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实用】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一:科学《找瓶盖》
活动目标:
1、学习配对,知道大瓶子对大瓶盖,小瓶子对小瓶盖。
2、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式大、小瓶子
活动过程:
1、故事《瓶宝宝找瓶盖》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瓶宝宝找不到帽子了,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大瓶子对大瓶盖,小瓶子对小瓶盖。
2、操作活动《找瓶盖》,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分清瓶子和瓶盖的大小。
(2)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以瓶子的大小、形状来匹配。
活动二:《会唱歌的瓶子》
活动目标:
1、乐意说说家中部分物品发出的声音,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2、喜欢玩瓶子小乐器,能表现轻响两种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课件(家里的声音)、黄豆若干、各种瓶子若干、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与幼儿打招呼——预设问题:你的耳朵听到过什么声音?
二、听辨声音:边操作课件边听听讲讲猜猜各种声音:电话声、门铃声、闹钟声、马桶声等。
三、探索
1、出示画面瓶子;这是什么?瓶子会发出声音吗?怎么让瓶子发出声音呢?
2、玩瓶子乐器
(1)讨论:怎样装黄豆?
(2)幼儿自由选择瓶子装豆
(3)听听瓶子宝宝的声音(音乐伴奏)——引导幼儿与同伴比较声音轻响的不同
(4)讨论:为什么有的瓶子声音轻而有的瓶子声音响?
(5)小结:瓶子里装的豆豆少,声音轻;装的豆豆多,声音响;用力摇瓶子,发出的声音响;轻轻的摇瓶子,发出的声音轻。
(6)游戏:轻轻和响响
3、幼儿演奏
(1)倾听乐曲,拍手伴奏,说说音乐听上去有什么不同
(2)瓶瓶演奏
活动三:艺术《瓶乐会》
活动目标:
通过用瓶子乐器演奏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用力大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大猫和小猫》音乐、装有豆子的瓶子
活动过程:
1、让瓶子来唱歌:宝宝摇晃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2、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并用瓶子乐器演奏,提醒宝宝用力的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
活动四:艺术《美丽的瓶宝宝》
活动目标:
学习用橡皮泥来装饰瓶宝宝,幼儿巩固练习搓、团等技能。
活动准备:
瓶子、橡皮泥、豆类。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物——美丽的瓶宝宝,提问:美丽的瓶宝宝是用什么打扮的?
2、教师讲解示范搓长条和团圆的技能。
3、幼儿作品展示,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五:《好玩的雪碧瓶》
活动目标:
1、以游戏“骑自行车”,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
2、幼儿自由探索雪碧瓶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给小动物找食物”的游戏,练习绕着跑的技能。
活动准备:
空的雪碧瓶20只,音乐磁带,奖章10枚。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做“骑自行车”的游戏,复习交通规则的知识,练习听信号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骑上自行车到游乐场去玩好吗?(好)马路上车很多,我们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在骑车的时候,可不能撞车呀,记住了吗?那我们就骑上自行车出发吧。
2、幼儿和教师一起玩“骑自行车”的游戏,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
二、激发情绪
1、随着音乐做瓶子的律动。
师:游乐场到了。你们听游乐场里传来了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做运动,好吗?
2、放音乐,幼儿持瓶随跟着老师或自己随意创编各种动作
三、引导探索
1、幼儿自由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
师:跳得可真累呀,小朋友们可以坐下休息一会儿。刚才,我们拿着雪碧瓶当自行车、跳舞,好不好玩?那我们再想一下还有其他的玩法吗?一起玩起来吧。
2、幼儿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活动中提醒幼儿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
3、重点练习绕过瓶子,“S”型跑的技能。
⑴师: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玩法,我们一起来试一下。(练习绕瓶原地转圈)。
⑵师:请小朋友们想一下,把瓶子排成一排该怎么绕。(幼儿讨论并尝试)。
4、游戏“给小动物找食物”
⑴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冬天来了小动物们的粮食都不够了,对面有许多粮食,请小朋友们绕过障碍去帮小动物们取一些粮食好吗?注意障碍很危险,小朋友分成四条路一个跟着一个小心的跑,谁完成任务就会获得一枚奖章。(幼儿游戏)
⑵师:小朋友们都拿到粮食了吗?那我们给小动物们送去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的学习朗诵儿歌,丰富相应的词汇:"出门"、"跌"。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通过玩手指游戏、集体表演,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根据儿歌内容编出相应的手指动作。
2、教师用手偶小狗一只。幼儿用指偶小狗,人手一只。用布和棉花做的道具大石头一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儿歌中的角色。教师神秘的出示手偶,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这是谁呀?它出门去干什么?”
二、教师借助手偶,示范朗诵儿歌。
三、师生互动,学习儿歌。
1、在手偶表演的提示下,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诵儿歌。
2、用接念的方式朗诵儿歌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
在这一环节中采取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和教师进行一问一答的`表演儿歌,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歌曲的内容。
四、表演儿歌,复习巩固。
1、幼儿右手食指套上小狗的指偶,边念儿歌,边表演手指游戏。
2、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集体进行形体表演。(出现道具:石头)幼儿和教师一起扮演小花狗,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演。
小班教案 篇3
一、师幼交流。
1、老师问幼儿刚才在外边玩的开心吗?可是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小朋友们玩滑梯的时候太拥挤这样玩太危险了,谁能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老师组织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并发言。
二、歌曲欣赏。
1、老师在听完幼儿的发言后,说老师这有一首关于滑滑梯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中是怎样唱的。
2、老师唱歌曲一遍。
3、老师问歌中是怎样唱的?
4、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回答。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先领念一遍歌词,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并让幼儿分组练习。
四、找朋友。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老师描述在大集体中只有互相谦让,才能交到好的朋友。
2、老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并主要培养幼儿在集体中的谦让心理。
3、培养幼儿的这种习惯,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养成。如:找朋友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饱含的欢快情绪,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尝试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木偶鸭子两个,画有小猫、小鸡的卡片,歌曲录音《鸭妈妈和小鸭》。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曲《鸭妈妈和小鸭》的旋律。
教师和着音乐旋律,演示木偶鸭妈妈和小鸭:
——“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呀?它们在干什么呢?”
教师用木偶表现鸭子走路、伸腿、拍拍翅膀等动作。
教师重复演示,鼓励幼儿跟着教师做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鸭妈妈和小鸭》:
教师念两遍歌词后,让幼儿听歌曲录音《鸭妈妈和小鸭》。
幼儿学唱歌曲。
3、教师引导幼儿仿编歌词:
教师出示画有猫妈妈和小猫、鸡妈妈和小鸡的卡片。
——“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来了,我们来看看是谁呀?我们一起来唱唱猫妈妈带小猫的歌。”
教师改变歌词并演唱《猫妈妈和小猫》。
教师引导幼儿仿编歌词《鸡妈妈和小鸡》。
——“谁来说说鸡妈妈怎么带小鸡玩的?”
小班艺术活动:鸭妈妈和小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