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4-02 17:36:08 作者:

【精华】大班教案汇总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大班教案汇总4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各种玩球的方法,主要练习行进间拍球、绕障碍拍球、左右手轮流拍球。

  2、迁移同伴的拍球经验自主练习掌握不同的拍球方法。

  3、学会和同伴共享空间。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皮球和幼儿人数相同。

  2、地面上的直线四条。

  3、椅子四把。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自由玩球:每个人找空地方自己拍球,看看谁的方法多。

  基本部分:

  --幼儿示范自己拍球的方法。

  教师总结:

  ①行进间拍球:一边走一边拍球,尽量从起点沿着直线走到终点。

  ②左右手拍球:双手轮流拍球。

  ③绕障碍拍球:把椅子放在场地中间,绕着椅子拍球。

  --幼儿交换玩法,尝试不同的拍球方法。

  每个小朋友都要试试这三种玩法,鼓励幼儿数一数自己一共能拍球多少下?

  --鼓励幼儿分别尝试三种拍球的方法。

  --分组练习。

  先引导幼儿观察场地布置,知道地面上有四条直线,有四张椅子,还有空地方留给大家练习左右手交替拍球,再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拍球方法拍球。

  --)换组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结束部分:

  游戏:打野鸭子。

  全体幼儿在场地上四散走动,教师抛球,碰到的孩子到旁边休息。

  活动反思:

  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地进行了自练自悟。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身心真正“活动”了起来。 放手让幼儿自主尝试,把传统的准备活动改成学生自娱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其他幼儿)或自己创想玩球的方法。活动效果好出乎我的意料。由此我认识到,只要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他们提供自主的空间,幼儿都能具有将创新思维转化为成果的能力。

  小小的一个玩球活动让我感悟很深:教师应该多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小百科:球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也叫做球体(solid sphere)。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就叫做球面,球的中心叫做球心。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上、下、左、右的方向位置。

  2.培养幼观察力、记忆力。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认真思考的能力。

  二、游戏准备:

  1.用两张4开的纸分别画上一只大猩猩。

  2.用卡片制做白牙齿40颗,黑牙齿四颗。

  三、游戏过程:

  开始部分:

  1.故事情境导入法:

  师:小朋友,今天从动物园里来了一颗大猩猩,但是,大猩猩很不开心,他的表情好痛苦,小朋友,请看一看,大猩猩的腮又红又肿。你知道是怎么事情吗?

  幼1:他和大猩猩打架了。

  幼2:他摔跤了。

  幼3:他牙齿痛。

  基础部分:(指导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正确说出大猩猩烂掉的牙齿的具体方向位置)

  师:我们现在打开大猩猩的嘴巴来看一看。

  幼1:他有烂牙齿,黑黑的。

  师:其实,大星星就是想让小朋友帮她把烂的牙齿拔掉。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猩猩有几只牙齿烂掉了。

  幼:三只。

  师:是那三只牙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幼:上面中间有一颗,下面左边倒数第二只,下面右边倒数第三只。

  师:小朋友都找对了,我们看图片东西时,都是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动物园里另一颗大猩猩几颗牙齿烂掉了,是哪几颗,我请小朋友回答。

  幼:三只,左边一颗,上面一颗,下面一颗。

  师:某某小朋友说有三颗牙齿烂掉了,对吗?

  幼:对。

  师:但是,某某小朋友说话的顺序对吗?

  幼:对(不对)。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知道有三只牙齿烂掉了,但我们说话要按顺序,先从上往下说,在从左往右说,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好吗?

  师、幼:大猩猩一共有三颗牙齿烂掉了,上面左边倒数第二颗,上面右边倒数第三颗,下面中间有一颗。

  (再把大猩猩的烂牙齿换一下位置,让幼儿说一说。)

  (开始和幼儿玩比较简单的第一个游戏)

  老师把大猩猩的烂牙齿换了位置,给幼儿八秒钟的时间观察,接着把图片用白纸盖上,打开另一幅大猩猩的图片,但这一幅图片中,大猩猩的牙齿都是白的,接着指导幼儿凭着记忆力,把刚才大猩猩的烂牙齿拔出来,当幼儿拔牙齿时,也要按顺序找,最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幼儿是否做对了。

  四、结束部分:

  (当幼儿已经掌握看图说话,并能凭着记忆力把大猩猩的烂牙齿找出来,我们可以加深游戏的难度)

  师:小朋友都很棒,不但能记着大猩猩的烂牙齿,还能按顺序的把它拔掉,现在我们加深难度,看一看小朋友是否也很聪明。好吗?

  师:现在我要请两位小朋友来玩游戏的,第一位小朋友可以看着有烂牙齿的大猩猩,第二位小朋友只能看着没有烂牙齿的大猩猩,第一位小朋友告诉第二位小朋友大猩猩的烂牙齿在哪里,接着第二位小朋友就要按着第一位小朋友说的话把大猩猩的烂牙齿拔掉。小朋友,你们有信心玩吗?

