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精华】幼儿科学活动教案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科学活动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内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教学目标:1、进一步丰富有关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方面知识。
2、通过操作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尝试用废品进行手工制作。
3、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教学难点:对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教学准备:废旧物品若干、旧电池、课件、胶棒、剪刀、贴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请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说说它们可回收到哪一类垃圾?能用来制造成什么?
二、观看课件。
1、 今天张老师带来了一个好玩的小游戏,里面也是有关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2、 观看课件一:对垃圾进行分类。
把三个盘子上的垃圾分别放到“可回收物”、“不可回收”、“有害物品”中,并请幼儿说说理由。
3、 观看课件二:对垃圾进行加工。
刚刚我们把垃圾进行了分类回收,现在我们要对这些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加工制作出新的制品来,我们把这里的垃圾分成了四类,你们知道是哪四类吗?(纸、塑料、易拉罐、玻璃)
三、对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
1、小朋友,刚刚我们在课件中看到四类可回收物经过专门的机械加工成了新的制品,那今天我们这没有专门的加工机械,我们要怎样才能把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呢?变成好玩的、好看的、好用的东西。
2、今天张老师带来了几个玩具,你们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这些玩具好看吗?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做啊?你们看张老师也收集了很多垃圾,现在就用你们的小手做出好玩的、好看的东西来吧。
4、幼儿进行操作。
5、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物体的影子,感知积累与影子相关的各种经验。
2、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对探索影子活动感兴趣,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难点:
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
活动准备:
PPT 美工 有阳光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表达对影子的已有经验。
1、师出谜面:有个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请你猜猜是什么?
2、提问:
(1)你在哪见过什么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你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
二、找影子。
1、室内找影子。
2、户外找影子(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人、看到的物体找影子,发现影子的秘密)
三、讨论影子。
1、提问:
(1)你在哪见到了什么影子?是怎么样的?
(2)影子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吗?
2、集体观察PPT说说影子的`来源与共同点。
四、记录影子。
使用幼儿用书《美工》画出自己看到的影子。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几种纸的不同特性,并初步探索,发现几种纸不同的吸水性。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大胆地参与科学活动,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盆,小盆里有餐巾纸、报纸、挂历纸若干张。
2:每桌一个小方盘,盘里放有红色的颜料水,另准备好的若干份小棒,小棒上贴有3种纸,纸的长度一样。
3:黑板上贴三种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种纸,并探索其不同特性。
1:你们前面的小盆里有什么呀?有些什么纸呀?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发现这些纸有什么不同?
3:师生共同总结:餐巾纸是毛乎乎的,报纸是光滑的,挂历纸是最光滑的。
二:认识纸的吸水特性
1:(出示一方盘红颜色的水)这里有一盘红水,今天这些纸要和红水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把纸像老师这样一头捏在手中,一头浸在水中,仔细看看,水会怎样?纸有什么变化?等一会儿来告诉大家。
2:集中幼儿提问
A:刚才你发现了什么?
B:水怎么会到纸的上面的?
引导幼儿总结出:纸有吸水的本领。
三:探索三种纸的不同吸水性
1:餐巾纸、报纸、挂历纸的吸水本领是不是一样大呢?我们来举行个吸水比赛。
2:引导幼儿探索比赛方法:把小棒上的三张纸同时放在红水里,观察哪张纸吸红水吸得快?
3:幼儿操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纸上颜色不断上升的变化状态。
4:组织幼儿交流
谁得吸水本领最大,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最后一名。
5:师生共同总结:餐巾纸吸水最快,报纸吸水慢,挂历吸水最慢,并把黑板上的三种纸标3星、2星、1星,以示第一、第二、第三。
四:经验迁移
有一个小朋友哭了,流了很多眼泪,身边有这三张纸,他该用哪种纸擦眼泪最合适?为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