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4-11 15:03:19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锦集10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讲述各种摆脱年的方法。

  2、了解各种过年的习俗。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识年

  1、你们知道年吗?年到底是什么呢?(怪物、传说)

  2、(出示图一)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瞧!这就是年,看看它长的什么样子?(四眼怪物非常可怕)

  3、年头长触角……它的样子十分的可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年就悄悄地从山上冲下来,把那群孤独的人们通通吃掉!

  二、观察图片,了解摆脱年兽的方法

  1、你们愿意就这么被年吃掉吗?(不愿意)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赶走年呢?(幼儿自由讲述)

  2、那我们看看传说中人们是怎么摆脱年的呢。(出示图片)

  3、你看懂了了吗?你看懂了哪一幅图?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⑴放鞭炮:为什么年听到鞭炮声会吓得躲起来呢?(原来热闹的声音让“年”感到害怕)

  那过新年时还有什么声音也很热闹,也能把年赶走呢?

  ⑵红灯笼:为什么大红灯笼高高挂就能把年吓跑?(原来,喜庆的红色让“年”感到害怕)

  新年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色的,也会让年感到害怕呢?

  ⑶年夜饭:为什么过年时要做一桌美味佳肴呢?这些美味是给谁准备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是什么感觉?(热闹、温馨)而年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所以他害怕看到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在一起。

  ⑷穿红衣跳舞:一群人穿红衣跳舞,特别热闹,年可是很怕热闹的呢!

  ⑸年画:小朋友手里拿了什么?(其实,它是一幅画,里面隐含着吉祥的意思,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年画)为什么要贴年画呢?(喜庆,热闹才能赶走年)除了年画之外,过年时我们还要贴什么?

  ⑹拜年:拜年时要说什么?(各种吉祥话)当你听到吉祥话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甜甜蜜蜜的)那还会害怕年吗?(不会)当然,年是最害怕看到开心的人了!

  4、完整讲述:故事中介绍了这么多赶走年的喜庆办法,谁能够把这些方法完整的说一说呢?

  5、小结:原来年害怕响声、害怕鲜艳的红色,害怕团团圆圆,害怕一切热闹、开心的东西。

  三、经验提升:丰富各地过年的习俗

  ⒈过度:所以我们现在也会用放鞭炮等热热闹闹的方法赶走年,那除了这些方法之外,你知道还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吗?

  ⒉观察课件,边看边讲,了解各地过年的习俗:其实呀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过年方法。看!

  ⑴团圆饭:团团圆圆

  ⑵到各家各户拜年:互相祝福

  ⑶舞龙灯:欢腾喜庆

  ⑷舞狮:同上

  ⑸踩高跷:节节高升,步步高

  ⑹包饺子做馄饨:一起庆祝大家长大一岁了!

  ⑺做年糕:节节高升

  小结:

  原来,每个地方过年的习俗都不一样,但一样的都是大家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度过年的,这样,年就会害怕出来吃人了。

  小百科: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都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听口令轻轻地走到指定的地方。

  2、培养愿意参加游戏互助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场地:圆形彩色圈

  活动过程

  一、介绍内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地有一块圆形的彩色圈,今天我们要和这个彩色圈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听口令走到指定的色块里

  1、幼儿拉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走,边走边念:

  “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呀走呀,看谁先到红(黄、红)圈上。”

  最后一句由老师说出,幼儿听到口令后马上走到相应颜色的圈上。

  2、老师提醒幼儿要轻轻的走。

  游戏重复进行。

  三、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你们和彩色圈玩的开心吗?现在我们给彩色圈说再见吧!

  老师说哪一种颜色,小朋友就找到相应的颜色,说:再见!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融入故事情境中。

  2、 发散幼儿想象力,用适合的语言模仿打电话。

  3、 在体验、交流、表达中感受小动物之间,自己与同伴之间那美好、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树、小鸟、小老鼠、喇叭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森林里可漂亮了,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森林水车》进入活动室

  二、理解想象

  1、 森林里可真漂亮,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师讲述1―2小节

  2、 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快帮它们想想办法吧?(幼儿讨论各种办法)

  3、 聪明的小老鼠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好办法?(出示喇叭花图片)

  4、 为什么小老鼠要在树下种上喇叭花呢?

  5、 为什么喇叭花会变成小电话?

  三、学说对话

  教师讲述5―7小节

  1、你听到了小鸟和小老鼠都说了些什么?

  分角色扮演小鸟和小老鼠学说对话

  2、如果你是小鸟和小老鼠,你们还会说些什么话呢?

