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预期效果
1、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发展幼儿积极思考的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幼儿按种子的种类、大小、颜色等明显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制作种子标签。
环境与材料
黄豆 绿豆 花生 芝麻西瓜籽 南瓜籽葵花籽等若干每个幼儿一个分类瓶做标本用的纸片各种种子名称的字卡片胶带等
活动流程
参观种子公司——集中讨论——分类活动——集中——制作种子标签
活动过程
一、幼儿参观种子公司,自由观察、谈自己的发现。
二、集中讨论幼儿的发现,种子是各种各样的,很有趣。
三、分类活动
1、讨论分法
让幼儿说说自己打算怎么分?还可以怎么分?(引导幼儿根据种子的种类、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
2、幼儿自由操作,对种子进行分类。
3、幼儿分类情况。
四、制作种子标签活动。
五、自由结束。
大班教案 篇2
一、主题名称:
长征故事我知道
二、主题的产生和游戏的背景:
有一种纪念是继承,有一种回忆是憧憬。在举国上下都在纪念长征70周年之际,我们的孩子也在关心着长征,如:什么是长征?为什么要长征?长征中发生了哪些事等等。于是,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收集了很多有关长征的资料,孩子们在收集过程中了解了许许多多长征的故事,特别是红军的形象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长征故事我知道》的主题活动便由然而生。
在第一阶段,我们以《我了解的长征》为主线,以欣赏闪闪的红星、观看长征的系列影片为切入口,让孩子了解长征中的人和事以及长征的艰苦和困难。第二阶段,我们以《我们去长征》为主线,开展了《红军的草鞋》、《红军的担架》、《红军的粮食》,《红军走过的路》等系列游戏活动。我们并不一定要孩子对长征了解得很透彻,因为这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但起码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红军叔叔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从小学习他们的良好品质,学习他们的勇敢与坚强。《小红军长征大考验》就是其中的体验游戏活动之一。
三、主题网络和主题性游戏网络:
1、主题网络
长征故事我知道
我了解的长征服 我们去长征
制作“长征”小人书
欣赏电影:我的长征(片断)
健康:穿越封锁线
红军经过的路 长征故事会
诗歌:长征 红军的担架
欣赏歌曲:长征
红军的粮袋
听爷爷讲红军的故事(过草地、爬雪山)
2、主题性游戏网络
长征故事我知道
我们去长征
我了解的长征
四、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搭建长征途中的场景,在游戏中体验长征的艰辛。
2、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多种运动技能,磨练幼儿不怕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并学会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困难。
五、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长征的背景,长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长征中感人的故事。
2、基础材料:攀岩墙、轮胎、竹梯、帆布、大型积木、草鞋、水壶、箩筐、迷彩服、长征歌曲音乐等。_ 儿童网
六、游戏过程:
1、回忆红军长征途中的人和事
师:小朋友,在“长征故事我知道”这一主题中,我们知道了许多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哪些?故事中都有哪些著名的人物?(幼儿交流)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次小红军,考验一下自己,你们有信心吗?
2、搭建红军长征的场景
师:在长征途中,红军过草地、爬雪山……那么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来做雪山?草地、封锁线和铁索桥怎么布置呢?(幼儿商量)
好,今天我们就用场地上这么多的材料,一起布置成当年长征所经过的最艰苦的地方,布置的时候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商量,用最短的时间把长征途中最艰苦的地方布置好。好,现在我们分头行动。(幼儿合作搭建,布置场景)
3、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
(1)第一次尝试“长征”
①、师:在长征途中有时会摔倒、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我们该怎么办?红军战士是怎么做的?你们能做到吗?(介绍游戏规则)
②、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开始“长征”。
③、师幼共同小结“长征”的情况。
(2)、第二次“长征”
①、游戏规则:选择不同难度材料进行游戏。一颗星难度最低、二颗星中等难度、三颗星难度最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
②、师:红军战士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出发!
