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关于大班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困难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出聪明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PPT、胡椒粉、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我们今天来看一段录像好吗?(播放录像)刚才的录像里有谁?他在干什么?
刚才的宝宝很高兴地一边唱歌、一边弹琴地洗着澡。唉,你们喜欢洗澡吗?你们喜欢在哪里洗澡呢?(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
:哦,原来你们都喜欢在大而美丽的浴缸、浴室……里洗澡,洗完澡身体变干净了,感觉很舒服,能使我们快快地长大。
这些洗澡用的大大小小的盆叫什么呢?(澡盆)
二、阅读图书内容。
(一)阅读第一、二幅内容这里也有一个澡盆。是谁的澡盆呀?
小熊很喜欢这只小澡盆,天天用它来洗澡,一边洗一边还快乐地唱歌呢。听——。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在看看、讲讲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懂得遇到困难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出聪明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爱洗澡》一起快乐、自由地洗澡。
小熊一天一天在长大,而小澡盆还是那么小,在里面洗澡会怎么样?
(二)阅读第三、四幅内容小河马路过小熊的家,看见小熊在小小的澡盆里洗澡。
小河马邀请小熊到哪儿去洗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熊会同意吗?
我们来听听小熊是怎么说的?
(三)重点阅读第五、六、七、八幅内容。
1、小熊继续在它心爱的小澡盆里洗澡,咦,怎么回事呀?小熊为什么哭呀?
2、想办法。
(1)猜一猜小河马会想什么办法帮助小熊?(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出示3幅图片,看一看小河马究竟用了哪些办法?俩俩交流。
3、教师出示胡椒粉,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识体验。
(1)最后,小河马用了什么好办法?你见过或吃到过胡椒粉吗?
(2)出示胡椒粉瓶子,教师看看闻闻并模仿小熊打喷嚏。幼儿一一闻闻说说做做。
:小熊闻到胡椒粉后打了一个响亮而又力大无比的喷嚏,把小澡盆给震的碎片乱飞,小熊终于得救了,它也明白了自己真的长大了,不能再继续在澡盆里洗澡。可是它望着心爱的小澡盆,想:小澡盆坏了,以后我到哪儿去洗澡呀。
(3)小河马怎么安慰它的?(“小熊,你跟我来,我们一起到池塘去洗澡吧!”)
:哇,这个池塘可真是个好大好大的澡盆呀,小熊再也不怕长大没澡盆洗澡咯!
三、完整阅读师生一起完整欣赏故事。
现在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了么?(被澡盆卡住的小熊)我们回班级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说给别的小朋友听吧!走咯!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这首歌《什么结果一串串》选自《刘三姐》选曲,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朗朗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儿创做新歌词,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这首歌是将成人歌曲改编为儿童歌曲的又一次尝试,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谜语匹配到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体验和分享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相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3、尝试看图谱创编歌词,能主动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水果图谱一张(由水果叶子背景图和活动的水果贴片组成,有葡萄、香蕉、石榴、菠萝。)
2、动物图谱一张(由山、树等自然背景图和活动的动物贴片组成,有大象、小兔、袋鼠、燕子、蜗牛。)
活动过程:
一、唱山歌猜水果名称——熟悉歌曲旋律,了解问答歌的形式。
1、教师出示图谱,以问答歌的形式引入歌曲,教师唱问句,边唱边问,如:“什么结果一串串”等。幼儿口头猜出四种水果的名称。
2、教师出示四种水果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应的歌词。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如“葡萄结果一串串”。
3、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延长歌曲。
4、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回答。
二、创编歌曲《什么动物你猜猜》。
1、教师出示背景图和动物图片,“森林中要开联欢会,动物们想请大家把它们也编到歌曲中去”。
2、教师创编一个动物的谜面,如:“什么尾巴像剪刀”,请幼儿尝试直接与教师对唱。
3、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幼儿商量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创编歌词。如:幼儿选择大象图片,可创编歌词“什么鼻子长又长”或“什么耳朵像扇子”等。
4、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演唱本组所编动物歌词,其他幼儿唱出相应的答句。
5、四组幼儿代表依次演唱本组所创编的歌词,连成一首问答歌,其余幼儿自由跟唱。
6、尝试用师生对唱、分组对唱、男女声对唱等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鼓励引导幼儿运用体态动作来表达歌词。
7、教师向参与对歌活动的幼儿抛发绣球,以示鼓励。
