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发布于:2022-06-13 00:24:07 作者: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通用12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通用12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熟悉歌词和旋律,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学会唱该歌曲。

  2、通过音乐律动表演,幼儿体验创编摘果子和嬉戏的乐趣。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苹果树和小朋友的彩图。

  2、准备歌曲的钢琴伴奏。(请另一位老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出音乐活动主题

  师:

  1、这是什么树?(苹果树)猜一猜是什么季节?(秋天)小朋友们在树下面干什么?(幼儿自由发挥后教师总结)

  2、秋天来了,幼儿园里的苹果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是香喷喷的苹果味。小朋友们看到那么多红苹果可开心了,他们决定一起去树下唱歌。唱的是一首名字叫《高高的苹果树》的歌。我们先来听一遍,听一听歌曲里发生了什么。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师清唱一遍)

  师:

  1、在怎么样的苹果树下唱歌?(在那高高的苹果树下)

  2、树下都有谁呀?歌词里是怎么说的?(坐着快乐的你和我)

  3、大家在苹果树下做什么呢?(我们唱歌,做游戏)

  4、一起来有感情地念一念歌词吧,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记性最好。(教师和幼儿一起有节奏地念两遍)

  三、教师弹唱,幼儿学习

  1、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幼儿尝试跟着教师一起唱,并且一边根据歌曲节奏拍手。教师用铃鼓打节奏,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拍手,拍肩膀或者拍大腿。

  3、指定个别幼儿来跟着老师一起唱,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肢体动作,幼儿尝试学习,增加意境美。

  四、学习舞蹈动作

  (借助苹果树的彩图,让幼儿模拟体会在苹果树下唱歌玩耍的乐趣)

  师:故事里的小朋友们玩的这么开心,现在让我们也一起去高高的苹果树下玩吧!我们在苹果树下不但要唱歌还要跳舞哦,先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1、教师先边唱歌曲边完整地演示一遍舞蹈,幼儿欣赏并且跟学。

  2、请幼儿和教师一边唱一边表演舞蹈动作两到三遍,速度逐渐由慢到快。

  五、律动游戏“找朋友”

  师:现在我们可以走出座位来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苹果树下表演,看哪几个小朋友最棒。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告诉幼儿在歌曲尾奏的时候自由走动找好朋友,歌曲开始后与好朋友一起表演,一遍完了以后换新的朋友再进行表演。教师可先找另一位教师搭档演示面对面表演两遍。

  2、幼儿参与游戏,和教师一起边唱歌曲边找朋友面对面来完成舞蹈动作。师幼一起表演数遍直到幼儿掌握为止。

  3、可叫表现好的幼儿单独给大家表演。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和线索,学习角色对话;懂得遇事要动脑筋。

  2.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头饰等。

  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激发猜测和想象。

  教师设置悬念请幼儿猜想:母鸡家的门前突然长出了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又长出了耳朵、嘴巴和尾巴,变成了一只大灰狼,这是为什么?

  2.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并讲述画面内容。

  (1)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母鸡发现了什么?它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小结:母鸡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觉得很奇怪:门前原来没有苹果树的,怎么突然长出了一棵呢?

  (2)出示图2,引导幼儿观察、回答: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掉下了几片叶子,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谁的耳朵?母鸡看到树上的耳朵,会说些什么?苹果树会说什么?

  小结: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苹果树说:“我们苹果树有的时候是这样的。”

  (3)出示图3,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又一阵风吹过来,苹果树上又出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嘴巴?会是谁的嘴巴?这时候母鸡会说什么?苹果树会怎么说?

  (4)出示图4,启发幼儿思考:苹果树又有什么变化?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母鸡看到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会说些什么?苹果树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5)引导幼儿讨论和猜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时肯定幼儿的回答。

  提问:苹果树会长出耳朵、嘴巴和尾巴吗?这是一棵真正的苹果树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苹果树现出原形?