③、教师关注幼儿在“长征”中的情况并及时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帮助。
4、交流参加“长征”的体会
(1)师:今天我们都参加了长征大考验,你们都有什么感觉?你们在长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你们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2)师幼共同小结:今天每个人的表现都很出色,遇到困难能够积极动脑,互相帮助克服苦难,老师(我们)为你(我)们感到骄傲。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会像今天一样,做一个勇敢自信的孩子。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中国人很久以前就学会了打结,中国结的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园的省陈研会课题《民间手工艺教育渗透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从孩子的视野出发,充分挖掘民间手工艺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一个小小的中国结或出现在家中的墙上,或挂在汽车里,或呈现在街边的艺术品店铺中,孩子们时刻感受到一种文化的熏染。以中国结为素材,作为教育活动主题来开展,存在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中国结的美,感受中国结的审美、实用功能。
2.了解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初步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能尝试大胆创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个中国结。
2.中国结历史演变的幻灯片。
3.背景音乐、彩色水笔、纸
4.幼儿已经做过关于中国结的知识调查。
活动过程一、以礼物为线索,导入课题师:孩子们,再过半个多月马上就要到20xx年了,新的一年到来,老师有一件礼物要送给我们小朋友?(出示中国结)老师祝愿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成长快乐!并且祝愿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友谊能象盘长结一样天长地久!(以送礼物引出话题,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孩子的距离,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并且老师在介绍中国结的时候已经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介绍的范本,为下一个环节孩子的介绍作好铺垫。)二、认识中国结的外形特征,了解中国结的演变历史。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
(1)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也带来了中国结,把你的中国结拿出来,给你边上的小朋友看看,讲讲。(孩子对同伴带来的中国结充满了好奇,急于想看看、摸摸,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以时间,让孩子相互之间看看,交流交流。)
(2)嗯,我们小朋友带来的中国结真的很漂亮,老师请你把你的中国结介绍给所有的小朋友听,好不好?你可以说说你的中国结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些什么?它包含着什么样的美好祝福在里面?(让孩子来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是怎样的,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教师紧跟三个提问给了孩子一个介绍的落脚点,让孩子有话可讲,有内容可说。)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老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四合一”结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幼儿“小皇帝”意识,不知尊敬热爱长辈的现象不少。开展此次活动。培养幼儿尊敬热爱长辈,促进他们健康全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的:
1.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2.帮助老人。
3.尊敬老人。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重阳节这天请来幼儿的爷爷奶奶。
4.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1.你看到的是什么?
2.什么内容?
3.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老人节是怎么来的?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做诗来纪念。
2.在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登高、爬山、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为表示对老人的敬意,我国将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3.观看专题录像片《百岁老人》(老人们欢乐度晚年的情景)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老人,各地都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们小朋友要尊敬长辈,知道在长辈生病时要表示关心,老人过生日,送一些礼物给他们。
4.幼儿说出自己周围的老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重阳节,你是如何做的?(给老人送礼物等)
6.你是怎样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爱老活动
1.重阳节是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节日,在过节的时候,我们在家里可以给老人买许多东西,和他们一块过节。我们这里的爷爷奶奶们天天为我们做菜做饭很辛苦,我们一起来孝敬一下他们吧。
2.给老人送礼物,并对老人说句祝福的话。
3.跟爷爷奶奶们合影留念,活动在《常回家看看》乐曲声中结束。
(四)延伸活动
在家中为姥姥、姥爷、奶奶、爷爷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反思: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顾名思义是尊敬老人,孝敬长辈的传统节日。通过活动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情感。引导幼儿加深对老人的尊敬与热爱,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关心,爱护老人;其次感知体验重阳节的各种习俗,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习俗;再是增强家园间的沟通交流,活动在老人和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敬老、爱老的美德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会改变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3.体验探索的`乐趣,了解光的反射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每人一面平面镜(大小形状各异)。
(2)能表现光的反射的动画或图片。
(3)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书、粗糙的石头、衣服等。
(4)我们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的图片。
2.时间安排:阳光灿烂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呈现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请配班老师持镜子从户外反射阳光到室内,鼓励幼儿寻找亮光,自然引出活动主题。
2.提问:亮光是从哪儿来的?它是怎么进来的?
二、引导幼儿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
(一)请幼儿手持镜子到户外,自由探索如何将光反射进教室。
(二)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并做一做。
1.请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成功的小朋友帮助没成功的小朋友。
2.小结:只有镜面对着阳光才会反光,没有阳光照在镜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请幼儿交流:在反射光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如反射进教室的光是怎样的?它会不会移动?是怎样移动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
4.小结:反射的光大小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镜子的角度,光会来回移动,它的方向也变了。
(三)请幼儿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经验。
操作要求:小朋友去调整一下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四)借助动画或图片,明确引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概念:光照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三、引导幼儿探索还有哪些东西能反射光?
