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2-01-01 03:49:51 作者:

【热门】幼儿园美术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幼儿园美术教案范文6篇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折叠飞机,感受折纸的乐趣。

  2、学习将折好的飞机按大小排序。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事先折好的大小不同的飞机。

  2、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3、折飞机步骤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折好的大、小纸飞机,让幼儿自由观看、玩耍,激发幼儿折飞机的愿望。

  2、幼儿自由探索折飞机的方法。

  (1) 教师出示折飞机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解折飞机。

  (2) 教师重点向幼儿示范难折的部分,如:机翼的折法。

  (3) 幼儿再次看图解折飞机,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折出大小不同的飞机?鼓励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纸进行折叠。

  3、教师鼓励幼儿将折好的飞机进行排序。

  (1) 引导幼儿自由排序,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可以多人合作一起进行排序。

  4、展示自己的作品。

  布置飞机展,互相欣赏同伴的飞机。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然后教师检查并指正,引导探索好的识字方法,帮助识字,达到掌握本课字词的目的。

  (2)听录音,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聚在一起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了。这节课我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请大家读《导读》。读后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哪些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点拨:“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还有:散文、诗歌、剧本、小说、寓言、民间传说等。童话的特征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神

  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稻草人》,简介作者:叶圣陶。

  2、联系生活谈谈对稻草人的了解。

  3、听录音自己读课文后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说课文中得内容给自己有什么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妇人方面,作者方面。

  三、指导学习本课生字

  1、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由拼读等不同形式的`认读。

  2、教师指名认读,注意强调“穗、甸”的读音。

  3、激励学生进行挑战(我会组词,我会扩词,本课生字读平舌音,翘舌音等内容进行挑战)。

  4、教师着重指出个别生字的书写:“橘、、喉、穗”等生字。

  四、指导读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稻草人的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反馈。

  3、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课文理清层次(文章共分为三部分,见课文标出)各段分别讲什么,见板书。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导质疑: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齐读课文并反馈(尽职、善良)。

  3、研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尽责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B、找出能体现尽责任的部分。

  C、认识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六、小结

  板书设计: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为妈妈制作心愿卡,祝愿妈妈节日愉快。

  2、能大胆的绘制简单的心愿卡。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范例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卡片,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卡片,小朋友看看卡片上画了什么东西。

  2、教师:老师为什么画了那么多的东西?这张卡片是我送给妈妈的礼物,这些都是妈妈喜欢的东西。你们愿意做一张心愿卡给你的妈妈吗?

  二、请幼儿讲述妈妈的喜好。

  1、幼儿聚手发言讲妈妈的爱好,老师在黑板上画下来。

  2、同伴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出自己妈妈的爱好。

  三、动手制作贺卡

  1、幼儿构思卡片的形状,想一下自己想画的图形。

  2、构图好后请幼儿作画并涂上颜色,老师巡回指导。

  四、比一比谁的贺卡最漂亮。

  请幼儿把做好的贺卡放在桌子上,全班幼儿一起欣赏。

  五、让幼儿回去送给妈妈,并送上一句祝福语。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弹簧线表现小蜜蜂绕来绕去飞行的路线。

  2、在故事情境中,借助音乐尝试用手腕动作表现小蜜蜂飞行的路线。

  3、乐意用语言、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小蜜蜂棒偶人手一个,油画棒每组两盒。

  2、画有花园的黑色、绿色砂纸人手一份。

  3、音乐《野蜂飞舞》。

  活动过程

  一、教师模仿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引起幼儿的好奇并大胆猜测。

  教师:嗡……猜猜看,谁来了?

  二、幼儿在故事情境中,扮演小蜜蜂随音乐感受和表现弹簧线。

  1、教师讲述《小蜜蜂》的故事,创设“野蜂飞舞”的情境。

  2、欣赏《野蜂飞舞》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蜜蜂绕来绕去飞行的样子。

  教师:花园里的花全都开了,小蜜蜂可以采花蜜喽!听一听,想一想,小蜜蜂在采花蜜的时候会怎么飞呢?

