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24 11:00:49 作者:

【精华】大班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教案汇总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春姐姐来了,柳树发芽并长成小树叶了。

  2、初步学会念一段儿歌。

  活动准备:观察过柳树发芽;图片:一棵柳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介绍柳树的主要特征:

  提问:

  1、这是一棵什么树?(柳树)

  2、这棵树的枝条是怎么样的?

  (柳树的枝条是向下垂,让幼儿用手作下垂状,幼儿边作动作,边说柳树的枝条是向下垂的。)

  3、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柳树?

  (二)寻找柳树:

  师:我们幼儿园里也有很多柳树,我们大家去找一找它的枝条和图片上的枝条一样往下垂的,谁找到了就站在柳树的下面。

  (三)观察柳树:

  1、看一看柳树是怎么样的?(向下垂的,学学做做向下垂的动作)

  2、看一看柳树的叶子长得怎么样?有些什么变化?

  (小芽长大变成小树叶了,树叶长多了,变得更绿了)

  3、引导幼儿观察春风一吹,柳树的枝条好象在干什么?

  4、做“柳树娃娃”的游戏:

  幼儿用双手向下垂作柳树娃娃。老师说;春风来了,柳树娃娃可以做弯腰状,双手晃动作树枝飘荡状,双手做招手状。

  (四)学念儿歌:春姐姐来了,柳树发芽了,对着我们招招手,对着我们弯弯腰。

  (五)延伸:要求幼儿在回家的路上,公园里,找一找什么地方有柳树。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多人合作走的技能,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2、能多人合作,脚受束缚时走过障碍,动作平稳。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互相合作的品质。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竹竿八根,上面系好宽紧带五个,小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刚才我们在教室里看了电视,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

  二、今天我们来到这绿绿的草地上,想不想玩游戏呢,那我们就来玩一下我们以前玩的民间游戏好吗?那我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以两个人在一起,也可以几人在一起,去玩游戏吧。

  三、幼儿自由分组复习游戏,教师指导。

  四、集中幼儿问:刚才你们玩得开心吗?你刚才玩了哪些游戏?

  五、幼儿回答后集体练习,表扬合作好的幼儿。

  六、刚才我们在楼上看了什么?(赛龙舟)你能学一下赛龙舟吗?请个别幼儿模仿。特出赛龙舟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

  七、小朋友学得真好,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叫“赛龙舟”好吗?

  1、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老师只交待“开龙舟”游戏的基本玩法,让幼儿自己在玩中体验怎样使“龙舟”前进的技巧)

  2、老师观察:幼儿自由结伴的情况。开龙舟游戏时,幼儿能否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前走。

  3、集中幼儿一起说说,“开龙舟”游戏玩得怎样?

  师:小朋友们,“开龙舟”的游戏好玩吗?你们玩得怎样?

  幼:我们“开龙舟”时有一个小朋友掉队了,他没跟上。

  幼:前面的小朋友走得太快了。

  师:那么怎样让“龙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样快慢,让“龙舟”顺利地开起来呢?

  师:如果速度一致,有节奏地走,“龙舟”是不是就能开得快呢?小朋友们再试一试。

  4、幼儿再玩“开龙舟”游戏。

  幼:我们还要一起出同一个方向的脚。

  师:你们小组商量,一起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

  5、幼儿第三次玩“开龙舟”游戏。

  老师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八、在已布置的场地上进行赛龙舟比赛,根据情况进行两到三次,给胜利者奖奖牌。

  九、今天我们都玩得很开心,下次我们再来玩吧,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幼儿园活动目标基本上分三个部分,认知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幼儿体育活动更注重技能和情感,所以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产生的情感。对于技能方面,还要注意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如"走,跑,跳等"。这方面容易被忽略,因为我们往往只重视整体技能,如"协调性,灵活性等"。此次活动目标的设计就忽略了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语言很响亮,也很简洁,这也是幼儿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但语言不够自然,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锻炼。体育活动虽然注重活动的设计,但语言相当重要,并且有它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幼儿体育活动。

  口令和队列是体育课的基本要素,幼儿体育活动同样如此。此次体育活动口令和队列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口令不够规范。这方面的问题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更要重视,要注意平时的点点滴滴。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从多个角度感性的认识风,感知风的主要特征。

  2、能够大胆的推测与讨论,并用语言将风和自己玩的游戏表达清楚。

  活动内容

  风喜欢和我玩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风的特征。

  1、“风”来了。

  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很特别的朋友!猜猜是谁?

  2、“风”在哪里。

  看看风藏在哪里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理解画面,进一步了解风的特性。

  风还喜欢找朋友玩呢,他找到了一个小朋友,看,他来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风是怎样和戈贝托玩游戏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图片 吹衣服、吹苹果、抢雨伞,认识风的有趣表现,感受风的特性。

  三、交流风,回顾与风的故事。

  看到戈贝托和风的故事,我也想到风和我玩的故事。

  风翻动我的书页、吹着女儿的滑板车往前跑。

  你以前和风玩过吗?谁会把好玩的风的故事告诉大家?

