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05 15:45:41 作者: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模板十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观察由“长条”变“圆圈” 、由“小气球”变“大气球”的过程,感知圆及大小的含义。

  2. 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塑料打包带一根。

  活动过程:

  1. 教师故作神秘地:“我有一根细细长长的东西,你们想看看吗?”

  2. 出示包装带:别看它细细长长、简简单单的样子,它的本领可不小,它会变戏法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它要开始变了。

  3. 教师把打包带接成一个小圆圈,一、二、三!睁开眼睛看一看,它变成什么?气球太小了,我们一起来打气,好吗?

  4. 教师让“气球”一点点变大,带幼儿边做打气动作、边说:“气气气,变大喽!气气气,变大喽!……”

  5. 当“气球”不能变大时,教师放开打包带的一端让它弹起,并说:“啪——气球破掉了!”

  6. 同上形式,反复游戏。

  提示与建议:科学角投放打包带,供幼儿玩。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走、跑、跳,发展动作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2、通过花样玩法,培养发散性思维。

  3、体验游戏的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稻草16把、草墩18个、草绳18条、草球20个、稻谷10袋(有大有小)。

  2、麻雀头饰2个、老鼠头饰2个、望远镜1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听音乐踏步入场。

  (2)做稻草操: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两个幼儿拿稻草一起做)、屈伸运动、抬腿运动、腹背运动(两个幼儿拿稻草一起做)、两个幼儿一起做绕手运动。

  2、基本部分

  (1)花样玩稻草制品。请小朋友想一想,稻草制品可以怎么玩,有多少种玩法?(可用单、双脚跳;跨跳、侧跳、走小路、扔草球、绕过草把)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2)请玩得好的幼儿演示。

  (3)请幼儿说出自己想用来玩游戏的方法。

  (4)游戏:丰收乐。

  A 老师交代去郊游的要求:请小朋友跨跳过泥地踩在草墩上。走过小路去看看农民伯伯的田野丰收了没有。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做跨跳和走的动作,要求幼儿从一个草墩跨跳到另一个草墩上,走小路(草绳)时不能出界,若出界要重新走。

  B 增添要求,提高幼儿跳的兴趣。师:这一块稻田丰收了,我们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双脚跳过小沟(草绳),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儿双脚跳时不能踩到草绳,双脚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来。

  C 提高幼儿奔跑的速度。师:小朋友听有什么声音?(请幼儿用望远镜观望)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粮食。那怎么办好呢?(请幼儿自由说出对付麻雀和老鼠的办法)幼儿听音乐跳过草墩和草绳,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绳找老鼠,找到老鼠后追打。

  D 小朋友送稻草和稻谷回家。师:小朋友真能干,帮助农民伯伯赶走了麻雀和老鼠。现在我们帮农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抬着稻谷或挑着稻草走过小路、跨过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个),高高兴兴回家。

  3、放松活动

  (1)把挑回来的稻草堆成一间草房子,里面放稻谷。

  (2)听音乐做放松动作《按摩操》。

  健体《地道排雷站》

幼儿园教案 篇3

  1. 学习用大月牙形画龙舟的外形.

  2. 学习用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波浪线螺旋线和弧线装饰龙舟。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龙舟的形象。

  2.龙舟的各种形象图片。

  3.油画棒、勾线笔、黄色纸各人手一份。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龙舟的形象图片,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讨论龙舟的画法。

  (1)观察龙舟的外形,并尝试表现。

  教师:龙舟是什么样子的(像大月牙形)?都是什么形状的?请你用手指画一画。

  (2)重点讨论龙舟上刻画的图案的画法。

  教师:龙舟上刻画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才能画出美丽的感觉?

