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粽子教学设计
幼儿园美术粽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美术粽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美术粽子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运用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孩子大胆的表现表达、树立自信、体验快乐、学会分享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传递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及分享意识(好听的、好吃的、
好玩的要与大家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听、说将图片内容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PPT课件、“粽子”、字卡、图片及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粽子里的故事》
1、观看PPT,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及名字。
2、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常识,切入有关粽子的话题进行讨论。——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的?喜欢吃什么味道的?
小结: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就会吃各种美味的粽子。
二、观看PPT,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孩子们,你想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因为动物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只有我们人才可以讲故事。
三、以“吃粽子讲故事”的形式,开展语言游戏
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蒋老师的粽子里也有故事,来吃吃蒋老师 的粽子,看看罗老师的粽子里有什么故事?
1、出示粽子(一):听(“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听“小鸟”讲的故事。
2、出示粽子(二):说(“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看图片讲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粽子(三):接龙(“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词语接龙
4、出示粽子(四):悄悄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悄悄话怎么讲?(轻轻讲,用心听)
如果我讲的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小朋友知道,可以怎么做呢?(从第一个开始,一个一个往下传,然后,让最后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我说的是什么?)
四、继续观看大家分享PPT,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师:到底是谁去奶奶家吃了粽子讲故事呢?我们继续来听听看。
五、活动延伸:包粽子
孩子们,你们会包粽子吗?把你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送给你想送的人吧。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幼儿园美术粽子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2个。
2、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课文按要求划句子并抄写。
5、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读课文按要求划句子并抄写。
教学难点:
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预习和积累:
预习:熟读课文,并了解内容。
积累: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猜谜: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
2、出示谜底:粽子
学生字:粽
(1)出示实物,问:什么时候吃粽子?
(2)出示: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指导读句子。
(3)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3、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
(1)指名读,思考: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的原因。
学习生字:惹、屈
(2)师生配合读第5节。
2、学习2—4小节。
(1)指名3人各读一小节,其余学生用“——”划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
(2)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朗读。
学习生字:糯、暑、胃
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3、学习第6小节:
(1)介绍屈原:战国时代,有一个很爱国的诗人,名叫屈原,他因为不忍心看到他的国家被别人占领,于是便跳下江河里自杀死了。爱护他的人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便将煮熟的米饭用叶子包起来,然后丢进江水中喂那些鱼虾。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习俗了。
(2)学习生字:政、予、采、沦、崇、祭
(3)配乐齐读课文第6小节,思考: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4)出示句子:
人们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5)指导朗读。
三、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
2、复习词语:
3、齐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读补充文章:中秋节吃芋头的传说
2、出示图片:你知道下面这些食品是什么节日吃的吗?
3、交流。
六、作业布置。
A:1、抄写字词。
2、写一写“吃的由来”。
B:1、抄写字词。
2、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吃的食品?选一个介绍给大家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