(一)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能反射光?
(二)请幼儿选择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东西也能反射光?
提示:你可以摸摸材料,试一试这些材料哪些能反光,哪些不能反射。
(三)鼓励幼儿探索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小结:能反射光的东西都是表面光亮平整的,不能反射光的东西是表面粗糙的;亮度强的物体,反射的光的亮度也强;小的东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锈钢茶杯、脸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图案或文字的镜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图案或文字……
四、光的反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光的反射在生活中带来的好处
1.提问:谁知道光的反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2.小结:我们聪明的人类利用了光的反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比如我们有了有趣的玩具——万花筒和观景箱;太阳灶能煮饭;月亮能照亮黑夜(最大的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便
1.提问:那光的反射会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好的地方呢?谁知道?
2.小结: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外面装修都是玻璃,整栋大厦都在进行光的反射,让我们都睁不开眼,形成了光污染;夏天的时候,太阳照在地面上会刺激人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光的反射,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小百科:光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电子获得额外能量。
大班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游戏中单腿追逐跑,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制作游戏道具、创新游戏玩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纱巾、红绿灯、易拉罐、积木若干。
游戏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1、引导幼儿用易拉罐或积木自由限定游戏场地。
2、师生玩游戏《瞎子摸拐子》一次。
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创新游戏玩法。
1、提问:在游戏中,你们都碰到了哪些问题?(引导幼儿自由回答)
2、鼓励幼儿大胆创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启示幼儿由瞎子控制游戏节奏。(与红、绿灯游戏融合)
三、再次游戏,感受新游戏的乐趣。
1、幼儿自由分组尝试新游戏1-2次。
2、幼儿互动交流,选出实用的红绿灯。
3、师生共同玩游戏一次。
四、游戏分享活动。
1、提问:谁能来说一说今天自己玩了什么?游戏中是怎么玩的?
2、幼儿相互交流后,请个别幼儿讲述,共同分享游戏的快乐。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残疾人。
大班教案 篇7
重点:
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难点:
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
形成原因:
科学课的意义在于运用,通过现象揭示本质。由现象过渡到问题的解决,需要幼儿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大班幼儿的思维还是停留在表面,如何运用是一个难点。
解决策略:
游戏情景伐,操作尝试法
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感知淀粉遇到碘变蓝的现象
2.能运用这个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碘酒、村长头饰、馒头、胡萝卜、土豆、白菜、饼干、青瓜、梨头、香蕉、奶粉、一次性杯子和盘子
活动设计:
1、认识碘酒
师(慢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慢羊羊村长,最近我发明了一瓶神奇的药水——它叫碘酒
提问:我们来看一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棕褐色)
师:碘酒有消毒功能,能杀死许许多多的细菌,在打针的时候经常用到我,细菌看见我就跑,哈哈哈
最近,我发现,碘酒除了能消毒之外,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看看这里有一个馒头,现在加入了碘酒,现在我们看看馒头怎样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2、幼儿操作
1)试一试
将碘酒滴到食物上,观察现象
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
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对应的栏里打勾,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3、问题解决——运用
1)情景表演
师:灰太狼,为了挣些钱给红太郎和小灰灰买好吃的,动起了歪脑筋,开了一家奶粉超市
灰太狼“快来买呦,便宜浓稠的奶粉,原来,他在有的奶粉罐中放了许多淀粉,这样买可以比超市便宜,所以许多羊村的村民上当买回了家,上了当,结果宝宝营养不良
卫生局的警察叔叔知道后,来进行检查。警长遇到了难题: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帮他想想好办法,用什么办法可以检测奶粉的真假呢
2)想一想
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
看颜色、尝一尝、用碘酒
3)动一动
请你们用碘酒的方法试一试,哪瓶是合格的哪瓶是不合格的
4、结束游戏
师:找到了不合格的奶粉,灰太狼被警察叔叔带走了,神奇药水把它送进了监狱,羊村又恢复了平静。请小朋友回去做做看那些食物中还含有淀粉。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绘本的内容,感受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心理变化。
2、能联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身边的弱势群体有正确的看法。
活动准备PPT、弱势群体照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特别的兔子-了解兔子的特别之处和生活上的困难。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
(2)这是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是一只残疾的小兔,你喜欢这样的一只兔子吗?
