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3-16 00:40:54 作者:

【必备】幼儿园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幼儿园教案四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艺术(音):大鸵鸟

  教学目标

  1、 用较轻快、活泼的声音学唱含有十六音符的歌曲。

  2、 在学唱过程中,勇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配套CD。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较轻快、活泼的声音学唱含有十六音符的歌曲。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法、提问法

  教 学 过 程

  老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出示图片,导入主题。

  师:(出现画面)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呀?

  小结:这叫大鸵鸟,它是一种不会飞的鸟。今天,我们就来学《大鸵鸟》这首歌曲,你们愿意吗?

  1、集体观看画面,并自由进行猜一猜活动。

  2、集体认真倾听老师小结。

  以“猜一猜它是谁”导入主题,借助课件让幼儿猜测出大鸵鸟,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面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二、 学唱歌曲。

  1、 看画面,观察大鸵鸟走路。

  2、 师:那你们知道大鸵鸟是样走路的?像在做什么?

  幼儿模仿大鸵鸟走路的动作,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3、 出现画面三:播放视频“鸵鸟”。

  (1)放慢速度,整首学唱歌曲。

  (2)重点练习含十六音符的乐句。

  (3)用全体、分组等形式进行练习,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1、集体观看画面,并学大鸵鸟走路。

  2、集体跟教师学唱歌曲,并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

  结合课件,让幼儿模仿大鸵鸟走路,再让幼儿学唱歌曲。在学唱歌曲中,先通过整首教唱,再分组练习的形式来展开,并让孩子们一边模仿大鸵鸟走路,一边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兴趣很浓。

  三、 创编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提问:

  “哎呦呦呦呦”着一句歌词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演?你能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来表演吗?(幼儿创编各种动作)

  2、出现画面四:各种各样的鸵鸟。鼓励幼儿进形创编表演。

  师:你们看,这里有许多大鸵鸟,下面我们一起来一边唱歌,一边用各种动作表演,好吗?

  3、幼儿完整歌表演,突出“哎呦呦呦呦”的身体动作。

  1、集体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集体观看大鸵鸟的画面,请幼儿进行创编动作。

  3、集体完整表演。

  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让幼儿为歌曲进行创编各种动作,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一边歌唱,一边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四、 创编歌词,集体表演。

  1、师:除了大鸵鸟,还有什鸟也不会飞呢?(企鹅)

  2、出现画面五:企鹅。

  (1)幼儿仿编歌曲。鼓励幼儿将不会飞的鸟编入歌曲中。

  3、集体演唱表演,突出“哎呦呦呦呦”的部分。

  1、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的提问。

  2、集体观看企鹅图片。

  3、请个别幼儿进行创编歌词,并请集体幼儿进行表演。

  在此环节中,能拓展孩子们的想象力,通过提问,让幼儿为不会飞的鸟“企鹅”创编新的歌词,然后进行歌表演,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是学会十六音符的节奏与唱法,此节奏较以前的歌曲来说较快,对孩子们来说要唱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重点教孩子打准十六音符的节奏和唱准此节奏。从这次音乐活动的组织中,我也感受到作为老师要想教好孩子本领,首先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做好准备,认真分析教材,找出重难点,设计好活动。通过练习节奏后再学唱歌曲,歌词“哎哟哟哟,哟哟”孩子们很快学会了。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乐意用“鸭走”、“鸭叫”、“鸭子游水”等模仿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体验参与音乐表演、游戏的快乐。

  准备:

  《母鸭带小鸭》课件一套,小鸭头饰、小鱼卡片数目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课题导入:(看课件一)

  以讲故事的口吻提出要求: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大家一起玩,它是谁呢?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引导幼儿学鸭叫,模仿鸭叫的动作。“鸭子在说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吧。”

  2、进行部分:(看

  课件二)

  (1)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并讨论:谁来了?它带着谁呢?它们在干什么呢?(了解歌曲内容)

  (2)告诉小朋友歌曲的名称《母鸭带小鸭》,让幼儿知道鸭妈妈还有一个名字叫“母鸭”。

  (3)师带领幼儿学念歌词,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现。

  (4)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可加上动作,边唱边做动作

  (5)幼儿自由表演,游戏(看课件三)(戴头饰)

  (6)欣赏课件三前部分时,师扮“鸭妈妈”,请幼儿扮“小鸭”,并鼓励幼儿同电视里的鸭子一起表演。

  3、结束部分(播放

  课件三后半部分)

