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与节奏特点。
2、能够有控制地用身体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的节奏及内容。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打字机图片及视频、碰铃、《键盘的舞蹈》CD、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通过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的对比欣赏,初步感知《打字机》这首乐曲欢快活泼的风格。
2、完整欣赏,引导幼儿通过打自己图片和视频了解打字机的工作场景,理解音乐的内容。
3、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情绪和节奏。
(1)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打字员的动作并尝试用拍手表现出“叮”的声音,初步感知音乐的难点。
(2)出示节奏谱,借助语词准确感知并读出节奏。如:哒哒哒哒哒哒。
(3)边看图谱边听音乐,准确用拍腿、拍手的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如:拍腿拍腿拍腿拍腿,拍手,可反复进行练习。
4、尝试有控制地用乐器表现音乐。
(1)出示碰铃,引导幼儿控制乐器音色来表现“叮”处的节奏。
(2)幼儿听音乐边看节奏谱边尝试用碰铃的短音的表现音乐中的“叮”。尝试有控制地演奏乐器。
(3)加入键盘,幼儿分角色配合练习演奏:一组演奏碰铃,一组用键盘表现打字节奏。可交替演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专心欣赏舞蹈,感受孔雀舞的音乐美与姿态美,初步理解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与情节。
2、初步学习随乐表现小孑L雀参加选美、奋力扑火等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对傣族舞蹈的兴趣。
3、尝试创编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动作,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参观“孔雀园”幼儿已初步了解孑L雀的习性和动作特点;通过欣赏傣族舞蹈,幼儿已简单了解傣族舞的动作特点。
2、材料准备:《美丽的小孔雀》的乐曲CD、小孔雀的头饰服装、火焰道具、PPT图片等。
3、环境创设:创设舞蹈情境小兔的家、小池边等场景。
【活动过程】
1、以“参加森林选美大赛”导入活动,师幼跟随音乐即兴表演舞蹈。
2、欣赏孔雀舞,借助多媒体的动作造型,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美和孔雀舞的基本特点。
(1)欣赏孔雀舞。
教师随乐示范几个孔雀舞的简单动作,引导幼儿欣赏并思考:孔雀舞美吗?孔雀舞的动作与平常的舞蹈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小孑L雀在干什么?
(2)造型对照与模仿:
通过多媒体的孔雀造型与教师的舞蹈造型,引导幼儿感受动物的动作与舞蹈艺术造型之间的联系,并选择一两个喜欢的动作造型进行模仿。
①欣赏第一段舞蹈,感受小孔雀参加选美前的美丽。3、欣赏舞蹈《美丽的小孑L雀》,引导幼儿理解并尝试运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舞蹈情节。
②欣赏第二段舞蹈,感受舞蹈所表现的小孑L雀在选美路上的故事情节。
③欣赏第三段舞蹈,感受小孔雀的勇敢和美丽。
(梦欣赏第四段舞蹈,尝试创编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动作,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④师幼共同表演欢庆舞。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纵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动作的特征,引起对“关节”的兴趣。
2、体验与木偶共舞的快乐。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自制木偶一个、小木偶的音乐磁带、纸、笔。
活动过程:
一、木偶跳舞
师:前几天,我们看了《小木偶历险记》的影片,里面的小木偶一开始不喜欢上学,后来呀,它渐渐地变了,变得聪明又机灵,今天,小木偶又来了,现在,请出我们的小木偶。
1、听音乐,幼儿集体操纵木偶表演:小木偶。
师: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们一起表扬表扬它。
2、提问:刚才你们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们发现木偶的动作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木偶的动作是由许多不连贯的定格动作组成的。)
3、师小结木偶动作的特征(大关节会动)
4、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柔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二、幼儿学跳木偶舞
1、幼儿听音乐,自己学跳木偶舞
提问:小木偶除了会做这些动作外,还会做什么动作?
2、幼儿自由讨论表演
3、个别幼儿表演
三、游戏“拷贝不走样”
小木偶说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学他们的动作真像。现在小木偶说要表演一个游戏给我们看看,今天他们玩的游戏是“拷贝不走样”,也就是说木偶老师跳什么动作,你们的小木偶也要学什么动作,看你们哪个木偶学得最像。
1、师生共同做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操纵木偶玩游戏
四、记录木偶的舞蹈动作
师:小木偶说虽然他们只有大关节能动,但是他们会做各种舞蹈动作,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小木偶会跳的不同动作记录下来
1、师示范记录方法(用单线条)
2、幼儿边摆放木偶边记录
提醒幼儿先摆好木偶的动作,再记录。相同的动作不要重复记。
五、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谁的木偶做的动作最多、最优美。(数一数、评一评、学一学记录的.动作)
六、听音乐,幼儿操纵木偶自由跳舞
活动反思:
1、选材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让幼儿在操作、记录、表演、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
料投放充足(幼儿人手一个自制的小木偶),设计新颖,让幼儿百玩不厌。
2、整个活动在学一学、共同游戏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充分体验到木偶和人动作之间的不同。了解到了各自动作的特殊性。
3、幼儿能根据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记录,兴趣浓厚。最多的记录了二十几种。该部分可根据幼儿的记录速度和兴趣,可适当延长时间。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踏跳步的基本舞步动作。
2、会根据歌词自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激发幼儿的舞蹈情趣。
重 点:学习踏跳步的基本舞步动作。
难 点:学会基本动作要领。
活动准备
星星装饰图片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一、音乐入场(活动前全身练习)1、 学大象(上肢运动)2、 学小猫(体侧运动)3、 学青蛙(跳跃运动)4、 学小鸟(整理运动)教师导入:小朋友们,今天呀太空上的阿姨邀请我们去做客,但是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要我们学小动物走上去( 随音乐进入布置好的太空),还有呀不能大声讲话,不然太空阿姨生气了下次就不请我们去玩了好吗?
