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31 22:38:48 作者: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说说自己的各种情绪以及和情绪有关的事情。

  2、尝试借助图画、表情等辅助自己的表达。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获不同的表情图,初步了解各种表情图可以表示不同的情绪。

  2、物质准备:(1)《表情图》PPT(2)各种表情图。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表情图》PPT,营造谈话的情境。

  (1)提问:这是什么心情?心情怎样时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2)小结:人在一天里会发生很多事情,心情也会变化,有时开心,有时生气,有时伤心。心情不一样时,表情也不一样。

  2、引导幼儿欣赏表情图,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提问:看看四周的表情图,你觉得这是什么表情?表示什么样的心情?

  (2)引导语:请你和好朋友说说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很好,笑得很开心;什么事情让你心里很生气,脸上会出现生气的表情;什么事情让你心里慌乱,脸上会出现害怕的样子,什么事情让你很伤心,会有哭泣的表情。

  (3)幼儿自由寻找自己体验深刻的表情图,和好朋友自由交谈。

  3、集体谈话。

  (1)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表情,并属会所自己曾经有过的各种情绪以及和情绪有关的事情。

  (2)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谈话。

  4、讨论并拓展话题

  (1)提问:如果你看到小伙伴脸上出现开心(着急、伤心……)的表情时,你会怎么做?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小结:我们每天会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事情会让我们的心情不一样。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吃好吃的东西,玩好玩的玩具,和好朋友一起游戏,让自己开心起来。看到小伙伴不开心,我们可以和他说说话、抱抱他,让他变得开心。如果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大人帮忙。

大班教案 篇2

  电脑活动:

  爸爸的助手

  活动目标:

  1.体验操作电脑的乐趣,激发探索的欲望。

  2.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图文对应能力。

  3.了解电脑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基本功能,可以简单操作.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周围人们是如何运用电脑的。

  2.微机一台。

  3. VCD光盘、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1. 教师操作微机(打字、三维动画、网站),请幼儿观察后,讲一讲电脑在做什么?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恰当总结并补充。

  2. “为什么电脑可以做这么多工作?”教师根据设疑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电脑的主要部件并掌握其名称。

  3. 请幼儿将自己的悄悄话告诉电脑,教师协助幼儿进行简单的操作、打出自己的名字、画一画、放映动画片等。

  4. 提问:“爸爸喜欢电脑吗?爸爸常用电脑做什么?电脑还会做什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还可根据社会生活进行重点总结。

  5. 请幼儿设计未来的电脑,然后展示,小朋友互相欣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并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认识绘画用的各种颜料,感知它们的'用途。

  活动准备:

  教材、白纸、几种基本色颜料、小刷子、调色盘、小水桶。

  活动过程:

  过程1: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呢?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喜欢的颜色不一样呢?你们喜不喜欢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来画画啊?

  过程2:认识颜料的颜色

  老是出十几种基本色的颜料:红、黄、蓝、绿、白、黑,引导幼儿准确认识并分辨这几种颜色。老师教给幼儿用颜料作画的方法,教师在白纸上画出几个小圆圈,逐一展示几种基本色,让幼儿能喜欢颜料鲜艳的颜色。

  过程3:用颜料作画

  老师在白纸上画出几个气球,请幼儿分成四组把几个气球涂上不同的颜色。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将气球涂上颜色涂均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过程4:比一比

  组织幼儿们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涂的最好看,进行集体表扬。

  活动延伸:

  回家后,有条件的幼儿准备今天的材料在家画一些喜欢的东西,用颜料涂上好看的颜色,练习使用颜料作画。

大班教案 篇4

  大班美术:报纸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棍随意造型,形成鱼的各种身体形状。

  2、能用彩纸大胆设计装饰报纸鱼的身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鱼眼睛的粘贴。

  3、喜欢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各类“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2个;幼儿卷的报纸棒若干、彩条若干、剪好花纹的彩纸若干;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垃圾盒;背景图一张;海浪音乐、没有鱼鳍、鱼尾、眼睛的半成品报纸鱼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纸棒变变变”引导幼儿用纸棒随意造型师:变出来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二、请幼儿欣赏用报纸棒做成的报纸鱼,共同探讨鱼的身体结构、制作材料及方法

  1、启发幼儿探索鱼的制作方法:先用报纸棍任意围成鱼身体的竺譬,.使用透明胶连接;然后用彩色纸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妄善用彩色纸片装饰鱼尾、鱼鳍和鱼眼睛

  2、小鱼少了鱼鳍、鱼尾、鱼眼会怎样?小鱼是镂空的,眼睛怎么粘贴?

