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汇总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观察的基础上认识蒸汽机车的基本构造及用途,丰富幼儿关于蒸汽机车的知识。
2、激发幼儿对蒸汽机车的好奇心,感受蒸汽机车的外形美,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蒸汽机车的认识。
二、活动准备:
1、向幼儿进行过关于火车方面知识的调查。
2、用各种蒸汽机车的图片布置的展览。
3、课件《认识蒸汽机车》。
4、幼儿已经会玩火车的游戏。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玩火车游戏进入活动室,观看展览。
1、师: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好吗?(教师带幼儿玩一遍火车游戏)。
2、师:咦?我们的火车开到了哪里呢?噢,原来这是一个展览馆,请小朋友去看看都展览了些什么?(幼儿分散看展览,回答问题:火车头)你怎么知道是火车头的?
3、看课件上的图片。
师:小朋友快来看呀,这儿还有很多图片呢,哎呀,这些图片放大了显得更好看了。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都是什么呀?(火车头)那么,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蒸汽机车。(请幼儿跟教师说两遍)
(二)、看图片(独立,集体,自由),观察蒸汽机车的构造特点。
1、幼儿观察,表达。
师: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你最喜欢的图片,回到座位上,仔细看看图片,看看蒸汽机车上都有些什么?
2、教师小结蒸汽机车的共同点。
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蒸汽机车,发现每辆蒸汽机车上都有锅炉、驾驶室、车轮,锅炉的前面有车灯、车的标号,还有排障器,锅炉的上面有烟冲、沙包、气包,有的驾驶室后面还有煤水车。
(三)、向幼儿介绍蒸汽机车的用途及“火车”一词的由来。
师:你们知道蒸汽机车都有什么用吗?(幼儿议论回答,教师补充)
师:那为什么蒸汽机车又叫火车呢?我们来看看电脑是怎么说的。
(四)、玩火车游戏,进一步了解蒸汽机车的作用。
师:我们来玩一玩火车游戏好吗?当火车头的小朋友要很有劲,要能带动后面的车厢,谁愿意当火车头?要有劲哦!(幼儿集体玩一遍)刚才当火车头的小朋友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你拉了几节车厢?还有谁愿意当火车头的?(再玩一遍)
(五)、幼儿绘画自己喜爱的蒸汽机车。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的蒸汽机车,我们发现他们的.外形都不一样,你们感觉这些蒸汽机车都怎么样?我们一起回教室把你最喜欢的蒸汽机车画下来,好吗?
(六)、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结束。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把画挂起来,下午让你们的爸爸妈妈来参观,好吗?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台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共同解答有关台布变形、台布用途等多变性趣味题。
2、尝试一物多变多用的思维方式,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体验与伙伴合作游戏与学习的乐趣,培养乐于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购买、收集各种花样的方台布。
2、设计一张用于记载幼儿比赛情况的表格。
3、音乐磁带,小贴花纸奖品和帽子、夹子、丝巾等装扮辅助用品若干。
活动过程:
1、了解感知新台布:
(1)教师以“英子姐姐’’的身份出现,跟小伙伴们互相问好。
(2)“英子姐姐"送给小伙伴们小礼物——新台布。
(3)展示台布:说说台布的形状,数数台布的顶角,摸摸台布的用料,看看台布的花纹。
2、组队列表作准备:
(1)请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台布,调整座位,组成四组参赛队。
(2)教师在黑板上划表,建议幼儿给自己队取名字做标记,简表如下:
3.合作解答趣味题
(1)题一:折台布变形状(引导幼儿一起动手折一折)
问:台布可以折变成哪些形状?(变长方形、变三角形、变梯形……)
小结评议这一轮比赛情况并发奖。
(2)题二:说台布新用途(引导幼儿想出多种用途,比赛哪组幼儿想得多,得奖多)
提问:台布除了铺在桌上还可以用作什么?(用作窗帘、抹布、地毯、衣服……)
小结评议第二轮比赛情况并发奖。
(3)题三:装扮台布模特儿
台布可以当“裙子、衣服”穿,请每组共同合作装扮一位幼儿,在用台布装扮后,可以再用夹子、帽子、丝巾等辅助用品装扮。
