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懂得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木偶(胖、瘦小猪各一只,小狗一只),餐桌(摆放食物),鸡蛋若干,炒蛋厨具等。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艺术·谁该得笑脸?》
活动指导
1.出示一胖一瘦的两只小猪木偶,请幼儿猜猜:它们为什么一胖一瘦?
2.边演示桌面教具,边讲述故事《大大和小小》。
提问:
·吃饭的时候,大大是怎么做的?小小呢?
·大大长得怎么样?小小变得怎么样了?
·小小后来为什么能和大大长得一样健壮呢?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谁该得笑脸?》,说说图上的小朋友谁该得笑脸、谁该得哭脸,然后把贴贴纸贴在做得对的小朋友旁边。
4.出示鸡蛋.引导幼儿说说吃蛋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5.引导幼儿观看教师炒蛋过程并品尝。
活动建议
生活活动:在幼儿进餐时,教师以“美食播报”“‘我不挑食’展示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鼓励幼儿样样食物都要吃。
家园共育:(1)指导家长为幼儿制订合理的食谱,在烹调上注意色、香、味,诱发幼儿的食欲。(2)与教师共同配合,纠正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
领域整合: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大家叫我小壮壮》、儿歌《长成一个壮娃娃》,进一步帮助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小司机》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许多交通工具。教师发现他们对汽车特别感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汽车,一有空就和小伙伴一起观察、讨论,对汽车的每一个部分都观察得很细致。针对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车轮不见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类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供幼儿操作的废旧物品、玩具汽车、美工区的材料、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1、动手操作,投放有车轮和无车轮的玩具汽车,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辆玩具汽车,玩一玩、开一开。
2、谈话,请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说一说。a.刚才你玩什么车?发现什么?b.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车跑起来?
3、幼儿自由探索。(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引导幼儿把各种形状的物品都试一试、滚一滚,找一找,找出适合当车轮的材料。
(2)讨论:a.幼儿互相说说自己拿了什么物品当车轮。b.幼儿互相比一比谁的车轮跑得快,为什么?c.说说球能不能当车轮,为什么?
3、教师:因为象球一样的车轮会到处滚动,不好掌握方向,而象滚筒一样的车轮只能向前后滚动,能更好的掌握方向。
4、分组活动:汽车制造厂各区材料准备:a.撕贴:各色蜡光纸、胶水、图画纸,让幼儿撕贴车辆,(教案:)并从各种形状的图形中找出正确的图形做车轮。b.泥塑: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搓、捏出汽车的形状。c.找车轮:大小不同的无车轮卡纸汽车、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卡纸、胶水,让幼儿按照车辆大小的不同来找出相应大小的车轮。
提出要求:a、把自己制作好的“汽车”放到“停车场”内。b、引导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自由操作。
5、讲评:幼儿互相参观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辆“汽车”。
: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兴趣的话题中延伸而来,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关注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展开一次有趣的探索活动。活动形式宽松自由。教师始终处于观察、引导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幼儿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由于材料丰富、有趣,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整个活动宽松、自由,幼儿不仅玩得开心,并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复述故事
2、敢于在同伴面前大胆讲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教学挂图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复述故事
活动难点:
敢于在同伴面前大胆讲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还记得小刺猬吹气球吗?和老师一起讲一讲这个故事好不好?
二、过程
1、小朋友,听老师先讲一遍好不好?教师按照排出的正确顺序,示范讲述。
2、请幼儿阅读画册,用铅笔标出各图排列的正确顺序。
3、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教师和其他幼儿倾听和点评。
4、幼儿分组,逐一站在同伴面前进行看图讲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讲的真好,把这个故事回家讲给妈妈听,好不好?
活动拓展:
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域活动曲投放故事图片,让幼儿练习排序讲故事,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2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重点和难点:
知道三八节,并用各种方式向妈妈表示祝贺。
活动准备:
⒈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感谢你》等。
⒉幼儿事先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
⒊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⒋妈妈准备发言。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出活动:
阳春三月,人面桃花相映红!春风扑面,巾帼显风流!妇女姐妹们,大家下午好!当春姑娘翩然而至的时候,又一个全世界妇女共同的节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到了!此刻,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活动室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孩子们就象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到你的身边。所有孩子的妈妈们,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我真心的祝愿你们节日快乐!虽然我们的孩子没有什么送给你,但他们真的希望你们节日能够快乐。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最关心、最疼爱他们的人,在他们生病的时候你们温暖的双手,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勇气,他们难过时,你们的眼睛,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希望,在他们的心里,你们永远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下面是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商量以后决定做的,下面就请看他们的表现吧!
