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4-04 17:46:05 作者:

有关幼儿园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幼儿园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托班活动:可爱的筒宝宝

  设计思路:

  托班的孩子年龄小,对那种圆溜溜、能滚动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喜欢重复摆弄物品。最近我们班级的孩子对活动室中的奶粉筒情有独衷,特别想和它玩一玩,为此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这一活动,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幼儿的玩乐之中,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和动作,也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筒宝宝,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筒宝宝做游戏。

  2、乐意和大家一起活动,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奶粉筒(上面有笑脸图)

  活动过程:

  一、识筒宝宝,“你看到的筒宝宝是怎么样的?”

  1、筒宝宝的脸是什么样的?(圆圆的,胖嘟嘟的)

  2、它的身上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花衣服。。。)

  3、它的肚子是怎么样的?(圆滚滚)

  4、听一听,它会说话吗?(老师用手敲)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试试。

  二、和筒宝宝做游戏

  1、和筒宝宝一起做游戏吧,幼儿自由和筒宝宝用自己的方法玩。(注意幼儿的危险动作,及时予以引导)

  2、玩累了,来抱抱筒宝宝,休息一会儿,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玩法或演示自己的玩法。

  三、结束

  把筒宝宝送回家,注意轻拿轻放。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幼儿乐意自己动手操作、品尝,了解生活中的常用2~4种调味品的名称及味道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活动准备:

  菜: 10盆左右 黄瓜片 海带丝 胡萝卜丝 白萝卜丝 土豆丝 西红柿片5盆少些 5盆材料多些少的调味品 多得不放调味品

  调味盒: 4盒 每盒4格(醋 盐 酱油 糖)

  大勺子:20只 托盘 10只 小叉子若干 小勺子若干 空罐头3只 垃圾盒3只 一次性毛巾12块

  活动流程:

  自助式品尝分辨调味品 自制凉拌菜

  活动过程:

  一、自助式品尝

  1师: 前几天,厨房间阿姨为你们准备了丰盛的自助餐,我们小朋友吃了以后都觉得味道好极了,还想尝尝是吗?

  苏老师今天又为你们准备了自助餐,你们想去尝尝吗?那就每人从桌上拿一个小盒子,到后面的大托盘里去选自己喜欢吃的菜,选的时候用公用的勺子,选好后回到座位上,拿一个小叉子品尝(幼儿自助品尝)

  2你刚才吃到了什么菜? 吃上去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自由讲述)

  3这些菜怎么会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呢?(幼儿回答)

  4原来这些菜里都放了东西,这些能使菜变得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东西,我们把它们叫做调味品,刚才我们吃的菜里都放了不同的调味品,所以我们吃上去会觉得咸咸的 酸酸的甜甜的,对吗?(老师小结列出调味品)

  二 分辨调味品

  1师:那调味品是怎么样的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调味盒,一共有1—2-3-4格每隔里放了一样调味品,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自己去想办法,去认一认你们认识哪种调味品好吗? 一组小朋友可以商量商量(幼儿分辨小组合作)

  2 你认出了几号调味品,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3 我们小朋友刚才用看颜色,看形状,闻味道和尝一尝的方法分出了1号是醋,2号是盐,3号是酱油,4号是糖

  三、自制凉拌菜

  1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做凉拌菜好吗?先想想你想吃什么味道的?该方些

  什么调味品,和刚才一样,拿一个干净的小托盘,去大盒子里送菜再回到座位上来选调味品拌(幼儿自制)

  2 你刚才做菜时放了些什么调味品?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只选用了5种调味品来制作凉拌菜,其实,平时烧菜时还会用到许多其它的调味品。让我们以后再来看看,闻闻,尝尝,好吗?

幼儿园教案 篇3

  这个年龄的孩子动作发育日趋完善,但动作的协调性还不是很好,为了活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语言能力,我们设计了一套幼儿摇铃操,配合儿歌做一些动作。幼儿摇铃操适合于2岁以上的孩子。孩子双手分别拿两个摇铃,做操时随着手的摆动摇铃发出悦耳的响声,有强烈的趣味性。

