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关于大班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习涂色的能力,加强手腕的灵活性。
2、宝乐意参与绘画活动。
3、体验亲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油画棒、大树图片、已经画好的树叶。
2、欢快的音乐、呼啦圈与宝宝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问候时光:
1、接待。教师与宝宝及爸爸妈妈交流问候,表示欢迎。
2、问候歌《老师,您好!》。
3、点名游戏:朋友在哪里。
玩法:当老师点到宝宝的名字时,请这个宝宝去摸另一个宝宝,可以摸摸他的衣服、小手等。比如:请你摸摸妞妞的鞋子跑回来。(老师最好请这个宝宝去摸比较大方的宝宝。)
二、运动时光:身体找找家
活动目标:
1.熟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名称,丰富宝宝对身体的已有经验。
2.能大胆进行游戏,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A.教师向宝宝和家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启发孩子学说。
B.教师介绍玩法。
C.家长与宝宝一起玩游戏。鼓励宝宝和家长一起玩。
活动指导:
1.家长在参与游戏时动作要轻,态度要温和,用自己的良好情绪感染宝宝,鼓励宝宝。
2.如果宝宝有紧张、害羞的感觉,家长要给予宝宝鼓励或停止游戏。
玩法: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自选),带着宝宝和家长一起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动作,边做边围着呼啦圈走,当音乐停的时候,请宝宝和家长按照教师的指令给自己的身体部位找家(家即是呼啦圈)。比如:教师可以说当音乐停的时候,请宝宝和家长的小手回家。
三、欢乐时光:音乐蹦擦擦:小鼓手
活动目标:引导宝宝大胆地走到前面,培养宝宝对节奏的兴趣。
活动准备:一面小鼓、鼓锤。
活动过程:
A.教师出示小鼓,激发宝宝兴趣。
B.宝宝跟着儿歌的节奏进行敲打。
活动指导:
1.家长鼓励宝宝勇敢地走到前面去敲鼓。
2.家长可以用拥抱、亲吻、鼓励性语言的方式鼓励宝宝。
(下面的宝宝可以和台上的宝宝一起做动作,形成互动。)
敲小鼓时的儿歌:敲小鼓,敲小鼓,我的小鼓会说话,上敲敲,下敲敲,左敲敲,右敲敲,咦!我的小鼓不说话了。
3..聪明转转转:树爷爷穿新衣
活动过程:
A.出示大树,激发兴趣。
B.宝宝取用具,并用语言表达“我想要树叶”。
C.宝宝为树叶涂色,家长鼓励宝宝大胆涂色,尽量涂满。
D.展示作品,家长和宝宝一起欣赏,增加宝宝的成功感。
活动指导:教师可以发给宝宝小贴纸以示鼓励。
四、温馨时光:《好玩的浴巾》
爸爸妈妈与宝宝在家一起游戏“好玩的浴巾”(或结实的床单),与宝宝一同体验游戏的快乐。
家庭延伸:家长可以将报纸挖洞将身体某一部位隐藏,和宝宝一起玩“什么不见了”的游戏,巩固幼儿对身体部位名称的认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并试着讲述故事情节。
2、知道并掌握下雨前的一些天气特征。
3、会用简单的语句讲述自己对下雨天的感觉,培养对身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小黄伞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出示珍珍的“小黄伞”
问:这是什么?加上形容词(一把黄色的雨伞)小朋友用过伞吗?什么时候用的?在下雨天除了用到雨伞外,还会用到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对下雨天的感觉: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喜欢,下雨时可以撑着雨伞穿着雨衣雨鞋,到户外去拜访小雨点,听听雨点打在窗户、树叶、屋顶上的声音,踩踩水坑,是快乐的事。)
2、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
(打着雨伞在雨中散步,踩踩水坑等)
三、教师引导幼儿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下,珍珍和她的小黄伞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理解故事第一段,好,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先停一下,问:?为什么珍珍盼望下雨呢??妈妈说天空出现什么就表示快要下雨了呢?(小黄伞和小雨鞋是奶奶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很喜欢。妈妈说天空出现乌云就表示快要下了。)
3、我们再来听听接下来故事里又发生了什么?理解故事第二段,提问:当珍珍听到轰隆隆的声音时,她以为打雷了,结果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呢?(天上有一道白光闪过,那是闪电。结果是一辆大卡车发出来的声音。)
