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及了解霸王龙、棘龙等多种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图书、图片、海报、模型、VCD等。
2、有关霸王龙、棘龙的图书、图片、小神童软件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资料,说说我认识的恐龙
你认识哪些恐龙?
二、认识霸王龙
1、教师提问:
(1)霸王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2)霸王龙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外形特征。
3、老师小结:霸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最大的肉食动物;它有大脑袋、非常锋利的牙齿,前肢较短,每个前抓只有两个指头,后肢较长和粗,每个后肢都有四根指头,而且前肢和后肢的指头上都有尖尖的爪子,它是靠后退行走的,它有一条长而粗的尾巴,尾巴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皮肤有绿色、咖啡色。
4、霸王龙是怎样猎杀其他动物的?
5、教师小结:霸王龙捕捉猎物时,先用前肢把猎物捉住,再用锋利的牙齿咬住猎物的脖子,把猎物咬死后,用尖尖的爪子把猎物撕开、吃掉。
三、认识棘龙
1、老师出示棘龙的图片。问:
(1)“你们知道这图片上的是什么恐龙?”
(2)“棘龙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棘龙的外形特征
2、老师小结:棘龙是肉食恐龙,它的背上长着大大的、象帆船一样的帆状脊,帆状脊可以帮助棘龙调节冷热温度,热的时候可以散热,冷的时候以吸热,棘龙的嘴巴尖尖的,长有直直的、锋利的牙齿,它短短的手臂上长有四跟锋利的抓指,腿和尾巴都非常的粗和有力,腿上长有三跟锋利的抓指,有时只要踩上一脚就会把小猎踩死。
3、老师提问:“棘龙遇到敌人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4、老师小结:当棘龙遇到敌人时,它会用它强而有力的尾巴去抽打敌人,把敌人吓跑而保护自己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恐龙的事情?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交接棒的方法。
2、练习接力快跑,训练快速跑的技能。
3、幼儿尝试、探索,愉快体验。
4、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小木棒。木柱或小椅子3个,小椅子2把。音乐磁带。
重点:
幼儿以原地练和跑步练习交接棒。
难点:
迎面接棒跑。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走跑交替,变换队形。
2、热身运动,前脚掌走,高抬腿走,原地向上跳,左右弓步下阵,双手触脚尖。
3、幼儿分组讨论、探索、尝试不同跑的方法。
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跑的动作要领;两手放松半握拳,两臂弯曲放在腰的两边,自然摆动,跑时身体稍稍前倾。
2、幼儿自由练习快跑,距离20米,教师强调跑时要注意要领。
3、学习交接棒,教师示范讲解交接棒的方法,幼儿用右手拿棒一端,将另一端交到对方手里。
4、重点,幼儿以原地练和跑步练习方式练习交接棒。
游戏:迎面接棒跑。
趣味接力跑:幼儿自由讨论接力跑的多种方法,加大难度,增加接力跑的趣味性。
结束部分:
放松身体:
1、教师与幼儿一起评价谁的表现好,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幼儿参加体育锻炼。
2、玩游戏:请你和我这样做,做拍腿、拍肩、抖肩、转腰等动作。
活动拓展:随机利用周围可取物进行接力游戏。
家长领孩子晨跑,锻炼腿部肌肉能力,增强体质,培养体育运动兴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 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 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 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 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 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 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 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能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老鼠画猫》歌曲音乐、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老鼠吗?老鼠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猫吗?猫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合着伴奏完整范唱一遍。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师:小老鼠画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2.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3.幼儿听音乐找歌曲里的滑音,用标记符号在图谱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学唱滑音。
4.出示反复记号,合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现在家庭中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时,家长也会将孩子独自一个人留在家中。如果这时有陌生人来访,幼儿该如何分辨来访人是好人还是小偷。为此,我设计以下这堂课,让孩子通过游戏,尝试在不同情景中来应付和处理。使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目标:
1、培养幼儿随机应变能力。
2、教给孩子自护常识。
重点:设想情境,让幼儿通过已有感知来应付。
难点: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想出多种应付的办法。
准备:录像机、图片
过程:
一、放录象,让幼儿溶入其情境中
有一位陌生人敲门。让幼儿感受自己在家该不该开门。
二、讨论,设想不同的情境及对应的办法。培养幼儿随即应变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进行表演。
先自由选择分组表演,鼓励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应付。
设想情境:1、陌生人是坏人。
2、陌生人是父母的朋友。
3、陌生人是销售人员。
四、选择2—3组幼儿进行表演。
五、延伸活动:
课题活动:着火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不要紧张。
2、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使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安全防火、灭火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录像带一盘(内容为大火烧毁房屋、向消防中心报警、消防队员和群众一起救火的镜头)。
3、布置好情景表演的场景。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大火烧毁房屋的录像,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2、组织幼儿讨论: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火灾是怎样引起的?火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办?
3、继续观看录像使幼儿知道火警电话是119,报警时要说明着火地点,着火物、自家电话号码和姓名。
4、模拟打火警电话,教师演示拨打“119”电话的方法,并提示幼儿说清着火物、着火地点和自己姓名以及电话号码。
5、观看消防队员和群众一起灭火的录像。组织幼儿讨论,消防队员用什么灭火?他们怎样扑灭高楼上的大火?向幼儿介绍高压水龙头、云梯、空气呼吸器、湿毛巾在灭火过程中的作用。
组织幼儿讨论:
如果小朋友家里发生火灾,屋里有许多烟,你怎样逃出来?引导幼儿模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身体向外跑,懂得烟往上飘,下边烟少的道理。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做逃生演习。教育幼儿遇到危险不要紧张,运用学到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首尾相连的自然测量方法,初步掌握用自然物进行测量。
2、具有对测量方法进行探索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科常区里幼儿尝试自然物测量。
2、环境材料准备:各种测量工具(绳子、纸条、布条、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价值分析:交流巩固竹子的用途,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竹林图片
2、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竹林种植了许多的竹子,竹子可以做工艺品、纺织品、家具,竹笋还可以吃。
二、学习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价值分析:了解首尾相连的自然测量方法,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竹子。)
1、第一次测量
(1)提问:竹子有多高呢?(幼儿讨论)
(2)师: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选一种来给竹子量一量。
(3)幼儿尝试测量,提醒幼儿在测量时要仔细。
(4)提问:你是用什么测量竹子的,怎么量的?
(5)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教师点评。
2、教师示范以毛线进行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教师示范测量方法。
测量时,找准起点要一段接一段,头尾相接地测量,这种方法我们叫首尾相连。测量的时候注意一定要从起点开始进行测量,每次将测量工具放平放直,注意不要倾斜。
3、第二次测量
(1)幼儿运用测量首尾相连的方法再测量同一根竹子。
(2)幼儿进行记录并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
三、最高的竹子(价值分析:通过测量最高竹子巩固首尾相连自然测量方法。)
1、提问:请你找找最高的竹子,使用绳子用刚才的方法量一量它有多高?
2、提问:你找到的最高的竹子是哪根,它有多高?
3、幼儿交流,集体验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