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必备】中班教案范文合集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乐意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活动材料准备:
音乐区:钢琴、铃鼓、响板
动手区:编制板、细纸条
认知区:小动物图片若干
实践区:火腿肠,小刀
游戏区:娃娃家所需材料
计算区:数字卡片、计算题板、水笔
探索区:鸡蛋若干
生活区:筷子、小碗、菜、鞋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谈话活动:你们喜欢玩区角活动吗?(在上次的活动中袁嘉怡学会了系鞋带的本领,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了磁铁的许多秘密)
2、要求活动时保持安静,专心操作、探索,不影响别人。遇到困难,不怕失败,不轻易放弃。
3、介绍新增设的区域:今天在探索区放置了蛋宝宝,等会请小朋友动脑筋让蛋宝宝站起来,好吗?
二、幼儿自主活动;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新材料,个别幼儿作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3、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4、活动记录:
今天在探索区放置了蛋宝宝,并要求幼儿利用教室里的各种材料让蛋宝宝站起来,活动刚开始时,一起玩的几个幼儿都徒手想让蛋宝宝站起来,试了好些时间也不行,于是黄天成想起了去拿一块长方形,中间有镂空的积木,结果蛋宝宝站起来了,经他的提醒,旁边几个幼儿也想到了用积木让蛋宝宝站起来,后来,他们又找到了杯子、瓶盖、瓶子等各类材料,都能让蛋宝宝站起来。
三、师生交流共享:
1、教师在电视机上展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照片,与幼儿一起讨论那些习惯好哪些习惯不好。
2、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部分展示在展示栏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及成功感,并体验并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并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及成果。
3、请幼儿讲讲活动中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怎么做的。鼓励大家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想办法克服,就会学到更大的本领。
3、共同收拾各类教玩具。
塑料布粘贴画(中班区域活动)
一、材料提供
A塑料薄膜挂历纸剪成的各种图形,置于框中。 B一盆清水,三-四块易吸水的抹布。 C各种浅色的瓷砖(白、粉红、淡黄、浅灰等)。忌花瓷砖。 D剪刀、捧冰棍及尚无剪裁的塑料薄膜等用具插人笔筒,以备需要。 E用硬的铁丝弯折成可供画展出的架子。 二、操作层次建议 A对于“塑料薄膜浸水可以粘在瓷砖上”的表现手法感兴趣,并乐意尝试。初步能注意以下操作程序,以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a薄膜浸水。 b取出薄膜在抹布上轻点二下,滤去多余的水。 c将薄膜粘贴在瓷砖上。 B能粘贴出简单的图案。C尝试粘贴一幅简单的画,并保持整洁。 D粘贴过程中,有意识地考虑色彩、构图、造型等。 三、提示 A由于要用水,所以本活动最好在5--9月份开展。为保持室内整洁,区角安排可在户外阴凉处。 B塑料薄膜要求无折痕,否则不宜粘贴。 C第4组材料是为幼儿意愿剪图形服务,棒冰棍则是方便幼儿移动瓷砖上的小图形或拨弄薄膜角而提供。 D活动初始,教师可用自己的作品引发幼儿兴趣,并感知所用的材料,但无需解释粘贴成画的过程,让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探索,教师略作引导。材料的操作程序制定可在幼儿玩过后感受到桌湿而不方便操作的情况下,引发讨论“怎样才能保持整洁”。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粘贴画的过程,也要注意留心材料使用的规则。 E可请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让幼儿比较作品,看看美在哪里。 G本活动目标为: a感受生活中不同的粘贴表现方法,尝试用塑料簿膜、水、瓷砖等材料进行粘贴表现。 b掌握相关材料的操作规则,保持桌面整洁。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和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在自己的家里很快乐。
2.简单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懂得要保护大自然。
3.有爱家的意识。
活动准备:
1.预先排练好情景表演。
2.故事《小乌龟找家》课件。
3.各小动物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已粘贴好双面胶);预先布置好(小河、草地、花园、森林)场景。
3、音乐《我有一个家》、《我爱我的家》
活动重点:
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知道人和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在家里很快乐。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保护大自然、爱家的情感。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引发幼儿兴趣,引出故事"小乌龟找家"。
·幼儿观看情境表演:一幼儿扮演小乌龟边哭边进入活动室。
·提问:小乌龟为什么哭呀?小朋友有家吗?你的家在哪里?
·教师小结: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不仅我们小朋友有家,小动物们也有家呢,小乌龟的家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小乌龟找家》。
2.边欣赏课件边倾听故事"小乌龟找家",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小乌龟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的家在哪呢?它找到家后心情如何?
·小乌龟在去找家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家各在哪里?小动物们在自己的家里心情怎样?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的家又在哪里?幼儿相互交流。
3. 游戏"送小动物回家",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引导幼儿观察设置好的场景,介绍送小动物回家的方法。
·幼儿玩"开火车"游戏,一个跟着一个按顺序取一张小动物图片,把小动物送到相应的场景中,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是否都找到了家?