  (6)出示图5,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母鸡想出的好办法是什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3.幼儿自主阅读《母鸡和苹果树》,看看讲讲画面内容。

  4.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理解母鸡的聪明智慧。

  提问:大灰狼为什么要装扮成苹果树?母鸡是怎么识破大灰狼的诡计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遇到奇怪的事情时要动脑筋想清楚,看明白,不要轻易上当。

  活动延伸:

  将故事《母鸡和苹果树》投放进阅读区,引导幼儿继续阅读、讲述。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安静倾听文学作品,掌握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语言及动作表情。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等几种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

  3.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有没有吃过苹果呀?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吃苹果呀?可是最近疑问苹果树婆婆她生病了,结不出好吃的苹果了,小朋友们如果你们生病了会怎么办呀?那现在老苹果树婆婆也生病了怎么办呀,小朋友们来帮她想想办法。嗯,刚才小朋友想到了好多办法,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看看聪明的小苹果树是怎样帮助老苹果树婆婆看病。

  基本部分:

  1、教师口述故事《小苹果树请医生》,幼儿安静地欣赏。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回忆并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苹果树都请了谁给树婆婆看病,它们能给树婆婆看病吗?它们为什么不能,那它们的本领是什么呀?

  (3)谁会给树婆婆看病呢?啄木鸟是怎样为树婆婆看病的呢?请幼儿学一学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4)这个故事里有谁帮助了别人?

  (5)说一说: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应该怎么办。

  3、教师复述故事,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跟教师一起学习各个角色语言,以及他们的动作表情。

  4、幼儿了解鸟类的特殊本领。(老师这还有许多小鸟,看一看小朋友们人不认识它们)

  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那些鸟呀?那你们知不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利用各种鸟类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认识的各种鸟及鸟的图片,并能说出几种鸟的本领。

  如:啄木鸟会捉树洞里的虫子,喜鹊会捉树叶上的虫子,猫头鹰会捉老鼠等等。

  5、启发幼儿思考并互相交流保护鸟类的办法。(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这么多小鸟的本领,知道了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们呢?)

  结束部分:

  律动《小鸟》。幼儿学小鸟一次飞到户外去游戏。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和线索,学习角色对话;懂得遇事要动脑筋。

  2、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图片等。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这是谁?(母鸡)这只母鸡住在美丽的大树林里。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并讲述画面内容。

  (1)播放图片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可是一天早上,母鸡醒来,推开窗户,突然……

  (播放图片)母鸡这是什么表情?在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表情?

  哇!母鸡到底看到了什么会这么惊讶?(播放课件:苹果树)

  看到苹果树,母鸡为什么会这么惊讶啊?母鸡说了:“原来这里昨天还没有这棵苹果树,怎么今天突然有了呢?”

  小朋友们,你觉得这棵苹果树是哪儿来的?(种的)为什么种在这?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2)播放图片2,引导幼儿观察、回答:

  呼!一阵风吹来,几片树叶落下来,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耳朵什么样子的?苹果树会长耳朵吗?你觉得这会是谁的耳朵?母鸡看到苹果树上长出了耳朵会说什么啊?(幼儿回答)

  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母鸡说什么了?

  嘘!这什么声音“我们苹果树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苹果树说话了,它怎么说的?母鸡在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棵苹果树啊?

  (3)播放图片3,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这时,呼!又吹来一阵风,几片树叶落下来,快看苹果树又出现了什么?尾巴什么样子的?(毛茸茸的)苹果树会长尾巴吗?你觉得这会是谁的尾巴?母鸡看到苹果树上长出了尾巴会说什么啊?(幼儿回答)

  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毛茸茸的尾巴。”母鸡说什么了?(幼儿重复)嘘!苹果树有说话了,“我们苹果树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苹果树说什么了?(幼儿重复一遍)母鸡在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棵苹果树啊?

  (4)播放图片4,启发幼儿思考:

  就在这时,又一阵风吹过,哇!苹果树又出现了什么?(师做害怕状)什么样子的嘴巴?这么可怕的嘴巴会是谁的呢?那母鸡这时又会说什么?苹果树有说什么了?