  游戏:《捉鱼》“鸭妈妈”带“小鸭”听着音乐去做“捉鱼”的游戏。

  反思:

  托班的孩子喜欢欢快又带有情节的音乐作品。他们乐意用歌声、用动作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但是由于他们音乐表演的基本动作积累浅而少,体态语言也比较匮乏,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他们喜欢而又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音乐作品,引导他们欣赏、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的`内心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更好地、更有创造性地表现音乐。于是我选择了这首《母鸭带小鸭》的音乐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注意了“蹲下来”和孩子平视,以促进师幼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课件在播放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以至于影响了活动,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将是我认真思索的内容之一。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剪、折等方法制作灯笼。

  2、让幼儿正确使用剪刀的技能。

  3、培养幼儿耐心做事的习惯,并体验做纸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用书纸工第8页。

  2、幼儿人手一把剪刀。

  3、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门口有没有挂灯笼呀?灯笼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灯笼: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自己做的灯笼请你们看看用什么做的?是什么样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新年树的制作方法。

  1、今天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来做这个好看的灯笼吧。(请幼儿观察图示)

  2、你们觉得最难做地方在哪里?(解决难点问题——沿虚线折叠的地方,采用同伴解答与教师重点示范的方法)。

  3、教师示范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灯笼是怎样制作的吗?

  (2)教师一边示范制作一边讲解:

  ①先沿着正方形的外轮廓把正方形剪下来。

  ②将正方形纸对折后打开再向中必线对折。

  ③将短边沿虚线向后折,并翻过来。

  ④将四角沿虚线折叠,

  ⑤再沿虚线向后折叠。

  ⑥撑开两边口袋,即成灯笼。

  三、分发材料,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要求幼儿先看看制作图示,再动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净;碰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语言及动作),提醒保持干净。

  3、重点指导幼儿小朋友要先把正方形剪下,要求幼儿要剪平整,再按步骤折成灯笼。制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比一比谁制作的灯笼最漂亮。

  四、讲评,展示作品。

  1、请幼儿都把自己制作的灯笼放在桌子上,全班幼儿一起看看,谁的灯笼最漂亮。

  2、整理用具,结束活动。

  效果分析:

幼儿园教案 篇4

  元旦到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孩子们又大了一岁。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将是他们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老师们要为幼儿精心准备一份新年贺礼——迎新年亲子活动,给幼儿留下美好的新年回忆。

  活动目标:

  1、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联系,增进孩子、老师、家长和同伴之间的感情,在活动中体验新年的快乐。

  2、在娱乐中能充分体验老师、家长和同伴的爱,能在同伴和家长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奖品,最好有一些糖果。

  活动时间:

  星期六下午二点开始。

  活动地点:

  三楼音乐厅。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以简单的几句话引出:过几天就是元旦了,小朋友又要长大一岁了,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庆祝,希望小朋友和各位家长积极的参加。

  二、亲子游戏

  (1)袋鼠妈妈

  准备:布袋,海洋球。

  目的:培养投掷能力和合作能力,活跃气氛

  玩法:家长扮袋鼠妈妈套在一只大口袋里,孩子扮小袋鼠往妈妈的大口袋里仍果子(海洋球),看看谁仍得多,那组就胜利得奖品。

  (2)踩气球

  准备:各种已经吹好的气球。

  目的:培养灵活性和敏捷性。

  玩法:把气球系在各人的小腿的根部,互相踩对方的气球,在三——五分钟内以腿上的气球数多的为胜。

  (3)贴五官

  准备:正面是大人的脸,背面是娃娃脸,准备四到六张。

  目的:进一步明确五官的正确位置,能听了指令进活动。

  玩法:先是孩子贴五官,大人举脸谱用话指挥孩子进行贴五官的活动;再换孩子举脸谱,大人贴五官。

  (4)二人三足

  准备:绳子

  目的:培养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用绳子系在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腿上,比那一对先走到终点。

  (5)抬新娘

  目的:培养三人的合作能力。

  玩法:两个家长双手交叉托起孩子,快速地向前走,拿到奖品往后走,在一分钟内看谁拿到的奖品多为胜。在活动的过程中穿插班级准备的文艺节目,有表演唱,诗歌朗诵等活动。

  三、活动尾声

  1、放《新年好》的音乐,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唱歌,结束活动。

  2、在活动结束时可以放《秧歌舞》的乐曲,大家共同活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