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熟悉歌曲旋律与内容,能做出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2、教师引导下,积极为歌曲创编歌词,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时的动作,
并模仿动物叫声。
3、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学习过歌曲《吵醒了猎人快快逃》。森林挂图一张,各种小动物胸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引出课题。
1、游戏“五只猴子”。
师生互动。师:“在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小猴子,有一天,它们在家里的床上玩,后来怎么样了?”(从床上摔下来了,头上摔了一个包。)
2、复习歌曲《吵醒了猎人快快逃》。
师:“天黑了,大森林里的小动物都睡着了,整个森林静悄悄的。一只猴子看见另一只猴子头上的大包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把谁吵醒了?我们一起来唱唱?”
幼儿随音乐复习歌曲。
二、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师:“小猫被小猴子吵醒了,在森林里喵喵喵地叫,其他小动物还在睡觉,
你们想想看,小猫把谁吵醒了?”(小兔、小狗……)
小兔被小猫吵醒了,它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把小兔加到歌里去)
师:“大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小猫除了会把小兔吵醒,还会把谁吵醒呢?”
幼:大象、大灰狼、老虎、猎人。
有幼儿说出大灰狼、老虎、猎人的时候,提问:“小动物把大灰狼吵醒了,要怎么样?”(要赶快逃跑)把大灰狼放进歌里一起唱一遍。
三、游戏
出示小动物胸饰。师:“现在我们来玩这个游戏,我这里有很多小动物的胸
饰,请小朋友们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贴在自己身上。”
请个别幼儿上来做游戏。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到大森林里去做客,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吗?时间不早了,我们和小动物说再见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的情趣。
2、通过和同伴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尝试进行大胆的表演和讲述。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2、老鼠手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你去过乡村吗?你喜欢乡村吗?城里有只老鼠也要去乡村做客呢,它会喜欢乡村吗?
二、分段欣赏欣赏故事。
1、播放课件第一段。
城市的老鼠到乡村后感觉怎么样?它喜欢乡村么?为什么?
乡下老鼠每天吃的什么?城市老鼠呢?
2、播放课件第二段。
乡下老鼠刚到城里的时候,看见了什么?它的心情怎样?
在它们吃饭时发生了什么事?乡下老鼠为什么要回乡村去?
二、进一步熟悉故事,尝试模仿角色对话。
1、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完整欣赏故事,并模仿两只老鼠说话的神态和声音。(高兴的、不以为然的、惊讶的等)
2、熟悉故事后,鼓励孩子边说边做适合的身体动作。
三、比较乡下和城里的不同。
1、你在乡村住过吗?在乡村生活和城市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你喜欢城市还是乡村?
(我喜欢乡村,因为……;我喜欢城市,因为……)
活动延伸:
1、表演区游戏:《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播放课件打印头饰。
2、教师可先扮演城里老鼠去乡下做客,幼儿们扮演一群乡下老鼠。
3、熟悉情节之后,由某一个幼儿来扮演城市老鼠,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乡下老鼠。(具体游戏开展,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掌握情况灵活组织)
教学反思:
《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语言活动,它通过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城里老鼠去乡下做客与乡下老鼠去城里做客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领孩子们去了解另一个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感受种子发芽的过程,丰富本班在自然角,我特意设计本节课,让幼儿认识各种种子,在延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从而让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和热爱生命。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2、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3、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黄豆、绿豆和玉米种子。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和家长把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种子如黄豆、绿豆、黑豆、玉米等种子带到班里。
2、 课前布置好的活动场地——种子展览会。在各种种子旁都有介绍种子的标签。
活动过程
1、进入课题:
师:今天吴老师和小朋友到种子展览馆去参观各种各样的种子。我们出发吧!