  (5)引发幼儿讨论和猜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是一棵真正的苹果树吗?为什么?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现出原形来?(幼儿回答)

  (6)播放图片5,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母鸡想出的好办法。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好方法,聪明的母鸡也想了一个好方法。母鸡说“苹果树秋天是会落叶的。”苹果树说:”是的是的,我们苹果树秋天是会落叶的。”

  于是,苹果树摇啊摇。小朋友母鸡想了什么方法?(苹果树秋天落叶)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苹果树晃动的样子。就这么晃啊晃,结果树上的叶子都掉了下来。

  哇!快看这棵苹果树是谁假扮的?大灰狼接下来要干嘛啊?(吃母鸡)那母鸡应该怎么做?(幼儿回答)

  (7)播放图片6,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母鸡是怎样做的啊?(幼儿观察图片说)大灰狼抓不到母鸡,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3、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学说角色对话,理解母鸡的聪明智慧。

  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母鸡和苹果树。

  提问:苹果树是谁扮成的?大灰狼为什么假扮苹果树?

  母鸡是怎样识破大灰狼?(师晃动引导幼儿)你觉得这只母鸡聪明吗?为什么?(遇事动脑筋,不轻易相信别人。)

  母鸡识破大灰狼的诡计之后,又是怎样做的?(快跑、躲起来)

  4、分组讲故事,学说故事角色对话。

  小朋友后面每张桌上都有故事图片,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讲讲母鸡和苹果树的对话吧?

  5、让幼儿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你遇到坏人或危险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先躲起来,保护自己,再想办法抓坏人。)

  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再去区域里表演一下《母鸡和苹果树》的故事吧。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发现本班有部分幼儿还是不错的,可是还有部分幼儿胆小,不敢举手,话语声音小,说不完整。第一堂课,我的把握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又重新上了第二次,在第二次的实施中针对上一次的不足,进行了修改和画面的调整,幼儿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在第二课提升了语言。为了看第二次的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当天晚上就布置幼儿回家讲述,家长记录,第二天拿到记录,效果还是比较满意,毕竟孩子们都能够知道我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把他讲出来。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我还是继续以这种方式,时时关注孩子的发展及掌握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时的提出修正。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后能知道冠状病毒的由来和传播途径。

  2、会说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预防病毒。

  3、感谢白衣天使在医院和病毒战斗,保护我们。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冠状病毒照片

  3、幼儿知道一些基础的讲卫生的知识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今年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幼儿从怎样过春节说起,出示医生病人,检查防疫等图片)

  教师小结:有一种叫冠状病毒的家伙来到了我们身边,让许多的人都生病了,我们都知道了生病了都很难受,那它们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呢?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PPT课件,感知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故事前段部分

  提问:冠状病毒都喜欢待在什么动物身上呢?

  为什么后来又跑到我们人类身上了呀?(知道野生动物不能吃,吃就会有病毒跑到我们身上。)

  2、教师讲述故事后部分

  提问:冠状病毒喜欢藏在哪里呢?

  怎么样的人才会生病呢?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故事观看PPT

  师:那生病了谁来保护他们,为他们治病呢?

  我们要谢谢这些白衣天使控制病毒的传播,让我们少受伤害。你们想对叔叔阿姨说些什么呢?

  我们班有位小朋友的妈妈去危险的地方与病毒做抗争,我们想送什么礼给他们呢?

  让我们对叔叔阿姨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保护我们,你们辛苦了。”

  活动延伸:

  1、让孩子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并了解一些其它保护自己的方法。

  2、在区域里可让孩子制作一些礼物送给这些大爱无私的叔叔阿姨们。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6

  活动目标:

  1、在已会折“苹果”的基础上,用多种材料组合图形形成“苹果树”。

  2、学会小组间的初步分工协作,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大白纸六张、方形红、绿、黄色纸若干、绿色纸片和绿色叶子若干、浆糊、抹布、报纸、牛皮纸、白卡纸、棕色卡纸等、油画棒、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苹果树图片,了解苹果树的基本组成,知道苹果树分为树干、树枝和果实、树叶几部分。

  (评析:对苹果树的形状构成,孩子们倒是再熟悉不过。本环节主要的是通过观察了解为下环节活动做好铺垫)

  二、扩展幼儿经验,发挥幼儿想象。

  提问:如果用折纸的方法来表现苹果树,你可以怎么来表现?也可鼓励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想办法。

  (评析:本环节通过老师的提问来充分扩展幼儿的已有经验,也使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下环节的制作显得多姿多彩、精彩纷呈。)

