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4-10 11:24:10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七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游戏意图:

  当幼儿园,提出参与亲子游戏的时候,家长再忙也要注意抽出时间,陪同孩子参加游戏,因为,在这些亲子游戏中,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欢乐,更多的还有孩子的成长。

  游戏准备:

  画板、彩笔、布条

  游戏过程:

  1.将准备好的画板,放置到固定的位置上。

  2.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布条,一个画笔。

  3.游戏开始的时候,家长帮助宝宝用布条遮住眼睛。

  4.游戏开始,家长指导宝宝前进,到画板的面前。

  5.家长指导宝宝画出一个人的形状。

  6.家长再指引宝宝画出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

  7.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这个游戏,游戏结束的时候,由评委评论出哪个小组画得最好。

  温馨提示:

  以上趣味亲子游戏,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合作,看看哪个小组画得最好看。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折身跑的技能,提高身体动作的连贯性和敏捷性。

  2、增强幼儿跑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体验与同伴分角色合作游戏的欢乐氛围。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猫和老鼠》光碟、一个哨子、猫、鼠头饰若

  活动设计:

  一、准备活动

  1、幼儿看光碟《猫和老鼠》,请他们说一说猫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师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使幼儿知道猫一见老鼠就追的原因。

  3、幼儿做跑、跳、躲闪等方面的运动为游戏做准备。

  二、学习折身跑

  1、教师示范折身跑的过程。

  2、鼓励幼儿做折身跑的练习,个别指导,注意提醒幼儿不要相互碰撞,注意安全。

  3、讨论:在快速跑的过程中如何迅速折身往回跑?个别幼儿做示范。

  三、做游戏,熟练掌握折身跑的方法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2、分角色游戏

  (1)将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猫戴好头饰站在终点,一组幼儿扮演老鼠戴好头饰站在起点。

  (2)教师吹哨子,当第一次哨子声响起,扮演老鼠的幼儿立刻跑向终点,当第二次哨子声响起,扮演老鼠的幼儿立刻跑回起点,同时扮演猫的幼儿去追老鼠。先跑回起点没有被捉到的幼儿为胜。

  3、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两组幼儿进行折身跑运球PK赛,也可以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折身跑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带领幼儿学老鼠的样子进行活动前的热身运动。我创设“帮妈妈救鼠宝宝”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在巩固、运用折身跑技能的基础上,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情绪情感得到释放与表达,幼儿在活动中身心都有所收获。在与同伴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完成身体的放松,并给予正面的引导与鼓励。

  不足之处:教师向幼儿讲解折身跑的动作技能时,个别幼儿对于折身跑的要领掌握不够,造成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没有按照老师讲的要领进行折身跑。

幼儿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关于洗手顺序的图片,脸盆,水,肥皂,毛巾。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活动,稳定幼儿情绪

  2、教师提问,引出课题。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双手来,如果小手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 说出小手脏了应该去洗手)②教师:"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③教师小结,适时的给幼儿鼓励。

  二、基本部分:

  教师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1.教师拿出关于洗手的操作图片,幼儿边看老师贴上的图片顺序,边听老师讲解。

  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洗干净——毛巾擦干2.教师将图片打乱,请个别幼儿上去按顺序将图片挂好(进一步巩固洗手的正确方法)3.教师示范:

  ①.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盆水端来,让幼儿说出洗手的顺序,然后一步步的根据这个顺序洗手,让幼儿更真切的感受到小手是这样洗的。

  ②.教师总结③.教师提问:"什么时候我们要洗手"(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手脏时要及时洗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去将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吧!

  2.将幼儿带出场。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西瓜的简单知识。

  2、尝试学习手指点画。

  活动准备:西瓜、相关操作纸若干,黑色水粉,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西瓜

  1、说说西瓜像什么?

  2、看老师切西瓜,说说切开的西瓜像什么?

  3、绿色的是什么?

  4、哪些是可以吃的?

  二、品尝西瓜。

  一边品尝一边找找,瓜瓤里还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三、点瓜籽。

  1、教师出示一张画有西瓜片的纸

  提问: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什么?

  2、教师示范,提出要求:

  卷起袖子,用食指按以下黑颜色的海绵在西瓜图片上点,

  然后再按一下海绵再点。

  但是不要在一处重叠点,点完后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净。

  四、幼儿操作

  1、提醒幼儿适当点画。

  2、小朋友帮西瓜点好籽了,说说你的西瓜想给谁吃?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间的数量关系。

  2、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建立等量关系。

  3、培养幼儿清楚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点卡(一组数量一样多,一组数量不一样多),符号“≠”“=”各一个,数群卡。

  学具: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看数群说出其数量。

  2、看点卡感知数量。

  (出示图一)问:卡片上有什么?它们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多呢?

