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精华】中班教案汇编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并运用按颜色或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的规律。
2、引导幼儿幼儿主动、专心地进行操作活动,并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珠子(颜色和形状各异)、绳子、展示架2块、教师自制的项链一条(按颜色排序)、贴绒彩色卡片(与事先穿好的项链相对应)、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一条自制的珠子项链(按颜色排序),引起幼儿动手制作项链的兴趣。
教师交待制作项链的要求:每个小朋友穿一根项链,先把绳子的一头打个结,保证穿好的珠子不会掉,然后一个一个珠子往绳子上穿,这时要动脑想怎么穿才能使项链更漂亮,珠子不要穿得太多,最后把两头打结在一起。
幼儿分组制作项链,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同时也穿一条按形状排序的项链。
2、幼儿各自将自己制作的项链挂到展示架上,教师将脖子上戴的项链和刚制作的项链都挂在展示架上。
请幼儿比一比谁制作的项链最漂亮。
3、教师将幼儿认为漂亮的项链挂在另一展示架上,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你觉得它漂亮?它的排列有什么小秘密?”
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按颜色、形状排序)每当幼儿说出一种排序的方法,教师就出示一种排序贴绒卡片标志,与幼儿一起分析排序规律,并进行接龙。
教师小结:哦,现在我明白了!这些项链漂亮,原来是因为它们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穿起来的,有颜色的变化、有形状的变化。现在请小朋友按颜色的变体规律或者按形状的变化规律再来穿一条项链,看看是不是比原来的更漂亮些了,好吗?
4、幼儿动手自制项链(幼儿可根据自己能能力选用一种或两种方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适当提问:“你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
幼儿穿好后,小朋友之间互相观赏,并对同伴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穿的,并和原来的项链作以比较,让幼儿感到按一定的规律穿的项链更漂亮好看。
5、幼儿带上自制的项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序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和玩表演游戏的兴趣。
2、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3、学说简单对话。
4、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头饰、木偶(小白猪、小猪妈妈、小黑猪、小花猪、大灰狼)若干。
2、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看木偶表演,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全体幼儿根据角色先后出场的顺序,一起扮演角色的动作。
3、通过老师和个别幼儿示范,向幼儿介绍简单的游戏基本知识或要求。
4、分组表演:由老师讲故事,请一组一组幼儿轮流表演,其他幼儿当观众。
5、游戏结束,教师评议小结,表扬大胆表现的幼儿。
教师对幼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帮助幼儿按意愿扮演角色。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大胆的游戏。
(3)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角色的先后出场顺序。
5、鼓励不善于表现的幼儿参与游戏,并表扬大胆表现的幼儿。
6、游戏结束,教师评议小结。
表演游戏———小猪盖房子(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情节,练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2、能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变化,发展幼儿的语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学说简单句。
活动准备
1、头饰、木偶(小白猪、小猪妈妈、小黑猪、小花猪、大灰狼)若干。
2、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
2、提出游戏要求: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
3、幼儿自己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教师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大胆的游戏,重点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4、游戏结束,教师评议小结,与幼儿一起评议哪个小朋友表演最好。
表演游戏—小猪盖房子(4)三只小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情节,练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2、能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变化,发展幼儿的语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头饰、游戏道具、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布置好表演场地,划分场地。
2、教师提出表演的要求,幼儿能与同伴友好协商角色。
3、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参与,指导幼儿将整个故事串编下来。重点观察幼儿协商角色的情况。
4、游戏小结:表扬能大胆认真参与表演的幼儿。
教学反思:
这活动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不仅充满兴趣和激情,而且听懂了故事内容、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掌握预防近视眼和眼病的一般方法,懂得要爱护眼睛。
准备材料
录音机 磁带 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请小朋友欣赏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裙子,可爱的布娃娃,美丽的图画。
2、问题与讨论:你是用什么看到这些东西的?假如没有了眼睛会怎样?请小朋友用双手把眼睛蒙上1分钟,说出有什么感觉。
二、观察
请幼儿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说说人的眼睛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眼睑、睫毛、眼球),每个小朋友眼睛张的有什么不同(圆的、长的、双眼皮、单眼皮、大眼睛、小眼睛等)。
三、听故事
听故事《眼镜找朋友》《红眼咪咪》,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眼镜都找谁做朋友?为什么?
2、咪咪的眼睛为什么红了?
3、咪咪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也红了?
