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实用】大班教案汇编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通过小实验活动,帮助幼儿发现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能产生电;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继续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准备:
1.塑料尺子、梳子、笔、木梳等,剪好小纸。
2.塑料板、玻璃杯、锡箔纸、羊毛衫。
3.《蝴蝶飞》实验材料:塑料板、彩色薄纸等。
实施:
(一)分组实验活动:
1.让幼儿用塑料尺、笔等,在头上摩擦后吸纸削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
2.用羊毛衫在塑料板上摩擦若干次,然后把塑料板放在干燥的玻璃杯上,观察有什么现象。
3.用塑料板做的小扇子顺着一个方向使劲摩擦,然后握住小扇子柄,把小扇子摩擦的一面扑向蝴蝶,观察有什么现象。
(二)集中谈话:
1.你们是怎么做试验的?发现了什么?
2.塑料尺、笔怎么会吸纸削的?
3.什么叫摩擦?为什么经过摩擦后能吸纸削?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叫静电现象。
4.这些东西除了可以在头上摩擦产生静电外,还可以在什么地方摩擦产生静电?
5.为什么有的摩擦会产生静电?有的不会产生静电?
6.帮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摩擦生电现象。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当我听到《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选自《刘三姐》选曲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我们的孩子也因感受一下,民间的优美山歌,了解一下对歌的感念。这首歌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歌曲的创作来自生活。在熟悉原著的基础之后,为幼儿创作新歌词作好铺垫工作,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正如《纲要》所说: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大胆表现得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技巧。因此第二课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猜谜匹配到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们唱着属于自己的山歌,体验和分享着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第一课时: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3、在游戏形式中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着合着音乐唱歌曲。
重点:熟悉旋律、理解歌词结构
难点:猜谜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农作物图片:高梁、玉米、豆角、芝麻;大白纸、记号笔。
多媒体、钢琴
2、课前了解各种农作物结子的特点,课前让幼儿欣赏曲子的伴奏,帮助幼儿熟悉旋律。
活动过程:
一、对歌猜谜
1、播放曲子伴奏,这首歌你们听过吗?它的歌名叫什么?
今天老师要请大家猜谜语,谜底就藏在这首《什么结子高又高》的山歌中,(教师演唱歌曲谜面),请幼儿来猜一猜四种农作物。
2、幼儿猜谜,教师出示四种农作物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对应的歌词。
二、感受歌曲
1、教师边画图,边问边唱。(你能用唱的形式来回答我吗?)
2、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3、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结合图片有节奏的念歌词。(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
如师:什么结子高又高嘞,嗨高又高?幼:高粱结子高又高嘞,嗨高又高。
师:什么结子半中腰嘞,嗨半中腰?幼:玉米结子半中腰嘞,嗨半中腰。
师:什么结子成双对嘞,什么结子棒棒敲嘞?嗨,什么结子棒棒敲嘞,什么结子棒棒敲嘞?幼:豆角结子成双对嘞,芝麻结子棒棒敲嘞?嗨,芝麻结子棒棒敲嘞,芝麻结子棒棒敲嘞?(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与结构)
4、教师弹琴,幼儿试着与教师对唱。(教师问,幼儿答,1—2遍后互换)
5、教师请幼儿寻找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大家一起互相帮助。(最后四句的结构幼儿不太掌握的好,尤其是最后两句。(重点联系)
三、教师与幼儿对歌
1、教师唱谜面,幼儿唱谜底,衬词部分一起唱。如:(师)哎,什么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
(幼)哎,高粱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当采用完整接唱时发现对于幼儿有一定难度时,便及时调整为先分旬接唱,再对唱的形式。(播放伴奏)
2、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问答,并尝试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结束)
第二课时:创编歌曲《我来唱,你来对》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歌词,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2、尝试探索山歌对唱的形式,能主动大胆地参与活动。