  幼儿两手各拿带柄的摇铃一个。

  第一节准备运动

  目的:随着悦耳的铃声使全身肌肉放松,以适应全身活动的需要。

  动作:原地踏步,两手前后自然摆动。

  第二节上肢运动

  目的:活动肩关节,上肢及肩部肌肉,促进动作的协调性。

  预备: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

  动作:一、两臂侧平举

  二、头上击掌

  三、同一

  四、还原

  配合语言:一、两只小手伸伸平。

  二、举起摇铃拍拍响。

  三、再把小手伸伸平。

  四、两只小手放下来。

  第三节伸展运动

  目的:活动肩关节、颈部、上肢、胸部肌肉,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及语言能力。

  预备:直立。

  动作:一、左臂前上举,右臂后举,同时抬头挺胸

  二、右臂前上举,左臂后举,同时抬头挺胸

  三、同一

  四、同二

  配合语言:一、举手、抬头、挺起胸。

  二、宝宝是个小英雄。

  第四节扩胸运动

  目的:活动腰部肌肉。

  预备: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动作:一、两臂前平举,拳心相对

  二、两臂向两侧后振,拳心向前

  三、同一

  四、还原

  第五节转体运动

  目的:活动腰部肌肉,训练平衡功能和语言能力。

  预备: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动作:一、两臂侧平举,拳心向前

  二、右转体同时左手移向右手击铃

  三、同一

  四、还原

  第二个四拍方向相反

  配合语言:一、两只小手伸伸平。

  二、向右转体拍拍响。

  三、再把小手伸伸平。

  四、向左转体拍拍响。

  第六节下蹲运动

  目的:活动膝关节、关节、下肢肌肉,训练腿部力量,平衡功能。

  预备:直立。

  动作:一、两手侧平举

  二、下蹲

  三、站起

  四、还原

  配合语言:一、两只小手伸伸平。

  二、蹲下来。

  三、站起来。

  四、立正。

  第七节跳跃运动

  目的: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小儿跳跃及全身动作的协调性。

  预备:直立。

  动作:一、两臂上举,拳心相对同时双脚跳一下

  二、两臂向下还原

  三、同一

  四、同二

  第八节放松运动

  目的:放松全身肌肉,使肌肉从紧张状态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动作:原地踏步,两手自然摆动。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练习从不同方向进行序数点数的方法。

  2.激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游戏的乐趣。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小动物若干,立体狼堡一座、小手贴

  2.塑料泡沫垫拼贴的狼堡

  活动过程:

  1.接到电话,羊村里的羊儿们都被灰太狼他们抓到狼堡里去了,我们要怎么办?先来看看狼堡的地形,观察使几层楼,每层楼有几个房间。

  2.在立体狼堡上分别找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住在几层楼的第几个房间?(强调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两种方法,在立体狼堡上左边和下面贴上一只点数的小手)。

  3.认识地上的狼堡图,回忆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住在几层楼的第几个房间,贴上相应的图片,别进了狼儿的房间。

  4.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胸饰,按照指令找相应的房间。

  5.教师在相应的房间放上羊儿,请小动物听指令营救羊儿。

  6.在欢快的气氛中将羊儿送回羊村。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圣诞老人、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

  2、了解圣诞节的吉祥物,知道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日。

  3、通过欣赏歌曲《圣诞快乐》感受“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配器。

  4、通过尝试制作装饰圣诞树、圣诞老人,画心中的圣诞,折圣诞帽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喜悦。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6、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圣诞》主题的图书和故事。

  2、圣诞帽,动物数群卡,有关圣诞布置的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数群卡。

  3、铃儿响叮当VCD碟片、多媒体课件。

  4、剪刀、胶水、抹布、画纸、油画棒、彩色皱纹纸等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圣诞节到了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

  2、你们以前听过这首歌吗?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这首歌说的是什么事情吗?

  3、什么是圣诞节?圣诞节是我们中国的节日吗?圣诞老公公是谁?圣诞老公公是怎样给小朋友送礼物的?老爷爷为什么会有一棵挂满礼物的树?

  4、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树的传说。

  二、介绍活动材料和要求

  1、美工区: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方式制作圣诞树

  幼儿通过看流程图,尝试折圣诞帽。

  画画要送给朋友的圣诞节礼物。

  2、益智区:戴上圣诞帽,扮演圣诞老人给小动物送了礼物,根据小动物的数量给它们送相应数量的礼物,并一边叙述:几只某某动物我送你几个某某礼物。

  3、阅读区:排图讲关于圣诞节的故事——通过理解、阅读故事中的文字,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三、幼儿自选区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美工区的幼儿看懂折叠圣诞帽的步骤图,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在彩纸上画出圣诞礼物,让幼儿剪下装饰圣诞树。

  2、要求幼儿在操作送礼物的时候要一边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鼓励阅读区的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对图片的理解。

  四、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赠送礼物,表达节日的祝福。最后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反思:

  能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幼儿区分中外节日的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娱乐中学习,从学习中娱乐。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幼儿亲手制作小礼物,而是自备小礼物互送。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