3、理解故事第三段,提问:当珍珍到院子里浇花的时候,院子里的小花、小草变成了什么样子了?为什么?(一朵朵小花都垂着头,小草也都软趴趴地躺着。他们也在等下雨。)
4、理解故事最后一段,提问:珍珍等了好久的雨,最后下了吗??珍珍打开黄色的小雨伞在雨中做了什么事?她开心吗?(下雨了。珍珍在小水塘上踩来踩去,踩得噗嗤噗嗤响,雨水四处乱溅。她玩得好开心。)
四、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五、提问:在故事中提到哪些下雨前的特征?让幼儿举例。把说出来的特征按照画在黑板上。(乌云→闪电→打雷→下雨)拓展:那么你们知道下雨前还会有那些天气变化呢? (燕子飞得低、空气变闷等)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翻翻乐”游戏,利用幼儿熟悉的牛奶罐来做游戏材料,激发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活动创设精灵王国的情境,以完成任务,补充能量为线索,通过两人合作初步学习游戏方法,梳理游戏规则后,再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在你翻我翻大家翻循环的过程中,锻炼手的灵活性,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充分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锻炼手的灵活性,提高反应能力。
2.发展与同伴合作的能力,体验创意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锻炼手部灵活性,提高身体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队标贴纸,罐子若干,呼啦圈8个,PPT。
活动过程
一、创设精灵王国情境,导入游戏任务
1.介绍任务,游戏准备。
任务卡一:摆放罐子;任务卡二:找到伙伴。
二、两人合作:初步尝试游戏
1.创设精灵补充能量的情境,幼儿初步尝试翻罐子,了解游戏玩法。
2.集体讨论:怎样才能补充到更多能量呢?
3.教师小结:想要补充到更多的能量,就要不停地把能量罐翻到你的那一面,直到音乐停止才停。
4.再次进行游戏,探索胜利的方法:可以用双手一起翻。
三、小组合作:再次快乐游戏
1.出示任务卡三:将牛奶罐围成大圆。
2.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尝试小组合作的游戏玩法。
3.大家一起检验游戏结果,强调游戏规则。
4.合作游戏若干次,大家互相评价。
四、放松整理
收拾活动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根据散文的基本格式,尝试仿编散文诗。
2、激发幼儿爱秋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幼儿自画眼中的秋天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大家一起说说秋天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3、我知道你们眼中的秋天都很美丽,而且大家都已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二、欣赏秋色
1、欣赏幼儿作品的幻灯片,提问:
这是哪个小朋友眼中的秋天,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2、引导幼儿大胆并用优美的语句进行介绍。
3、教师用散文诗的形式将幼儿的感受串联成一句优美的话语。
三、幼儿自编散文诗
告诉幼儿大家把自己的优美语句放在一起就成了一首漂亮、好
听的散文诗。
1、引导幼儿分小组合作编散文诗。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2、部分小组展示成果。
分享后老师、幼儿一起加以评价。
3、继续编散文诗。
再次请部分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
请幼儿说说他们眼中的`秋天美不美,从哪些好听的话中可以看出。
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秋天的美好情感。
4、教师给幼儿编的散文诗配上音乐。
再次激发幼儿爱秋天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听了你们讲的眼中的秋天,我觉得秋天真的是太美了,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到外面去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吧!
大班教案 篇5
运动内容:鸟窝
运动目的
1、应用已有的履历勇敢表示差别的鸟窝,萌发幼儿对鸟的关爱。
2、实验粗细笔的应用,开端感觉线描绘的兴趣。
运动预备
半制品画1张、典范3张、签画纸、粗细笔、黑板、PPT、配景音乐。
运动历程
一、引出主题
1、诗歌观赏。
2、你们听到小鸟到那里了?
3、小鸟喜好在那里找家?
二、观察树模
1、但是鸟妈妈产生了一件不痛快的事变。
2、鸟窝怎么会破的?