重点:尝试创编歌词,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难点:能从动物的不同角度去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图片,纸绣球,白纸、笔若干,图谱,电脑课件、
2、音乐《什么结子高又高》
3、课前与幼儿一起收集动物的资料,并谈话了解动物的特征。事先让幼儿做成八字形
活动过程:
一、回忆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播放音乐)小朋友听这首歌叫什么?那我们一起来对歌吧。(教师站中间,左边幼儿问,右边幼儿答)
1、出示图谱,师幼合作复习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出示动物图片,森林中要开“动物音乐会”,动物们想请大家把它们也编到歌曲中,让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歌。
二、师幼合作创编歌曲
1、教师创编一个动物的谜面,例,哎,什么鼻子长又长嘞?嗨长又长?请幼儿尝试直接与教师对唱,唱出谜底。
2、强调第一段应编出四种有关动物特征的谜面,第二段要唱出是什么动物的谜底。
3、观看电脑课件“可爱的动物”,丰富创编内容,请幼儿分组讨论,尝试按乐曲创编出四种有关动物特征的谜面。(播放背景音乐《什么结子高又高》)教师巡回聆听、指导。
3、请个别幼儿示范唱出所编的歌曲谜面,其余的幼儿直接接唱出谜底,教师及时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在创编歌曲时还可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某一具体特征来仿编歌词。
尾巴系列:什么尾巴像剪刀(燕子)什么尾巴像把扇(孔雀)
叫声系列:什么唱歌咩咩咩(小羊)什么唱歌呱呱呱(青蛙)
耳朵系列:什么耳朵像把扇(大象)什么耳朵长又长(兔子)……
身体系列:什么身上有口袋(袋鼠)什么身上梅花开(梅花鹿)什么身上有房子(蜗牛)什么身上有硬壳(乌龟)……
5、尝试多种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运用体态动作来表达歌词。
例如,师幼合作,男女幼儿合作,领唱与合唱,一问一答对唱等合作形式。
6、游戏“抛绣球”。向主动参与对歌活动的幼儿抛发纸绣球以调动积极性。.
三、分组活动。
(播放背景音乐)
1、创作画《我来唱,你来对》,以绘画形式创作歌词,与好朋友互相对唱。
2、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创编歌词,再与好朋友互相对唱。
3、小组合作设计图谱,并开展对歌游戏。
4、请1—2组幼儿那着画,大家看着画进行编歌游戏。(幼儿看图左边问,右边答,结束)
附幼儿编曲范例
什么动物你猜猜
1、(领)哎,什么鼻子长又长咧?(合)嗨长又长?(领)什么尾巴象剪刀咧?(合)嗨象剪刀?(领)什么身上有房子咧,什么脖子长又长咧?(众说)嗨什么脖子长又长咧?什么脖子长又长咧?
2、(领)哎,大象鼻子长又长咧,(合)嗨长叉长,(领)燕子尾巴像剪刀咧,(合)嗨像剪刀,
蜗牛身上有房子咧,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众说)嗨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极动脑筋,相互合作。
2.提高操控转向平衡。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椅子
【教学过程】
(一)第一部分:
按要求摆放椅子,男孩女孩相对各排一竖排。
准备活动:根据老师的站位,幼儿在椅子上进行转向练习(膝盖对着老师)。
(二)第二部分:
1.按要求做动作:1——站起来,2——坐下(多次练习)
2.加动作:3——站到椅子左边,4——站到椅子右边(多次练习)
3.老师报题目,幼儿按照得数做动作,练习(数字1-4)多次
4.加要求:5——绕椅子跑若干圈,练习(数字1-5)多次
5.加要求:6——男孩女孩互换位置,练习(数字1-6)多次
(三)第三部分:
休息
坐在位置上闭眼休息,倒数5个数
(四)第三部分
1.站在椅子上按要求做动作:原地踏步,小跑,立定,向前(后、左、右、上、下)看齐。
2.站在椅子上前平举指向老师转向。(四个方位)
(五)第四部分:
1.直拼椅子游戏
提出游戏要求,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老师报数,幼儿根据数量进行拼椅子游戏。
2.抱团拼椅子游戏
老师报数,幼儿根据数量进行拼椅子游戏。
3.按数坐椅子
(1)每组4名幼儿拉圈,中间只留一张椅子。
请幼儿商量好谁先坐椅子,就是一号,再换一个小朋友坐就是3号,以此类推。
根据老师报号,幼儿拉手变化方位轮流坐椅子。
(2)每组8名幼儿拉圈,按报号坐椅子。
游戏数遍
(六)结束部分:原地踏步走放松,搬椅子出场。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健康”中提出: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是“动作发展”的目标,也是我们教师为此努力的方向。有价值的运动游戏需要教师的显性组织与指导,材料提供这一隐性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报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用废旧报纸作为游戏材料既环保又方便。孩子们拿报纸卷金箍棒、、剪面条、捉迷藏……在幼儿的眼里,报纸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变化多端,妙不可言。大班幼儿已能够协调、快速地跑动,但带物有一定速度地奔跑,对幼儿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挑战,我把这一技能的练习作为此次活动的重点,既有助于幼儿运动兴趣的增强,又有助于其综合运动能力的提高。
游戏目标:
1、在活动中练习走、跑、跳等技能,重点练习快速跑。
2、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游戏准备:
8开的报纸若干,场地上标有2条起跑线和终点线。
游戏重、难点:
能够发现同伴的玩法,并跟着玩一玩,以及带着报纸能够跑起来。
游戏过程:
一、玩报纸(一物多玩)。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报纸,大家想想怎样才能让报纸和我们玩起来呢?