  3、幼儿在小蜜蜂绕来绕去采蜂蜜的情境中,手持棒偶随音乐表演小蜜蜂飞行的样子。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样子

  三、幼儿在《野蜂飞舞》的音乐背景下,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变现蜜蜂在飞行。

  四、欣赏作品,感受小蜜蜂飞行线路的多样性。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手指点画成串的葡萄,尝试用点画的形式表现葡萄的特征。

  2.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感受色彩对比。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范画、实物葡萄一串、图片等。

  2.紫色颜料,湿毛巾,以组为单位准备

  3.白纸、记号笔、绿色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串水晶铃”

  二、引导幼儿观察葡萄,了解葡萄圆与圆之间既有空隙又有相互联系,上大下小的关系。

  “看,今天老师带了什么水果来?”出示实物葡萄

  1 . 仔细看看,葡萄是什么样的?(紫色的,圆圆的)

  2.再看看,一串葡萄是怎么长的?(上面多慢慢少最下面最少。)

  三、出示范画,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1 . “这幅画是用什么画的?猜猜用什么方法画的?”先示范用手指蘸颜料点画的步骤(右手的食指,在指腹的位置蘸上颜料,注意蘸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蘸好了手指在颜料盒上面停一停,不滴水了就可以开始画)

  2 . “今天我们也用手指来画葡萄,而且是一串葡萄。”提问:怎样画,画出来的葡萄才是一串一串的呢?(上面画的多一点,下面慢慢的少一点)看看一串葡萄的样子像什么图形?(三角形)

  3 . 示范、讲解:先从上面开始点画,食指按一下变一粒葡萄,注意一粒葡萄和一粒葡萄之间要相互联系但又不能靠的太紧了,一个一个排下去;接着从第二排开始再画葡萄,从上面两粒葡萄的中间开始画,一个一个往下,每一排都是这样都从上面一排两粒葡萄的中间画,最下面最少,这样就成一串葡萄了。

  4.引导幼儿集体书空练习。再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下面的幼儿检查评价。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从第二排开始画在上面两粒葡萄的中间,这样才能慢慢的减少,到最后点画最少。

  2.你可以画几串,画好以后别忘了给葡萄画上叶子。

  3 . 最后用绿色蜡笔画上叶子,就更像一串葡萄了。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边等颜料干透,请部分幼儿交流作画的感受

  活动延伸:

  “葡萄成熟了”,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墙面上,丰富主题环境。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先和幼儿尝试了用蜡笔画一串葡萄,重点了解掌握“倒三角形”的特点,尤其是一颗颗葡萄的排列和距离。许多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这一特点,这也为后来颜料点画奠定了基础。大部分幼儿能够大致了解葡萄的造型特点,比较独立地进行绘画,效果也比之前要好。最后,引导幼儿给葡萄添画上了叶子,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地表达对波洛克作品的认识和感受,感受画面中运用的颜色和线迹;

  2、学习以波洛克式的作画方式自由、大胆地创作,体验创作过程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波洛克作品若干,波洛克作画过程的照片,课件,音乐;各种作画工具与材料:画布,水粉笔,刷子,皮球,瓶子,各种树叶,喷雾器,小石头,珠子,轮胎,花片,沙子,豆子等;袖套,围裙。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歌表演:《粉刷匠》,简要介绍波洛克的故事;

  2、欣赏《会聚:第10号》

  (1)整体感受,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对画面的感觉;

  师:“你在画上好像看到了什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你心中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从颜色、线迹等方面来欣赏,师:“你在画上看到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中哪些是先画上去的?哪些是后来才画上去的?”

  “你在画上找到了哪些线条?猜一猜画家是怎样把这些线条画上去的。”

  (3)播放波洛克作画过程的影片,结合实物演示(滴流、甩动、泼洒)介绍波洛克作画方式。

  3、欣赏《会聚:第10号》,《茶杯》,《NO5.1948》,小结:这些画看起来很乱,但却觉得很和谐,很有意思、很美,《会聚》意思是各种颜色的聚会。

  4、幼儿自选材料作画

  要求:

  (1)挑选自己需要的工具来创作。先想一想,选什么样的工具,要怎么用;

  (2)要节约纸张和颜料,小心别打搅别的小朋友作画。

  (3)注意看自己的作品,如果觉得已经很美了就要停止作画;

  5、延伸活动:交流展示幼儿作品。观看现场作画的录像,幼儿间互相交流。

  师:你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怎么作画的,你觉得哪一幅画最有意思?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小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