3、那该怎么办?
4、你们会用什么质料来修鸟窝?放那里?为什么?
5、景象树模,修补鸟窝。重点粗细笔应用及线条间的精密干系。
6、除了用这些质料还可以用什么来做鸟窝?出示典范多少。
三、引诱创作
1、为了让更多小鸟有一个暖和、稳固的家,我们一路来帮助做鸟窝吧?你们会用些什么质料呢?幼儿园教案你们会把鸟窝做在什么处所呢?
2、幼儿操纵
四、交换分享
1、谁来先容一下本身做的鸟窝?报告各人你用了什么质料?你把鸟窝做在了那里?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激发创新意识。
3.使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幼儿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并引导幼儿能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不同动物学具各6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规律。
1、小朋友我们准备开联欢会,我们要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想不想去看看?(想)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幼1: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幼2: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他们的摆放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都有规律的。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幼1:是黄色的。
幼2:下一面是黄旗。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幼儿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幼: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按你找到的规律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课件出示彩花图、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幼儿思考、交流。)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幼1:彩花是按绿花、紫花,绿花、紫花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的。
幼2:灯笼是按紫、红、紫、红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幼3:小朋友是按男孩、女孩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小朋友是女孩。
该怎么分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3.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灯笼排列的规律,接下来的我们进行闯关游戏,有信心吗?
(一)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出示课件,幼儿能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师提问: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二)第二关:涂一涂。
(1)出示课件师:同学位表现很不错,接下来你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同时课件出示例3。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样涂的。(指明幼儿汇报)(2).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
师:第③小题谁发现有其他规律?(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来发现规律。)
(三)、看谁找得快出示课件让幼儿找一找下一个图片会是什么,并指名反馈。
(四)活跃课堂气氛,在歌曲中找规律。
出示课件和音乐《幸福拍手歌》,请幼儿边唱边跳。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图片。
2、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课件出示: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生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奖品、自己的衣服。)四、动手摆一摆:(小小设计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好的及时表扬。
汇报。课件演示学生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你们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谁来说说你们的收获?
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会发现很多很多美的事物,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平舌音"s"和翘舌音"sh",区分"。u"与"u。"的音,克服方言的影响。
2、感受学习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学习过绕口令。
2、物质准备:(1)4和10的数字卡片。(2)狗和猴的头饰。(3)根据两首绕口令内容绘制简单的图谱。
3、材料配套:亲子手册《领域活动·绕口令》。
活动指导:
1、数字卡片引入,学习绕口令《四和十》。
(1)出示4和10的数字卡片,让幼儿大声念出来。教师直接用绕口令当中的句子"要想说4,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纠正幼儿的发音,感受平翘舌音的特点。(注意:教师的示范必须准确、清晰。)
(2)单音字练习:发准字音"四"和"十"。
(3)双音节和三个音节的练习(四十、十四、四十四)。
(4)以图文并茂的图谱帮助幼儿学习整首绕口令。(注意:练习"四"和"十,,时,要同时注意发好其他的翘舌音"是""说""舌""伸"。)
2、多种形式练习,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1)练习整首绕口令,由慢到快,由轻声到高声,再由高声到轻声;连说两三遍,变换朗诵的速度,越来越快。
(2)先分小组练习,后集体练习(也可请个别起来读),速度由慢到快。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3、出示狗和猴的头饰,引出另一首绕口令《狗和猴》。
(1)情境表演"狗和猴":请两位幼儿戴狗和猴的头饰,表演绕口令中的内容。幼儿表演,教师用绕口令中的句子解说。
(2)再次以图谱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整首绕口令。(注意:练习"狗"和"猴"时,要同时发好"走""头"等音。)
4、绕口令表演大比拼。
(1)请幼儿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集体面前表演绕口令。
(2)表演大比拼: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学过的绕口令,进一步体验绕口令发音的诙谐、幽默。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两首绕口令的图谱及其他一些学过的绕口令图片,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
2、家园共育:请家长参考亲子手册《绕口令》,与幼儿一起学习绕口令《墙上挂面鼓》《盆和瓶》,还可与幼儿一起收集更多的绕口令,一起朗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