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分橡皮》大班教案

《分橡皮》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6-11 02:56:51 作者:

《分橡皮》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橡皮》大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橡皮》大班教案

《分橡皮》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感受并体验8的组成所分的两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能够按“怎么分才能分得又对又快”的操作要求,有序数的分合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幼儿用书第1页小橡皮图卡8张,记录单,双色花8个(正面为红色,反面喂绿色)

  活动过程:

  幼儿操作活动

  分橡皮

  请小朋友每次将8个橡皮分成两份,并用数字记录,要求每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最后找出相像的两组,并在后面做出标记

  翻片片

  老师将8个片片排成一排,然后翻动前面的一部分片片变化颜色,幼儿说出每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用数字记录下来,每次翻出的都不相同,最后找出相像的两组,并用标记记录下来(记录单幼儿人手一份)

  归纳总结8的分合记录

  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者遗漏,分的合计是否一样。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相像的两组答案做出标记,说说8分成两份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哪两组分合式是相像的!

  活动反思:

  《分橡皮》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8的分合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根据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我把翻花片的活动安排在了第一环节,重点解决"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和"相像的数字共有几组"的目标。果然幼儿有翻花片的多次操作经验,速度非常快,很好地达成了这二个目标。在第一次幼儿对8的分合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出又对又快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分橡皮的操作与记录。在操作前,还让幼儿说说想到了什么方法。通过个别幼儿的交流,暗示全班的幼儿可运用交换的规律进行操作与记录。果然幼儿又有很好的表现,既有用交换的办法记录全部7种分合结果的,也有只记录4种的。当在交流只有4种方法的幼儿记录单时,我让全班的幼儿一起根据想像的原则,说出了另外3种分合的结果,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当然幼儿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我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认知水平略低的幼儿只要能完成8的分合就可以了。

  在活动的开头出示8个花片时,我让幼儿说说有几个花片,是怎么知道的。感知数量虽然不是大班下学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这样的小环节里自然的复习一下也未尝不可。第一个站起来的幼儿说是用6+2的方法得出来的,有幼儿说是用4+4的方法得出来的,有幼儿说是一个一个数的,有幼儿说二个二个数的,也有幼儿说是用眼睛看出来的。看来,每个幼儿都用适合自己方式感知到了数量,也通过交流,幼儿知道了感知数量的多种方法。

《分橡皮》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感受并体验8的组成中所分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数字1-8及分合号若干套,放大的记录单。

  2、幼儿用书第1页的小橡皮图卡8张,小盒子2个,记录单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分橡皮。

  2、剪贴格子。

  3、翻片片。

  二、归纳总结8的分合记录

  1、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分和记的是否一样。知道8的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相像的两组答案做出的标记,说说8分成两份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那两组分合式是相像的。

  三、学习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1、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记录单上的那几组分合式可以省略,为什么?

  2、启发幼儿思考并说出理由。(如3和5与5和3这两组答案相像,可以将5和3省略,因为看到3和5就会想到5和3)

  四、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选择1张自己做的记录单,将该记录单上的7组分合式全部剪开,并把两组相像的调整到一起,再尝试拿去几组相关的分合式,最后将留下的分合式重新贴在白纸上,说说省略了那几组分合式。

  2、展示个别幼儿重新调整黏贴后的记录单,请幼儿猜测,并说出该张记录单上省略了那几组分合式。

《分橡皮》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感受并体验8的组成中所分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数字1-8及分合号若干套,放大的记录单。

  2、幼儿用书第1页的小橡皮图卡8张,小盒子2个,记录单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分橡皮。

  2、剪贴格子33、翻片片二、归纳总结8的分合记录1、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分和记的是否一样。知道8的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相像的两组答案做出的标记,说说8分成两份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那两组分合式是相像的。

  三、学习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1、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记录单上的那几组分合式可以省略,为什么?

  2、启发幼儿思考并说出理由。(如3和5与5和3这两组答案相像,可以将5和3省略,因为看到3和5就会想到5和3)四、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选择1张自己做的记录单,将该记录单上的7组分合式全部剪开,并把两组相像的调整到一起,再尝试拿去几组相关的分合式,最后将留下的分合式重新贴在白纸上,说说省略了那几组分合式。

  2、展示个别幼儿重新调整黏贴后的记录单,请幼儿猜测,并说出该张记录单上省略了那几组分合式。

  教学反思:

  在《等分》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故事导入,把幼儿带进公平的情景中,使大部分幼儿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再一个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图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