四、谈话
请幼儿说说怎样预防近视和红眼病。组织幼儿讲述。
五、讨论
眼睛需要哪些营养,常吃哪些食物能保护眼睛。
六、学儿歌
要把眼睛保护好
春风吹,阳光照,小朋友呀点头笑,
老师微笑来上课——要把眼睛保护好,
看书画画坐端正,做做眼睛保健操,
自己手巾自己用,天天勤换要记牢,
手帕一脏病菌多,会把眼睛损坏了,
眼睛红,眼睛痛,得了眼病真难熬,
脸盆、毛巾分开放,预防传染快治疗。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户外活动器械制作方面,尽量选择环保的、不尖锐锋利的、没有危险性的材料。抛抛乐这一活动主要是采用了布质材料——长方形的
彩色布块和用布缝制的沙包,非常适合中班的幼儿玩。而且,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
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体能;
2、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
3、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长方形彩色布块若干,沙包若干,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整队带入活动场地,做好活动前准备。
2、展示活动器械
(1)长方形彩色布块: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块布,说一说每一块布的形状和颜色,数一数每块布有几个角等等。
(2)沙包: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个沙包,并比较沙包的大小。
3、演示玩法
(1)讲解玩法:两名幼儿抓住布块的四个角,另外一名幼儿负责喊口令,并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
(2)注意事项:抓住布块的两名幼儿注意听到口令后再向上抛沙包,沙包抛出后要用布块去接,如果接不住,另外的一名幼儿要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安全)。
(3)演示:请两位老师帮忙演示一遍,然后请两名幼儿跟老师一起演示,最后请三名幼儿演示一遍。
4、游戏开始: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发给每一组一个沙包和一块长方形彩色布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也可以比一比哪一组的沙包接的准,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5、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跟家长玩一玩这个游戏活动,注意改进活动中出现的缺点。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以及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本次活动中在训练幼儿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图片对故事进行复述。
【活动目标】:
1、理解并欣赏故事,通过小狮子找朋友的经历感染幼儿,懂得每天早晚刷牙的重要性,并养成每天刷牙的良好习惯;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动脑筋和大胆想象的能力。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小狮子、小熊、小兔、大象、狮子爸爸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做律动《小手拍拍》,让幼儿指指牙齿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出故事《不爱刷牙的小狮子》:
小狮子不讲卫生,不爱刷牙,他的嘴巴越来越臭。有一天,小狮子来找小熊玩,他刚开口说:“小熊,我——”话还没说完呢,只听小熊说了句:“什么味儿!”接着,“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小兔,我们——”小狮子看了小兔走过来,想和他一起玩。可他话还没说完呢,小兔头晕晕地说了句:“好臭!”接着,也“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小狮子呆呆地看着,不久,小象甩着鼻子走过来,小狮子张开嘴巴,对小象说:“小象,我们来玩——”
“好难闻的气味!啊......啊......啊嚏!”小象打了个大喷嚏,接着,也摇摇晃晃地倒在了地上。
小狮子没有找到一个朋友玩,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这时,他看到出远门的爸爸回来了,小狮子张嘴巴,高兴地喊:“爸爸!”爸爸突然把鼻子捂住,向后退。他对小狮子说:“天哪,你多久没刷牙了?”
小狮子挠挠脖子上的毛,不好意思地说:“好像......好像两个星期......”
爸爸急忙给小狮子找出牙刷和牙膏,让他仔细刷牙。不一会儿,小狮子把牙齿刷干净了,他的嘴巴一点都不臭了。小狮子把今天的经历说给爸爸听。“宝贝,以后你一定要早晚按时刷牙,不然,嘴巴臭臭的,小伙伴都不爱和你玩啊!”爸爸对小狮子说。小狮子听了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小狮子每天都按时刷牙,小伙伴们再也没有被他熏到了!
2、讲完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小狮子不讲卫生,不爱刷牙,他的嘴巴变得怎们样?
(3)当小狮子和朋友们讲话时,小伙伴都闻到了一股什么味道?
(4)闻到臭味到后,小伙伴都怎么样了?
(5)小狮子回到家后发生了什么事?
3、教师小结:小狮子不爱刷牙,所以他的嘴巴很臭很臭,以至于小伙伴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4、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不刷牙还有什么危害(会长龋齿,会牙痛);
5、教师小结:不刷牙,我们的牙齿就会生病,会影响我们吃东西,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6、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
7、鼓励幼儿大胆复述故事。
三、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刷牙》,教师带领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要爱护动物,但也要远离凶猛动物,去动物园游玩时不能私自给动物喂食,不能私自接触动物。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中班教案 篇6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看看、听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仿编诗歌,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愿意参与诗歌听赏活动,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二 活动准备:课件、小鸟图片
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小鸟图片,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鸟)
2、喜欢它吗?为什么呀?有许多小动物也很喜欢它,想留住它,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吧?
二 欣赏诗歌
1、教师念诗歌一遍,提问:你听见了吗?还有谁也喜欢它呀?(小狗,小猫,小兔)
2、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鸟,想留住它,那它们会怎么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诗歌。
三 分段欣赏诗歌,理解诗歌
1、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鸟,它是怎么做的呀?(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怎么样的积木房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搭),哇,多漂亮的积木房子呀?你们喜欢吗?我也很喜欢,那小鸟会喜欢吗?为什么不喜欢(没有自由),学习扑扇着.
2、睢,
小鸟又飞进谁的院子里了?小猫想留住小鸟吗?那它会想什么办法呢?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真是只精美的小笼子,多精致多美丽呀!这可是小猫用竹子编起来的呀?它用了个什么动作?
小鸟会喜欢吗?为什么?)
3、 这次小鸟又飞进哪了呀?小 想留住小鸟,它是怎么做的呢?(栽了一棵小树苗),哎,这次小鸟会留下吗?为什么?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
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呀?