2、介绍黄豆(黑豆)
外形是圆形颜色黄色(黑色)的。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炖着吃,还可以加工成豆腐、腐竹、豆腐乳、豆腐果、干豆腐等。
3、 介绍绿豆
外形是椭圆形的,颜色是绿色的。绿豆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可以煮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绿豆芽、绿豆汤、绿豆粉等等。
4、 介绍玉米种子
外形扁扁的,有点象一颗牙齿,颜色黄黄的。玉米的品种很多,有糯玉米、甜玉米、紫玉米等、可以蓁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爆米花。
5、 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做种子发芽的实验,从而种子发芽的秘密。
(1)、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
(2)、种子在没有水的透明瓶子中。
(3)、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但放在黑盒子里。
(4)、种子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中。
延伸活动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反思
幼儿对种子发芽的实验很感兴趣,本节课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师幼配合的比较好,幼儿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很专注,能每天到教室就到自然角观察种子发芽,当发现在黑盒子里、在没水的瓶子里和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里的种子不发芽时有的幼儿能主动问老师。但大多数小朋友不是很主动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大班后期的孩子已经能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从而把握事物一些本质特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本次教学活动是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对躲在小叶子下面的小蜗牛产生兴趣,所听到的幼儿间关于小蜗牛身体颜色的一段争论之后,而组织的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幼儿对动物的体表颜色的观察、分辨与讨论,可以让幼儿获得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的认知经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奇特本领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研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隐身妙招》教学资源、语言故事。
2.各种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课件。
3.事先画好各种有保护色的小动物。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导入活动,师: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大森林里玩呀?那我们出发吧!(随音乐走进教室)
2.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坐好后,出示图片。
师:大森林里可真美呀!还有这么多小动物,小朋友们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
(2)引导幼儿找到隐藏起来很难找的枯叶蝶。
师:有一个小动物它怕别人伤害它,所以躲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吧。
(3)总结枯叶蝶为什么难找。
师:枯叶蝶可真难找,因为它和枯树叶、枯树枝基本上是一个颜色,所以这么难找。但是小朋友知道枯叶蝶为什么喜欢在枯树叶和枯树枝上吗?幼:不知道。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小故事可以告诉小朋友们答案,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
(4)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听完故事后请幼儿说一下为什么枯叶蝶喜欢在枯树叶上,小动物们为什么躲了起来?老鹰为什么没找到它们?
(5)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6)教师总结
师:因为老鹰来了,他们有了危险就分别躲在了与自己颜色相近的植物上,这样大老鹰就不会发现它们,它们就安全了。
(7)提问幼儿还知道那些小动物用自己的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师:原来它们可以用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那么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使用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的吗?
(8)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9)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说出它们的名字,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0)教师小结:
师: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它们用自己的颜色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11)出示事先画好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给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
(12)涂完颜色引导幼儿帮自己的小动物介绍自己。(动物叫什么名字,敌人来了怎样保护自己等)
3.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帮小动物们送回家吧。
五、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们发现教学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助幼儿更顺利地理解了知识。在第一部分请幼儿观看课件枯叶蝶,从而引出动物的保护色。第二部分让幼儿观察具有保护色动物的图片,幼儿都被颜色鲜艳的图片吸引住了,看着图片幼儿都能很清楚地认识动物的保护色。第三部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动物的保护色。同时,也发现如果活动之前先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相关的资料,孩子所了解的会更多,在活动中也会讲得更多,交流得更多,而不是都由我来向幼儿说。
大班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及策略
我们知道语言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通过听、说、看和操作一系列活动不断达到大纲中大班幼儿在语言方面的目标。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的表达了母亲与宝宝之间互相友爱的情意。
在进行《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这一活动时,我着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互相关爱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妈妈之情感。(重点)
解决难点:欣赏散文,知道秋季来临时,叶子的变化及和大树之间关系时,我以歌曲导入并采用提问法,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积极讲述。
本次活动中,我运用的教具有:音乐磁带《小树叶》、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范画、字卡、制作信件的材料若干。
二、活动名称
《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大班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也应主动关心妈妈。
2、欣赏散文,知道秋天来临时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3、学习并理解“笔直、吸取、露出笑脸”等词语。
活动准备:
1、教具:音乐磁带《小树叶》、范画一幅、字卡若干、
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2、学具:制作信件的若干材料(白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 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幼儿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
(二) 感知活动
1、谈话:让幼儿结合经验,讲述秋天到来时,大树及小树叶的变化。
2、教师出示教学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怎么啦?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怎么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散文录音磁带
提问:是谁给大树妈妈写的信?
大树妈妈读了小树叶的信后心情会怎么样?
4、欣赏散文第二遍
提问:小树叶在信里对大树妈妈说了些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可适时散文中的语句给予指导
(三) 游戏活动
讲讲做做玩玩
1、散文中城市里出现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出示并学习字宝宝“笔直”。
2、大树妈妈每天从土壤和阳光中吸取养料中的“吸取”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 “吸取”。
3、露出笑脸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露出笑脸”。
听口令游戏玩法:老师说词语,幼儿自由摆姿势。(提醒幼儿注意安)
(四) 情感体验
让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操作活动:给妈妈的礼物
幼儿集体写信:——画出或写下对妈妈的爱。
结束活动:收拾学具,集体去寄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