  (3)经过讨论后,教师示范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可以用很多线来表示。现在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这样画龙舟好不好。

  2.请幼儿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

  (1)请幼儿用白纸上先画出龙舟的基本形。

  教师:小朋友们来看一看,这幅画上有水,龙舟都去哪里了呢?请你们把龙舟画出来吧。不要急,先把龙舟的外形画出来。

  (2)请幼儿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上刻的精美的线条图案。提醒幼儿,线条可以丰富些并略有疏密变化。

  教师:画的线可以是各种样子的,有的地方可以多画些,有的地方可以少画些,这样会更好看的。

  (3)请画好龙舟的幼儿,可以在四周添画些其他的东西,如,天空的小鸟等等。

  教师:画好小鸟的小朋友,可以想想龙舟上面还会有什么,再添画些其他的东西。

  3.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看看龙舟都在水中了吗?说说你最喜欢哪稻龙舟?为什么?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同伴、爱学校的情感。

  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心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孩子年龄小,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平日在家里大人包办的事又太多,在幼儿园中集中表现为部分孩子中午起床后不会穿衣、穿鞋,或者常常把鞋左右穿反。所以,我设计了《学穿鞋子》这个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游戏开始前,我让孩子们围成两个圆圈,坐在小椅子上。然后我分别从两个小组中分别拿出三双鞋子以圆圈状放在教室的前面。我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学穿鞋子》游戏,等一下请张宇航、张宇、王宁、刘文浩......老师说到的小朋友,请你们来比赛。

  活动过程

  现在,比赛正式开始了。在我“预备,开始”的口令中,孩子们纷纷从自己的位置上一哄而上。十几个孩子乱成一团,有的二个人抢一只鞋,边抢边说:“老师,这只鞋子是我的。这是我舅舅在北京给我买的,上面还有唐老鸭呢。”“老师,这鞋子是我的。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这上还有喜羊羊呢”......教室里顿时闹成一片。

  令我头疼的是我没料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赶紧请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开始。我反复强调“现在请张宇航、张宇、王宁、刘文浩......其他的小朋友等一下老师再请。”

  比赛重新开始,“预备,开始”,我的话刚说完,第一次的场面又出现了,八、九个孩子不约而同地从小椅子上冲到中间,我反复强调请没有点到名字的孩子下去,可是那几个孩子总是说那里有我的鞋子。这次游戏活动令我很难忘。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年龄较小,他们适合学习有趣味、易读易记、语言通俗化的诗歌。诗歌《小狮子理发》语言明朗,篇幅短小,适合中班幼儿学习。

  活动目标

  1.能感受理解诗歌内容,喜欢诗歌中的两个角色。

  2.体验小狮子理发时和理发后的情绪变化。

  3.能大声朗读,感受朗诵活动的愉悦。

  4.有感情地学唱诗歌。

  5.让幼儿感受诗歌欢快的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动作、语气、表情表现诗歌内容。

  难点;小狮子理发前和理发后的情绪变化。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狮子和乌贼,知道他们的外形特点。本班一幼儿理发前和理发后照片各一张,表现诗歌内容的大图一张,每位幼儿操作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展示幼儿理发前和理发后照片,提问:头发长长了怎么办?幼儿回答:到理发店理发。理完发有什么变化?幼儿回答:好看、漂亮。提问:妈妈喜不喜欢?答:喜欢。2教师.有一只小狮子的头发也长长了,猜一猜它是怎么做的,谁给它理发,它理发时发生了什么情况。

  二.欣赏理解诗歌,出示大图。1.教师提问:诗歌里说谁去理发?理发师是谁?2.幼儿再次欣赏诗歌。教师朗诵第一段,提问:小狮子进理发店是怎么做的?(亮亮抓,龇龇牙。)提问?这个动作表现了小狮子是什么情绪?回答:雄壮、威武。教师和幼儿学习本段。教师朗诵第二段,提问:乌贼理发师在给小狮子理发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答:忙的汗珠直滴答。理完发后小狮子变成什么摸样?答:头发和胡子都没啦。它心情怎么样?答:很高兴,觉得自己很漂亮。回家后发生了什么情况?答:把妈妈吓跑了。提问:为什么会这样?答:妈妈不认识它了,它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三.幼儿欣赏操作卡,阅读诗歌。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自主观察图画,来理解诗歌表现内容。通过朗诵活动,感受学习诗歌的愉悦。教师在朗诵时,要运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朗诵,来表现小狮子理发前的激动,进理发店时的威武,理发后的高兴,回家把妈妈吓跑的疑惑。不足之处是幼儿不能完整的理解小狮子从激动、威武、高兴、疑惑这个情感过程的表达。

