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4-06 13:04:29 作者:

【实用】大班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大班教案合集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活动中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有很多,体验到学习思维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活动准备:

  课件、拼图积木若干、小篮若干。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交流,让幼儿初步认识规律。

  1、师幼互问好。

  师:我发现咱们小朋友都是一些聪明的孩子,并且还是一些勤快的孩子。

  师:那么,你们早上几点起床的呢?(六点半,六点,七点……)师:你们这么早就起床啦,是自己醒的,还是爸爸、妈妈叫醒的?(妈妈、爸爸、自己、小闹钟)师:小朋友们想想醒来的时候,你在被窝里喜欢做什么动作?(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幼儿边说边表演)。

  师:那咱们把刚才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再来模仿一下吧!

  师幼共同边说边做动作:揉一个眼睛,伸一个懒腰再伸一个懒腰。(重复两次)师:这下我们可是真的醒了,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呢?(穿衣服)师:先穿哪件呢?(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师:我们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好不好?(幼儿答)师: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按顺序一样一样的穿。)师:那我们把小朋友穿衣服的顺序做一下吧!

  师幼共同边做边说:上衣,裤子,鞋子。上衣,裤子,鞋子,(重复两次)

  2、师:下面我要给大家看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依次出示娃娃、衣服、裤子、鞋子等图片)师:小朋友你们看,东东起床了!我们向他问好!(幼儿向东东问好并招手)师:现在,东东要穿衣服了,请小朋友告诉他穿衣服的顺序好吗?(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每天都是按这个顺序穿的。)(教师按顺序将上衣、裤子、鞋子贴出顺序图)师;第一先穿上衣,第二再穿裤子,第三再穿鞋子。那么你们看,这种按照一二三,一二三……的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引导幼儿按颜色和形状等规律排序。

  1、师:昨天,小白兔送给老师一条美丽的彩带。它是用漂亮的水果装饰的!(教师用图卡摆出水果的规律)(苹果,桃子,梨)师:刚才我们知道穿衣服有规律,那么,我们看看这些水果的排列有规律吗?(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颜色和形状来找规律)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些水果的排列有两种规律,一种是按颜色,一种是按形状。我们可以给这些水果起上代号,苹果是1号,桃子是2号,梨是3号,这样又成了123,123……这样的规律了,我们把这种排序也叫做按规律排序。

  2、师:(把水果拿下)我觉得,小白兔的彩带还可以更加的漂亮,不过这需要能干的小朋友用这些水果摆出不一样的规律。谁能做到呢?(示意幼儿举手回答)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摆规律,幼儿摆完后,教师带领全班幼儿进行点评,并举例告诉幼儿其他的规律。

  三、请幼儿动手找规律。

  1、师:刚才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想试一试排列水果的规律,其实啊,不只这些水果能排出规律,我们的图形宝宝也很神奇!(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卡)你们看,它们是……?(请幼儿回答.)师:这些图形宝宝能排列出很多很多的规律,你们想试一试吗?

  师:那我们在哪里排呢?请小朋友们看!(房子)师:这是谁的房子?(小兔)师:你们怎么知道的?(蘑菇)(小兔出来表扬幼儿真聪明)师:原来呀,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你看多漂亮呀,还在门前修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可是小兔觉得小路光秃秃的不好看,所以它想用瓷砖装饰一下,你们愿意帮它这个忙吗?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瓷砖呢?(图形)(教师再次出示图形卡提示幼儿)师:对了,但是小兔有个要求,必须要按规律铺瓷砖,并且用不着的瓷砖不能到处乱扔,要放到小篮子里,小朋友们能做到吗?(能)师:下面,请小朋友搬椅子坐回桌子上并且用用我们的图形宝宝来铺路吧!一定要记住按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的规律来铺,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能铺出与众不同的.规律!(教师巡回指导)四、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规律。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这节课学到的规律排序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可以把它排成顺序。(白天晚上、红绿灯)师:其实啊!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我们要按规律来做,像穿衣服就不能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否则会带来麻烦,红绿灯就要求我们要遵守它的规律,否则就会发生危险。

  师:好了,今天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老师希望,下课以后,小朋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规律!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活动反思: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和感受小鱼迪迪调皮好动和闲不住的个性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

  2、能够大胆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想法。

  活动准备:

  大挂图、幼儿用书、鱼妈妈、小鱼、大鱼头饰。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生动有趣及小鱼迪迪调皮好动和闲不住的个性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并能够大胆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想法。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主题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教学:

  师:这是一条闲不住的小鱼,为什么说它闲不住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名称叫《闲不住的小鱼》。

  二、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幼儿认真倾听,讨论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的名称叫什么?闲不住的小鱼做了些什么事?它还遇到了哪些危险?

