找出半圆和椭圆,并用电子表现其数量。

  1.出示拼贴好的金鱼,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和椭圆,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2.出示拼贴好的熊猫,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哪里是椭圆形,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四、幼儿操作,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

  1.首先在时间的控制上,没有能够准确的把握好时间,所以最后的展示操作进行评说没有能够很好的进行。

  2.在纪律上,以后还要多多的加强小朋友们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控制好课堂的纪律。

  3.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有些不突出,在让幼儿找圆和半圆的时候,应该把椭圆也一起放在图形中,让幼儿的知识及时得以巩固。

  4.展示图形组成的图案时,没有能够很好的和操作材料进行结合演示。

  这次的教研活动不能说是成功的,但我也学习了很多,我想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的思考,多多的提问,多多的记录,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让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开心的成长。

中班教案 篇4

  一、学期计划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8―10的形成,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形状、大小的空间排列形式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认识梯形和椭圆形,能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和拼搭,体验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应用

  4、能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次分类。

  5、认识物体的轻重和高矮等,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

  6、感知集合概念,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能区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完整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二、学情分析

  1、我班有十一名幼儿,其中男生七名,女生四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幼儿的交往及和家长交谈了解到我班幼儿有 以下特点: 2、大部分幼儿聪明伶俐、举止大方,活泼好动,习惯良好。

  3、多数幼儿都坚持几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有几名幼儿非常爱动,如,李鸿运、刘宗延、史鸿琪三名幼儿很难听完老师讲完一句完整的话。 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就使一些幼儿显得非常娇气,自己做错事也不许别人说个不字,这就给幼儿教育增加了难度。 5、大部分幼儿都爱吃零食。

  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深入了解幼儿,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

  2、加强学习,多读与幼儿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多与我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与幼儿多接触,和幼儿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刷牙是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做的事情,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有时自己的刷牙方式都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这样的知识在我们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应该要掌握的,针对近段时间跟家长们的交流得知,有些幼儿回到家以后是不愿意刷牙的,甚至早上的时候不刷牙就回幼儿园,根据这一情况,想到开展这样的一堂课,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对于孩子们的刷牙问题做一个要求,就是要小朋友们每天早上回园一定要刷牙,让孩子们形成要保护牙齿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们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

  2、培养爱护牙齿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正确刷牙方法的课件。

  2、新旧牙刷各1把,保护牙齿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我们的牙齿》

  教师:(教师自己指着自己的牙齿)“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是什么?说一说它有什么作用?”(请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对牙齿的作用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二、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师:“现在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牙齿的作用,那我们来看看如何正确的刷牙?观看课件《正确的刷牙方法》

  观看过后,老师做一个示范,再请一部分的小朋友在前面来进行演示刚刚看到的正确刷牙方法。

  教师对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

  三、学习保护牙齿的方法

  请幼儿之间相互看,看对方是否有蛀牙?

  教师:“牙齿生病以后应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牙齿生病以后要接受治疗和按时刷牙。

  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欣赏儿歌《刷牙》。

  幼儿讨论还有哪些保护牙齿的方法,教师进行归纳与补充。

  四、结束教学

  对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小结,请幼儿将刷牙情况记录表带回家去完成,到时候带回园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来比比哪个小朋友坚持刷牙的时间最长,再来进行奖励和评比。

  教学效果:

  一些动手操作的事情孩子们是比较感兴趣的,像今天自己刷牙的操作孩子们就显得特别的高兴,自己动手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自己在操作的时候,往往只记得好玩,真正自己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小朋友还是占少数。在课堂的延伸活动,让他们把记录表带回家去操作的,家长的配合度不是很高,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注意平时的沟通,让家长大力配合我们的工作。

  教学反思:

  刷牙的操作性较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家长进行配合的这个过程当中知道在平时的时候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他们能够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教师在在孩子们自己进行操作的时候,适当的予以指导,要强化他们自己刷牙的正确性,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到全班的幼儿。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练习踢球的技能,锻炼身体。

  2、幼儿能根据指令做动作,培养身体协调性。

  3、幼儿能积极参与足球的学习与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将若干小足球四散放在足球场,球门两个、圆形障碍物若干(幼儿绕 s型路线绕行)。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足球,引入本节课。

  2、教师带领幼儿做身体的拉伸练习。

  (二)基本部分

  1、根据指令做动作(接力赛)

  教师:小朋友已经上过几节课了,这一节我们把所学的内容复习一下。

  教师:"首先跟小朋友们玩第一个游戏:听指令做动作"。我们先来练习一下。向上跳 向左跑 向右跑

  要求:男女分组,每一队的第一位小朋友手抱一个足球,当教师出发哨声响起,小朋友抱足球向老师方向跑去,教师会不断发出指令,游戏中的小朋友根据指令做动作,到达指定地点后,抱球快速返回,把球传递给第二位小朋友。游戏依次进行。

  (1)教师示范。

  (2)幼儿练习。

  (3)幼儿分组比赛。

  2、身体协调性游戏。

  (1)教师示范。

  (2)幼儿练习。

  (3)幼儿分组比赛。

  (三)游戏:足球对抗赛

  (1)幼儿男女各挑5个人分成红蓝两队,进行小规模的足球比赛。进球多的队获胜。

  (2)小结比赛情况,总结经验,再次进行比赛。

  (四)放松运动:幼儿坐在场地上,轻轻敲打肩、背、手、脚等部位,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