  小百科:理发,(Hair care),又名头发护理,常见的是修剪头发,简称剪发,令人外观清洁整齐,有美化外型、美容之功用。 理发可以是家庭生活活动,家属及朋友互相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通过海洋球的各种玩法的探索,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适应并初步自主探索海洋球的多种玩法。

  2、在游戏基础上激发幼儿爱玩、愿意玩的兴趣。

  3、教育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并学会保护自己。

  游戏重难点

  重点:进行走跑爬钻投掷等基本动作的练习。

  难点:引导幼儿初步探索海洋球的多种玩法。

  游戏准备

  80个海洋球,篮子。

  游戏过程

  1、热身运动:走大圈,我们来做操。

  走走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我们跟着伙伴走,走走走,我的小手摆的高,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朋友们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扭扭腰,扭扭腰,踢踢腿,踢踢腿;跳跳跳,跳跳跳。

  2、大皮球真正好。

  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的低,拍得重,跳的高,拍拍拍跳跳跳,皮球皮球漏气了,(噗哧,噗哧,幼儿蹲下),皮球皮球充气了(幼儿站起),皮球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皮球皮球回来了。(幼儿回来)

  3、幼儿中型玩具下找海洋球。引导孩子通过钻爬来捡海洋球。

  幼儿集合,教师介绍规则送礼物。今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孩子们看……呜呜呜,我的海洋球呢?我丢在路上了,记得我走过了中型玩具了,孩子们能帮我找一找吗?找回来以后放到筐子里去,捡完为止。

  4、每人分发一个海洋球,进行高抛球练习,进行简单总结。

  5、掷远练习。

  (1)幼儿站在同一起点,第一遍教师让幼儿自由抛球,看谁抛的远。

  (2)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的抛球方法。有高抛,低抛平抛等,看哪种方法最有效,然后分别试一试。再将球全部捡回来放到筐子里。

  6、教师洒球,幼儿捡回。

  非常感谢孩子们帮我把球捡回来,有的小朋友说小小海洋球蹦蹦跳跳真好玩,我们一起玩捡海洋球的游戏吧!

  (1)教师与幼儿站同一线上,教师向另一方向远抛球,孩子捡回。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奔跑的时候怎样保护自己,跌倒了该怎么办?

  (2)教师与幼儿相向站立,教师站远处,幼儿与另一教师站起点。教师向幼儿洒球,幼儿捡回给另一个教师。

  游戏可根据幼儿接受情况重复玩。

  7、夹球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夹球练习。比如:两腿、腋下、脖子、双脚等等。

  注意:

  1、玩球游戏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在玩球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事情,比如不向对方身体上扔,奔跑、捡球时速度的掌握;投掷姿势正确的方法、不慎摔倒时怎样自护等等。

  2、游戏纪律规则的贯穿使用。

  3、小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具体游戏中逐步开展自由探索的培养,让幼儿在操作中探寻游戏的新玩法,并引发进一步游戏的兴趣,教师不能完全包办代替。

  幼儿园海洋球教案,海洋球是很多幼儿都很喜欢的一种游乐类型的设施,所有的幼儿都很喜欢玩海洋球,虽然海洋球限制了一些游玩的场所,但是也是一种室内游玩最好的方式。

  大班海洋球教案三:《我和海洋球一起玩》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手心、手背、两腿、胸等)以多种方式(托、夹、抱)玩海洋球,同时,能按红、黄、蓝、绿4种颜色对海洋球进行分类。

  2、初步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和习惯,在探索多种玩法时提高身体协调力、平衡力,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培养发散性思维。

  3、愿意和同伴共同探索多种“运球”的方式,体验集体活动和比赛的快乐。

  活动重点:

  探索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多种方式(托、夹、抱)玩海洋球。

  活动难点:

  幼儿在一次运多个球的过程中能控制住身体,保持平衡。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有玩海洋球的初步体验,能较准确说出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名称。

  2、材料准备:海洋球100个,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塑料筐各1个,小兔、小狗、小猫、小鸟﹑小牛头饰各1个,不同长宽平衡木2根,S形按摩地垫﹑方形地垫各5块,白色粉笔1支,大头娃娃挂图1幅,即时贴若干,录音机1台,磁带1盘。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随着《身体音阶歌》音乐,做热身运动,巩固对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认识。

  二、基本部分

  1、初步尝试,巩固用双手玩海洋球的经验。

  (在网袋中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海洋球放到指定的筐中。)

  2、再次尝试,自由探索多个部位运球方法。

  (1)师:除了用两只手,身体还有哪些地方能运海洋球而不使它掉落?