  3、认识等号。

  问:怎么让别人知道红点和绿点一样多呢?(出示等号,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符号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间距离一样宽”)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等号)它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就表示一样多、相等的意思)。

  4、感知等号的用法。

  现在老师把等号放在红点和绿点的中间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说出10个红点和10个绿点一样多)。这个式子怎么读呢?(教师带领幼儿读)

  5、认识不等号。

  (操作点子)问:去掉1个绿点,还能用等号吗?为什么不能?不一样多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出示“≠”,引导幼儿观察)不等号和等号有什么区别?不等号放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二、幼儿操作。

  1、个别幼儿在黑板上看图摆放“等号”或“不等号”。

  2、幼儿集体检查。

  3、教师摆放数群卡,幼儿说出应该放等号还是不等号。

  三、教师小结“等号”、“不等号”的用法后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油画棒与水粉相结合的作画方法表现小蚂蚁。

  2、体验“排水画”作画的乐趣。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

  2、 油画棒,各色水粉颜料,水粉笔,白纸,废旧报纸。

  3、 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出示一张小蚂蚁图片。

  引导语:“一只小蚂蚁在草地上发现了好多的小豆豆,太好了!这么多食物搬回家够我们过冬了,可是小伙伴们都去哪里了呢?我们来帮助它。”

  2、变魔术——感受油水分离的奇妙乐趣。

  (二)教师出示范画,在画上刷上颜料。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三)幼儿讨论交流小蚂蚁搬豆的不同动态表现。(流汗,独自一人搬,俩人抬,众人抬等)

  (四)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画出不同的情景动态的小蚂蚁。

  2、鼓励幼儿添画喜欢的景物,使画面更加丰富。

  3、鼓励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背景色刷上去,注意方法。

  4、鼓励画得快的小朋友说说小蚂蚁的故事。

  (五)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结束语:我们回去把这个魔术教给其他小朋友玩好吗?幼儿添画喜欢的景物,使画面更 加丰富。 1、 鼓励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背景色刷上去,注意方法。 2、 鼓励画得快的小朋友说说小蚂蚁的故事。

  (六)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结束语:我们回去把这个魔术教给其他小朋友玩好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个美术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小蚂蚁,在活动初以幼儿最喜欢的变魔 术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这样能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在变小蚂蚁时我以魔术 师的身份运用魔术棒和魔术水把在铅画纸的白蚂蚁变出来,幼儿都很期待变出来 的蚂蚁所以在变蚂蚁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在轻松的环境中幼儿认识 了蚂蚁的各个组成部分。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但在活动中没有画蚂蚁的环节,导致幼儿在画蚂蚁时不知道先后顺 序。如果在活动中讲解一下画蚂蚁的方法可能会更好。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等几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初步了解家用电器的特点和用途。

  2.知道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向家长了解自己家里的电器名称和用途。

  2.录音机、《我家的电器》教师教资源。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景,引出各类电器。

  (1)教师将录音机插上电源播放音乐,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说出是通电的原因。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录音机为什么会响?

  幼:因为有电。

  教师总结:我们家里使用的一些能够方便我们生活、使用电的机器,我们称之为家用电器。

  2.借助教学资源了解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等几种常用电器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1)引导幼儿凭借已有经验,自由介绍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

  师:你们家里有什么电器?都有什么用处?

  幼:我家里有电视,可以看动画片

  幼:我家里有冰箱,可以放好吃的。

  幼:我家里有洗衣机,可以帮妈妈洗衣服。

  (2)结合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师: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幼:这是洗衣机,可以帮忙洗衣服。没有它,我们洗衣服会很慢。

  总结:我们每家都有很多家用电器,电脑、电视、电冰箱、微波炉等,这些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3.进行有关电器使用的安全教育。

  (1)组织幼儿讨论:使用家用电器有哪些危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幼:不能用手碰插座,不用湿手碰电器。

  (2)观看视频,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知识,如不用手指触摸插座接口,雷雨天要关闭电视,洗衣机和电风扇工作时不要用手去摸等。

  4.欣赏儿歌,知道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一些方法。

  安全使用电器

  用电器,结束一定要关闭,不乱开,不乱拆,

  湿手更不摸电器。

  电风扇,扇叶转,一叶一叶像刀片,手指伸进多危险。

  洗衣机、微波炉,还有电视、电脑、电冰箱,不能当做玩具玩,安全使用最重要。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2第12~13页,进一步了解电器的利与害,增强安全意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鸟弃儿的幼儿故事

下一篇:小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