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11 10:13:28 作者:

【精选】大班教案合集四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大班教案合集四篇

大班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游戏中单腿追逐跑,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制作游戏道具、创新游戏玩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纱巾、红绿灯、易拉罐、积木若干。

  游戏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1、引导幼儿用易拉罐或积木自由限定游戏场地。

  2、师生玩游戏《瞎子摸拐子》一次。

  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创新游戏玩法。

  1、提问:在游戏中,你们都碰到了哪些问题?(引导幼儿自由回答)

  2、鼓励幼儿大胆创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启示幼儿由瞎子控制游戏节奏。(与红、绿灯游戏融合)

  三、再次游戏,感受新游戏的乐趣。

  1、幼儿自由分组尝试新游戏1-2次。

  2、幼儿互动交流,选出实用的红绿灯。

  3、师生共同玩游戏一次。

  四、游戏分享活动。

  1、提问:谁能来说一说今天自己玩了什么?游戏中是怎么玩的?

  2、幼儿相互交流后,请个别幼儿讲述,共同分享游戏的快乐。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残疾人。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

  2、在游戏中巩固扎手绢,解手绢的方法。

  3、在游戏中学习相互合作,并且发展幼儿跑与追逐的能力。

  【活动准备】

  手绢(与幼儿数量相同)、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第一次玩:(老师示范、师幼一起玩、幼儿一起)

  全体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甲乙两位幼儿在圈外相对的地方分别将手绢扎在圈上某位幼儿的手腕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往顺时针方向跑,将对方扎的手绢解下,扎在前一位幼儿的手腕上,扎好再往前跑去解前面的手绢。若另一位幼儿还未扎好就被追上则为输者,与被扎幼儿换位,游戏继续开始。

  第二次玩:混合接力扎手绢比赛

  将幼儿分成两组,两组中以最后面的幼儿开始跑向前面,跑到最前面的一个幼儿帮他把手绢扎上去,扎上去后则站在被炸幼儿的位置上,儿被炸手绢的幼儿则快速跑到小组的最后面站好喊加油。哪个小组的幼儿先扎完,哪个小组为胜利。

  第三次玩:男女接力扎手绢比赛

  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两组中以最后面的幼儿开始跑向前面,跑到最前面的一个幼儿帮他把手绢扎上去,扎上去后则站在被炸幼儿的位置上,儿被炸手绢的幼儿则快速跑到小组的最后面站好喊加油。哪个小组的幼儿先扎完,哪个小组为胜利。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学会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借用辅助工具(剪刀、牙签)塑造鳄鱼的基本形象。

  2、愿意尝试看图谱进行学习,培养独立塑造能力。

  3、体验捏泥过程中的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1、橡皮泥若干;泥工板、剪刀、牙签人手一份;

  2、鳄鱼制作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鳄鱼和猴子的手指游戏

  2、基本部分

  (1)了解鳄鱼制作过程图

  师:看,长长身体,扁扁的尾巴,尖尖的牙齿鳄鱼来啦!(出示鳄鱼)

  师:猜猜,它是怎么做的?(幼儿自由猜测、讲述)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揭开鳄鱼身体、头制作图)鳄鱼是怎么做的,看得懂吗?看不懂的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到前面来看。

  师:讨论好了吗?谁来告诉我?(多请几名幼儿讲述)

  师:刚才你们讲了这么多,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依次看图)那尾巴呢?现在知道身体和尾巴怎么做了吧,小手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师:我这还有两张图,(出示前面两张图)什么意思呢?

  师:(根据幼儿回答提炼)一团泥分两份,一份大来一份小,大的做身体,小的做头部。身体和尾巴怎么做呢?还记得吗?

  幼:搓个大圆搓长条做身体,片片鳞片剪剪剪,前面再来剪一刀,搓个小圆压长条稍稍压扁,拿把剪刀剪一剪,鳄鱼嘴巴张开了``````

  (2)幼儿制作鳄鱼

  师:我也给你们准备了泥、泥工板和剪刀,来吧,让我们一起来做条鳄鱼吧(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观察到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会变的.颜色》中兴趣浓厚,因此从本班的教研重点出发(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创编了儿歌《色彩的歌谣》,并请幼儿根据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画画作品来进行儿歌的仿编。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对仿编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仿编儿歌的兴趣。

  2、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尝试根据儿歌内容进行仿编。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操作过程的录像剪辑及部分画画作品。

  活动过程实录:

  1、请幼儿观看录像内容

  2、请幼儿说说颜色的变化。

  (××色和××色能变什么颜色?)

  3、幼儿以“我用××色画的××”句型说说自己的画。

  ①老师出示自己的画,并示范讲述。

  ②幼儿讲述。

  4、学习儿歌《色彩的歌谣》

  ①老师念儿歌,幼儿欣赏。

  ②师生共同分析儿歌的格式。

  5、幼儿根据自己的画仿编儿歌。

  ①幼儿自由讲述。

  ②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儿歌,大家欣赏。

  延伸活动:

  1、幼儿根据自己的其他的画,继续仿编活动。

  2、探索更多颜色的变化,编出内容更丰富的色彩歌谣。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