4、
原来树才是鸟儿的家,那我们应该保护树,让小鸟有温暖的家,哎,小狗和小猪也明白了:树才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瞧,他们拿着铁锹种树去啦!
四 完整学念
1、老师告诉你们哦,把这些图片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题目就是<留住小鸟>.
2 、老师看图片念诗歌.
3 、好听吗?我们看着这些图片,把这首好听的诗歌说一说吧!
4 、真好听呀,我还想听,你们能在念一遍吗?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难点是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活动准备
沙尘暴纪录片一盘;树木作用幻灯片一组;树宝宝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观看纪录片,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光盘,大家看里面介绍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
你刚刚看到了什么?
沙尘暴是什么样子的?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
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沙暴尘?
(二)展开部分 介绍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树宝宝,以树宝宝的口吻询问幼儿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吗?
结合幼儿回答情况,演示幻灯片。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很愿意与你们做朋友,大家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呢?
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三)结束部分 教育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人们不保护环境,会受到大自然的什么惩罚。
请幼儿讲一件自己亲眼所见或听说到的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例子。
你打算怎样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活动结束:
欣赏儿歌《植树歌》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通过点数感知10以内雪花片数量的变化。
活动准备:
各色雪花片若干筐(分放在活动室各处); 两块泡沫垫子。
活动过程:
一、分两大组玩游戏,理解规则、体验数量变化
● 介绍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每组分别拿取6片同色的雪花片;
----两组幼儿轮流上前两两相对进行“石头剪刀布”;
----赢的一组可以拿走对方的若干枚雪花片;
---每个幼儿都轮到过后,最后看哪一组的雪花片数量多的为胜。
●尝试对垒游戏:
第一次游戏: 每次输赢1片雪花片;
主要提问:
----现在每组都有几片雪花片?一样多吗?
----蓝队赢来了1片雪花片,变成了多少片?
----黑队被拿走了1片雪花片,还剩多少片?
----现在哪种颜色雪花片多?多几片?你怎么知道的?
----哪一组赢得比赛?
第二次游戏:改变规则
---每组7片雪花片开始;
---每次输赢2片雪花片。
二、延伸游戏: 两人小组玩游戏
● 规则:
----幼儿自由结合,两人一组,每人5片雪花片,颜色可以自己定;
---每次赢的数量可以自定;
---以1分钟为限,时间一到,就点数决胜负。
●教师巡回观察:
主要提问:
----你赢到了几片雪花片?(你的雪花片比原来的5片多了几片?)
----你输掉了几片雪花片?(你的雪花片比原来的5片少了几片?)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增进头、身体、手、脚的协调能力。
2、 体会竞赛的乐趣。
3、 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 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 中型呼啦圈、棍子,快乐圆圈圈玩法。
活动过程:
1、 将呼啦圈绑在棍子上,固定好后把呼啦圈吊起来。
2、 将幼儿分成2到3组。
3、 老师先指导幼儿并示范,如先以青蛙跳的方式跳到呼啦圈前,然后穿过呼啦圈(穿越呼啦圈时,先跨一只脚再缩脖子,另一只脚再跨出);穿越后再用青蛙跳返回,和下一位小朋友拍完手后,下一位小朋友方可跳出。
4、 按序完成,先做完的组即为优胜组。
活动建议:
1、 呼啦圈离地面的高度约10厘米左右。
2、 由于呼啦圈会转动,示范时应让圈稳住以便身体顺利穿过。
3、 进行游戏时,要留意幼儿的体力限度并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可用走平衡木或钻纸箱的方式替代青蛙跳,以增加幼儿的学习经验。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幼儿很喜欢游戏,它是幼儿获得愉快体验的有效途径。而颜色鲜艳的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器械,它的可塑性强,玩法多样,可以利用它来发展孩子走、跑、跳、钻等运动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10
中班数学:认识6和7
活动目标:
1、会正确感知数量6和7,认识数字6和7。
2、能按数字正确匹配相应数量的物品。
3、能大胆地表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重点:
会正确感知数量6和7,认识数字6和7。
活动难点:
能按数字正确匹配相应数量的物品并大胆地表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认识数字1到5。
物质准备:
1、
2、教具:5、6、7数字卡,5、6、7实物卡。麦思操作单一张。学具:(1)、5、6、7数字卡,5、6、7实物卡
(2)、盖印章8份,排小熊4份。
(3)、圈一圈12份
(4)、种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数字儿歌。(师幼边念边出示数字卡1到5)。
二、基本部分
1、新授
认识数字6和7,理解6和7的实际意义。
(1)、出示数字卡6,引导幼儿观察字形,幼儿自由讲述。
(2)、师:对,它是数字6,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3)教师出示6个数量的物品卡,引导幼儿理解6放入实际意义。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将物品与相应的数字卡匹配。
2、游戏
(1)盖印章、排小熊
玩法:根据提示的数字在相应的方框里盖上同等数量的印章或排上小熊。
(2)卡片:数物对应
玩法:将同等数量的数卡和物卡进行匹配玩找朋友的游戏。
(3)圈一圈
玩法:根据各人手上的数字卡,圈出相应数量的小汽车。
提高组:种花
三、结束部分
师幼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