  四、我们和风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你们都很喜欢风。你觉得戈贝托呢?他是喜欢风还是讨厌风,我们一起听听看。

  五、延伸话题:

  风喜欢和我们玩,我们是那么喜欢风。那么,你也来想一想,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你会害怕风,不喜欢风呢?不喜欢怎样的风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色彩,表现各国儿童的形象特征。

  2、学习合理布置画面,注意人物和背景的关系处理。

  3、热爱地球,懂得全世界儿童要互相尊重,和平相处。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的各国小朋友的图片。

  2世界地图一张或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我们是哪国人?谁能说一说中国人长得什么样?(根据幼儿的讲述用绘画方式进行记录)

  二、出示各国儿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表达各国儿童的形象特征

  1、教师:这些孩子你们认识吗?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他们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从小朋友的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以及服饰来区别不同国家儿童的形象特征。如:肤色——黑、白、黄的皮肤颜色;头发——黑色卷发、金黄卷发、栗色头发、黑色直发等;眼睛——黑色、蓝色的眼睛。

  3、讨论:不同国家儿童的形象和画法。(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绘画方式进行记录)

  三、匹配游戏“我的家在哪里?”

  出示欧洲、亚洲、非洲有代表性的风景图,让幼儿将人物与背景进行匹配

  教师:看看这些图片,你知道是谁的家吗?请把各国小朋友送回自己的家。让画面既有不同人物形象,又有各国的背景特征。

  四、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活动

  1、教师交代绘画创作要求

  教师: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国家,虽然他们的外貌特征、生活的环境与生活的习惯与我们不一样,但是我们同住在一个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孩子。全世界的孩子是一家,今天我们就来画一幅地球村的孩子是一家。

  2、介绍自己的创作构想

  教师:你想怎样画?画哪个国家的儿童?他们在哪儿?在干什么?

  3、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怎样画才能表现出全世界的儿童是一家呢?

  五、幼儿绘画

  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画出地球村的各国孩子。

  六、展示、欣赏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2、说说自己喜欢那幅画?为什么?

  七、延伸活动:

  师生合作布置《地球村的孩子》主题墙。

  活动反思:

  我在执教美术活动《地球村的孩子们》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亮点。

  亮点一:课前准备充分到位

  为了让幼儿了解各国儿童的形象特征。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的白人、黑人还有穿着日本和服的小姑娘及穿着朝鲜服的韩国孩子,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区分了不同国家儿童的形象特征。

  亮点二:有效提问的运用恰到好处

  首先,在教学开始部分,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让幼儿相互看一看,说一说:中国人长得什么样?引导孩子从我们的肤色、眼睛颜色、头发的颜色以及语言等方面进行阐述。这一提问的目的是为第二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作用。提问二:这些孩子你们认识吗?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他们跟我们有什么不同?继续引导幼儿在观察与比较中将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述。

  其次,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构想时,有效提问的递进性——画哪个国家的儿童?他们在哪儿?在干什么?怎样画才能表现出全世界的.儿童是一家呢?这些问题带领着幼儿进行大胆构想与创作。一幅幅不同风格的画面仿佛呈现在每位幼儿的脑海里。

  亮点三:巧用绘画方式及时进行梳理

  让幼儿在具体形象欣赏的同时学习比较、表达对不同国家儿童形象的发现,在发现后讨论:如何用绘画方式来表现?幼儿边说教师边用绘画方式进行总结记录,这样的梳理过程意在示范绘画方法,为幼儿独立创作做好准备。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体地位的关系,能积极引导孩子们围绕观察对象大胆有序地进行表述,并能合理地进行创作。但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幼儿掌握的知识点过多(对于出示的欧洲、亚洲、非洲的风景图这方面的知识点讲得太多)从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幼儿有的会出现混淆,进而理解错误。其实,背景图的出示只要是主要的,让幼儿有个初步的概念即可。恰到好处的运用才会达到其价值所在。如果让孩子掌握过多,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那么,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家只有不断研讨才会有进步与成长。不断充实自己、反思自己才会得到更大的进步!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书包的多种款式,知道书包的用途。

  2.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的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书包,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小学生的好朋友—书包

  (一)教师:你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上小学以后,你们都要背着什么去上学啊?(书包)

  (二)教师:为什么小学生要背书包上学?

  (三)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书包里放什么》。

  1.请幼儿说说哪些是小学生上学时必须带的东西并用笔把它们圈出来,然后说说这些东西用什么用处。

  2.教师:这幅图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在书包里并带到学校?(如水壶、餐巾纸等)

  3.教师:图画里什么东西不适合放在书包里?为什么?(玩具)

  二、游戏:“书包展销会”

  (一)教师: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有趣的书包展销会。请你们来做顾客和解说员。

  (二)幼儿分角色当顾客和解说员。扮演解说员的幼儿向顾客介绍各种书包的款式、颜色和使用功能。如这一种款式的书包是长方形的双肩背包,颜色是红蓝相间的,它可以装许多书,外面还有一个小的长方形口袋,可以装铅笔,书包的两边还有长方形的小口袋,可以用来装纸巾、水壶等小物品。

  (三)扮演顾客的幼儿随意挑选书包,可以打开看一看、摸一摸、背一背。

  (四)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书包,从颜色、款式、口袋的功能等方面描述。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