  三、结合教学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讲述故事至“螃蟹匆匆躲进了海草”,提问:

  1、迪迪喜欢在自己家里做什么?妈妈对它说了什么?

  2、鱼妈妈让迪迪自己到海里游泳,迪迪出门后做了什么?

  3、迪迪遇到了哪些动物?它又是怎样做的?

  (二)教师讲述后半段的故事,提问:

  1、迪迪游到哪儿了?这真的是一个大黑洞吗?迪迪游到了大鱼的肚子感觉怎么样?

  2、小鱼迪迪是怎样逃出大鱼的肚子的?

  (三)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主题,迁移讲述经验:

  讨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鱼?为什么它是一条闲不住的小鱼?你喜欢它吗?你是不是也是闲不住的小朋友呢?你喜欢做什么?

  四、幼儿用书:引导自由阅读

  1、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观察小鱼的表情。

  2、指读文字。

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尝试柔韧性动作,体验身体姿态变化的趣味性。

  2、感受与同伴在身体动作方面的差异。

  准备:

  1、铺有地毯的活动室;

  2、幼儿便于活动的衣裤;

  3、大呼啦圈一个,欢快的音乐。

  过程:

  一、手指游戏

  师:做完了手指的游戏,我们的身体也要游戏了,现在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二、律动

  幼儿和教师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三、做做有趣的动作

  1、你能用手摸到地面吗?

  (教师示范弯腰,双手触摸地面)

  2、你的手能在背后相握吗?

  (一手从肩上向下伸,一手从腰部向上伸)

  3、你能肚子贴着地面,头和脚都象小船一样两头翘起来吗?

  4、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你身体的什么地方伸长了?拉开了?

  四、我能够做的动作

  1、请你也来想一个有趣的动作,是别人没做过的动作。

  2、幼儿尝试做各种有趣的动作,引导幼儿充分伸展身体的各个部位。

  3、鼓励幼儿相互学学自己喜欢的动作,说说身体的感觉。

  五、不掉落的呼啦圈

  1、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呼拉圈套在其中两个幼儿的手上。

  2、请代价在不松手的情况下,随音乐,依次侧身钻过呼啦圈。

  3、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体育活动目标主要在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体育活动不仅是对身体的教育(生理目标),同时体育又是通过身体进行教育的一种活动。我们收集了汽车的轮胎,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玩出了新花样,我把这些花样玩法组合,变成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由此设计了大班体育活动:趣味轮胎。

  活动目标:

  1、大胆的探索轮胎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发展走、跑、跳、平衡等基本技能,训练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能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活动准备:

  轮胎10只、小红花、音乐。

  活动重点和难点:

  创造性的玩轮胎,通过各种玩法发展走、跑、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热身运动。“小朋友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我们到外面锻炼锻炼身体吧!”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自由玩轮胎

  幼儿自由在操场四周玩轮胎并探索轮胎的各种玩法。

  1、师:我们现在来进行“轮胎玩法大比拼”活动,现在小朋友先自己尝试一下轮胎有哪些玩法?

  2、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轮胎的不同玩法。在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与别人不同的有创意的玩法,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和热情。

  教师观察:孩子们有哪些玩轮胎的方法,谁最会玩,及时地反馈玩的方法和技巧。

  指导重点:

  ①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及时纠正动作。

  ②指导幼儿滚、走、跳轮胎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三、集体练习

  大家共同体验轮胎的各种新玩法,并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传授经验,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轮胎有几种玩法,怎么玩,然后幼儿分成小组练习。

  玩法一:滚轮胎。单手或双手向前滚轮胎(设置小红花作奖励)

