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了解果汁的制作过程,从而了解水果的更多的营养价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了解制作果汁的过程,知道果汁有营养。
3、能说出各种水果的名字及各种营养价值。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水果的名字,及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动手切水果。
活动准备
新鲜易切的水果、榨汁机、塑料刀、盘子、杯子等。
活动过程
一、提问:
“你们喝过什么果汁,喝果汁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里面都有那些水果,说出水果的名字。{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幼儿说名字}
2出示制作果汁的用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好喝又有营养的果汁:
(一)让幼儿在盘子中切水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安全。}
(二)将切好的水果放入榨汁机中,教师盖盖子。
(三)请一位幼儿打开开关。
(四)将果汁倒入杯中请幼儿品尝。
三、大家一起品尝不同的果汁,并请幼儿说说它们的营养价值。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感到对于一些科学活动,要让幼儿大胆尝试,从操作中获得知识,这样比只靠教师的传授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幼儿获得的知识更直观,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我们更要相信幼儿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师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数的数数、认识数字5,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2.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2-13 到5的数字
2.课件:2-1 到5 的数字
3.课件:2-18 5以内的数
活动过程
1.趣味练习:2-13 到5的数字
加油,加油,蚂蚁在勤奋的工作呢,数一数昆虫有多少,说一说它们的数。
2.趣味练习:2-1 到5 的数字
黄色的小鸡出生了,数一数蛋的个数和小鸡的个数,并正确是连线。
3.出示:趣味练习2-18 5以内的数
用手指出太阳,星星,月亮,圆月,云的位置。
找一找表现出相同位置的文字,并相互连接起来。
4.认识数字:5
观察、讨论:“5”像什么?
5个樱桃、5个苹果、5圆点,都可以用数字5 来表示。
5.请幼儿涂色
今天老师给了许多礼物,请小朋友找出可以用数字5表示的礼物涂上美丽的颜色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初步感知春风吹过,大地的色彩和生气。
2、 借助图夹文的儿歌的提示,能有序的朗诵儿歌,并用绘画的形式尝试仿编儿歌。
3、 初步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若干。
2、 实物展示仪一台。
活动过程:
1、 通过提问的方式,初步感知春天的气息。
① 教师:春天到了,春风吹过来,春天是一片怎样的景象呢?
② 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对春天的认识。
2、 教师将幼儿用书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幼儿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教师朗诵儿歌《春风》,提问:
① 春风吹过,树会怎样?
② 春风还会吹来什么?吹醒什么呢?
启发幼儿用儿歌中的句子讲述儿歌的内容。
3、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夹文儿歌,师生共同念儿歌。
4、 师生轮流念儿歌,教师念儿歌的前半句,幼儿手指图念儿歌的后半句。
5、 启发幼儿想一想:春风还吹来了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大胆的仿编儿歌。
6、 组织幼儿在幼儿用书上大胆地画一画“春风”,然后,让幼儿自主地与同伴交流,并念念仿编的儿歌画面。
7、 师生共同阅读画面《春风》,并完整的念儿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已经很熟练地用勺子进餐,所以幼儿手部的肌肉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我开展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手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名称:《橡皮泥制作西瓜》
活动目标:
1、试运用揉、捏、压、粘等方法,塑造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西瓜。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捏制技巧。
2、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活动重难点:
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对幼儿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橡皮泥西瓜制作视频,准备绿色的、黑色的和红色的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水果?是啊,天气渐热,如果能吃上甜甜的西瓜该是多么的惬意呀!想一想西瓜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抓西瓜的外型特征)
二、基本活动:
1、借助多媒体观看橡皮泥制作西瓜的`过程;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用红色的橡皮泥揉成圆球;
(2)然后用手掌压扁,在对折压扁成半圆形 ;
(3)把绿色的橡皮泥搓成小细条;
(4)把小细条贴在半圆形红色的橡皮泥边上;
(5)都贴好后再次揉搓黑色的小点点,做西瓜的子。
三、结束活动;
1、幼儿分组捏制。
2、教师到幼儿中间辅导
活动延伸:
模仿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如整个西瓜的样子、苹果、樱桃等水果。
活动反思:
做为幼儿教师应该在一次橡皮泥活动中让幼儿自主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东西,不应该只是西瓜或水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抱抱》是一个情节简单、角色分明、温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图像故事,通过动物亲子互动拥抱,勾起了小猩猩让妈妈抱抱的渴望,小猩猩看见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时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妈妈的出现,及时拥抱了他,才纾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
绘本中只出现“抱抱”、“妈妈”和“宝宝”三个简单而重复的词语,却生动地勾勒出温馨的故事氛围。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和乐、温暖的人际关系。为幼儿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所以我认为这个绘本活动特别适合小班刚上学期的小朋友开展。
活动中我将围绕谈谈抱抱-欣赏绘本-理解画面-体验抱抱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听一听、说一说、抱一抱的过程中大胆讲述,快乐参与,对抱抱产生积极、美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一×,真开心。
3.体验拥抱带来的愉悦感受。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蛇、大象等常见动物的特点
座位:U字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抱抱带来的快乐。
过渡提问:你们喜欢抱抱吗?喜欢跟谁抱抱?为什么喜欢抱抱?
