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15 22:07:14 作者:

实用的大班教案汇编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大班教案汇编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懂拼图,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教育幼儿看到别人遇到困难,要乐意帮助别人,并且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利用多种方法来设计和搭建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同伴之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课前已会唱《小鸭歌》。

  2、挂有花环的布偶小鸭,布偶小兔。

  3、3张拼图,每张均切割成六块。数字卡片3张。

  4、大型积木,纸,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戴花环的小鸭,引入课题。

  师:“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把小客人请出来好吗?”

  “咦?小鸭子怎么戴了一个这么漂亮的花环呀?”(幼儿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幼儿动手拼图,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师:“这个答案就藏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拼图里,让我们大家一起动脑筋,来拼一拼,找一找答案吧!”(老师和幼儿一同参与拼图,引导幼儿找拼图的规律。)

  三、鼓励幼儿排图,并用连贯的语言讲述。

  1、师:“老师这儿有3张数字卡片,你们觉得图画的顺序是怎样的?”(启发幼儿发挥想象,把图画按顺序排好。但是要尊重小朋友们的意见哦!请个别幼儿来摆好顺序后,问其他小朋友是不是同意?)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讲述图片的内容。

  四、讲故事,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幼儿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要帮助别人。

  1、师:“老师把小朋友说的话编成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老师讲故事)

  2、听完故事,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谁是带翅膀的小船?为什么说它是带翅膀的小船呢?”

  “小鸭子为了帮助小动物过河,成立的带翅膀的小鸭船队。它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所以,森林国王给小鸭子颁了一个助人为乐奖,还给它戴上了美丽的花环呢?”

  五、鼓励幼儿利用已有材料,设计和搭建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师:“小鸭子都会想办法帮助别人,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助小动物过河?”(幼儿充分讨论后,发表意见。)

  “愿意设计的小朋友就到设计组去,愿意搭桥的小朋友就到建筑组去。”

  (老师和设计组的小朋友一起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桥,建筑组的小朋友还“高价”买我们的设计稿,拿去施工呢!)

  2、大家互相参观了彼此的作品,而且还到小朋友们搭得桥上走了走。(这时我发现小朋友们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因为他们的合作成果得到了肯定。)

  3、小白兔:“我觉得这里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的乐于助人,帮助我们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桥。我代表森林里的所有小动物,向你们说声谢谢!”

  师:“我们帮助了别人,心里感到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看看有谁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说好不好?”

  【活动自评】

  在一次偶然的自由活动中,幼儿们都非常热闹的围在了一起,我也过去凑热闹。发现他们对画册上的一幅图画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只听见有的幼儿说:“鸭子怎么会飞呀?”“鸭子有翅膀,当然会飞了。”“船怎么会长翅膀呀?”幼儿们谁也不让谁,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每个人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了迎合孩子们的这种需要,我设计了《带翅膀的小船》此活动。

  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欲望。通过亲自接触图片,到开动脑筋拼图的这个过程,使幼儿对图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平时都是老师把图片布置好,这一次却能让自己动手,因此幼儿对这项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有的幼儿在一开始的时候看到这么多零乱的图片,一下子乱了头绪,对我说:“老师这太难拼了。”可在我的鼓励下,他们还是愿意“勇挑重担”。还有的幼儿还起哄的说:“看我的吧!”几个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图给拼好了,看来小家伙们还真有主意呢!

  在本活动中,我给幼儿充分讨论的时间,鼓励他们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给以他们适时的肯定。比如幼儿在完成操作材料时,我有意识的让他们参观彼此的作品,或是和他们一起到搭得桥上走一走,虽然这些看似细节,但却给了幼儿莫大的鼓舞和肯定,好多小朋友脸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们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同参与活动、参与讨论,也是本活动中的亮点,充分体现了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真正实现了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

  附故事《带翅膀的小船》

  半夜里,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河水把小木桥冲断啦。

  小白兔要过河去给妈妈抓药,走到河边一瞧,呀!小木桥不见了,她急得快要哭了。

  忽然小白兔发现河边竖着一块油漆还没有干的木牌子,上面写着:“请到大柳树乘坐带翅膀的小船。”

  小白兔跑到大柳树下,见到了小黄鸭。

  小白兔问:“咦!带翅膀的小船在哪儿?”