  (2)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玩法,教师观察。

  (3)集体交流,展示与小结多种运球方法。

  ①请有创意的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玩法。玩后引导其表述:“我发现身体有什么地方可以运海洋球?哪些地方运球不容易掉下来?”

  ②出示大头娃娃挂图,用即时贴表现可以运球的几个部位。

  3、巩固尝试。重点尝试两手心托球、手背托球、两腿夹球、在胸前抱球等多种方法运球行进。

  4、游戏。

  (1)送礼物。

  (此环节引导幼儿探索在平衡线路上运球,同时巩固上环节中学过的多种运球方法。)

  ①游戏玩法:每条小路上有运送“密码”(指定的身体某部位及不同运球方式),1组要求用两手手心托球,学小兔一蹦一跳,把海洋球运到小兔家。2组要求用手背托球,学小猫轻轻走,把海洋球运到小猫家。3组要求把球夹在两脚之间,学可爱的小狗,把海洋球运到小狗家。4组要求把球夹在脖子上,学小鸟展开翅膀飞一飞,把海洋球运到小鸟家。5组要求自由想出运球的方法把海洋球运到小牛家,可运多个球,比比谁运得多,而且不掉下来。幼儿在运球途中要按“密码”运送且不能把海洋球掉到地板上。配班教师扮演大灰狼,在幼儿把海洋球分别运到小兔、小狗、小猫、小鸟、小牛家的途中,“大灰狼”随时出现,教师提醒幼儿用身体控制好海洋球使其不掉下来,否则会被“大灰狼”抓走。

  ②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组别进行游戏。

  ③交流。

  师:你运了几个球?是怎么运的?

  (2)运海洋球回家。

  (此环节幼儿在不同材质平衡“路”上运球,并将球按颜色正确分类)

  ①游戏玩法:沿着不同材料构成的小路,根据海洋球的颜色将其放在相应颜色的筐子里。要求运球的途中不能把海洋球掉在地板上,若球掉了或走出“小路”范围都要重新开始。

  ②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组别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在分享交流中自然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说说游戏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2、师幼共同整理运动器材。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跟着节奏用形象的肢体表现生活中不同的车辆。

  2、尝试与同伴协调动作,体验合开一辆小汽车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选取幼儿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各种车辆图片,供幼儿有目的地选择。

  2、开汽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我喜欢的汽车:

  1、结合图片,说说自己见过或知道的不同的车辆(名称、显著特征、功能等)

  2、引导幼儿尝试用形象的肢体动作表现不同车辆的特征,鼓励幼儿尽可能用不一样的动作。

  二、汽车开来了:

  用贴切的语言节奏帮助,随音乐动作

  1、警车: X X X X ︱ X X X XX ︱

  呜 哩 呜哩 快去抓坏 蛋

  (双手放于头顶,表示警车的警灯。)

  2、洒水车: X X XX X X ︱ X ︱

  左边洒右边洒 洒水车来了

  (五个手指打开,分别于身体的左(右)前下方转动一下,表示洒水车在洒水。)

  3、随音乐做动作:第一遍:语言节奏的.帮助;第二遍:加上音乐。

  三、我做司机开汽车:

  1、共同商定模仿某辆汽车的动作。

  2、一人担任司机(或队长),边做模仿动作边随着音乐在圈内跑动。

  3、音乐停止时站到一位幼儿面前作邀请手势。

  4、第二位幼儿紧随其后重复进行。

  活动反思:

  开汽车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游戏,在活动中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形象的