  师:但小朋友要记着啊,说话要按顺序说,拔牙齿也要按顺序拔啊!现在游戏开始了,我请……

  五、游戏延伸:

  指导幼儿玩数字游戏(找一找)。

  设计一个A4纸大小的正方形,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九个小正方形,在小正方形上写上数字,每个数字都是一对相同的数字,一共有四组相同的数字,剩下的一个小正方形图上另一种颜色,表示“没用”。把有数字的一面面向桌面,没数字的一面面向幼儿,让幼儿一次翻两张纸片,翻第三、四张时,就要把之前的两张又把字朝下,如此循环,如果翻到两张相同数字的纸片,就可以把纸片拿开最快找到纸片的就是赢者。

  这是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训练幼儿集中精神思考能力和记忆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侧身钻圈的动作要领。

  2.尝试倾听不断加快的口令,做出快速反应,尽量将动作做正确。

  3.在对形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按口令与同伴合作走到相应的位置。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踏浪”。

  2.幼儿人手两面红旗、一块积木,直径为60厘米的圈4个,平衡木3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韵律操:“踏浪”。

  (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队列变化练习。变化的顺序是:一个大圆走—六个小圆走—一个大圆走—六路纵队走。

  (2)教师带领幼儿表演“踏浪”,尽量要将动作做到位。

  2.游戏活动——我是小小建筑师。

  (1)教师讲解侧身钻圈的动作要领,身体对圈侧站,下蹲,一只脚伸过圈,低头缩身钻过去。

  (2)请一名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做示范动作。

  (3)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幼儿抱一块积木在起跑线后,听到信号,头排的幼儿抱者积木钻过“山洞”(圈),走过小桥(平衡木)跑到场地的另一端,放下积木快跑回来。

  (4)游戏反复进行2—3遍。

  3.游戏活动:机器人

  (1)教师扮演科学家,幼儿扮演机器人。

  (2)游戏开始,科学家发出口令“快跑”、“慢走”等口令,机器人根据口令作出不同的动作。

  3.放松活动——机器人放松。

  机器人根据科学家的口令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想象丰富,思维开阔。如何上好一节课对老师来说要求真的很高,我们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注入自己的激情,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积级互动,才能达到预定的最有效的教育目标。

大班教案 篇4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活动中,幼儿在情感和经验上获得快乐和满足。有教师提供相应宽松的活动环境,丰富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集体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开放、自由的活动。本学期我将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作为重点,我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纲要》目标,有目的、有计划为幼儿提供区域材料,设置各种区域。此外,区域材料投放具有多用性和开放性。本学期我与配班教师共同商讨下我们确立了6个区域:语言认知区、操作区、巧手坊、小小建筑师、科学区、表演区。现结合实践谈谈小班幼儿区域材料投放的一些体会、策略:

  一、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开展区域活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孩子才能乐意去玩,玩得快乐。在一次滚画活动“美丽的手帕”中,在操作中孩子都能大胆地表现,对绘画形式特别感兴趣,我发现孩子对滚画的兴趣意犹未尽,所以在美工区我投放了玻璃球、颜料、篓子等材料,设计滚画“花背心”。

  在第一次的游戏中,我让幼儿熟悉材料,知道怎么玩,应注意哪些要求。在进行第二次的游戏中 ,我准备好各类材料,让幼儿自己想办法,玩出新花样。两次游戏的重点不一样,指导方式也不同,根据孩子的游戏情况要不断地提出相应地要求。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还不够,还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加上人数较多,要让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得到提升,这就需要老师的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与指导,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游戏的快乐,真正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

  二、材料丰富,形式多样。

  材料投放的多种多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我在操作区中为幼儿投放材料有平面的,有立体的。有珠子、豆子、袋子、叉子、筷子、粮食、盘子、瓶子、盒子、夹子、别针、卡片,图形卡片、立体图形、饮料瓶、胶卷盒。语言区:图书图片。娃娃乐:各种各样操作玩具,木制玩具,大盒子、小盒子、可操作的玩具。在刚开始的娃娃家里有真实的、制作的家具和用具。巧手坊:各种各样的纸张、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这些材料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

  三、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材料。

  小班幼儿特点好模仿,喜欢游戏。自我的意识还是很强的,往往在区域活动时因想玩同一个玩具进行争执。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我在材料投放时增加数量。如娃娃家,提供多个娃娃及餐具。在巧手坊中提供很多的蜡笔与颜料尽量使每位幼儿都能有操作的机会,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执、矛盾。另外 ,提供的活动材料要游戏化,要有情景,吸引幼儿去玩。

  四、投放材料体现层次性,使每个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操作同一种材料时,往往出现有的幼儿快,有的幼儿慢,有的幼儿有效体验了成功感,又跑到其他区域活动中去玩了,而有的幼儿却倍受挫折,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无从下手的情况。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学习者都有差异性,小班幼儿也不例外。

  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得到发展,我们老师在提供操作材料时应注意体现层次性。由于年龄特点的不同,因此材料的分层也不宜太多、太杂,两到三个层次就可以了,如《操作区》“喂娃娃”的材料,其中有勺子、筷子和喂的东西,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用勺子舀小颗粒的东西(赤豆、黄豆、米)喂娃娃;一般的幼儿可以用勺子舀大颗粒的东西(玻璃弹珠、木珠)喂娃娃;能力强的幼儿则可以试着用筷子夹软的东西(棉花球、海面球)喂娃娃。在满足幼儿游戏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体现材料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让每个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投放材料考虑安全性,保证幼儿健康游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的幼儿真实与虚拟不分,他们时常会出现咬塑料做的苹果等行为,对任何东西都十分好奇,都想去闻闻、咬咬、碰碰 ,没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出意外。

  总之,我的体会就是教师要做有心的观察者,对幼儿无时无刻的关注,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不同水平等,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操作材料,并进行有效地关注,不断调整活动区的环境材料,从而促进幼儿可持续性发展。让我们在工作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