  三、提出要求,幼儿制造

  1、鼓励幼儿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报纸鱼

  2、提示幼儿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习惯

  四、幼儿制作,教师教导 重点指导个别装饰花纹、粘眼睛有困难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从形态、花纹、鱼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数字记录电话号码。

  2、了解不同的数字编码,表示不同的电话号码,感受数学世界的奇妙。

  3、知道有需要时才打电话,不随意拨打电话。

  活动准备:

  1、歌曲《打电话》

  2、每个幼儿活动前要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3、多媒体:各种电话、手机的图片一张,写有“110”、“119”、“120”的图片各一张,小动物的电话号码图片若干张,0—9的数字卡片若干张。

  4、幼儿操作用的水彩笔、图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打电话》,稳定幼儿情绪。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唱首歌曲—打电话,大家仔细听音乐(放音乐)

  二、多媒体(电话、手机)图片展示,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唱得真好!老师请你们看图片,大家瞧!

  提问:①图片上有些什么?

  ②电话有什么用途?

  三、交流电话号码并出示在黑板上。

  1、教师有选择地记录幼儿提供的电话号码。

  师:你们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爸爸、妈 妈的手机号码呢?

  2、拨打班上老师的电话,告诉幼儿老师的电话号码。

  师:听!谁的手机响了?(x老师)x老师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哟,又是谁的手机响了?(x老师)x老师的电话是多少?

  我们知道了老师和小朋友家的电话号码,以后遇到了问题和事情可随时拨打电话取得联系。

  3、多媒体特殊号码图片展示:110、119、120.

  师:请小朋友看图片,图片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说出特殊电话号码110、119、120.

  教育幼儿不能随意拨打110、119、120等特殊电话,也不能随意拨打所有人的电话,只能在有需要时才拨打。

  四、研究电话号码:

  1、引导幼儿观察电话号码:黑板上的这些号码长短一样吗?

  手机有11个编码,座机有7个编码,紧急电话只有3个编码。

  2、幼儿观察教师记录的电话号码,寻找其中的规律:“通常电话号码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

  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是由0—9的数字组成。”

  电话号码中0—9的数字不是从小到大,也不是从大到小,而且将这十个数字打乱编排而成。

  不同的数字编码,表示不同的电话号码。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电话号码都不相同,只有按照号码准确拨打,对方的电话才能接通。

  4、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 。

  (1)“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 ,我的电话号码藏在这张表格里。”

  (2)(出示表格)观察,想知道我的电话号码,还得用这张表格来帮忙呢?

  如 :电话号码为:

  (3)验证号码

  师:你们猜出来的电话号码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打一下,听一听?

  (电话铃声响后):孩子们,这是我里的电话号码,如果你们有事可以给我打电话哦!

  五、多媒体展示动物们的电话号码图片,幼儿记录电话号码:

  1、小猴、小熊、小兔告诉我,它们买了新电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们的电话号码呢?

  小动物的电话号码藏在图片里。(多媒体展示带有实物图片的电话号码)

  2、幼儿用0—9的数字记录电话号码,写在图片下。

  六、给小动物送电话号码。

  小朋友帮小猴、小猫、小兔记录好了电话号码,大家高不高兴啊?现在我们开车给小动物们送电话号码去。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性质“欢快”的。

  2、通过视觉、听觉和身体动作来感受乐曲的不同。如A-B-A-C-A的音乐段式。

  3、培养幼儿爱听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图,指挥棒,单簧管图片

  2、花儿和叶子的头饰,打击乐器:铃铛和串铃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学小鸟飞进入活动室。

  二、以故事的形式引出音乐,让幼儿欣赏一遍。让幼儿听后谈感受;学习音乐的性质用词“欢快”。

  三、再次欣赏音乐一遍,了解乐曲的段式结构。

  四、以音乐party的形式感受乐曲

  1、第一个节目《自由狂舞》

  幼儿听音乐自由动作。

  2、第二个节目《花儿和叶子》

  请两名幼儿上前表演动作。

  3、第三个节目《铃儿响叮当》

  出示碰铃和串铃,幼儿选择合适的配乐,打击乐器。

  4、第四个节目《叶子找花》的游戏

  集体拉成圆圈表演花的动作,教师当叶子在花丛里穿梭;第二遍请一名幼儿当叶子。

  五、了解这首音乐的演奏乐器“单簧管”,并为音乐取题目。

  六、集体带着乐器步出活动室。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