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15 08:15:24 作者:

【推荐】中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中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课我们学习认识数字8和9,感知8和9的数量,并且能将8和9个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我们通过用具体形象实物和感官能够认识的图形,来讲解8和9抽象的数字。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和9,正确感知8和9的数量。

  2.学会将8和9个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

  3.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卡,小花朵图案若干,水果图案若干。

  2、《幼儿画册》第3册第11页。

  活动过程:

  一、目测数群。

  1.出示实物卡8和9

  提问:

  1)卡片上画着什么?

  2)每种物体有几个?

  3)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按数量归类,感知8和9的数量,并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1.以一张8的实物卡和一张9的实物卡为标记,请幼儿将自己黏贴的花宝宝或几何图形按8和9的数量归类。归类时,引导幼儿说一说,如:8个花宝宝和8放在一起,9个圆形和9放在一起。

  2.出示8和9的数卡,请幼儿帮助数卡找家。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一找,看看还有那些物体是8个,那些物体是9个。

  三、按大小顺序排列。

  1.介绍花朵排序及几何图形排序卡的操作规则:

  将花朵和几何图形卡片从最小的排到最大的,再贴到作业纸的底线上。

  幼儿独立完成8和9的排序和粘贴作业。

  四、延伸。

  提供实物卡,让幼儿把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

  师小结:通过给花宝宝排队的游戏小朋友们都能够认识8和9,并且能正确感知8和9的数量。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2

  糖果大聚会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数量,学习将实物分类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对包糖果、数糖果活动感兴趣,能较专注地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喜爱各种各样的糖果,有包糖果的经验。

  (2)接触过数字与数量匹配的活动。

  2、物质准备教具:数卡1-7;投影仪学具:糖果纸,纸团,数卡5套,贴纸,水彩笔,操作单1、2、3。

  活动过程:

  一、包糖果

  1、引出活动内容师:新年快到了,我们要做一些新年糖果打扮我们的教室,甜甜蜜蜜过新年。大家一起来帮忙吧!

  2、观察活动材料。

  师:每一组都有一些糖果和糖纸,请小朋友把糖果全部包完哦!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包糖果时将糖纸的两头拧紧,才能把糖果包紧。

  二、分糖果

  1、师:糖果都包好了吗?现在我们得把这么多糖果分一分,怎么分呢?(一样颜色的放在一起)

  2、师:好吧,我们就把一样颜色的糖果放在一个盘子里,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糖果有几颗,在选一个数卡朋友来表示。

  三、确认糖果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说一说各种颜色的糖果有几个?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糖果数字练练看”操作单。

  师:这里还有很多糖果朋友呢!请大家仔细数一数贴纸中的每个糖果罐里有几颗糖果,把糖果罐贴到和数字卡片相等的线上,然后在最小和最大的两个数字下面做自己喜欢的标记吧!

  鼓励能力尚欠的幼儿收口一致仔细点数,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目测默数糖果的数量。

  2、教师出示“找糖果”操作单教师:这里有几罐糖果,你觉得这个罐子里应该有几颗糖果呢?(7颗)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这个罐子上标有数字7)。师:你真聪明。

  师:那请你仔细数一数,这个罐子里现在有几颗糖果(4颗),那怎么样才能变成7颗呢?(再画3颗)师:真棒,待会请你试一试。

  师:请你再看一看这一罐,因该有几颗糖果呢?(5颗),请你们仔细数一数现在罐子里有几颗糖果(7颗),师:哦,原来是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把它划掉2个)。

  这里面还有几罐糖果,请小朋友们帮帮它,将糖果罐上的数字和里面的糖果数量一样多?你想帮忙完成这个好玩的游戏吗?

  3、教师出示操作单三师:小朋友们,这个游戏你会玩玩吗?(会)待会儿也请你去玩一玩哦。

  师:我们今天总过要玩几个游戏啊?(3个)做完游戏了,我们要轻轻地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去玩游戏吧。记得3个游戏都要玩一玩哦。

  五、幼儿游戏,检查操作单,活动结束。

  师:游戏结束时间快到啦,还没有玩好的小朋友要抓紧时间哦。游戏做好的小朋友,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玩游戏的。

  师:游戏结束了,请每个小朋友有轻轻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

  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你们3个游戏都做对了吗?(对)4、师:好,老师表扬每一小朋友都很棒!现在老师要将糖果奖励给小朋友,我们一起用它来做成漂亮的吊饰放在我们的教室,好吗?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理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探索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增长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其认知能力。

  教育策略:

