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9 02:06:51 作者:

【实用】大班教案模板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大班教案模板6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将语言表述的故事转换成形象造型,让孩子学会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故事。

  2、启发幼儿合理安排画面。

  3、培养幼儿分析、理解、概括等能力。

  二、活动重点:

  学会构思,合理安排画面,表现各种形象、神态和动态。

  三、活动难点:

  自我表现,自我认识故事中形象的活动。

  四、活动准备:

  八开图画纸撕成四份,装订成册,共20册,画出封面,一本大图书(四开)自制,彩笔,报纸,VCD碟片。

  五、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我把他藏在了VCD片中,故事的题目就叫《狼来了》,让我们一起安安静静地来听一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

  (二)、幼儿听故事,看碟片。

  老师提问:

  1、从前,有个小孩子每天在山上干什么?

  2、他一个人觉得很没意思,就做了什么事?这时他心里怎么想?所以脸上很得意!山下的人们听见了“狼来了”,他们是怎么样的?(生气)

  3、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没有人相信小孩的喊声,小朋友怎么样了?狼是怎么样的?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瞧,老师昨天已经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本图书,第一面是封面,翻开了第2页是第一段小孩故事,第3页是小孩骗人,第4页讲小孩哭了,书的最后一页是封底,像这样3~4个画面依次画故事内容的形式我们叫连环画形式。

  2、接下来,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订好了本子,请你也将这个故事用连环画画出来。

  3、按故事情节发展,概括表现故事内容。(先怎样……后怎样)

  4、用自己眼光去观摩、想象,用自己思想和画法表现感受。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故事有始有终。

  2、不同表情地表现。

  3、画面的安排。

  (五)、评价。

  请幼儿讲讲自己的画,请幼儿讲完后,讲给客人老师听。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7”及正确的发音。

  2、能正确书写“7”的格式,能看图写数。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数字“7”所代表的具体数量。

  教学难点:会用实际相同物体来表示数量“7”。

  活动准备

  数字歌音乐、神奇的手指歌音乐、若干手偶、多媒体课件、数字7、魔术道具。

  活动过程:

  一、律动:播放《神奇的手指歌》音乐,师幼共同完成。

  二、记忆犹新:播放《数字歌》音乐,复习幼儿在中班认识的数字,从而导入新课《学写数字7》。

  三、教师板书:学写数字7。

  四、激发兴趣

  1、变魔术;通过教师变数字7,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的思维活跃起来,并且让幼儿观察老师变的是什么。

  2、幼儿回答正确后,老师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数字7,幼儿拿出小手模仿老师书写数字7。

  3、老师再次表演变魔术,让幼儿猜一猜老师这次又会变什么,正确引导幼儿如何在田字格中写下一个数字7。

  4、幼儿回答正确后,老师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数字7。

  5、师幼摘苹果:师幼共同来数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老师再次在田字格中写数字7,且强调书写数字7的正确格式。

  五、游戏

  1、老师拿出手偶,让幼儿数一数并回答有多少个手偶?

  2、师幼共同选出最喜欢的手偶进行找朋友(两个手偶,激发幼儿寻找自己的好朋友),通过找朋友具体指导数量7及书写7的正确格式。

  六、巩固练习

  1、老师发给幼儿练习题,通过做练习,加强数字7在幼儿记忆中的印象和书写格式。

  教学反思

  通过巩固联练习,大部分幼儿都能准确的发音,以及数字7的书写格式都能正确掌握,除个别的民族幼儿发音不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写数字7,而且还要教会如何把数字7写得更漂亮。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教师列出的算式,迁移看图编应用题的经验,仿编歌词。

  2、探索曲与词的匹配,学习问答式的对唱方式。

  活动准备:

  1、大范例,展示歌词所需字条“一二三四五六七,草地来了七只鸡”、

  “说说看”两条、“数过了”、“草地还剩一只鸡”、“没问题”。

  2、草地、小河的背景图,小鸡图片7只,其他小动物(小鸭、小猫等图片7只)

  3、以上头饰每人一个。

  4、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放歌曲,让孩子安静的听一遍。

  二、朗读儿歌,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1、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唱的与大范例的不同,并出示字条

  “说说看”字条。“数过了、菜地还剩一只鸡、没问题”附在大范例相应的位置。

  2、读歌词:教师引导幼儿读歌词(可请能力强的幼儿独立朗诵背诵)

