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08 18:38:58 作者:

【精选】小班教案合集4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班教案合集4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依依不舍、金光闪闪。

  2、通过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感受家乡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课题。教师:小朋友们见过小鸟吗?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小鸟?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鸟的故事,名字叫做黄金鸟。为什么叫做黄金鸟呢?请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

  二、倾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老爷爷在采药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他是怎么救小鸟的?

  小鸟离开老爷爷的时候怎么样?(帮助幼儿理解:依依不舍)

  金黄色的小鸟回来以后,他们不停叫着什么呢?

  小鸟们把老爷爷带去哪里了?

  山洞里有什么?(帮助幼儿理解:金光闪闪)

  老爷爷拿金子了吗?

  他拿了几个?

  老爷爷用金元宝做了什么?

  财主知道洞里有黄金的消息,他是怎么做的?

  最后他有没有取走黄金呢?为什么?

  故事里的鸟叫什么鸟?为什么?

  还有什么的名字里也有“黄金”?

  三、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教师问: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老爷爷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帮助幼儿理解老爷爷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四、激发收集民间故事的欲望。

  教师:《黄金鸟》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是老百姓之间互相讲述流传下来的,关于黄金的传说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更多好听的民间故事,带到幼儿园讲给大家听。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时才需要吃药。

  2.知道在成人的指导下服药,不随便吃药。

  活动准备: 1.木偶:药片宝宝、药瓶宝宝。

  2.水果、蔬菜、米面、糖果、巧克力、牛奶等食物图片,师幼共同收集的药盒、药片如含化片、药液瓶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收集到的药盒、药片、药瓶,了解它们的名称。

  1.教师(出示药盒、药片、药瓶):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幼儿分别说说自己收集来的药的名称。

  3.教师:这些都是药,当我们生病时,它们能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二、观看木偶表演,了解药片的作用。

  1.教师出示木偶药片宝宝,并以药片的口吻与幼儿交谈。

  教师:我是药片宝宝,小朋友们好。

  2.幼儿与药片宝宝打招呼。

  3.教师继续以药片的口吻与幼儿交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见过我?

  教师:我常常出现在医院里,医生、小朋友喜欢我,可小病菌不喜欢我,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4.教师总结:药片、药液常用来消灭病毒和细菌。

  三、认识药品的用处

  1.教师:药片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吃?能不能随便吃?(药片宝宝虽然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也有甜味,但是不能随便吃)

  2.教师:药片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在药房里可以买到,在医院里也能取到,小朋友生病时才能吃)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身体外部主要部位,知道头、手、脚的主要作用。

  2.积极参加活动,能用相应的身体部位做动作。

  3.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歌曲《我的身体》、课件一组、机器人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我的身体》,与幼儿一起做律动,激发孩子对身体的兴趣。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部位,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3.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按顺序地观察,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如人体分为头、躯干、胳膊、腿。头部有耳朵、眼睛、鼻子、嘴。

  4.讨论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引导幼儿讨论身体部位以及五官的作用,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如:腿可以帮助我们跑步。

  5.创编儿歌并做动作: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6.(点击课件)展示小动物受伤图片,让幼儿说说怎么才使自己不受伤?

  7.让幼儿自由回答;

  8.教师小结:小手要保持干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跑步时要注意脚下的小石子等不被绊倒;玩耍时要注意安全,不磕着碰着等等。

  9.活动延伸:请幼儿玩机器人玩具,让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进一步巩固认识身体各部位名称。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出示电插线板)

  (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小朋友可以插电插线板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们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幼儿操作:谁做的对。

  每人一套用电方法的图片,幼儿自己判断正误,并将笑脸贴在正确的图片上,哭脸贴在错误的图片上。

  小结:小朋友不碰电插线板,不用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角色游戏教案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