  (幼儿在本环节中,想出了很多的好办法。如苹果可以折叠,这样“就像长在上面一样”有立体感。“还要加上绿色树叶,才更好看”。树枝和树干可以用白纸画并涂上颜色,也可以用棕色的卡纸剪成树枝的形状,还可以用报纸卷,用牛皮纸撕贴。哈,办法又多又好)

  三、表扬幼儿的创意,并总结经验,简单讲述制作要求。

  1、树干可以用报纸折叠或卷曲,也可以用牛皮纸直接撕贴,也可卷曲、折叠,卡纸可以剪出树干后粘贴。

  2、苹果可以用提供的彩色纸折叠

  3、树叶可以用提供的剪好的叶子粘贴,也可用提供好的绿色纸片画好树叶形状后剪下来粘贴

  4、难点把握:树干的大小。针对平时幼儿多用16K纸绘画的情况,提醒幼儿剪贴、撕贴的树干看起来一定要粗壮,这样才可以承受满树的苹果。

  (评析:本环节在材料的提供上充分显示了层次性。用白卡纸和棕色卡纸制作树枝,相对幼儿来说较为熟知。而报纸和牛皮纸是幼儿不常使用的材料,对幼儿来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用于折苹果的方形折纸有稍大的、中等的、也有较小的。有黄、绿、红等颜色,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现解和喜好来选择。而辅助材料则提供了有剪好的绿树叶,也有长方形纸片供幼儿剪贴树叶和撕贴树叶)

  四、每组幼儿分工合作完成一棵苹果树,老师对分工有异议或操作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

  (评析:在做好各种铺垫活动后,幼儿的制作终于开始。在一开始的商量和讨论中,有的组的幼儿对分工持有异议,如大部分人都抢着先去折苹果,而树干却无人问津。而有的组好多人先去撕扯牛皮纸,准备做树干,苹果却迟迟没有“上树”。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及时介入进行了引导,使孩子们的操作能有序进行。

  在制作活动中,幼儿对常用的卡纸不屑一顾,对不常出现的牛皮纸和报纸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基本上是选择了这两种纸张来做苹果树的树干。

  活动中,个别幼儿对撕牛皮纸不太熟悉,不能较好掌握牛皮纸的韧性。撕不出树干、树枝的形状。老师引导幼儿用手指捏紧纸张,控制手部肌肉,一点点一点点地往下撕,这样才能撕出想要的形状。

  在苹果排列和色彩的搭配上,幼儿显现出平日里较强的对色彩的感悟能力。构图错落有致,主次鲜明,色彩红黄绿相间,让人爱不释手。)

  五、展示并评价六个组制作的苹果树。

  请幼儿评选最喜欢的那棵树,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并根据构图饱满、色彩搭配、制作技巧等因素进行评价

  (评析:本环节充分给予幼儿展示和自我评价的机会。老师一句“你最喜欢哪颗苹果树”的提问拉开了作品评价的序幕。因为纸张较大,所以评价时幼儿都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放着那六张鲜艳无比、夺人眼球的折纸苹果树。孩子们各抒己见,表达了对某颗苹果树的喜爱。当然也附带着说出各种理由。“看起来就很好看”、“苹果多”、“树像真的”……老师也在孩子们发表的感想基础上,根据构图平衡、色彩搭配、制作技巧等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使幼儿在了解本组作品优势的基础上,了解其他组的作品优点,从而对下一次活动提供帮助)

  活动延伸:

  1、在手工区提供较大的纸张和相应材料,继续制作苹果树。

  2、学会折更多的水果,制作梨子树、桔子树等。

  (评析:满足幼儿继续制作的愿望,并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变化和发展,使幼儿对这种组图折纸活动一直保持良好的兴趣和动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的喜好给树上画上果实,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2、了解绘画活动的多种形式

  3、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及审美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绘画的多种形式

  活动难点:

  锻炼幼儿的审美及生活常识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画好的苹果树背景图

  2、彩纸,泡泡泥,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小朋友都有没有见过苹果树,苹果树上都有什么,都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进行提问,幼儿讨论后回答,引出本次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分组进行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材料。

