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3-15 04:59:52 作者:

【推荐】幼儿园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幼儿园教案汇总五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懂得讲卫生、环境美的道理,培养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教育挂图一套纸箱

  指导要点:

  1、师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

  2、出示教育挂图请幼儿看一看:

  图中有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引导幼儿讲一讲:

  (1)、小猪、小兔、小猴在做什么?他们的妈妈为什么不高兴?

  (2)、小红和小强分别把果皮、纸屑扔到哪儿?

  (3)、李刚在墙边做什么?他们做得多吗?为什么?

  4、启发幼儿联系日常生活谈谈应把果皮、纸屑扔到哪里,在什么地方小便才适宜。

  5、学念儿歌《我爱环境美》。

  活动延伸:

  1、用纸箱制作“小小电台”一只,每天选一名值日生播放小朋友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人好事。

  2、组织值日生检查活动室、走廊等环境的卫生的整洁情况。

幼儿园教案 篇2

  目标:

  1、 知道铅笔盒的用途。

  2、探索子弹铅笔换笔芯的方法。

  准备:

  孩子们准备好书包、铅笔盒及一些文具等

  指导:

  ●导入活动:

  师:“上次我们一起讨论了小书包,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铅笔盒。现在请你把铅笔盒拿出来。”

  你的铅笔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自由交流。

  ●铅笔盒里有什么:

  交流:你们的铅笔盒里有什么?都带齐了吗?和你的好朋友看看再说。

  幼儿个别交流。

  讨论:你会使用这些文具吗?怎么用?(个别幼儿示范)。

  ●探索子弹铅笔

  你们都要上小学了,我送你一件礼物,是什么?但是铅笔的笔芯断了,你能换一支新的吗?

  幼儿探索方法。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并进行演示。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听信号变速走。

  2.锻炼幼儿的听觉能力,提高幼儿反应的灵敏性。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一起走

  2.铃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听信号有节奏地变换队形走。

  二、展开

  1.交代游戏名称以及规则:

  老师铃鼓拍得快,幼儿就四散快走;

  铃鼓拍得慢,幼儿就四散慢走;

  教师摇铃鼓,幼儿小跑步。

  2.幼儿游戏3次。

  3.增加要求:

  (1)当老师说“两人走”时,幼儿就两人手拉手走。

  如果铃鼓拍得快,幼儿两人手拉手快走,

  铃鼓拍得慢,两人就慢走。

  (2)根据游戏情况决定是否三人走

  (3)游戏反复进行。

  三、结束

  1.表扬信号听得清楚、动作变化快的幼儿。

  2.复习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画的方法画出不同的果实造型。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1、画有苹果、香蕉、梨、花生等果实的方形纸若干。

  2、果实造型画,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提问幼儿:现在是什么季节?会有哪些果实?

  (2)观察果实,启发幼儿想象。

  请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果实,说说它们都像什么?还能把他们变成什么呢?如:香蕉变成小船,橘子变成太阳等。

  2、师幼作画,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画,有以果实为辅的变形画,也有以果实为主的变形画。

  (2)启发幼儿说出:果实都变成了什么?你还想把他们变成什么?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3、用添画的方法进行果实造型。

  (1)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果实图片,进行添画造型。

  (2)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根据果实的特点,大胆想象、添画。

  4、作品展示。

  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同伴作品中的创意。

  5、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创作的作品装饰自己的活动室。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的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母鸡妈妈

  2。能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将其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活动准备:

  母鸡妈妈的裙子一条,头饰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若干,三个装有这些图形的篮子,几个肯德基的杯子

  活动重点: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过程:

  1、导入

  老师:瞧谁来了呀?(母鸡)母鸡妈妈想请你们做我的宝宝,好吗?小鸡快到妈妈身边来,让我亲一亲,抱一抱,好吗?

  2、母鸡生蛋

  老师: 和宝宝们在一起真开心,可是妈妈怎么发现有点肚子疼,“哎呀,不好了,宝宝们,我要生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出示积木)

  老师:哇!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宝宝们妈妈本领大吗?快来夸夸我呀!(《老母鸡》歌曲)

  3、把蛋送回家

  老师:刚才,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而且是各种形状的蛋蛋,你们喜欢吗?(请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形状)

  现在,妈妈请来了我的好朋友,“肯德鸡”,这个杯子里装着各种形状的蛋蛋,请每只小鸡宝宝拿一个杯子,把里面的蛋蛋放到和他一样形状的篮子里,好吗?(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托班的老师,在活动设计时我也是充分的考虑到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再根据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权衡。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我还是比较好的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同时在预设活动中,我整合了音乐,计算,语言,并且我个人觉得整合得还是比较得体的,没有一种硬生生的强制增加上去的感觉。为了更好的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我即兴的增加了一些打气的动作来渲染孩子们,以前哭闹得很厉害的王济海,被我的举止吸引了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为孩子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题学习,对于母鸡有了一点认识,所以当我以母鸡妈妈的身份要求他们来做我的宝宝时,孩子们显得很热情,并且从始至终王欣宜总是叫我“妈妈”,看来这个角色在她的头脑里已经根深地固了。

  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将“鸡蛋宝宝”放在活动室中让孩子自己去拣,篮子也应该放在不同的地方,避免太拥挤。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他们比较喜欢模仿,喜欢反复的摆弄物品,反复的重复一个动作,所以我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这样的形式来带动他们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活动名称: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目 的: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了解玩具发声的各种方法。 2、初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准 备:各种玩具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 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 (二)第一次探索: 1、 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 2、 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 (三)交流讨论: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 2、 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 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 2、 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 3、 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 (五)讲评: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托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教案

下一篇: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