小结:小朋友们都喜欢抱抱,喜欢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抱,因为抱抱很舒服,抱抱很开心,抱抱很快乐。
二、看看讲讲,听听学学,感受动物间不同的拥抱方式。
1.观看多媒体,观察、模仿,理解大象、长颈鹿的拥抱方式。
过渡:今天老师也要带来一个抱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猩猩,这个小猩猩有点调皮,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提问:(1)瞧,小猩猩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可能回答抱在一起,追问:你们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抱的?鼻子是
怎么抱在一起的?)
是什么心情?小象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2)师生互动,模仿大象拥抱。
(3)又看到谁了?小长颈鹿是怎么拥抱妈妈的?他们抱在一起的感觉怎
么样?小长颈鹿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说什么呢?
(4)生生互动,模仿长颈鹿拥抱。
小结:小象和妈妈用鼻子勾一勾,真开心;长颈鹿和妈妈用头碰一碰,真开心。
2.根据画面猜测,理解蛇的拥抱方式
过渡提问:(1)看,谁来了?
蛇是怎么抱抱的?他们之间又会说什么?
(2)用毛梗模仿蛇的拥抱。
小结:蛇用身体绕一绕来给对方温暖。
3.小猩猩找妈妈,理解他也渴望被拥抱的心情。
过渡提问:小猩猩看着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这时它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他会怎么想?
过渡:小象、小蛇、小长颈鹿都在和自己的妈妈抱抱,可是小猩猩没有。它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小猩猩一直哭个不停,小动物没有办法了,你们快帮帮它吧!帮它一起喊“妈妈”。
请孩子帮助小猩猩喊出妈妈。
小结:看!谁来了?----妈妈伸出长胳膊,飞一样地跑过来,大声喊着----“宝宝!”,小猩猩也喊着----“妈妈”大步冲向了妈妈的怀抱。小猩猩
趴在妈妈的怀里,妈妈的怀抱真温暖呀!小猩猩悄悄地对妈妈说了一句话,猜,她说了什么?-----“和妈妈抱一抱,真开心!”
三、一起抱抱,再次感受和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原来一个抱抱可以让人感到这么温暖,我们一起来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一起抱抱,回到家后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抱抱好么?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2.了解在不同物体遮挡下,声音的大小是会变化的。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声音是有大小变化的。
难点:了解噪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
鞭炮声、优美的音乐、纸、毛巾、坐垫、布、塑料袋、书包、纸箱、被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鞭炮声,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
(二)展开
1.感受噪音。(鞭炮声逐渐放大)
提问:
(1)声音大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声音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声音不大不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声音?”让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
小结:“各种嘈杂、刺耳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噪音”。噪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我们的身体、情绪等,所以我们都不喜欢噪音,我们要消灭噪音。
2.实验活动。
提问:“录音机的按钮坏了,如何把它的声音变小呢?”(请幼儿凭经验讲述)
(1)请幼儿用老师准备的物品想办法将声音变小。(可以引导幼儿将录音机盖起来)。
(2)请幼儿分别用每一种物品都实验一下,然后讲一讲录音机被哪种物品遮盖后声音最小。
小结:“各种物品都有隔音的作用,它们能让声音变轻、变小。由于物品的厚薄不同,隔音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物品越厚隔音的作用越大。”。
3.游戏《给录音机盖被子》
(1)让幼儿听一听,放在毛巾下的录音机和未放在毛巾下的录音机声音一样吗?