  黄鸭笑眯眯的说:“我就是呀,请上船吧!”

  小黄鸭把小白兔送到了河对岸,又到大柳树下,看见树下整整齐齐的站着一排小鸭子。小黄鸭惊讶地问:“你们怎么都来啦?”

  小鸭子们一起回答:“我们都是带翅膀的鸭船!”

  小黄鸭乐了:“太好了,那我们就成立一个带翅膀的小鸭船公司吧!”

  从此以后,带翅膀的小鸭船的顾客也多起来了。大家再也不必为过河而发愁了。清清的小河上,漂亮的小鸭船们忙碌着,小鸭子们还大声的唱着歌呢:

  天蓝蓝,水蓝蓝,

  我们是带翅膀的小鸭船,

  过河的朋友你别急,

  咱们马上就靠岸!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幼儿通过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内容,体会音乐的情境感。

  幼儿通过欣赏音乐区分乐曲段落及对比段落中的音乐要素。

  准备

  乌龟、兔子贴饰 黑板 粉笔

  过程

  一、引入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幼儿自由回答。

  2."有2只小动物藏在音乐里,它们是谁?请小朋友仔细听,把它们找出来。"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乌龟、兔子)

  3."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做《龟兔赛跑》。"

  二、欣赏

  1.分段

  ①"这首音乐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三段,第一段是乌龟、第二段是兔子、第三段是兔子睡觉)

  ② 出示贴饰。

  2.欣赏分析第一、二两段

  ①听第一、二两段,"乌龟、兔子的音乐有什么不同?"(音乐的快慢、高低、给人的感受等不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饰后注明。

  ②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

  3.欣赏分析第三段

  ①"请大家仔细听第三段,找到一个特别的声音,想想它会代表什么?"(幼儿可以拟声,代表兔子打呼的声音。)

  ②"这呼声有几个?它们都一样吗?"(6个,越来越轻。)

  ③"这段除了兔子打呼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乌龟在爬的声音。)

  三、表演体会

  ①请幼儿跟着音乐做一做兔子、乌龟的动作。引导幼儿在第三段时选择好自己要表演的角色,

  ②请幼儿在其他时间自行分组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知道金属的材料能导电,塑料管,纸,毛线等材料不能导电。

  3简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电线,铜丝,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纸绳,电灯泡,电池。

  2记录表,笔,橡皮。教师自制道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魔术

  1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池

  2电池的两端一样吗?介绍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

  二实验一

  1出示铜丝:它是什么?铜丝铜丝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出示纸绳:它是什么?纸绳纸绳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2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电线,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请小朋友实验。哪种材料能是小灯泡亮起来?

  3介绍记录表:在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在不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

  4幼儿操作实验,教师指导观察。

  5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和幼儿总结:金属材料能导电,所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毛线纸等材料不能导电。

  三结束部分:出示两根电线(一根两边露出铜线的,一根两边没有铜线的。)

  1它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请幼儿实验

  2教师总结:电线外面的塑料外衣是不能导电的,他是保护我们的,有了它我们就不容易触电。但即使这样,小朋友平时也不要随便去摸电线,电源插座。因为平时生活正的用电,电压很高是很危险的。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电池的分类及用途。

  2、发展幼儿动手能力,进行简单的电池安装及连接活动。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对用过的废电池要进行回收,不能乱丢,以免污染环境。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过程:

  活动一:电池的种类

  一、收集各种用途、形状、性质的电池。

  二、组织幼儿比较、观察这些电池,找出电池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原则为这些电池进行分类。

  活动二:电池与环保

  一、出示有关电池回收箱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又设立电池回收箱?

