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名称:
火车飞机几点开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表现时间的各种不同方式。
2、感受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事先收集一些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等。
四、活动过程:
(一)买车票,了解时间德望表现形式。
1、今天我们要到祖国各地去旅游,你们想到哪里去?请每个小朋友到售票处去买一张火车票。
(幼儿购买火车票)
2、幼儿相互交流旅游地点及外出时间,从而了解表现时间的不同方式。
3、引导幼儿讨论:这些车票为什么要有时间?还有哪些地方能让我们知道时间?时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尝试做车票,学习表达时间。
1、师生共同讨论制作车票的要求:需要在车票上表示出开车时间,从哪儿到哪儿?
2、每人制作一张车票。
3、相互交流。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有感情、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古诗
感受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幻灯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老师想和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的小朋友伸出你的左手,很愿意的小朋友再伸出你的右手,如果想永远和我做好朋友那么请你用右手拍一拍你的左手。老师一下子拥有了这么多好朋友,真高兴。
现在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能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么?看谁说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声音洪亮。(我看到了房子、绿绿的柳树,路、还有很多雨点,还有两位老爷爷再喝酒。)你猜一猜老爷爷为什么要喝酒,认识吗?(两位老爷爷事好朋友,他们看上去很难过,他们要分开了吗?)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告诉你,没被包的那位老爷爷叫王维,他在喝他的好朋友元二喝酒呢,因为好朋友元二要走了,两个好朋友要分开了,所以他们特别伤心。于是,王维老爷爷就写了一首好听的古诗,表达了他此刻难过的心情,
你们想听听么?
二、学习古诗
1、听录音范读。
2、向小朋友介绍诗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做,大意:渭城早上下了一场雨,洗涤干净了整个城市,连轻轻飞扬的尘土都不见了。旅店边的柳树都换上了清新的绿色。劝元二再喝一杯酒,你走出了阳关去安西就没有知己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读。
指导读古诗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有诗的韵味。注意题目的停顿:送元二使安西
4、小朋友齐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读的好的给与鼓励。
6、指导小朋友看黑板的图画背诵古诗。
7、想象:如果你的好朋友要和你分开去别的地方了,你会和他说些什么?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学会《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了么,把它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在教师的语言、动作的提示下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能寻找空的地方,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录音机和音乐磁带,捉螃蟹的一只。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一、倾听A段音乐,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
1、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师: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蟹有很多的脚,你们有吗? 2、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师:伸出一只脚,动一动。螃蟹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幼儿自由创编脚的动作。
3、幼儿倾听A段音乐学习螃蟹跳舞的动作。
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螃蟹跳舞的动作。
二、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B段动作。
1、启发幼儿结合已有经验创编螃蟹吐泡泡的动作。
师: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师: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除了朝这边吹以外,还可以朝哪边吹?
2、模仿学习螃蟹走路的动作。
师:螃蟹是怎样走路的?(提醒幼儿练习走路时会找空间。)
3、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练习动作,吐泡泡,吐泡泡,走走走走吐泡泡。
4、倾听B段音乐,并合着音乐练习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听好音乐吐泡泡啰!
三、创编、学习C段音乐的动作。
1、鼓励幼儿创编不同方位的挠痒痒的动作。
师:哎呦,哎呦(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螃蟹除了后背会痒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会痒?谁愿意试一试?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不同
的挠痒方位。
师:有的.螃蟹先挠痒痒,有的螃蟹后挠痒痒,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动作做的整齐一些,好看一些?(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2、听着音乐来学一学螃蟹挠痒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挠挠痒,每只螃蟹挠痒的地方要和其他螃蟹不一样。
四、幼儿随完整地音乐练习动作。
1、幼儿听音乐完整的练习动作。
师:小螃蟹们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本领,现在你们把小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的本领连起来跟着音乐来做一做好吗?
你们能听着音乐来学本领吗?
2、在教师的语言、动作的提示下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五、游戏。
1、启发幼儿做躲闪的动作。
师:小螃蟹在河里玩的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干什么呢?捉螃蟹的人来了,小螃蟹要怎么样做?
2、幼儿倾听尾声音乐。
3、完整倾听音乐游戏,提醒幼儿捉螃蟹的人来了要躲闪。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布置。
2、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的过程。
3、布袋人手一只。
4、打击乐器4件,《我爱洗澡》伴奏带,轻音乐磁带一盘。
5、桑叶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播放《我爱洗澡》伴奏带)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做运动吧!
2、玩布袋(布袋分散在四周)
师:小朋友,你们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注意观察幼儿玩袋的情况。)
3、“蚕宝宝”游戏
(1)师:小朋友玩的真不赖,现在让我们钻进布袋,把自己变成一只蚕宝宝吧!
来,变——变——变!