二、谈话、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星星)都有些什么颜色的呢,(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小朋友们知道星星发亮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一闪一闪的,像眼睛)那小朋友们喜欢星星吗?这么漂亮的太空,我们一起来编个舞献给小星星怎么样(花仙子)
三、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动作 。(星星是怎样眨眼的,用动作表现等)2、教师组合部分动作。
3、学习踏跳步。
4、师生一起唱一遍歌曲。
5、教师将组合的动作示范一遍,幼儿随教师反复练习。
四、随音乐集体跳舞一遍。
五、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捉星星)。玩了这么久,星星阿姨也累了,我们该回去了。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篇5
活动背景分析
开展“可爱的虫虫”主题活动期间,各种各样的小虫子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过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们喜欢翻看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教材图画,图书角里《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图书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我发现“毛毛虫变蝴蝶”这个题材非常适合进行舞蹈创编。因此,精心制作了“毛毛虫变蝴蝶”的动画课件和音乐,借助动画以及段落分明的音乐,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各种身体姿势表现毛毛虫到蝴蝶的变化过程。这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帮助幼儿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各种身体姿势创编毛毛虫变蝴蝶过程中的表情、姿态、动作。
2 能与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创编舞蹈动作。
3 充分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卵——毛毛虫、毛毛虫——茧、茧——蝴蝶),有蝴蝶飞舞的动作经验。
物质材料:“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和音乐。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节选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乐节选自肖邦的《仙女圆舞曲》,课件设计剪辑自《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视频文件。
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头、手、躯干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难点:理解音乐性质,用相应的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表现。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联想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1 回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 第一次欣赏音乐。
师:现在大家来听一段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音乐。听完以后告诉我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感觉很优美、欢快;听起来想跳舞……)
3 第二次欣赏音乐,并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
师:老师把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配进了音乐里。我们来看一看。请小朋友动脑筋想想。我们怎样用身体表现毛毛虫变蝴蝶,
师:请遥遥和成成来表演一下。(身体扭动变成毛毛虫,双臂学蝴蝶飞)
二、分段欣赏音乐,进行动作创编
1 感受第一段音乐,大胆创编卵变成毛毛虫的过程。
(1)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引导幼儿用身体、手臂创编毛毛虫爬、钻的动作。
师:我们来听听卵变成毛毛虫活动的这段音乐,大家想想卵是怎样活动的,我们可以怎样将自己变成毛毛虫。
师(根据幼儿回答不断追问):毛毛虫怎样从卵里出来的?怎样扭动?毛毛虫往树上爬的时候,它的身体该怎么样动?能加上一点身体方向的变化吗?除了身体能变成毛毛虫,还能用哪个部位变成毛毛虫?做什么动作看起来像毛毛虫爬?
(2)集体表现,体验创编的乐趣。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卵变成毛毛虫的舞,要注意动作与节奏的配合,把你们喜欢的动作用上。
(3)请大家欣赏同伴的表演,并评价。
(4)再次集体表演,进行表情的突破。
师:舞蹈不光要有动作,还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虫有怎样的表情,该怎样做?(睁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张开)我们配上表情再来一次,我想看到最可爱的毛毛虫。
(5)评价幼儿表现。师:有了表情,毛毛虫变得可爱极了。
2 感受第二段音乐,大胆创编动作表现毛毛虫变成蛹的过程。
(1)欣赏毛毛虫变成蛹的音乐。师:这段音乐是毛毛虫的身体变成了蛹,边听边想想它是怎样变成蛹的。
(2)根据音乐的情绪,创编毛毛虫吐丝、缠丝的动作。
师:音乐变慢了。毛毛虫慢慢地、小心地开始吐丝把自己包起来。它怎样吐丝的?(引导幼儿用手臂往身体的上面、下面、旁边、前面等方位,用站着、跪着、蹲着等姿态表现“吐丝”。)
(3)集体练习,充分体验创编的快乐。师:你们都编出了自己的动作,想想毛毛虫现在的心情,该用怎样的表情来跳毛毛虫变成蛹的舞蹈?