  2、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醒幼儿,给予幼儿一定的提示给苹果树上的果实进行涂色或粘贴。

  3、涂好,粘贴好苹果后,给苹果树涂上颜色。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给已经完成的画涂上好看的背景色,向幼儿进行展示并作出简单介绍。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苹果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温暖快乐的故事氛围。

  3.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描述苹果的特征。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重点难点

  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录音机1台,录音带1盒

  2.苹果,苹果脯,苹果酱若干。

  3.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开心果园》和《快乐手工》各1册。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安静地倾听故事,教师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

  “有什么动物来摘苹果?”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

  2、理解故事内容。

  (1)让幼儿一边听故事一边逐页翻看《开心果园》第1~4页的故事图画,组织幼儿说一说:“秋天的苹果树上有什么?”闻一闻,又大又红的苹果有什么气味?“苹果树上有多少苹果?”“每个动物摘了几个苹果?”苹果树上的苹果差不多被动物摘完了,为什么苹果树小了?“

  (2)启发幼儿说一说:“苹果树上的苹果看起来怎么样的?”让幼儿在苹果树上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说说它的样子。鼓励幼儿尝试右手或身体做一个又大又圆苹果的形状。

  3、联想与分享。

  (1)教师问:“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味道是怎么样的?”你吃过苹果吗?“你喜欢吃苹果吗?”

  (2)让幼儿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苹果、苹果脯和苹果酱,说说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4、手工和活动。

  指导幼儿按照《快乐手工》的制作步骤撕贴出一个香甜的苹果。

  5、简单点评幼儿的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大部份幼儿能理解故事的内容,认识了苹果,了解了苹果的形状特征及其味道;在这个活动进行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大部份幼儿学会了与人分享的道理。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9

  设计意图:

  孩子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全方位感知了水果,认识了常见水果的形、色、典型特征,因此,制作漂亮的常见水果使孩子对水果的感知经验进行梳理,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萌发孩子的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一、学习自主选择颜色撕贴水果。

  二、能在撕撕贴贴中体验制作水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若干不同颜色的长条纸,一棵空白轮廓的果树,幼儿人手一份水果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你们都认识苹果吗,那苹果宝宝都有那些颜色啊?对了,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还有绿色的。你们觉得这些颜色漂亮吗?我这里有一个苹果宝宝在哭,它说别人都有漂亮的颜色,可是我没有,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你们想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啊?好。

  二、教师示范撕粘苹果。

  (一)教师选择一种颜色的纸,用左三个手指拈住这张纸,另外三个手也拈住纸,往不同的方向用力撕,将它撕成小小的一条条。

  (二)请幼儿跟着教师徒手练习。

  (三)在纸的一面涂上少量的胶水,再将纸条粘贴到苹果上,不能粘到轮廓的外面去哦。

  (四)将多出来的纸条放到筐子里,不可以扔到地上。

  (五)粘好后用毛巾把手擦干净。

  (六)你们看这个苹果是不是变漂亮了?还有很多的水果宝宝也说了,给我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吧,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我们来看看都有那些水果宝宝,它可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三、幼儿粘贴水果。

  (一)给每组幼儿分发不同种类的水果轮廓。

  (二)幼儿自由选择色纸进行撕贴。

  (三)提醒幼儿胶水涂得少点。

  (四)提醒幼儿将多余的小纸条放到筐子里。

  (五)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六)请幼儿边做边说一说:我给什么果子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例如:我给苹果穿上了红颜色的衣服。

  四、制作水果树。

  请幼儿将自己粘贴好的水果拿上来,教师按轮廓剪下来制作成一棵水果树。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涂色,感知色彩,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动手能力,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3、让幼儿知道苹果的营养价值,产生爱吃苹果的情绪。

  活动准备:

  画有苹果树简笔的纸张,蜡笔。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是一棵苹果树,可是这棵树没有穿衣服,它很冷,怎么办呢?”生:“帮它穿上衣服”。

  2、新课学习。请幼儿观察窗外的树木,看看树干,树叶是什么颜色。老师出示苹果树,边问幼儿是什么颜色,边示范涂画,图的时候强调拿笔的姿势,要求幼儿自己涂色时要朝同一个方向涂。老师要求先涂树干,在涂苹果,最后涂树叶。

