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8 19:51:03 作者:

【推荐】大班教案模板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大班教案模板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学会独自一人睡觉。

  2、能够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发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独立能力和勇敢的品德。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红色笔人手一支。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乖乖睡觉〉〉。

  二、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1、乖乖原来是怎样睡觉的?她这样哭闹对吗?为什么?

  2、小结:幼儿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只有胆小、不懂事的孩子才会要妈妈陪,这样会影响妈妈做事,和大人睡觉,空气不好。

  3、熊宝宝是怎样睡觉的?这样好吗?为什么?

  4、后来,乖乖怎样对熊妈妈说的?

  5、通过提问要让幼儿知道向熊宝宝学习,要独自一人睡觉。

  三、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独自睡觉的好处。

  1、你在家里独自一人睡觉吗?你独自一人睡觉感觉好吗?你喜欢一人睡觉吗?为什么?

  2、讨论:一个人睡觉好,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好?

  四、阅读幼儿用书〈〈我会自己睡觉〉〉。

  1、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觉的?为什么?

  2、请给会一个人睡觉的小朋友送上一朵红花。

  五、评红花活动。

  给独自睡觉的幼儿发红花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回家学习一个人睡觉。做个懂事、勇敢的好孩子。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学期对汉字已经有了浓厚地兴趣,在阅读图书的时候,孩子们总是三五成群的在一起争论:“这是山”、“不对,这是火”,可是总也争不出结果。我就想,为何不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从而感受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从象形字慢慢演变而来的。

  2、感受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3、让幼儿练习书写自己的姓名,通过交换名片卡增进友谊。

  活动准备:

  “水”的汉字卡和“water”英文卡各一张;《有趣的汉字》动画;色卡、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两张不同国家文字的卡片。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小卡片,卡片上有什么,它们一样吗?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汉字是这样写的呢?

  (二)播放象形字的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播放“日”的文字演变图。

  问:这是什么?象形字的日和图画太阳有哪里相似?汉字日和象形字的日又有哪里相似?

  小结: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为了记住太阳就把它的样子画下来就成了我国最早的文字—象形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形字渐渐的又演变成现在的汉字(日)。、

  2、播放“山”的文字演变图。

  问:这是什么?象形字的山和图画山有哪里相似?汉字山和象形字的山又有哪里相似?

  小结:中间高高的山峰,一座低的山峰连着另一座山峰,这就是“山”字。

  3、播放“水”的文字演变图。

  问:这是什么?象形字的水和图画水有哪里相似?汉字水和象形字的水又有哪里相似?

  小结:弯弯的小河流向远方,微风吹过,旁边泛起了浪花,这就是“水”字。

  4、播放“火”的文字演变图。

  问:这是什么?象形字的火和图画火有哪里相似?汉字火和象形字的火又有哪里相似?

  小结:下面是架在一起的木柴,上面是燃烧的火焰,这就组成了“火”字。

  5、同时播放四个象形字。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象形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汉字,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演变而来的。

  (三)播放动画《有趣的汉字》。

  师:关于象形字,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请小朋友在观看的时候仔细看看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象形字!

  观看动画片后,请幼儿表述他所看到的象形字。教师根据幼儿表述在黑板上画出相对应象形字。

  (四)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师:你们都认识自己的名字吗?那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1、请幼儿制作名片,认识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其他幼儿名字!

  2、幼儿互相交换名片,增进感情,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大班:1、理解什么是“相亲相爱”,尝试将自己的感受进行迁移。

  2、通过讨论、实际操作,知道如何带弟弟妹妹进行游戏,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弟弟妹妹的帮助。

  3、进一步增强关心、爱护弟弟妹妹的情感。

  小班:

  1、体验被哥哥姐姐关爱、帮助的快乐。

  2、愿意和哥哥姐姐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有与弟弟妹妹一起游戏、活动的经验。

  2、flash动画课件《让爱住我家》;小班幼儿入园时哭的图片;室内、户外游戏材料的图片;

  3、游戏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让爱住我家”flash,体验相亲相爱的含义

  1、提问:“你们知道什么叫‘相亲相爱’吗”?

  2、观看动画片,提问:“他们在做什么?”?

  二、观看弟弟妹妹上幼儿园的图片,体会弟弟妹妹的感受

  1、提问:“弟弟妹妹怎么了?”“他们为什么难过?”“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为什么会哭?”