  玩法二:走轮胎。轮胎一个挨着一个平放在地上,踩着轮胎两端走过去。

  玩法三:跳轮胎。轮胎平放在地上,从轮胎外跳进轮胎中心。

  四、竞赛游戏

  极限挑战幼儿分红绿两组,进行比赛。先跳轮胎——走轮胎-钻轮胎,然后跑回,拍第二个幼儿的手并跑回队伍最后。

  五、和轮胎互动放松,谈话结束

  师:比赛结束小朋友是不是也有点累了,我们找一个轮胎坐好休息一下。

  边做放松运动边谈话:今天我们想出了很多玩轮胎的方法,老师也跟小朋友学到了很多,老师特别高兴,你们高兴吗?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轮胎这样的废旧物品,只要我们动脑筋,就能玩到好多的有趣的游戏,希望小朋友想到时别忘了告诉老师啊!好,滚动我们的轮胎,我们回家吧!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动物是幼儿最喜欢、最乐意探究的事物之一。大班的幼儿能通过模仿表现小动物的动作来深入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因此活动中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一动物,使幼儿兴趣能得到提升。音乐元素的加入可以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因此在活动设计以音乐活动为主。同时倾听是幼儿感知音乐的基础,因此活动中先引导幼儿通过倾听感知音乐的节奏,并能用相应的固定动作来表现停顿。最后通过游戏活动大胆激发幼儿感知表现音乐。

  活动目标:

  1、能通过猜谜游戏认知兔子、熊猫、小猪等常见的小动物,并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小动物。

  2、能通过倾听感知音乐节奏,并能在音乐停顿时用固定的肢体动作来表现。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兔子、大象、小猪、熊猫、猫咪等头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个舞会,你们想去吗?我还邀请了几个朋友,你们猜猜他们是谁。

  师:“脑袋圆圆、眼睛亮亮、鼻子长长,身体大大,猜猜这是谁?”(幼儿猜谜,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所采的动物。)

  二、感知音乐节奏并能用固定的肢体动作表现停顿

  (1)、感知音乐

  师:舞会少不了音乐,我们来听一听。(引导幼儿感知音乐)

  师:音乐有什么地方不同吗?(引导幼儿留意停顿)

  师:音乐停了怎么办?(引导幼儿用固定的动作表现停顿)

  (2)、用固定的肢体动作表现停顿

  师:我们来一次。(引导幼儿听音乐,并在音乐停顿处能用固定的肢体动作来表现)

  师:音乐停时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引导幼儿能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展示)

  三、游戏活动

  (1)、了解游戏的玩法

  师:音乐有了,我们可以参加舞会了。看这是谁?(出示动物头饰)

  师:大象来参加舞会,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大象的动作)

  (2)、幼儿游戏

  师: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来玩游戏吧!(引导幼儿听音乐走圆,音乐停时用固定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停顿。)

  四、延伸活动

  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下次我们叫上他们一起来怎么样?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弹性玩具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

  2、进一步理解弹性的特点,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伸缩球的范例,报纸,彩纸,胶带纸,橡皮筋。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认识这个玩具吗?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伸缩球"。

  师:为什么叫它"伸缩球"?

  (二)制作弹性玩具。

  1、组织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师:怎样来做这个玩具呢?

  2、幼儿动手制作。

  3、幼儿相互交流制作方法。

  师:你是怎么来制作这个玩具的?

  (三)幼儿玩制作玩具。

  师:这个玩具可以怎么玩?你是怎么玩的?

  (四)教师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弹性的东西呢?谁能说出生活中哪些东西有弹性的?"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

  音乐《过新年》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并为歌曲配打击乐,激发幼儿体验过新年时的喜悦之情。

  2.通过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特点,并根据歌曲的乐段配乐器。

  3.进行简单的打击乐表演,并体验符点音符的时值。

  (二)准备活动:

  经验准备:

  1.与幼儿一起为过新年做准备,体验节日的快乐。

  2.在活动区中欣赏歌曲,并初步为歌曲配伴奏。

  物质准备:

  3.乐器:双响筒、响板、撞钟、三角铁、沙锤、铃鼓若干、大鼓一个

  4.节奏板一块、各种乐器的标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入场:听音乐《过新年》做动作

  2.节奏练习:通过声势进行节奏练习。根据歌曲的节奏节拍进行声势节奏练习。重点:练习打击合奏。难点:符点音符的声势打击并保持自己的节奏。

  3.为歌曲配乐器:请幼儿唱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特点。请幼儿为各段配上乐器并尝试演奏,选出那种配法最好听,并演奏出来。

  重点:根据歌曲的特点为歌曲配打击乐器。

  难点:尝试用适当的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4.音乐游戏:幼儿听教师的节奏后再听音乐判断是哪一个节奏并在音乐停止后站在该节奏的标志下。规则:当听到音乐后才能行动,音乐停止后不能再换。

  5.听音乐穿鞋出教室。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