  第一环节: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皮球蹦跳、滚动、飞产生兴趣。

  第二环节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使孩子们明白皮球里有空气,是空气让皮球运动的。

  第三环节通过比较让他们感知充满空气的皮球和瘪皮球不同的运动状态。我觉得在活动中教师要作为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孩子们的学习伙伴,让他们在亲自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得对身心有益的经验。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2、理解空气与皮球运动状态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过皮球的经验

  2、《谁住在皮球里》故事课件

  3、充满气的皮球若干、气针若干、打气筒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感知皮球的动态―蹦、滚、飞等

  1、幼儿随音乐进入教室

  2、感知皮球的动态―蹦、滚、飞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皮球么?你是怎样玩球的?分别请几位小朋友说说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

  师:在玩球的时候你观察到皮球是怎样动起来的呢?启发幼儿说出玩皮球时皮球的运动方式(蹦跳、滚动、飞起来)

  3、请幼儿用身体表现皮球的'蹦跳、滚动、飞起来。

  二、探索空气住在皮球里

  1、欣赏故事课件《谁住在皮球里》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皮球为什么会蹦跳、会滚动、又会飞呢?你认为是谁住在里面?这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下,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幼儿欣赏故事课件)

  2、验证皮球里住的是空气

  师: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里面住着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出示气针,请幼儿验证皮球里住着空气。

  三、比较充满空气的皮球和瘪皮球不同的运动状态

  1、玩瘪皮球,感受没有空气的皮球运动状态

  提问:皮球里没有了空气会怎样?我们一起来玩一下没有空气的皮球。(请幼儿拍、滚、踢瘪皮球)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为瘪皮球充气,感受充满空气的皮球运动状态

  我们怎样才能让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呢?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打气筒为皮球充气,充满空气后请幼儿玩皮球,再次感受皮球充满空气的运动状态。提问:这一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皮球里只有充满了空气,它才能运动起来,才能像兔子那样蹦跳,像轮子那样滚动,像喜鹊那样飞起来。如果里面没有了空气它就不能运动了,空气真了不起!

  3、游戏活动《我是一个大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我是一个大皮球,大皮球圆又圆,大皮球跳一跳,大皮球滚一滚,大皮球转一转,大皮球向前飞,皮球没气啦!呼,呼,皮球又充满气啦。

  四、活动延伸

  孩子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一起去玩皮球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2和3 的组成,知道2的分成有一种,3的分成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在游戏中学习2和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2和3的操作卡。

  2.教师用记录卡二张

  3.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果园里的桃子成熟了,农民伯伯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捡桃子,你们愿不愿意去啊?(愿意),那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2的组成。

  1.师:农民伯伯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两个水果盘,每个水果盘里都要有桃子哦,请你们想想桃子该怎么放呢?

  2.出示记录卡,幼儿自主学习2的分成,出示PPT。

  教师总结:2可以分成1和1。

  三、学习3的组成。

  1.出示记录卡,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出示PPT。

  师:小朋友,又有桃子掉到地上了,我们快去捡吧!可是该怎样把3个桃子放在两个水果盘里呢?请你们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

  师:“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2和1,幼儿一起学念。

  2.教师小结,出示PPT。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我们一起来念念吧!

  四、指导

  幼儿操作自己的操作卡,教师给予指导。

  五、教师总结

  列出算式。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序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大胆表达表述对图片的理解,会学说小动物的对话。

  3.会有序翻看图书,对阅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头发痒痒》ppt

  2.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想看吗?猜猜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怎么知道的?

  2.共同阅读前六幅图。

  这本书里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指图1)这只可爱的小狗叫丁当狗,丁当狗在树林里玩耍,这时候,起风了,风把什么刮到了他的头上?

  (指图2、图3)正好呼噜猪来了,丁当狗会怎么说呢?呼噜猪又会怎么说呢?你们来学一学吧。树叶拿掉了,可是丁当狗还是感觉头发痒痒,怎么回事呢?你猜猜看?

  (指图4、图5)看:草莓兔和呼噜猪怎么了?怎么会这么吃惊呢?怎么回事?

  谁来学一学他们吃惊地说。

  (指图6):你知道丁当狗的头为什么会痒痒了吗?谁来说说。

  3.头痒痒要干什么?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按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看,看完后举手,待会说给大家听。

  4. (指图7、图8、图9):呼噜猪要给丁当狗干什么?丁当狗愿意吗?丁当狗为什么不肯洗头?草莓兔怎么教小狗洗头?丁当狗会洗了吗?你这么知道的。

  5.小朋友你知道怎么洗头了吗?除了要勤洗头还要勤洗什么?怎么洗?

  6.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拿好你的图书和我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吧。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图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