  三、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复习歌词内容,列出算式帮助幼儿理解,完整的理解歌曲内容。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有节奏的念歌词,幼儿安静倾听。

  2、幼儿完整有节奏的念歌词,教师演示教具,按顺序依次摆在图上。

  3、将幼儿分成两组对念歌词,一问一答。

  4、幼儿听伴奏,集体尝试演唱歌曲。

  注意:“说说看”和“没问题”应表现近似于信心百倍的大声讲话一样。

  5、幼儿分组学习对唱

  6、幼儿看算式编应用题,仿编歌词,教师出示其他小动物,引导幼儿创编

  7、幼儿看算式编应用题,仿编歌词唱歌曲

  教师出示算式,并指着算式与歌曲内容进行匹配的提问,引导幼儿仿编。

  四、请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边演唱边做。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钟是我们生活钟很重要的一件生活用品,宝宝也很喜欢听钟的“嘀嗒、嘀嗒”的声音,从中我们得到启发,通过对钟的一系列的活动,让宝宝了解钟的外形、用途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感知时间的存在,增强宝宝的时间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点名问好:

  活动目标:

  1、让宝宝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做相应的动作。

  2、能大胆的`表演

  指导要点:家长鼓励孩子到前面来表演,胆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到前面来。

  (二)亲子游戏:小钟摆

  活动目标: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训练孩子的勇敢精神,能大胆地和家长一起配合进行游戏

  指导要点:

  1、刚开始游戏时,教师配合家长共同使孩子完成游戏,使孩子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和刺激。

  2、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参与游戏。

  (三)聪明宝宝:计时器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记录时间的工具,初步感知时间的存在,增强时间意思。

  2、培养做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活动材料:沙漏、油漏、计时器。

  指导要点:

  1、老师出示沙漏与油漏,请宝宝观察它们的颜色,并倒转沙漏和油漏的方向,让孩子观看沙子及油的流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2、请宝宝玩“拍小手”的游戏。当老师倒转沙漏,沙子开始流动时胞波啊既快速的拍手;当沙子停止流动时,拍手停止。

  3、老师出示记时器,认识它的名称,并告诉宝宝它的玩法。将记时器的时间上到30秒,然后请宝宝脚跟对脚尖由家长身边向外走,当30秒钟到了记时器铃响时,既马上跑回家长身边去。

  4、请每个宝宝选择沙漏、油漏、记时器等记时工具和家长一起游戏。家长可逐渐延长记时器的时间,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的概念。

  家庭延伸:

  家长可在家中给孩子准备这些记时器工具,并在生活中运用它们。如用沙漏指导孩子起床、沙漏里的沙子漏完了宝宝必须穿好袜子,用记时器计算煮牛奶的时间。

  (四)一同成长:侦察兵

  活动目标:

  1、训练宝宝依据听觉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听觉更灵敏。

  2、培养专注力。

  活动准备:

  定时器和小闹钟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宝宝闭上眼睛,依次传递小闹钟和上了弦的定时器,把它们放在耳边静静地听定时器和小闹钟“滴答滴”声音。

  2、请宝宝闭上眼睛,老师悄悄地把一些闹钟和定时器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然后让宝宝睁开眼,在家长牵引下,去寻找这些小闹钟和计时器,看看谁找到的最多,直至所有的闹钟和定时器找到。

  家庭延伸:

  家长可在家中给孩子准备这些记时器工具,并在生活中运用它们。如用沙漏指导孩子起床、沙漏里的沙子漏完了宝宝必须穿好袜子,用记时器计算煮牛奶的时间。

  活动资源:小钟摆

  小钟摆,摇摇摇,

  左摇摇,右摇摇,

  嘀嘀嗒,嘀嘀嗒,

  走得好!走得棒!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上午吃完点心后,林宇杭和王煜杰在饼干盆中各自捡了一张小纸片——生产合格证,高兴地跑到活动室外的走廊里,折成了小飞机,王煜杰先折完,然后玩起了飞机的游戏,飞机飞起来后,他兴奋地对林宇杭说:“林宇杭你看,我的飞机飞到墙上了。” 这时林宇杭也折好了,说:“我跟你来比,谁的飞机飞得远,好不好?”于是两个人站到了走廊尽头,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王煜杰的飞机飞得远,第三次林宇杭的飞机飞得远,飞到了窗户外里,他们的游戏引来了同伴的围观和参与,男孩子们争着要玩……