(4)评价幼儿的表现。师:你们能配合音乐的节奏,动作慢了下来,看上去很美。
3 感受第三段音乐,与同伴互动。
(1)欣赏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音乐,运用已有的蝴蝶飞的动作经验。表现毛毛虫欢快地飞舞。
(2)与同伴互动,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后的心情。
师(根据幼儿回答不断追问):毛毛虫终于变成了蝴蝶,它多么高兴啊。你能用什么样的动作把快乐的蝴蝶跳出来?动作很优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吗?蝴蝶怎样打招呼?你们一起庆祝了吗?怎样转,用什么样的步伐?还能用什么步?太好了。你们会用这么多的动作和步伐。
(3)集体练习,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师: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注意和音乐、朋友的配合。
(4)评价幼儿的表现。师:你们不仅自己会跳,还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群快乐的小蝴蝶。
4 完整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1)幼儿完整表现创编。师:刚才小朋友们自己编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我们连起来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乐的节奏和变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
(2)欣赏同伴的舞蹈,并评价。
(3)再次完整表现创编,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三、分组协商,运用彩带进行舞蹈的创编
1 出示彩带。引起幼儿的兴趣。师:和朋友商量一下怎么把彩带用到刚才的舞蹈里。
2 幼儿到场地的四周取彩带,并和同伴商量。
3 请幼儿说说商量的结果后,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使用彩带跳起舞蹈,
4 教师总结幼儿的表现。师:你们能灵活运用彩带,每一组都用得不一样,还能和音乐配合,很好。
四、欣赏教师的舞蹈,在教师的舞蹈里寻找自己的动作,再次体验创编的成功感
1 欣赏教师舞蹈。师:老师把小朋友刚才编的动作都编进了舞蹈里,你们想看吗?感觉怎么样?
2 和教师一起再次表现舞蹈。
五、结束。愉快的“小蝴蝶”飞到操场玩耍。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用肢体语言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粗犷与柔美。
2、初步认识蒙古族人的特点以及蒙古族人的生活常态。
活动准备:
蒙古族视频、音乐、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自由交流
----小朋友们,这几天阿我们在一起了解了许多中国少数民族知识.知道了好多少数民族舞蹈,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都认识过哪些民族了?
----我们学过的舞蹈怎么跳你还记得吗?
二、欣赏蒙族舞蹈,引导幼儿模仿随音乐一起跳蒙族舞,感受蒙古族舞的粗犷与柔美。
----说到跳舞阿,今天李老师还请来了一些蒙古族朋友,让他们为我们表演蒙古族舞蹈,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跳的舞蹈像在干什么?他们说要请我们跳舞,还让我啊找到小骑士去大草原上玩,嘘~他们已经来了
----(视频完毕)谁能告诉我他们跳的是什么样子的舞蹈,你能看出他们在干什么吗?
----你们的小眼睛可真厉害,也很会动脑筋的.你们觉得他们跳得好看吗?可是我觉得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跳的很棒的,不信我们来试试看?(做几个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
----哦学了这么多啊 ,那李老师请大家回去了解蒙古族的任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完成?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请你们举手告诉我你了解蒙古族有什么呢?或者蒙古族是什么样子的呢?(ppt图片,深入了解蒙古族特有的特点)
三、把动作练起来,配合音乐跳完整.
----现在阿,我们把刚才学的几个动作练起来,有没有人都记得的?看谁动脑筋动得很快的阿~(根音乐一起跳舞,把单一动作连成组合)
四、总结:
----你们跳的真棒,个个都像蒙古族的小骑士。如果以后看到大草原、蒙古包、马头琴、挤牛奶……就会想到哪个民族啊?(结束)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停顿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木偶滑稽的样子。
2、探索身体会动的部位,体验动作的灵活变化。
活动准备:
一个玩具大木偶、红色标签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玩具木偶),谁?
幼:木偶……士兵……
师:是啊,是个木偶士兵。你们听说过有关木偶的故事吗?
幼:听过《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很好玩的,鼻子越来越长……后来他变成人了……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蹈的特点
1、欣赏舞蹈。
师:木偶的样子很有趣,动作也很特别,现在我表演一个木偶的舞蹈,看一看想一想,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教师表演木偶之舞中含有“招手、鞠躬、走路”的动作。在老师“喜欢就一起来啊”的鼓励下,幼儿纷纷围到了老师的身边学着和老师一起动作。
2、交流感受。
师:跳木偶的舞蹈,感觉是怎么样的?
幼:木偶的动作硬邦邦的,动一动,停一停……
3、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
三、感受人和木偶的不同特点
1、听音乐,做招手、鞠躬、走路动作。
招手动作,指:和大家打招呼(先做人的动作,再做木偶动作)。同时感受舞蹈动作的对称性。指:左面招招手,右面招招手。
鞠躬动作(同上)。
走路动作(同上)。
在比较中感受木偶的动作是一动一停的,人的动作可灵活地连起来。
2、观察木偶的身体,确定木偶身体会动的部位,用笔或粘纸表示出来,如:颈、肩、腰、膝、腕等。
3。听着音乐,随教师指点木偶的某一部位变化动作。
四、表现木偶的舞蹈动作两两合作,共同讨论确定小木偶在做什么。
跟着音乐编一编一个木偶的舞蹈动作。
交流:看谁的动作最像木偶。说说动作的意思,一起来学一学。选出“最佳小木偶”动作,连贯起来舞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