二、分享玩法。
幼儿集中说会所自己的玩法,并让同伴学一学。
三、幼儿再次尝试不同的玩法。
学学同伴的玩法,自由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其中发现跑的动作,加以引导。
四、讨论“带纸快跑”的玩法。
1、请个别幼儿示范带报纸走动的玩法。
2、自由带纸快跑,教师个别指导。
3、讨论:在玩时有什么困难?
4、再次自由尝试。
5、引导幼儿简单小结:双手先拿报纸贴紧胸前,跑起来后,双手离开报纸,加快速度跑,不让报纸掉下来。
五、带纸快跑接力赛。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迎面站立,进行贴报纸接力赛。
2、交代要求:一个小朋友快速带报纸跑到终点,交给终点的那个同伴,这个孩子在带纸快跑到对面,来回反复,看哪组先完成。中途报纸掉到地上的,必须捡起来贴在胸前,继续向前快速的跑。
3、幼儿接力赛,教师指导。
六、放松活动。
头顶报纸,手臂张开,侧平举走走,帮忙整理报纸,自由结束活动。
游戏反思:
结合我园镇江市级课题《多元化运动游戏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我设计了这次运动游戏,课题正在研究,大家都属于摸索、探究中。在设计这次活动时,我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报纸的玩法,也研究了同行们开展的一些有关报纸的活动课,大多数是以一节体育课的形式设计的。但是,我们研究的是运动游戏,我认为这还是与体育课有所区别的,简明扼要点说,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方案设计与开展的成功,主要是为晨间锻炼和户外游戏服务的,换言之,也就是我们开展的这样的运动游戏形式,应该从晨锻和户外锻炼的形式入手。
因此,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是否就可以省略了体育活动中的热身运动,我们可以通过新的形式来让孩子们的身体运动开来,首先,通过一物多玩,让孩子们和报纸亲密接触,尝试不同的玩法;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玩法,再互相学一学;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带着报纸快速跑起来,事先我想到孩子们不一定自己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所以,我作为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游戏中,让孩子们看到我的玩法,鼓励孩子们学一学;其次,直接进入重点——自由带纸快跑,总结出方法;接着,开展带纸快跑竞赛,游戏进入**;最后,整理报纸,交流心情,放松身体。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馆是藏书、借书、看书的地方,图书馆里有书库、阅览室、借书处等;了解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2、进一步激发对书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1、写有“图书馆”、“静”的汉字卡片。
2、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幼儿参观图书馆。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出示“图书馆”、“静”的汉字卡片,提问: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字?
2、组织幼儿讨论:
1)那些地方有图书馆,你去过没有?
2)图书馆是做什么用的?那里有些什么?你知道进图书馆借书要遵守什么规则吗?
3、讲述:说说周末父母带自己到图书馆都看到了什么?
4、分组讨论:
1)说出书库、阅览室、借书处是做什么用的。
2)电脑借书处、电子阅览室和一般的借书处、阅览室有什么不同?
3)人们是怎样在阅览室里看书的?
4)你喜欢图书馆吗?为什么?
5、联系班级图书角,请幼儿说说应该怎样管理我们的图书角。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重新布置班上的“图书角”并制定规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