三、课后延伸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到户外把所见事物编成问答歌。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将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面对生活情境中产生的矛盾,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平时特别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但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而找教师帮忙。为帮助幼儿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我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设计了“狗熊分饼”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教”狗熊学本领的游戏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二等分。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在为狗熊分饼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熟悉故事《两只笨狗熊》以及常见的几何图形。
2、材料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若干,剪刀、水彩笔、操作练习纸人手一份,展示架,PPT(演示文稿)6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因为不会公平地分饼,那个饼差点被狐狸大婶吃完,所以他们想学会公平分饼的方法。你们看,大黑和小黑来了。(出示PPTl。)
师:你们能帮帮大黑和小黑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黑和小黑带来了哪些不同形状的“饼”?(出示PPT2。)
二、学习二等分
(一)学习分圆形的“饼”。
1、请个别幼儿帮小熊把圆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师:谁愿意来帮助大黑和小黑将这个圆饼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个别幼儿操作,教师不加任何提示。)
2、集体验证幼儿的分法是否正确。(引导幼儿发现可采用重叠的方法验证。)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分的。你们觉得他的分法正确吗?为什么?谁有不同意见?你是怎么分的?
3、教师小结。
师:原来把一个圆饼对折可分成相等的两份,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就是二等分。等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原来的比分出来的一份要大。(出示PPT3。)
(二)学习分正方形、长方形的“饼”。
1、引出任务。
师:大黑和小黑学会了圆形“饼”的分法,可还是不会分其他形状的“饼”。我们再来教教他们,好吗?
师:这里有一些正方形、长方形的“饼”,请小朋友找一块“饼”分一分,要想办法分成一样大小。可多想几种分法,分好后用笔和纸记录一下。
(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将“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是否能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分“饼”。)
2、交流、讨论。
师:你分的是什么形状的“饼”,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得是不是一样大?还有谁也是分××形状的“饼”的?你用了什么方法?(先交流正方形“饼”的分法[出示PPT4],后交流长方形“饼”的分法[出示PPT5]。)
教师小结。
师:要知道正方形的“饼”、长方形的“饼”分成两份后是不是一样大,可以通过边对边、角对角、上下左右对称、重叠等方法进行比较。
三、找出二等分的礼物
1、交代任务。
师:大黑和小黑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了二等分的方法。下面是一张大黑和小黑带来的礼物单,大黑和小黑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把二等分的礼物找出来。(出示PPT6。)
2、幼儿在人手一份的'操作练习纸上找出二等分的礼物。
3、集体交流、验证。
师:你找到哪几种二等分的礼物?为什么你认为这些礼物是二等分的呢?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教师点击PPT6上的每件礼物,如果是二等分的,电脑会把礼物自动圈起来,并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果不是二等分的则不会圈起来,而且会发出爆炸声。)
四、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会了大黑和小黑二等分的本领,高兴不高兴?你们的本领真大!其实除了这些图形,还有许多其他的图形,如三角形、梯形等也可以二等分,甚至还可以四等分、八等分呢。我把材料放在区角中,你们可以继续动脑筋试一试。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发现小老鼠逃跑时的动态与表情,能用拓印结合添画的手法表现小老鼠的动态与表情。
2.学习合理的布局画面,并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创作的快乐。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土豆、课件、背景纸、抹布、颜料、猫图片幼儿人手一张、海绵、棉签、小老鼠动态范例图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小老鼠最怕谁?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吧。
2.游戏:猫捉老鼠
3.提问:小老鼠们,当你们快要被猫抓到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幼儿适当回答并表演)
二、出示课件,听故事观察小老鼠逃跑时的动态及表情
1.教师放课件,讲述故事(自编)。
2.引导幼儿说说小老鼠的表情及动态。
三、出示作画工具,了解操作内容
1.出示老鼠范画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也把这些小老鼠画出来了,但是我是用什么来画的?