(2)再往上加一块毛巾,录音机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块毛巾,听听录音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结果:毛巾越厚,声音越小。
(三)结束
1.鞭炮的声音太大,我们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请小朋友学一学快乐的鞭炮声。
2.活动延伸:阅读《幼儿用书》(“老虎”第六页),熟悉各种物体声音。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用点、圆圈等表现出水果的形状、大小。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能用点、圆圈等表现出水果的形状、大小。
【活动难点】能正确使用颜料并采用不同颜色表现水果的形状、大小。
【活动准备】
1。与活动相关的图片。
2。事先画好的果园背景图。
3。颜料、调色盘、画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果园里看看吧!
二、了解不同水果的特征。
1。出示图片—苹果树。
提问:这是什么?长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
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苹果?
2。出示图片—桔子树。
提问:这是什么?长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
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桔子?
3。出示图片—樱桃树。
提问:这是什么?长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今天我们参观了苹果园、桔子园、樱桃园,它们都是圆圆的,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还有的是绿色。
三、教师讲解画法,幼儿操作。
1。出示果园背景图。
师:这儿有一片果园,可是这些果树上都没有果子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来画一画,那圆圆的果子怎么画呢?
教师讲解画法:请幼儿竖起二拇弟绕毛线,越绕越大。
请一名幼儿用画笔沾颜料尝试。
师:这是大大的果子,那小小的果子怎么画?
教师讲解画法:用点子来表示,点一点、点一点。
师:如果我想换颜色了怎么办?就要把画笔放到杯子里,重新换一支沾有其他颜色的笔。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画好后用抹布擦手。
2。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下面请小画家们慢慢走过来画果子吧!(提醒幼儿不要挤在一张背景图上画,分散开来,注意换颜色)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把果园装点的真漂亮,让我们也展示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吧!
【活动反思】
本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新颖有趣,幼儿初次接触颜料和毛笔,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中幼儿都积极参加,认真配合。通过认识水果了解其主要特征,用点、圆圈表现出来,幼儿完成的都很棒。操作过程中,个别幼儿总是不记得换颜色,需要提醒。另外,在幼儿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我应该为幼儿人手准备一个调色盘,以免出现活动中一拥而上沾颜料的情况。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知道蚊虫会带给人们疾病。
2、知道小朋友从小就要爱清洁、讲卫生。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重点提问:仔细观察图片,娃娃怎么了?娃娃为何会生病?
小结:原来娃娃不舒服了,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二、出示蚊虫叮人、食物的图片:
重点提问:图片上的蚊虫在干什么?
食物被苍蝇叮了会怎么样?
小朋友被蚊子咬了又会怎么样?
小结:蚊虫对人类有害,吃了蚊虫叮过的食物,人会生病。被蚊子咬了,可能会被传染到疾病。
三、讨论:
重点提问:蚊子喜欢怎样的环境?
我们怎样预防蚊虫的产生?
小结:蚊虫喜欢肮脏的地方。防止蚊虫产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生活的环境打扫干净。
四、游戏:清洁娃娃就是我
游戏要求:说说怎样让自己成为清洁娃娃?
哪一组说的多,哪一组为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尊敬父母,做让长辈高兴的事。
2、培养幼儿生活能够自理,开始学习关心别人。
3、认识汉字“爸”,并能组词、说句完整的话。
【活动准备】字卡若干、口袋一个。
【活动过程】
1、激趣。教师可以扮演“爸爸”的样子,让幼儿猜猜是谁引出活动。
2、讲述故事“爸爸下班了”。
内容:门铃响了,珍珍连忙跑过去开门,啊!爸爸回来了。问小朋友:“珍珍怎样了?”小朋友齐诵;“珍珍接过手提包,又把拖鞋举的高,搬来一只小板凳,再把扇子摇一摇,爸爸爸爸辛苦了”。
3、告诉珍珍是个懂事的孩子,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才能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要求幼儿回家后为爸爸妈妈洗脚。
4、出示汉字“爸”让幼儿来认读,在文中找出“爸”字共有几个,并用爸字组词造句。
5、玩识字游戏“奇妙的口袋”,复习以前学过的字。
6、活动结束,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
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