(二)庆祝活动
1.在歌颂妈妈的乐曲中,邀请妈妈们入座
说明:座位安排,可让妈妈坐在舞台前,幼儿坐在周围。
2.活动进行。
1)谢谢你:首先请欣赏孩子们带来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
2)妈妈说心声:大家都知道身为母亲非常辛苦,即要忙工作还要忙家务又要带孩子,请妈妈代表发言讲讲她的育儿经验(或者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事)。
3)幼儿说说妈妈在家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爱。
4)集体表演《感谢你》
5)游戏。
抛球。幼儿与妈妈一起游戏:幼儿站在椅子后面,妈妈身穿围裙站在规定的线后,幼儿抛球妈妈接球看谁接的多。
6)关心妈妈让孩子剥糖和橘子给妈妈吃,体现孩子对妈妈的爱。
7)我送妈妈一个吻:让孩子们懂得细心与关爱;
8)幼儿集体鞠躬并一起说:谢谢妈妈,你们辛苦了!祝妈妈节日快乐!跑到妈妈的耳边说一句悄悄话,将礼物(小红花) 送给妈妈。
活动结束
1、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请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以下活动:
让孩子回家后,对妈妈说一句贴心的话,给妈妈倒一杯水,给妈妈捶捶背,给妈妈洗一次脚,给妈妈表演一个节目,给妈妈叠一次被子。
2、请家长把孩子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写一写活动感想。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在看看,听听,找找,猜猜的情境中感受故事,启发幼儿说的乐趣。
2、初步感知动物的变化过程,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色食物,一个苹果,两个梨,三个李子等图片。
2、观察过毛毛虫,与颜色相关的知识准备。
3、故事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你好小毛毛虫
师:来和我们的毛毛虫朋友问个好吧!猜猜,小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浸入作品,引发想象
1、师:小毛毛虫慢吞吞地爬着,它有点饿了,就去找吃的。
2、出示图片1,小毛毛虫东找找,西找找,找到了一个苹果,这天刚好是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出示苹果图片)示范短句“香香的苹果真好吃。” 猜测“吃了一个苹果,肚子感觉怎么样?”
3、出示图片2,3第二,三天, 还没吃饱的毛毛虫又看到了什么呢?它是怎么想的和做的呢?(引导幼儿通过颜色来联想物品)你们发现吗,在这三幅画里,都藏着一个数字,他们是谁呢?(1、2、3)
4、出示图片4,第四天,毛毛虫爬呀爬,他说想吃一个红红的上面有一个小黑点的水果,你们猜猜是什么?草莓,毛毛虫很饿很饿,你们说他能吃几个。
6、出示图片“5”。第五天了,你们说毛毛虫又想吃什么呢?
教师小结:肚子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一个又香又甜的大苹果,第二天吃了二个脆脆的香梨,第三天吃了三个酸酸的李子,第四天吃了四个新鲜的草莓,第五天吃了五个金灿灿的橘子。
三、激发互动,体验快乐
1、第6天毛毛虫会吃什么样的东西,变得怎么样呢?
游戏:小毛毛虫找东西
1、请若干名幼儿来找一找,说一说。……的……真好吃。
2、人手认领一只“小毛毛虫”,带它去找喜欢吃的东西。找到后告诉客人老师
启发幼儿进行想像,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毛毛虫吃了那么多东西最后会变成什么呢?