  二、讨论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与对策

  1、电池含有什么物质?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2、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对环境的危害?

  三、与幼儿共同制作一个自制的电池回收箱。教育幼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三:电池的用途与实践操作

  一、讨论:电池有什么用途?你看到那些物品使用电池?

  二、安装与连接实验:

  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进行电池的安装与连接操作。

  1、安装组:为幼儿准备手电筒、电动玩具、电动小工具,各种型号的电池,让幼儿在操作中观察电池的安装方法与电池的正负极符号。

  2、连接组:为幼儿准备小电阻、电线、电珠、电池,让幼儿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习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活动延伸:

  在班级的科学活动区内,增加有关电池安装的手电筒、电动玩具等,增加简单的有开关电路板及各种型号的电池。

  设立旧电池回收角,积攒一定数量后,将电池统一送至真正的电池回收箱。

  图书角增加有关电池的书籍,或鼓励幼儿继续收集有关资料,与其他幼儿分享。

  活动反思:

  新纲要告诉我们:“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内容拓展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下雨之前》。

  2、知道有许多动物都有预测气象本领。

  3、了解气象与动植物的行为反应之间有一定联系。

  4、在活动中教育幼儿从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动、植物在下雨之前的变化,了解天气状况。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听讲故事,了解动植物气象预报天气的方式。

  难点:说说还有哪些动、植物能够预报天气,怎样预报的?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下雨之前》。

  2、幼儿用书《找不同》。

  3、含羞草、南瓜苗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引入课题: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一些动物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吗?(如:蜻蜓、小鱼、蚂蚁),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请听故事《下雨之前》。

  二、活动指导

  (一)听讲故事《下雨之前》。

  1、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内容。

  2、讨论:

  (1)故事中谈到哪些小动物?(小公鸡、小蜻蜓、小鱼、小蚂蚁)。

  (2)下雨之前,小公鸡感到怎样?(又闷又热)

  (3)小公鸡走着走着,看到谁飞得很低?(小蜻蜓飞得很低)

  小蜻蜓为什么飞不高呀?(天快下雨,空气里有许多水汽、小飞虫的翅膀沾满了水气、飞不高)。

  (4)小公鸡又看到了谁游到水面上?(小鱼)

  小鱼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到水面吸收新鲜空气)

  (5)小公鸡又看到谁在往高处上搬运东西?(小蚂蚁)

  小蚂蚁为什么要往高处搬运东西呀?(小蚂蚁说:天快下雨了,我们家原来住的地方太低会被水淹没的)。

  3、教师小结:小公鸡走出家门想去玩一会儿,看到小蜻蜓飞不高,小鱼游到水里,小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正往高坡上搬运东西,打听到天快要下雨了,就连忙跑回家了。当我们看到这些小动物有这种动态时,就知道天气要变化了对吗?

  (二)讨论

  1、教师: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能够预报天气呢?它们是怎样预报的?

  启发幼儿说:还有青蛙、蚯蚓在叫,好象在唱歌。

  2、教师:植物可以预报天气吗?你觉得哪些植物可以预报天气?(有含羞草、南瓜苗儿)边讲边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3、教师:这些植物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会有什么的反应呢?教师告诉幼儿,含羞草的反应是半开半含,南瓜苗儿往下垂。

  (三)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这些动物或植物的动态,从小学会观察、探索,做个气象员,为人民服务好吗?

  (四)比一比。

  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找不同》,教师:左右两幅图有4处不一样的地方,请你找一找并圈出来,比一比谁找得快?谁找到的不同多?(教师评讲幼儿练习)

  三、活动结束

  简要小结:通过学习《下雨之前》,知道有许多动、植物有预测气象的本领,我们要学会观察、探索,了解天气的变化状况好吗?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