2.出示土豆
对,土豆不但营养好,还能用来画画,今天我们就用土豆来画这些小老鼠。
3.看范例,讨论小老鼠表情及动态的画法。如:躺着的小老鼠,蜷缩的小老鼠、狂奔的小老鼠等。
4.讲解作画步骤
先用海绵印画冬瓜,再用棉签添画冬瓜柄。然后贴上猫的图片,最后用土豆拓印小老鼠的身体,注意老鼠的方位,再用勾线笔添画老鼠的五官、尾巴及四肢等。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五、讲评重点讲解小老鼠的表情与动态。
活动延伸:
讲讲自己画的故事。
课后反思:
优点:活动中教师能用游戏引入课题,让孩子们对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教师利用有趣的故事串联把各种动态的小老鼠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孩子在故事倾听中发现小老鼠们的各种动态与表情,为下面的绘画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缺点: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班级孩子的绘画技能了解不够,因此在示范时教师忽略了对老鼠五官添画时的指导,因此孩子们在操作添画时有点无从下手,最后有的孩子吧眼睛画在老鼠背上了。此外,教师提供的纸有点小,还有画面布局没有对孩子进行拓展指导,使画面布局呈现单一化。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想象,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心情,理解“漂亮”的真正含义。
活动准备:
绘本图书《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挂图
活动内容: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挂图,一双巨人的脚
小朋友看到这双脚会想到什么?(巨人)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讲的就是巨人的故事。
(二)观察封面
出示书的封面
1. 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2. 介绍故事的题目、作者、翻译者、出版社。
3. 看到这个漂亮的封面,你最想知道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欣赏故事,随机设疑。
1、出示扉页,让幼儿知道扉页上面写着书名、作者的名字,还告诉小朋友故事的主人公。
2、开始分享故事。(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并逐步出示挂图。
(1)开始——“他走进店里,买了······”。提问:他得意地说什么?
(2)他走出店里听到的奇怪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为什么发出这种声音?乔治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3)没有了领带,乔治开心吗?他嘴里唱着什么歌?
(4)山羊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乔治是怎么做的?
(5)乔治走过一座烧毁的房子,是谁的?单脚跳着走的乔治开心吗?
(6)小狐狸为什么哭?它遇到了什么困难?乔治是怎么帮它的?
(7)路过沼泽地时发生了什么事?
(8)回到商店,乔治又买了新衣服吗?
(9)回到家的乔治收到了什么礼物?是谁送来的?
(四)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写卡片。
师提出写卡片的想法,用神秘的语气启发想象。
(1) 小动物们因为感激乔治所以制作了卡片送给乔治,那么你有要感激的人吗?下面我们也来制作一张卡片送给要感激的人。
(2) 教师带领幼儿到美工区制作卡片。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跑、跳等基本动作;2.发展幼儿的身体韧性及动作灵敏性;3.培养幼儿坚强勇敢及竞争的意志品质。
二、活动准备:
1.短绳若干、羊角球4个、跨栏4个、运动场地三、活动过程1.活动准备(热身)师:(组织小朋友到操场后,进行队列练习及进行相关动作练习,幼儿听口令做动作。)所有幼儿按早操队形站好,立正、转成两路众队,原地踏步,转成早操队形,立正,向左转、向右转。
2.基本部分
(1)分组师: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是分组分项目玩的,所以现在老师来分组,总的分为三组(人数均衡),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相关事情。
(2)介绍本次活动项目师:项目一是跳短绳(每人跳15个);项目二是羊角球跳(从始点都终点跳一次);项目三是跨栏,小朋友要跨过跨栏,不能把跨栏弄倒了。每一组在进行某个项目时,都是在组内轮流进行。
三个小组轮着进行这三个项目,首先是第一组进行第一个项目,第二组第二个,第三组第三个。之后各组去选择此时上一组已经完成的那个项目,各组的组长宣布项目开始及组织大家进行活动。
(3)项目开始师:好了,各组去指定的地方开始活动吧,组长要组织好各组的小朋友进行平衡活动。如果老师吹了3声哨子就代表可以开始换项目跳了。组长一定要起到提醒的作用。
3.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按早操队形集中,跟老师做一些放松动作(拍拍腿、揉揉肩、压压腿、扩扩胸)。(之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器材,把器材放到指定位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