  动作的表现不同的汽车,因为有游戏规则的限制所以孩子们能够较好的跟随音乐节奏,但是孩子们的动作比较局限,创造性不大,所以在以后的类似律动活动中老师要对创造性的动作及时给与肯定和展示,从而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创造性的表现。

幼儿园教案 篇8

  体育活动:接力赛

  活动目的:

  1. 教幼儿初步学会在赛跑的过程中将接力棒传递给其他幼儿,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及灵敏性、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团结友爱、克服困难的品质。

  设计思路:

  本课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在整个体育活动中,让幼儿能够很有兴趣地进行活动,以达到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以及团结友爱的品质的目的。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1) 园内操场,并在规定区域画好起跑线以及终点线;

  (2) 接力棒两根;

  (3) 在终点处放两面小鼓。

  2、 前期知识准备:

  幼儿事先已玩过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

  活动流程:

  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马路 热身运动 游戏“接力赛”

  放松运动

  活动过程:

  1、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

  指导: 师生共同玩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让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儿歌结束后幼儿站定,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游戏儿歌内容: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2、热身运动

  指导: 幼儿跟着老师做热身操: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以及全身运动等,活动各个身体部位、关节。

  指导语:我们做完了热身操,就有力气去玩下面的游戏啦!

  3、新授游戏“接力赛”

  指导:(1)教师将全班幼儿平均分成两组,在起点线前排成两竖队。

  (2)教师讲解游戏名称以及游戏规则。

  玩法:

  两人分站起跑线左右,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右手拿一根接力棒,听口令朝终点处快速跑,到达终点站后各自敲打一下各组的小鼓,然后沿原路跑回,接力棒传给自己组的下一位小朋友。游戏继续进行。

  指导语:让我们为他们加油吧!大家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哪一组是第一名,好吗?

  4、放松运动

  指导: 幼儿随教师做“小鸟飞”的律动,自然离开场地,返回教室。

  活动延伸:

  此游戏可在早晨晨锻时继续进行。

幼儿园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夏季,气温炎热。幼儿园是集体户外活动时,易发生中暑现象。如何处理中暑孩子,在入夏时和孩子们聊聊"如何预防中暑"显得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二、活动目标

  1、有预防中暑的意识。

  2、了解中暑的起因以及中暑对身体的影响,掌握预防中暑的简单知识。

  三、活动准备

  1、邀请儿科专家(利用家长资源)

  2、中暑图片1张、预防中暑图片5张

  3、音乐《健康歌》

  4、调查中暑的原因

  四、活动过程

  (一)由图片导入中暑

  出示图一(体温高晕倒中暑了)

  师:他怎么了?

  (二)寻找中暑原因

  1、你们中暑过吗?你中暑时都会怎样?有什么症状?让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等)

  2、中暑这么难受,平时你都是怎么中暑的?(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

  (三)预防中暑方法

  1、怎样就能预防中暑了呢?(幼儿议一议)

  2、现场咨询专家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儿科专家刘医生(家长),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刘医生(教师扮演)。

  刘医生:(出示图片)介绍预防中暑方法,介绍自编"健康数来宝"。

  3、幼儿学习健康数来宝。

  4、主持人、刘医生和小朋友一起玩健康数来宝。

  (边念数来宝边两两拍手)

  5、小朋友和客人老师玩健康数来宝。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教案 篇10

  主题名称:

  主题三落叶飘飘主体结构:这个主题共有十个活动包括:秋天的颜色、三间树叶房子、小树叶、爱吃水果的牛、蜗牛和苹果、水果列车、蚂蚁搬豆、昆虫音乐会、果实变变变。

  主题内容:

  秋天是个迷人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田园里有金黄的稻谷,果园里有丰硕的果实,秋天色彩斑斓、瓜果飘香、鸟唱虫鸣,呈现出一派美丽的景象。这正是教师引导幼儿真切感受秋天的美好,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好时机。设立"落叶飘飘"这个主题,意在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发现秋天的多姿多彩,观察动植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丰收的快乐。并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唱一唱、做一做等幼儿喜欢的方式,引导幼儿表现秋天的美,表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秋天的颜色,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散文诗,理解、感知散文诗所表达的秋天的多姿多彩。

  2、尝试仿编单句散文诗。

  3、在课件与图片的提示下,尝试学说散文中优美语句。

  4、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散文无限美好的遐想意境。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秋天的树木、花朵、水果等景色和物品。

  2、散文诗《秋天的颜色》挂图

  活动建议:

  1、谈话:秋天的景色特征。小朋友你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

  2、观察挂图,学习朗诵散文诗。

  (1)观察挂图请幼儿说说秋天有什么颜色?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请幼儿说说谁告诉了"我"秋天的颜色?