二、孤独的兔子-师幼共读,体验兔子孤单的心理。
提问:
(1)你们都不喜欢这只没有耳朵的兔子,那其他兔子呢,愿意和它一起玩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可能会对它说什么?
(2)兔子们都不想和他玩,那其他的动物呢?(出示狐狸)
(3)这只残疾的小兔子总是一个人玩,想一想兔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4)你有过孤单的感觉吗?在什么时候有过?
(5)虽然这只兔子没有耳朵,也没有朋友和它玩,但是,其他兔子有的本领,它也有猜一猜它会有什么本领?
三、幸福的兔子-连续读图,了解兔子和鸡蛋之间特别的情感。
1、自主阅读,提问:
(1)哦,原来这也是一只能干的兔子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兔子打开门发现了什么?想想接下来兔子会怎么做呢?
(2)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看,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故事。
教师逐一讲述:带着鸡蛋睡觉、游泳。做帽子给鸡蛋就像妈妈一样,为什么给鸡蛋织帽子)他们之间就像谁和谁一样啊?
2.在细节中体会爱的特别和重要性。
提问:
(1)又过了许多天,怎么了?鸡蛋破了。
(2)鸡蛋破了,谁会出来呀?
(3)那小鸡呢,它会接受这样一只残疾的兔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4)小鸡给了兔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哇,拥抱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5)小朋友,故事讲完了,现在,你有什么话要对兔子吗?
四、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
1、特别的爱特别的人
那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小兔一样残疾的人呢?
2、观看影响(残疾人舞蹈和残疾人运动)
我找到了一些,一起观看(教师略带讲述)
最后,就让我们带着今天收获的这份特别的爱去传递给更多的人,好吗?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知1—10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能独立克服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
2、难点:点数8—10的物品,数的结果会用数词来表示。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大糖葫芦”。
2、学具准备:
(1)一组小组合作,挂图3张。
(2)一组为图片20张,蜡笔20盒。
(3)一组为数、点、物对应卡若干。
【活动过程】
1、入场:师幼互相问好。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杨老板的糖葫芦店开张了,你们瞧我有好多糖葫芦,但是这样乱乱的能卖出去吗?那我们来按照数字的顺序来给他们排一排吧。
3、分组活动
我的糖葫芦店开张还需要招聘一批员工,你们愿意来面试吗?只有通过2项考试的小朋友才能做我店里的一个合格员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不同的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
第一组:小组合作:我已经把客人要的糖葫芦的数字贴在了购物盘上,请你们帮我把糖葫芦按数字分给客人。
第二组:涂色活动:数出每串糖葫芦的数量,与相对应的数字连线,并涂上颜色。
第三组:数、点、物对应操作:根据数字取相同的物品,再取相应的原点,将它们拼成完整的图案。
4、评价小结
今天通过3关的小朋友们恭喜你们成为我糖葫芦店的合格员工,还没有通过的小朋友不要着急,老师会将这份测试材料放到我们班的区域中,哪天你能通过这3关了,欢迎你来我们糖葫芦店上班。
【活动反思】
1、在备课时我认为小班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差,因此选用了《逛超市》的游戏,但是如果讲制作冰糖葫芦融入到活动中也许会更棒。
2、在教学前多数幼儿只知道山楂做的冰糖葫芦,通过本堂活动让幼儿有了解到了各种不同的冰糖葫芦,使幼儿收获很大。
3、活动前我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冰糖葫芦的卡片模型有些少,到最后有几个小朋友一串糖葫芦都没有得到,心情很不好。
4、活动中我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摸索,使很多幼儿了解到买东西需要花钱的道理,并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配合得很好。
5、如果让我重新组织这堂活动,我会把冰糖葫芦的制作融入到活动中,这样会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听取了听课老师的建议,我在幼儿分组活动时应当按幼儿的兴趣需要来分配,这样会加大幼儿的自由空间。老师的评价让我对幼儿有了更深的认识,平时要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更多地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