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水果扑克牌》中班教案

《水果扑克牌》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0-10-01 15:13:22 作者:

《水果扑克牌》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果扑克牌》中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果扑克牌》中班教案

  教学目标:

  练习10以内的加法,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教具:大扑克牌9张。

  幼儿材料:水果牌36张(1—9)、大王1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教师出示水果牌,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集体游戏“凑10”。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让幼儿将自己的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扣放成一摞。

  2、教师出示一张大扑克牌,幼儿翻开水果牌最上面的一张看是否和教师的`大扑克牌数相加后得10。

  3、如能凑成10就把这张牌放在一边做为赢卡,如不能凑成10则不动。等待教师下一次出大扑克牌。

  4、游戏结束时,比一比谁的赢卡多。

  三、幼儿游戏“凑10捉王”。

  1、教师讲解玩法。

  玩法:将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后捉着分发成四摞,每摞8张,将大王随意放在其中一摞牌的最下面,剩余4张水果牌留在手中作为机动牌。

  然后分别翻开每摞最上面的牌,用4张牌中的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凑“10”,如果能凑成“10”就可以拿走这几张牌放在一边,再继续翻开拿走的那几张牌下面的牌,继续“凑10”,直到露出大王为止。

  如果翻开的4张牌不能凑成“10”,可翻开机动牌帮助凑数,如果还不能凑成“10”,则表示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捉王失败。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掌握游戏的技巧,如果用两张或三张扑克牌都能凑成“10”时,应选用三张扑克牌,这样才能争取有机会翻开更多的牌。

  四、教师针对游戏情况进行总结。

  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掌握简单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活动主要分两部分展开,在师生共同活动“凑10”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活动的目标。

  在幼儿独自进行“凑10捉王”游戏时,难度提高了,要在4张牌中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得10,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兴趣很高,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也掌握得较好。

  在巡回检查中,对个别未能掌握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幼儿,在边操作边交流中启发引导他们掌握游戏的技巧。当幼儿熟悉了玩法之后,他们对数的分解和组成有了浓厚兴趣,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