  (3)和幼儿一起朗诵重点学说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的话。

  (4)幼儿分角色朗诵散文诗。

  3、根据诗歌句式结构仿编诗歌。

  教师示范:葡萄悄悄地告诉我:"秋天是紫色的。"启发幼儿想象说出秋天还是什么颜色的?谁告诉我的?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师生一起朗诵新编的诗歌。

  三间树叶房子,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三间树叶房子》的挂图。

  2、角色头饰和三间不同颜色的道具房子。

  3、幼儿用书第二册第4-5页。

  活动建议:

  1、出示道具房子引出故事名称。

  2、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1)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2)和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故事情节

  (3)引导幼儿翻阅幼儿用书,边听故事边学说角色对话。

  3、分配故事角色,进行故事表演。请幼儿4人一组,协商分配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正确说出故事中的角色对话,表现出朋友间的友爱之情。

  小树叶,活动目标:

  1、学习用连贯、舒缓和断顿、跳跃的歌声分别表达歌曲中"害怕"和"勇敢"的情绪。

  2、体会小树叶爱大树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秋天落叶的现象。

  2、《小树叶》歌曲碟片

  活动建议:

  1、谈话导入秋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随《小树叶》音乐,模仿小树叶飘落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感受歌曲,理解歌词。教师示范演唱。

  请幼儿欣赏后说出:小树叶为什么离开妈妈?它们的心情怎样?可是小树叶很勇敢,它们一起对妈妈说了什么?

  3、学唱歌曲:引导幼儿随音乐用"害怕"、"勇敢"的语气朗诵歌词。

  与幼儿一起分析讨论如何表达出小树叶"害怕"和"勇敢"的心情。练习用连贯、舒缓和断顿、跳跃的声音表达歌曲反应的情绪。

  4、师生一起边表演边唱歌曲。

  蜗牛和苹果,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观察图片,并把图片内容编成故事。

  2、会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蜗牛和苹果》挂图。

  2、幼儿用书第2册14-15页。

  活动建议: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

  图片上有谁?发生什么事了?

  2、观察图片,讨论讲述图片内容。

  图1蜗牛家里来了谁?苹果和蜗牛会发生什么事?图2苹果怎么了?

  图3小蜗牛为什么哭?图4小苹果树是从哪里来?

  3、幼儿翻阅幼儿用书,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讲故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4、教师示范讲述《蜗牛和苹果》的故事使幼儿的讲述更为完整。

  教师结合图片讲述自己编的故事,请幼儿评价教师讲的故事。

  5、引导幼儿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故事,要求幼儿在讲述时要语言清晰,内容完整。

  水果列车,活动目标:

  1、会用序数词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学习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

  1、有5节不同颜色车厢的水果列车一辆,水果图片人手一张。

  2、幼儿用书第2册16-17页。

  3、纸盒做的火车头一个,水果头饰5个,歌曲《火车开来了》。

  活动建议:

  1、出示水果列车,学习5的序数

  (1)请幼儿观察列车,说出共有几节车厢和车厢的颜色。

  (2)师生用水果共同装饰火车教师出示几种水果图片,请幼儿说出名称。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用水果图片装饰列车把它变成水果列车?

  提醒幼儿注意一节车厢只放一种水果。

  (3)请幼儿欣赏水果列车说一说自己的水果图片在什么颜色的车厢上?这节车厢是第几节车厢?(按从车头到车尾的顺序)变换车厢次序,再引导幼儿描述,重点说出第几节?

  2、观察幼儿用书,进行连线游戏。

  请幼儿说出楼房里的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层?