  2、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他们?(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

  三、观看图片并交流

  1、出示室内图片一组:在幼儿园里,你怎么带弟弟妹妹玩?

  2、出示室外图片一组:在户外,怎么带弟弟妹妹?

  四、请小班弟弟妹妹一起来游戏

  1、自由选择与弟弟妹妹游戏的不同材料。

  A、娃娃家;B、油泥;C、医院场景;d:图书

  2、交流感受

  3、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跳“袋鼠妈妈”,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一、接待活动(9:00——9:15)

  1、接待,给每个宝宝挂上写有其名字的各种苹果胸饰。

  2、老师与宝宝再次相互认识,增强熟悉度,提高信任感

  3、家长带领宝宝分散玩区域游戏。

  二、复习活动(9:15----9:20)

  音乐游戏《碰一碰》、《你好》、《找朋友》

  三、区域活动(9:20---9:30)

  指导要点:

  1、教育宝宝在游戏中学用礼貌用语,和同伴大胆友好交往。

  2、提醒宝宝及时盥洗、喝水。

  四、阅读活动(9:30—9:45)

  阅读:这是一只青蛙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专心的观察画面内容,认识各种小动物。

  2、初步培养幼儿对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本书“这是一只青蛙吗?”、“这是一只蜗牛吗?”、“这是一只小猫吗?”

  2、青蛙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观察书的封面,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看,谁在对着我们微微笑啊?”(青蛙)

  二、带幼儿一起阅读图书

  1、这是一只青蛙吗?

  2、这是一只乌龟吗?到底是谁呢?谁来帮帮我?

  3、这是一只毛毛虫吗?

  4、这是一只恐龙吗?

  5、原来它是一条大鳄鱼

  (看另外2本书,用同样的方法)

  三、结束活动

  我们和小动物一起来跳个舞吧

  家长指导要点:

  1、有时候,宝贝天真的无边无际的好奇心不可能在现实中全部满足,这时候,家长就要开始用书来提供巨大的帮助。

  2、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图书有很多,像以前看过的书,可以继续看,会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理解,每次看都会有新发现。还有随着宝贝生活空间的扩大,书的题材要加以丰富,内容也要由浅入深。

  3、家长要和宝贝一起读,你会看到,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这就是宝贝成长的痕迹。

  4、推荐书目:《比得兔的世界》、《母鸡萝丝去散步》、《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谁藏起来了》、《首先有一个苹果》

  五、区域活动(9:45—10:00)

  指导要点:

  1、教育宝宝在游戏中学用礼貌用语,和同伴团结友爱、大胆交往。

  2、提醒宝宝及时盥洗、喝水。

  六、美术活动(10:00—10:15)

  美术:小鱼吐泡泡

  活动目标:

  1、锻炼宝宝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学习使用油画棒画圈。

  2、通过家长与宝宝之间的合作,激发宝宝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鱼底版图片,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让宝宝欣赏,激发幼儿对小鱼吹泡泡活动的兴趣。

  宝宝们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啊?(鱼)

  还有一条(一条大鱼,一条小鱼)

  它们在水里游的真开心,还不停的吐着泡泡,咦?泡泡在哪里呢?

  我们一起来把泡泡画出来

  2、教师示范讲解作画的方法。

  (1)介绍油画棒

  (2)交给宝宝们正确握笔的方法,并引导家长及时观察宝宝握笔的姿势,以便及时纠正。

  (3)示范鱼泡泡的绘画方式。

  3、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家长鼓励孩子作画,并激发孩子画一画,说一说。

  4、宝宝欣赏自己的作品

  家长指导要点:

  1、家长随时观察宝宝的'握笔姿势,指导宝宝画圈时线的对接,开始可以用手扶着宝宝的手一起画圈圈,最后鼓励宝宝自己学着画。

  2、家长引导宝宝画好后说说:“画了一个什么颜色圈圈,大圈圈还是小圈圈……”

  七、结束、离园活动(10:15—10:30)

  1、收回孩子佩戴的水果宝宝

  2、交代家长下次活动的时间:20xx年1月16日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

  2、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尝试运用绘画的方式记忆歌词。

  3、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2、物质准备:录好的歌曲伴奏、幼儿操作板块、笔、纸等。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感受滑稽、可笑的歌词,体验快乐的情绪。

  教师演唱后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事情?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听得不太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这一次呀,小耳朵可要竖起来听好哦!