音乐起,四位台布模特儿上场表演展示作品,请嘉宾老师评议发奖。
活动延伸:
1、请组内更换模特,再次用台布装扮,举办“台布时装秀”大赛。
2、围绕台布解答奥数题“变角”,要求只折一下,让四个角变五个角、三个角和另外四个角等。(陆霞)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按歌曲节奏念歌词并模仿对应动物做表演动作,较准确地在歌词“他睡着啦”的“他”字之之前拍手。
2、借助图片、动作和游戏的帮助来记忆歌词。
3、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遵守规则,即“猫叫以后老鼠才能回家。”
活动准备:
1、活动前阅读过幼儿用书《都睡着了》。
2、10种动物的图片。
3、音乐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出示星星仙子的图片,师:瞧!谁来了?星星仙子为我们带来了一起奇妙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1、欣赏歌曲
2、讲述歌词内容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谁先睡着了?接着是谁?谁后睡着?(根据幼儿的回答排列动物的图片)
3、师:你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吧。
4、第二次欣赏歌曲
5、师:对了吗?真的有这么多的动物都睡着了。
三、引导幼儿在图片和动作的帮助下,按节奏念歌词。
1、师:这些动物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你会来学一学吗?
2、幼儿自由创编
3、幼儿交流
师:你想学哪一个小动物?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4、引导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说一说、做一做小动物们发生的这些事情吧。
四、引导幼儿学习在“他睡着啦”的“他”字之前拍手。
1、师:星星仙子一拍手,就施乐魔法,小动物就睡着啦,不信我们试试。
2、教师示范
3、幼儿学习按节奏拍手
师:你们也一起来施魔法吧。
五、游戏“猫捉老鼠”
师:猫醒了,猫要干什么?老鼠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
师幼反复游戏2~3次(配乐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给宝石博物馆中的宝石进行排列,学习10的减法运算。
2、为皇冠正确的画上宝石数量,喜欢动脑筋。
活动过程简录:
1、复习十以内的分合式以及加法运算复习10的分合式10的碰球游戏
2、介绍宝石博物馆
有一个宝石博物馆中有许多的宝石,但是他们都没有摆正确,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好吗?
播放PPT
有三个宝石箱子,工作人员把宝石放进箱子中,可是数量搞错了,我们一起帮他重新放一下。
第一个箱子应该放几个宝石?为什么?现在有几个?那怎么办?拿掉几个?谁能够用数学算式讲出来。
第二个箱子应该放几个?我们来数一数工作人员放了几个?他放的对吗?那怎么办?
我们看看第三个箱子中有几个宝石?拿掉几个才能够让它的数量和箱子上的数字一样呢?
3、认识操作卡
刚刚你们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但是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宝石博物馆里有一个很大的宝石箱子,上面的宝石有规律的排列着,每一排都是十颗宝石,但是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漏放了几颗,你们能够帮他加上去吗?放完宝石后你可以在两边的线上写上数字,这样可以方便检查,看看两边加起来是不是10颗。
博物馆中还有一个漂亮的皇冠,希望小朋友们能够把宝石镶到皇冠上,你们会吗?
做出下面的减法算式你就能得到答案,知道镶宝石的数量了哦。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操作结束,教师讲评
表扬做得又快又准确的幼儿。
做错的幼儿进行修改。
活动反思
通过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在通过集体交流学习10的减法,认识理解操作卡,到幼儿独立操作完成作业这个过程,内容涉及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从结果讲评来看,幼儿对于10的减法基本能够掌握,只是从熟练角度来看,差异比较大。
我们把数学融入到了宝石博物馆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中进行,既与我们科技节小小博物迷练习起来,又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的接受学习的新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