  提出游戏规则:每个小动物都要收到一种水果。

  3、播放音乐《火车开来了》幼儿5人一组戴头饰进行游戏。

  音乐1火车向前开,音乐停止后,请幼儿说出自己在第几节车厢?

  音乐2火车原地转身向回开,幼儿后转,音乐停止后,请幼儿说出自己在第几节车厢?

  蚂蚁搬豆,活动目标:

  1、能用愉快有力的声音学唱歌曲2、会用适当的动作表现蚂蚁搬豆的情景。

  活动准备:

  1、蚂蚁头饰。

  2、废旧报纸做成的大豆,形状要大一些

  活动建议:

  1、出示道具大豆,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这是什么?为什么在蚂蚁的眼里豆子会这么大?

  2、欣赏歌曲教师示范演唱是注意表现出蚂蚁搬不动豆子时的用力、着急的情绪。

  引发幼儿思考:蚂蚁用力搬也搬不动时的心情。小蚂蚁想出办法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学唱歌曲

  4、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大胆创编动作,表演蚂蚁搬豆的情景。

  5、师生戴头饰一起边唱边表演

  昆虫音乐会,活动目标:

  1、尝试用乐器进行合奏表演。

  2、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乐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蝈蝈、蟋蟀、螳螂等昆虫图片。

  2、节奏卡片,木鱼、碰铃、串铃等乐器。

  活动建议:

  1、出示昆虫图片,激发幼儿兴趣。昆虫们在一起要开音乐会

  2、出示节奏卡片,学习三声部节奏。

  教师弹奏音乐,幼儿倾听并探索拍出不同的节奏,根据幼儿的意愿教师分别出示节奏卡片,形成演奏方案引导幼儿随音乐看节奏卡片进行练习3、分角色进行演奏练习。引导幼儿自由分成三组昆虫,先徒手练习节奏,然后从两组到三组尝试合作练习。

  4、幼儿选择乐器随音乐看图谱进行演奏

  果实变变变,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画的方法将果实图形变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画有苹果、香蕉、梨、花生等果实的白纸若干。

  2、范画两幅:

  3、背景音乐《秋天多么美》。

  活动建议:

  1、观察果实的形状,启发幼儿想象。

  请幼儿观察不同的果实,说说它们都像什么?

  还能把它们变成什么?如:香蕉变成小船,橘子变成太阳等。

  2、欣赏范画,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教师出示范画,有果实为主题的变形画,也有以果实为辅的变形画。

  启发幼儿说出:果实都变成了什么?你还想把它们变成什么?

  3、幼儿添画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果实图画纸进行添画造型。

  教师观察幼儿的作品完成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爱吃水果的牛,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水果有营养和吃水果的好处。

  2、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基本特征,体验与同伴分享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种水果,教师将部分水果洗净切开。

  2、故事挂图

  活动建议:

  1、请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水果,与同伴自由交流。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形状及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引导幼儿讨论:经常吃水果的好处。

  2、讲述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出示满肚子里都是水果的牛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肚子里都有什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爱吃水果的牛》,并提问: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不会生病?他是怎么帮助生病的人们的?

  3、品尝幼儿带来的水果。

  幼儿边吃水果边讨论:爱吃水果的牛都吃了哪些水果?你吃了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味道的?有什么营养?

  瓢虫,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愿意关注瓢虫等小昆虫。

  2、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诗歌挂图

  2、小瓢虫指偶若干

  活动建议:

  1、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谈话内容。

  猜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欢它,捉虫最著名。(七星瓢虫)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瓢虫?

  2、结合图片,学习朗诵诗歌。

  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教师朗诵诗歌。

  欣赏后说出:诗歌中的瓢虫要去哪里?后来停在那里?看上去像什么?

  3、幼儿操作瓢虫纸偶,学说诗歌,用接上下句的方式朗诵诗歌。

  引发想象,创编诗歌的第七句和第九句。引导幼儿尝试将瓢虫放在身体的不同位置,想象瓢虫看上去像什么。

  4、请幼儿互相交流:你的瓢虫飞到哪里?让它变成什么?

  和幼儿一起尝试,把自己想象的内容编入诗歌的第七句和第九句。

  5、朗诵仿编后的诗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