  3、这喇叭花电话可真好,可以让小鸟和小老鼠天天说着悄悄话,我们把它们的故事告诉其他小动物听听吧。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

  2、对颜色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

  3、发展表现美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说明:能够意识到色彩美是幼儿感受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观的,但是,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比认识几种具体的颜色更为重要。幼儿时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即时认识活动就成了幼儿自身的需要。

  2、难点: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说明:启蒙教育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即时效果,而是为了给幼儿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活动应该定位于让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而不是对实验结果的兴趣。但是对于中班幼儿要通过活动,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环境创设及材料

  颜料和调色用具。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几种颜色,而是为了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所以,设计要注重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认识颜色、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

  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设计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机会,还应该组织幼儿讨论探索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五、活动流程

   1、通过认识颜色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1)分散观察。

  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人的眼饰、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

  (2)集体活动。

  首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教师出示相应的色块,并让幼儿进行颜色的指认和命名活动。然后让幼儿谈谈最喜欢的颜色、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

  2、通过使用颜色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起对颜色的兴趣。

  (1)涂色活动。

  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

  (2)配色活动。

  让幼儿在空白的玩具、服装、树叶图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欢哪幅画的颜色。

  3、通过实验活动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1)调色活动。

  先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教师还可进一步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变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制作活动,

  让幼儿通过制作和玩耍七彩风轮,引起悬念,产生求知欲。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的房屋,了解几种常见房屋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房屋的图片和幻灯片(高楼大厦,蒙古包,吊角楼,窑洞等),绘画

  纸,彩色笔.活动前将不同的`房屋图片摆在桌子上.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不同的房屋.

  1.说说你见过那些不同的房屋?

  (砖砌的,木头的,草堆的......)

  2.去找一找有哪些不同的房屋?

  (一)请幼儿去桌子前看一看图片中有哪些不同的房屋?

  (二)回到座位,说说你你发现了什么房屋?

  二.不同房屋的特征.

  1.展示幻灯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房屋?

  蒙古包高楼大厦吊角楼窑洞

  2.说说这些房屋的不同特点.

  3.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住的房屋不一样呢?

  蒙古包: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生活,放牛羊骑吗马等可以随处安家.

  高楼大厦: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房屋只能往空中发展.

  窑洞:那些地区天气较干燥,住在里面冬天暖和,夏天很凉爽.

  吊角楼可以留给幼儿一些自己去探索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

  三.绘画梦想中的房屋.

  你长大了想要拥有什么房屋呢?请把你心里的房屋画下来.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雷电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2、学习躲避雷电的方法和雨天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

  了解雷电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活动难点:

  学习躲避雷电的方法,培养雨天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躲避雷电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有关雷电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出示各种有关雷电的图片,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图片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危害吗?

  2、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雷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1、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观看一下视频录像,看看雷电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2、幼儿观看录像,并集体讨论雷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小结:

  雷电的危害特别大,雷电不仅会引发火灾,而且如果人或动物被雷电 击中就会死掉的。

  三、引导幼儿讨论躲避雷电的方法。

  1、教师:大家知道如何躲避雷电吗?

  2、教师向幼儿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向幼儿展示躲避雷电的图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应该如何躲避雷电。

  教师小结:

  有雷电时要赶快关闭门窗,不要站在窗口,把房间里的电源线路断开,并拔下插头,雷雨天不要躲在带线杆、烟囱或大树底下,打雷时应该切断电源,同时尽量不要开水龙头,打雷时不要用手机,有雷电时要远离建筑物中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不要再水边停留,若在空旷地带听见雷声,应两脚并拢迅速蹲下,双手抱住头。

  四、游戏:我做得对吗?

  1、教师做出雷电交加的各种躲避的动作,请幼儿判断对错。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雷电时的各种躲避的动作,请其他组的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小结:

  雷电时如何形成的雷电是因为在下雨时两朵积雨云相互碰撞,一片是正电荷,一片是负电荷,撞在一起时,云的上下部份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就会产生电。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能辨别、区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能将同样的图形放在一起。

  2、培养幼儿到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若干。

  2、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胸卡。

  3、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妈妈》(目的:复习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认知)

  1、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引导幼儿说出名称。教师引导幼儿游戏:“图形妈妈来了,它们是谁?”

  2、帮图形妈妈找宝宝教师引导:“图形妈妈的宝宝们出去玩了,妈妈找不到它们的宝宝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找)要求:每人找一个图形宝宝。

  3、感知图形特点教师引导:“你找到的是谁?请你轻轻的把它送回妈妈那里!”教师引导:“为什么把它送回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妈妈这儿?”(鼓励幼儿说出:它们一样,都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二、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胸卡,请幼儿自选教师提问:“你是什么宝宝?”(鼓励幼儿说出:我是xx宝宝)

  2、幼儿“找朋友”教师引导:“还有许多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在外面玩耍,请你快把它们找到。”

  (要求:只找和一样的图形宝宝做朋友,看谁找的对又快。)

  三、游戏《好朋友来跳舞》(目的:通过游戏为图形分类)

  1、教师引导:“找了这么半天,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跳只舞吧!”(要求:听到音乐响,找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跳舞,音乐停止结束。)

  2、互换胸卡游戏;自然结束。

  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总体的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因为对一些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1、活动刚开始通过一个故事导入,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还复习了故事中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图形。但不足的是故事只放了一遍,小班幼儿只讲一遍故事的话,他们对故事的情节还不是很熟悉,接着我又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致使大部分幼儿都眨巴眼睛看着我好像在向我求助。