  小纸片折成飞机后,就会比原来飞的远,因为改变了它原有的形状后,它在空气中的阻力变小了。其实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小纸片距离的远近,如用力的大小、投掷的技巧、纸的轻重等,里面隐藏着许多科学原理。我何不就以这个为主题,开展一次探索活动呢?于是“纸儿纸儿飞得远”这个活动就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张向前飞得更远。

  2、在活动中体验距离的远近与多种相关因素有关。(如:纸的外形、纸的轻重、投掷的力量等)

  活动准备

  1、牛皮筋、毛线、夹子、罐子、沙包、飞镖、飞盘、透明胶、剪刀等。

  2、相同质地的纸人手一张。

  3、幼儿用记录单人手一张,教师用记录单一张。

  活动过程

  1、以问题导入活动,引起幼儿设想。

  “你们每人有一张纸,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这张纸离开你飞得很远?”

  (折成飞机)

  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出不同让纸飞得更远的方法。老师对幼儿想出的办法给予了肯定。)

  你们的办法不错,不过用一些比较硬的材料时,飞的时候要找一个空地方,小心砸到小朋友的身上。

  2、幼儿第一次实验操作。

  (1)“等一会就请你用这些办法去试一试,而且还要把实验的情况记录在这张记录卡上。”

  (2)介绍记录卡,并引导幼儿思考“远近”的记录方法。

  “远近”怎样记录呢?(画一条线,远的就画长一点,近的就画短一点。画圆圈,如果是远的圆圈就画多一点,如果是近的圆圈就画少一点。还可以画点子,点子多的就是远的,少的就是近的。……)

  (3)实验并记录。

  (4)讨论:为什么用了一样的方法,却有的小朋友的纸飞得远,有的飞得近呢?

  3、幼儿第二次实验操作。

  (1)出示几种物品,“其实要想让纸飞得更远,还可以用上一些工具,老师这儿就有一些物品,你可以用它来帮帮纸的忙,让纸飞得更远。”

  (2)大家站在同一条线上,第二次尝试。

  谁的纸跑得远?怎么能记录他的纸跑到了这个位置?

  你用的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怎么会让纸跑得比其它纸远呢?

  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记录下来。

  能不能再想办法让纸跑得比这个位置更远?

  4、幼儿自由尝试,并记录。

  5、互相讲述自己的记录卡。

  6、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思考:你发现怎样可以让纸飞得更远?

  四、活动延伸

  继续尝试,探索让纸飞得更远的方法。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练地双脚蹦跳,跳跃要有节奏。

  2、积极参与各项运动,能团结帮助小朋友。

  3、调动起小朋友的活动热情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有节奏的跳跃。教学难点是让团结合作。

  活动准备

  布袋子、呼啦圈、长绳子。

  活动过程

  1、先练习中小班学过的青蛙跳和兔子跳。

  2、 老师演示“袋鼠跳”。

  3、 讲解“袋鼠跳”的运动技巧,双腿弯曲,腰要弓着,用力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跳。跳的时候要拉紧袋子使袋子和身体连接。口袋的高度要在腰部,太高了身体不协调,太低会绊倒。每一步都要扎实,不能移动脚步,不然会绊倒。不要跳的太高或太远可以用小碎步的方法。

  4、 幼儿自由练习,师注意鼓励知道动作不协调的孩子和不爱运动的孩子使其全部参与进来。动感好的孩子也可以帮助差一点的孩子老师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5、 个别表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跳的。

  6、 游戏。

  (1) 袋鼠去逛街。地面上放一些呼啦圈代表不同的商场,小朋友要跳的到位。(其他的小朋友可做拉拉队)

  (2) 接力赛。请两位老师帮忙在终点拉一根打绳子五个小朋友一组比一比哪一组“袋鼠”跳的快。

  7、老师一下袋鼠跳的运动要领。

  教学反思

  整体来看孩子们非常喜欢参加这一教学活动,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中小班的运动经验而设定的基本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个别不爱运动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愿意尝试参加运动了这让我很高兴,虽然动作不是很协调但是我还是在全班表扬了她们,增加了她们的信心我认为这很重要。另外我觉得游戏结束的时候我要是对那些帮助其他小朋友的小朋友也给予表扬就好了。我结束的有点太仓促了,没有照顾到她们。在练习“袋鼠跳”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摔倒了,虽然没有受伤可我有一些后怕没有准备医药箱。如果在让我重新上这一课我一定预先准备一医药箱。

  小百科: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