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2、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幼儿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
四、出示防火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五、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话介绍自己的宝贝;
2、有玩具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培养幼儿有东西大家分享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在家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宝贝带到幼儿园。
2、教师准备几种自己喜欢的物品,一段优美的轻音乐。
3、多种事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猜猜老师准备了什么宝贝(配准备好的音乐)
1、老师用神秘的口吻说:“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宝贝,请小朋友们猜猜在老师身后的是什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跟好奇心。
2、老是向幼儿介绍自己宝贝的玩法跟本领。
二、幼儿介绍自己的宝贝
1、教师鼓励幼儿,让孩子自己大胆的举手,上前来让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带的是什么宝贝。对内向的孩子要对其进行帮助,在自己的带领下进行。
2、由自己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带的宝贝的名字。
3、像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宝贝的多种玩法和自己宝贝的本领。
4、教师赞美、拥抱孩子的.宝贝,让小朋友感受到老师的爱,拉近孩子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三、向幼儿展示图片,让幼儿广泛的认识更多的事物
1、仔细观察,让幼儿看一下以前是不是见过图片中的东西。
2、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事物的名称,并说出它的玩法或用途。
3、幼儿互相讨论,向其他的小朋友询问一下图片中自己不认识的事物。
四、互相分享宝贝
幼儿自由结伴,将自己的宝贝介绍给同伴,教会好朋友应该怎么样玩自己的宝贝。同伴之间互相讨论:自己的宝贝好在那里?我的宝贝好不好玩?
活动延伸:
争得幼儿的同意之后可以将儿带来的宝贝留在幼儿园里,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跟小朋友们继续分享。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领域:
社会、艺术
活动目标:
1、能说出交通标志的外形特征和含义
2、尝试制作活动室的安全标志
活动准备:交通标志图片、画笔、记录表《要小心的物品》
活动过程:1、我认识的交通标志。
出示交通标志,请幼儿说一说交通标志的外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其含义。
归纳这些交通标志的规律:外形简单,颜色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
颜色和外形:红色的圆形表示禁止;黄色的三角形表示警告;蓝色的长方形表示指示。
2、观察活动室环境,寻找安全隐患。
想一想:活动室里有哪些东西可能会造成危险?(幼儿边说教师边记录幼儿说出的危险物品)
分组到活动室的各区域、各角落找一找你,看看有哪些东西会造成危险,并记录在《要小心的物品》统计表中。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分享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才不会造成伤害,如:
正确使用剪刀、订书机。
豆子、卫生纸等不能塞进鼻子和耳朵里,也不能吞到肚子里。
玩具和钱币等不能放进嘴巴里。
不拿剪刀、筷子等尖利和细长的东西奔跑,以免戳到自己和别人。
线和绳子不能缠到脖子上玩。
不能乱丢东西,以免不小心踩到而滑倒。
洗手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以免滑倒。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很多孩子不爱护环境,纸屑乱丢,吃了水果的水果皮也不扔在垃圾桶里,有时候教室里乱糟糟的,卫生习惯很差。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能简单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正确的游园规则。
2:通过评价和体验,形成正确的爱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准备
小树模型、树叶剪纸、苹果卡片、花朵、模拟鱼池、模拟商店、各种零食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秋天来了,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2、先让孩子们自由游玩。(有的孩子把苹果摘下来,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进鱼池逮鱼,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树叶,有的孩子买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后的袋子到处乱扔。)
3、让孩子们看看现在的公园什么样了?(树上没有苹果了,树叶也少了好多,花儿没有了,鱼儿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到处都是。)
二、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
1、这样的公园还有人来玩儿吗?你喜欢这样的公园吗?
2、那么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学习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做法,应该怎样做?
3、纠正错误,恢复公园原貌,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游一次公园。(孩子们不摘苹果,不扯树叶,把开始摘的苹果和扯的树叶粘在树上,不掐花,不逮鱼,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里。有的孩子还把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还把弯了的小树扶正。)
三、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平时上公园是怎么玩儿的?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别人做的不好的行为该怎么办?