师: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走路的吗?(幼儿集体在地上做蚕宝宝走路)
师:看,这只蚕宝宝爬的真好,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2)模仿“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
A师:蚕宝宝们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看,那边有桑叶,我们爬过去吃吧!
(教师作为喂桑叶的人,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位置,蚕儿也随之改变爬行的方向。)
B师:让我来摸一摸,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听到有蚕宝宝在吐丝了。
C师:蚕宝宝吐了这么多的丝,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
D师:蚕宝宝在茧里面睡着了,慢慢地变成了蛹,它在茧里滚来滚去,飞蛾终于咬破茧,飞了出来,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飞出来了。
(模仿飞蛾的动作四散跑)
(3)师:刚才小朋友都从蚕宝宝变成了飞蛾,学的可真像!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好吗?
5、“盲人听音走路”游戏
(1)师:平时我们都是把布袋套在脚上玩的,今天我们要换种玩法,把布袋套在头上玩。大家体会一下盲人走路时的感觉。
(2)幼儿将布袋套在头上,四处走动。教师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师:听,有声音传来了,我们试着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走去吧!
(请四名老师在场地的四个角落,看教师的手势敲打乐器)
(4)游戏结束,师:请小朋友把布袋拿下来吧,现在你们可以体会到盲人走路是多么的不方便,如果我们平时遇到盲人应该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说到做到!
6、放松游戏:布袋魔术
师:好,我们用布袋再来变个魔术吧!我们先把它从一个胖子变成一个瘦子(将布袋竖向对折),然后变成一个矮子(再将小布袋横向对折),然后再变得矮一点,成一个小矮人(再将布袋横向对折,此时,布袋已经被折叠好),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小矮人送回家里去吧!(拿着布袋走出场外,活动结束)
【观摩意见和建议】
该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实设计新颖,能以故事情节(蚕宝宝的生长)贯穿始终,幼儿的参与性较强,兴致较高,活动中教师能皆顾幼儿的听觉、动手能力及团结互助、帮助残疾人等方面的情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幼儿对布袋很熟悉,但很少拿它来玩游戏,所以她们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第一次探索布袋的玩法时,她们只顾独自玩,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袋鼠跳,几乎所有的幼儿都模仿,所以在玩之前我应鼓励他们玩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再次探索的时候,经过提醒,他们知道除了一个人玩,还可以多个人玩,有更多不同的玩法。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来源
民间体育游戏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深受幼儿喜欢。如今,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玩具的出现,民间游戏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讲逐渐陌生。其实民间游戏是现代玩具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开拓幼儿视野,发散幼儿的思维,对幼儿责任、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极大的作用。抬花轿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抬花轿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增强团结协作和竞争的意识。根据我园的课题,我们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开展了抬花轿的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够动作灵活协调地合作抬轿子,练习快走、平衡等技能。
2、体验民间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小花轿若干、小动物若干、奖牌若干、障碍物
活动流程
一、音乐《八只小狗抬花轿》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音乐,我们跟音乐活动一下身体。
二、复习游戏三人抬轿。
1、教师:刚才我们听了音乐,活动了一下身体,那你们还记得上一次玩的三人抬轿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谁来说说?
2、个别幼儿讲述游戏的玩法。
3、集体游戏。
三、学习两人抬轿。
(一)两个幼儿一组进行游戏。
1、教师:小朋友玩得开心吗?刚才我们用手来做轿子。瞧,这是老师做的轿子,这轿子是怎样玩的?我们请两个小朋友示范一下。
2、教师边讲解边请幼儿示范: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两个人方向是一致的,两手握住竹竿,一起向前走。
3、现在请你跟好朋友找一个空地方练习一下,注意不碰到别的小朋友。
4、全体幼儿练习。
5、教师小结刚才活动的情况。
(二)分组游戏
1、以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师: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班,它们都想坐轿子。我们每一组请一个小动物。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游戏方法:两组、两组合作,要走得又快又稳,不能将小动物摔下来。传轿子时,两对幼儿必须一一对应,在对方接住轿子后才能放手。
3、请四个小朋友示范一下。
师:前面的小朋友出发了,后面的小朋友准备,其他小朋友站在后面。
4、小组练习。
教师小结:总结情况。小动物很满意,它们还想再来一次,你们愿意吗?这次我们要经过小树林、走过小桥。
(三)比赛抬轿子。
师:刚才小动物都说自己的轿子很稳很快,到底是哪一组最稳最快呢?那我们来比一比。
四、颁发奖牌,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班幼儿开始慢慢尝试与同伴交往、合作,我们便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游戏。整个活动中,遵循了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由复习三人抬轿到两人抬自制花轿再到两人抬着动物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充分尝试,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情景,调动幼儿合作抬花轿的积极性使孩子在学中玩,玩中乐,体验游戏的快乐。充分发挥了幼儿作为活动主体的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