  2、第二个环节是图形宝宝来做客,我在图形上画上眼睛、嘴巴、鼻子,是他们变得很可爱,看上去就像是真的娃娃。这样的话我一出示,孩子们的目光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来的活动就更容易开展了。另外,我还做了各种形状的“饼干”,在请图形宝宝吃饼干的情境中又加深了对图形的巩固。

  3、最后一个环节——请幼儿为图形宝宝做礼物,通过让幼儿想象图形宝宝会喜欢什么样的图形项链并请幼儿制作出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小班幼儿终于有了一些实践性的了解,这也是我教师生涯中的有一点进步。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幼儿乐意根据已有经验,大胆地想象,仿编诗歌。

  3、能够认读汉字“天空”、“树木”、“草地”、“河水”、“花儿”。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幼儿已认识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字卡各一。

  3、“天空”、“树木”、“草地”、“河水”、“花儿”字卡。

  4、背景音乐磁带一盘、自制魔术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复习内容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宝盒,它的本领可大了,能变出很多东西,它在变东西时有一句咒语:“宝盒,宝盒,变变变。”我们一起说咒语,看它今天想给我们变什么。

  教师带孩子说两遍咒语

  2、师:看!它给我们变出了什么呀?(字卡)

  老师抽一张让小朋友识认,请最先认读出字卡的小朋友来抽下一张卡片。以此类推。

  总结:现在来看看宝盒都给我们变出了什么?(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

  师:现在它们都要回家了。糟啦,宝盒还没有学会把它们变回家的本领,这可怎么办啊?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二、出示背景图,引出诗歌

  1、宝盒告诉我,它们的家就在这幅图上,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天空、树木、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分别和这些地方打个招呼,例如:天空你好!天空再见!

  2、这么多的地方,哪里才是白云的家呢?(请一个小朋友说说并把它送回家。强调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如: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3、分别请小朋友吧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送回家,并引导说出每句诗歌。

  4、幼儿再次说诗歌。

  老师记性不好,你们愿意再告诉老师一次它们的家都在哪吗?

  5、教师小结

  说的太好啦!你们刚刚说的话放在一起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你们编的这首诗歌里,你们帮白云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啊?(找家)对,它们在你们的帮助下,都找到了家,宝盒给你们编的诗歌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家》。

  6、幼儿完整朗诵诗歌

  老师还想听你们编的这首好听的诗歌,幼儿完整朗诵诗歌,教师同时出示儿歌汉字。

  三、仿编儿歌并创编动作

  1、教师:宝盒听说我们班的孩子最爱动脑筋。它让我考考你们: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

  2、教师总结幼儿仿编的诗歌

  蓝蓝天的天空是天阳、飞机、月亮、星星……的家;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大象、狮子……的家;……

  3、宝盒说我们班的孩子都是最聪明的,让我们学小鸟飞出教室,带它参观参观我们的幼儿园吧!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教案 篇9

  重点领域:科学、艺术

  活动形式:分组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圆形上添画成各种东西。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圆形的物品。

  2、物质准备:(1)环境创设:数学城、音乐城、字母城。(2)“0”娃娃图片。(3)白纸、蜡笔。

  预设过程:

  1、出示“0”娃娃,引出课题。

  “有一个小娃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瞧,这就是它的样子→0。”(出示“O”娃娃)幼儿讨论小娃娃的样子像什么?

  2、鼓励幼儿给“0”娃娃取名字。

  “小娃娃的样子可爱极了,可是这个小娃娃还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小朋友,你们能帮它取一个名字吗?”

  3、游戏:“捉迷藏”。帮助幼儿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1)提出做游戏的要求。

  (2)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3)幼儿分别到数学城、音乐城、字母城寻找“0”娃娃,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4、鼓励幼儿探索、寻找、发现更多与“0”有关的东西,给它取上好听的名字。

  5、幼儿创作:《会变的“0”》。

  (1)发挥幼儿想象力,说说“0”还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2)启发幼儿在“0”上添画,变成一样新的东西。

  6、展示幼儿作品、互相交流。

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础上,学习自编简单的身体动作。

  2、学会唱《新年好》这首歌。

  活动准备:

  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让幼儿观察活动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呀?

  幼儿:有灯笼和对联

  师:为什么?我们怎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幼儿:我们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

  2、引出本次活动内容:为歌曲《新年好》。

  二、学唱新歌《新年好》。

  1、教师先一边弹琴一边范唱一遍,小朋友你们听听老师是如何来庆祝新年的。

  2、教师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请幼儿分男、女演唱,要求幼儿在唱强拍时拍一下。

  4、全体幼儿跟着琴声合唱歌曲。

  三、启发幼儿自编节奏动作。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三拍子的节奏?(如拍一次手,拍两次头:拍一次手,拍两次腿:跺依次脚,拍两次肩等等)

  2、幼儿听教师弹琴《新年好》合着拍子的节奏,自由用动作表现强弱。

  3、请个别乐感强的幼儿听琴声《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

  四、进行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唱完《新年好》这首乐曲。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