四、加深体验:我和妈妈上公园
由老师扮演妈妈,一些小朋友扮演游客,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上公园玩儿,游客故意做出一些折树,采花,扔纸屑的行为,让幼儿来判断对错,并培养幼儿大胆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从而加深幼儿印象,自觉自发的爱护环境,达到活动的目的。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春游中的户外安全提示标志,了解安全标志的作用。
2、能够在安全标志的提示下注意自己的活动安全。
3、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难点:
能看懂户外安全标志,并了解安全标志所要提醒我们的事。
活动准备:
1、《小兔去春游》故事和PPT。
2、各种户外安全标志图。
活动过程:
一、互动交流,激发兴趣与幼儿共同回忆前不久开展的春游活动经历,再次体验春游时的愉快心情。
提问:
1、前几天我们去了哪里春游?
2、你看到了什么最开心?
小结:我们最喜欢去春游,大家高高兴兴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没有人受伤,真开心!
二、欣赏故事《小兔去春游》(观察春游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安全标志)春游安全标志:系好安全带、禁止翻越栏杆、请勿喂食1、引出故事:今天,有一个小动物也想去春游,猜猜它会使谁?(小兔)。我们来看看,小兔是不是也能和我们一样高高兴兴去春游,安安全全地回来呢?
2、第一段:小兔去春游,它上了旅游车,看到车厢里有这样的标志,这是提醒大家要干什么?
3、第二段:小兔来到动物园,看到小企鹅们在栏杆后面的水池里游泳,它正想翻过栏杆到小企鹅旁边去,忽然看到了这个标志(禁止翻越围栏),这个标志是提醒我们什么事情?
4、第三段:小兔又和大家一起去看黑冠鹤,它觉得黑冠鹤好漂亮,正想把自己的饼干给黑冠鹤吃,可是它又发现了一个标志,这个标志又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小兔去春游的时候,因为它看懂了安全标志,小朋友们也提醒了小兔避开危险,保护好自己,所以小兔能和大家一样高高兴兴去春游,平平安安回来,小兔谢谢大家了!
三、 游戏:快速认标志(复习巩固对安全标志的认识)老师在教室空地上安放三个安全标志牌,幼儿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走走,音乐停,教师说出一种标志,孩子听明白以后迅速找到标志前站好,最快找到的孩子为胜。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
2、编排情境表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
(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
(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
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
(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天气变得越来越热,食物很容易变质,为此小学组织各班为孩子们上“食品安全教育课”,让孩子们树立起严格的食品安全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些学生在吃了一些食品之后会有腹泻、腹痛、呕吐等现象。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xx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20xx年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xx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4、食品饮食卫生的基本知识。
(一)细菌性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
1. 细菌性的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也有不同的种类。 ( 1)有一些细菌常常存在于被感染的动物及其粪便当中,进食受到污染的禽类包括肉、蛋、鱼、奶及其制品的时候就可以导致食物中毒,一般在进食后 12至 36个小时出现中毒的症状,中毒的表现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的病程有三到四天。
( 2)有一些细菌,存在于人或者动物的化脓性的病灶当中,进食受到污染的奶类,蛋及蛋制品、糕点、熟肉就可以导致这一类的食物中毒发生。发生这一类的食物中毒一般是进食后一到六个小时出现症状,症状有恶心、剧烈的呕吐、腹痛和腹泻,一般在一到三天就可以好转,痊愈。
( 3)有一些细菌,存在于土壤、空气、尘埃当中,进食受到污染的这个剩米饭、剩菜、凉拌菜等,就可以导致食物中毒。这种中毒一般进食一到五小时以后就可以出现症状,主要的症状也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 、细菌性的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 1)食堂从业人员应该坚持健康的检查制度,凡是患有一些消化道疾病,痢疾、像伤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不能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工作。
( 2)食堂从业人员如果有皮肤的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
( 3)食堂的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个性卫生习惯。
( 4)严格把握食品的采购关,禁止采购腐烂、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动内容:
玩得健康好成长
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提供若干组成对的安全行为与危险动作的图片如:"用树枝打闹"、"投掷小石头"、"挥动小刀"等。提供若干个安全品或危险物的实物与卡片,如:空药瓶、易碎物(卡片)、尖锐物(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分组感知讨论,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1)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也许会发生什么事?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小朋友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2)帮助幼儿整理生活经验,了解避免危险的方法: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如鞭炮、玻璃);正确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闹等。
2、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午睡室、卫生间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两两结伴去寻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为不安全的地方贴上红色警告标记,提醒孩子注意。
活动结束:
幼儿集体或分组操作实践,利用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情景,让幼儿学习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行为。
(1)小心关门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为什么会哇哇大哭?""应该如何地小心关门或开门?"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2)安全使用剪刀强化巩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护行为,为奠定良好的习惯打基础。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