  3、幼儿自己作画。老师指导。生:“老师,我的苹果还没熟,所以我画的苹果是青的”。师:“好的,你真会动脑筋”

  4、请画好的幼儿把画交给老师写上名字,老师评价,表扬鼓励。奖励大红花。

  5、结束部分。请幼儿说说苹果好不好吃,老师说说苹果的营养价值,鼓励幼儿多吃苹果。一起唱歌曲《树上许多小苹果》,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苹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点画出大小不一的苹果。

  2.对不同的绘画形式感兴趣,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苹果树干图人手一份。

  2.黄、绿、红颜料每桌一盘、抹布、废报纸。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一)歌表演:摘苹果。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树上结了许多苹果,我们一起去果园里摘苹果吧!"引导幼儿站起来表演“苹果歌”,边唱边做动作。

  (二)教师:"我们摘完了苹果,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随即老师把轮廓图贴在黑板上"呀,树上还有苹果吗?苹果全被我们摘光了!你们说这样好看吗?"(不好看)那你们来想想办法让苹果变出来吧(鼓励幼儿帮想办法)。老师也来想一个办法把苹果变出来!"

  2.教师示范讲解。

  (一)教师:"我要请两个好朋友来帮忙变苹果,一个是它。"随即伸出食指,问幼儿:"它是谁呀?"(食指),"还有一个好朋友是颜料。"出示颜料盘。"看看颜料盘里都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黄色、绿色)。

  示范讲解:"现在我开始变苹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变苹果的。""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苹果树上变、变、……"

  (二)老师:"噢,原来老师变苹果还要念好听的儿歌呀!"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听的儿歌吧!"引导幼儿伸出食指念一念。

  (三)老师再次变苹果,请幼儿帮忙念儿歌。你们看老师变的苹果一个是大的一个是有点小的,你们知道怎么变大苹果、怎么变小苹果吗?(食指轻轻一点的时候是小的,食指用力点的时候是大的)

  (四)师:"老师刚才变了一些苹果,哪个宝宝也上来变些苹果?"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点苹果。提醒幼儿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一起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苹果变的时候要分开一点,不要重叠)

  (五)师:"果园里还有许多苹果树,上面的苹果都没有了,你们愿意来帮它们变苹果吗?"

  3.提出作画要求。

  a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用力变变变。

  b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就马上拿开,不要左右移动。

  c鼓励幼儿这边变变,那边变变,多变些苹果。

  d提醒幼儿在换颜色的时候要先用抹布擦干净手。

  e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变苹果。

  4.幼儿开始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讲评。

  教师:"苹果树上又长满了苹果,看一下你自己变的苹果,再看看其他宝宝变的苹果,你喜欢哪一棵苹果树呢?"引导幼儿放到黑板上(布置成树林),互相欣赏。

  6.结束。

  师:"宝宝们真能干,变了这么多的苹果,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吧,奖励每人一个红苹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树》 篇12

  活动目标:

  1认识棕色,涂染树干,用连点成线的方法画出树冠。

  2尝试用圆形物扣印苹果。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瓶盖,笔帽等;红色的带有海绵的调色盘,棕色,绿色彩笔。 准备两幅画有苹果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拍手问答歌引入;

  什么树上结香蕉?(香蕉树上结香蕉。)

  什么树上结桃子?(桃子树上结桃子。)

  什么树上结苹果?(苹果树上结苹果。)

  2、出式两幅图片,幼儿观察比较;

  (1)提问幼儿: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2)激发幼儿学习扣印的欲望。

  3、认识几种扣印物品,学习扣印方法;

  (1)认识圆形扣印物,笔帽,瓶盖;

  (2)教师讲解演示扣印的方法;

  (3)请1——2名幼儿演示扣印,教师针对问题重点讲解。

  4、幼儿为大树扣印苹果。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扣印出大小不同的苹果,并提醒幼儿要保持画面清洁。

  5、用连点成线的方法画出树冠并涂色。

  6、观摩展览;

  (1)幼儿相互参观,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将幼儿的绘画挂在美工区展览。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用圆形扣印出什么?如:皮球,泡泡等。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