  “听了这个歌曲,有什么感受?”

  二、学唱歌曲

  1、跟音乐练说唱

  “你们平时是这样穿的吗?你们是怎么做的?(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颠倒’),那我们一起来学吧!我们先跟着音乐来轻轻地说唱歌词!

  2、听音乐轻声哼唱。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不错,我们来轻声唱唱看!”“下面,汤老师要把音乐放大一点了,你们也要大声唱出来哦!”

  3、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下面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试着表演表演,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三、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创编歌曲。

  1、启发幼儿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颠倒着说出来。

  “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歌词

  “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3、引导幼儿四人合作,创编歌曲

  “小朋友们编唱得真不错,你们现在可都是小小创作家哦!汤老师有件事要麻烦你们,请你们4个好朋友为一组、将自己想到的一句颠倒的话或一件颠倒的事情画下来,贴到一块板上,编一首完整的曲子,小组看图演唱。

  四、活动延伸

  师生共享创编的歌曲与快乐。

  各小组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互学。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传统的大班唱歌活动,歌词风趣、诙谐,幼儿喜欢。活动环节设计合理、紧凑,层层递进,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利用课件让幼儿观察颠倒的自然现象,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歌词;播放课件,让幼儿视听结合学唱歌曲,比以往老师弹琴或放磁带让幼儿跟唱歌曲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活动可看出:有时不用传统的钢琴也可以完成一节唱歌教学的任务。通过活动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如听音乐让幼儿说出歌词。

  活动中体现了《纲要》和《指南》的理念:活动中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如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完整演唱歌曲,尝试创编歌词等,另外因为歌曲本身的趣味性,所以活动的始终幼儿都是一直积极主动参与的,而且还能与他人配合,如男、女孩对唱的环节。总得来说,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也给幼儿带来了全身心的愉悦。不过我觉得向幼儿介绍切分音的时候,教师介绍得不是很明晰,切分音应作为本节活动的一个难点来介绍。

大班教案 篇6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快一起来看看中班教学活动教案模板吧!

  中班教学活动教案模板:保护牙齿

  牙齿是孩子身体的一个部分,班级中部分孩子由于不注重保护牙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龋齿的孩子比较多。基于牙齿咬跟随孩子很长的一段时间,牙齿跟孩子自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同时9月20日又是爱牙日,因此开展活动保护牙齿。

  活动中,首先让孩子了解什么叫龋齿,龋齿的危害,然后通过一些方法:正确刷牙、经常漱口等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牙齿。最后在延伸中让孩子记录自己的刷牙情况,鼓励孩子坚持的意志品质的养成。

  活动目标:

  1、了解龋齿的危害,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感知正确的刷牙方法。

  2、喜欢刷牙,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牙齿的秘密”、牙齿模型

  活动过程:

  一、我的牙齿——认识龋齿的危害和预防

  1、(出示画面)“它是谁?在牙齿上干什么?”

  2、(观看课件)“东东的牙齿怎么了?”(变黑、有小洞)

  3、还看见了什么?(小结:原来东东的牙齿蛀掉了,我们把这颗牙齿叫做龋齿)。

  4、检查同伴的牙齿,看看有没有蛀牙(在交流中教师进行简单的统计)

  5、蛀牙好不好?会带来什么坏处?(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6、小结:一旦有了龋齿,吃东西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很难受。

  二、我会刷牙——了解刷牙的作用和方法

  1、你是怎么保护牙齿,不蛀牙的呢?(请牙齿好的幼儿来介绍经验)

  2、刷牙的确是保护牙齿的好办法,那你们是怎样刷牙的?(幼儿个别经验再现)

  3、正确的刷牙应该是怎样的呢?(出示牙具模型,介绍牙齿的构造和名称:上牙、下牙、咬合面)

  4、利用牙具模型示范讲解刷牙的过程: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牙齿的里面也要刷。(教师每介绍一个动作都请幼儿模仿做做看。)

  5、我们一起来做做看。(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刷牙操)

  6、看看刷牙了之后会怎样?(观看课件第四部分)

  三、天天刷牙——活动延伸,愿意每天刷牙并记录

  1、(出示刷牙记录表),记录表上的文字、图符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鼓励幼儿每天早晚刷牙后进行记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