四、完整欣赏,体验情节变化过程中的乐趣。
1、教师讲故事,幼儿完整欣赏。
2、幼儿模仿毛毛虫变成蝴蝶,增添情趣。
附故事: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树叶上躺着一颗虫卵。第二天,虫卵中孵出一条小毛毛虫,它一步一步的爬着,因为肚子好饿,想要去找东西吃。
毛毛虫实在是太饿了,所以,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二个梨,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吃了五个橘子。接着故事进行到星期六,这一天,毛毛虫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也都是我们小朋友熟悉的,有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甜筒、香肠、火腿、棒棒糖、樱桃派、西瓜、奶酪。吃了这么多东西,毛毛虫的肚子好痛好痛,所以,第二天它只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树叶,这才觉得舒服多了。不过这时候的毛毛虫已经变成了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了,它给自己造了一间小房子,在里面睡了两个多星期,等它再钻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小班教案 篇6
一、背景资料
(一)知识背景
每当我们吃米饭的进修,会想到大米饭是片样制做出来的,是由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米饭对人类生存起着一定的作用,它的味道好、有营养、吃好了饭才能长身体,长得壮。
(二)方法背景
小朋友们可以用小勺、小口袋等玩米,了解它的特征,知道它的用途,并观察洗米、蒸饭的过程
二、科技活动方案
1、问题提出:
一日唐岱的妈妈入园时对讲“唐岱不爱吃米饭,爱吃面食,中午就让他少吃一点吧。”由此我意识到,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这和家庭的生活习惯有关,北方的家长就爱吃面食,这种偏食直接影响着孩子。
2、适应对象
3~4岁幼儿
3、活动时间
由认识大米的主题活动开始,搞一个系列活动,认识米的外形特征,用处,了解米饭的制作方法,知道香喷喷的大米饭来之不易,更爱惜劳动果实,尊重劳动人民。
4、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米饭的味道,有营养,吃好饭菜身体好,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来之不易,要爱惜饭菜丰富词汇,香喷喷、喷喷香、营养。
5、活动资源:
水、电饭煲、水盆、小水杯、小碗、口袋……
6、活动过程
(一)品尝喷喷香的米饭、米粥。
闻一闻,味道是什么?
尝一尝,味道怎样?
7、讲述喷喷香的饭菜的作用?
(1)每天早上、中午、晚上我们要吃什么?
(2)为什么我们每天每顿饭要吃饭呢?不吃行不行?
(3)你喜欢吃饭吗?为什么?说说你是怎样吃饭的?
小结:我们每天都要吃三顿饭,香喷喷的饭菜为我们提供了生长发育的所需要的营养,如果不好好吃饭、挑食那对学习发育都会有影响,个子长不高,还容易生病,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吃饱,吃好三顿饭,不挑食,不浪费,那样身体才好,才会聪明。
(三)香喷喷的米饭的来历
1、喷喷香的米饭是谁做的?
2、大米饭是谁种出来的?
3、我们是怎样做?
喷喷香的米饭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是厨房的叔叔阿姨做出来的,他们非常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要剩饭菜。
(四)出示挂图,复习古诗《悯农》。
8、活动评价
小朋友们从始至终都积极围绕
活动进行,他们既觉得新奇,又觉得有趣,小朋友们通过玩米、洗米、做饭等过程,了解了制作米饭的过程,知道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小朋友们今后要爱惜粮食,不挑食,不剩饭,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宝宝。
9、活动的延件:
知道大米可以制作米花、米酒等等。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探索水果餐的不同做法。
2.在活动中注意安全和卫生。
重点难点:
探索水果餐的不同做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好吃的水果。
2.香蕉、苹果、猕猴桃、西瓜、草莓、柠檬等水果实物。
3.酸奶、提前泡好的糯米、冰糖、红糖、红茶包、蜜蜂等。
4.塑料盆、清水、塑料水果刀、球形勺、水果刀、竹签、塑料果盘、电饭锅、小碗、汤匙、茶壶、一次性纸杯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好吃的水果,激发幼儿制作水果的兴趣。
1.看一看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他们做了那些水果餐呢?你知道这些水果餐是怎么做的吗?
三、请幼儿尝试做水果串并品尝。
1.请幼儿剥水果、洗水果,用塑料水果刀切香蕉,用球形勺挖西瓜、火龙果之类的水果,把水果放进果盘里。
2.请幼儿每人拿一根竹签,串一串自己喜欢的水果。(教师观察幼儿串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不同的串法,比如:将每种水果串一个,选择两种水果一个一个轮流串,选择三种水果一个一个轮流串……)
3.请幼儿品尝自己做的水果串,可以蘸着酸奶吃。
你做的水果串上有那些水果?
你是怎样串水果的?
四、和幼儿一起做水果粥并品尝。
1.将糯米放入锅中,加入冰糖熬制。(多加些水,不要煮的太稠。)
2.在煮糯米这段时间,教师和幼儿一起洗水果、剥水果或切水果,准备各种水果块。
3.糯米粥煮好后放入冰糖中搅拌,粥放凉后加入水果块(可根据幼儿的口味加入不同的水果)
你想吃什么水果粥呢?
五、小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