·教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小结:对,有的小动物的家在森林里,有的小动物的家在大树上,有的小动物的家在草地上, 有的小动物的家在花丛中,有的小动物的家小河里,小动物的家都在大自然里,它们在自己的家里很开心、很快乐。
4.讨论、体验、感受有家的快乐,培养保护大自然、爱家的情感。
·小朋友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如果小朋友也没有家,那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对,有家的感觉真好。
·播放被污染的河水、践踏草坪、在树上荡秋千、被砍伐的森林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小动物失去家的感受。
·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为了不让它们失去家,我们应该怎么做?
·除了自己的家,我们班的小朋友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幼儿园和我们的班级呢?
·教师小结: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会带给我们幸福温暖的`感觉,在家里很快乐。我们不仅要爱我们自己的家,还要爱幼儿园,爱我们的班级。
5.教师带幼儿边听音乐《我爱我的家》边自由表演,在歌声中自然走出活动室。
附故事:《小乌龟找家》
沙滩上一只小乌龟出现了,它东瞧瞧西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大,可我的家在哪儿呢?
小乌龟爬呀爬,爬到小河边,看见许多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就问:"小鱼,小鱼,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们不知道,我的家是小河我们在河里真快乐。
小乌龟又往前爬去,看见一只小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就问:"小蚯蚓,小蚯蚓,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不知道,我的家是大地,我在泥土里真快乐。"
小乌龟继续往前爬,看见几只小鸟在树上玩耍,就问:"小鸟,小鸟,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不知道,我们的家是大树,在树上休息、唱歌真快乐!"
小乌龟继续走着,看见一只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也在爬行,就问:"小蜗牛,小蜗牛,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小蜗牛说:"小乌龟,你瞧瞧我,再瞧瞧你自己的背上。"小乌龟转过头来瞧瞧自己的背,笑了:"谢谢你,我找到自己的家了。"
小乌龟把自己的头四条腿和尾巴全部都缩进了自己的壳里:"呀!我也有家了,我的家又舒服又暖和,我在家里真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年的意义,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 感受新年带来的乐趣。
3、 感知儿歌的内容,丰富象声词语。
活动准备
1、 鞭炮。2、鼓。3、新年挂图。
活动过程
1、 通过交流,引出新年的含义,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亲爱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你们喜欢过年吗?(幼儿作答:喜欢)那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动作,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好吗?
2、 出示鞭炮,模仿点燃的动作,让幼儿回忆新年的场景。
3、 教师小结:啊,刚才老师做的动作是放鞭炮的动作,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才放鞭炮呢?哦,是新年的时候,那新年除了放鞭炮,我们还怎么样做呢?(幼儿讨论)哦,除了鞭炮,我们还做一桌的好菜,还到爷爷奶奶家去走亲戚,然后爷爷奶奶给我们压岁钱,还给我们买新衣裳,那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新年呢?(幼儿回答:喜欢)
4、 出示新年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新年的过法。
如:小朋友们喜欢过新年,那我们来看一看还有谁喜欢过新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好不好?我这里有幅图,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新年的,好不好?
5、一边让幼儿观察画面,一边引导幼儿朗读儿歌。
6、 分组让幼儿一边朗读儿歌,一边做动作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7、 进行接说的游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如:教师说:“大钟撞一撞。”小朋友们说:“当--当---当当当,教师说:“小鼓敲一敲。”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鞭炮放一放。”小朋友们说:“啪—啪—劈劈啪。”教师说:“新年真热闹。”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教师说:“小手拍一拍。”小朋友们说:“啪—啪—啪啪啪。”教师说:“小脸亲一亲。”小朋友们说:“吧—吧—吧吧吧。”教师说:“小脚跺一跺。”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大家新年好。”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
8、 请个别幼儿朗诵儿歌。
9、 请个别小朋友分别做大钟、小鼓、鞭炮,然后再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撞一撞、敲一敲、放一放的动作。
10、 引导幼儿集体背诵儿歌。
11、 教师总结:学会了新年儿歌,回到家里就可以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背儿歌了,我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会非常高兴,亲亲你们的脸蛋,夸你们是好孩子的,小朋友们,最后让我们为新年一起快乐起来吧。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进过一星期的学习,对于马路都有了一点的认识。利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迁移,使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按照顺序和倒序说出故事中的老鸭分别经过的地方。根据对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水平,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老鸭的店丢了吗》。激活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性学习活动。让幼儿在说说想想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首先在第一环节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掌握按顺序和倒序的方法记忆老鸭经过的路线;在第二环节中通过经验回忆来拓展生活中认路的方法;第三环节在情境体验中掌握及巩固认路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学习按顺序和倒序说出故事中的老鸭分别经过的地方。
2.尝试利用路边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物或设施来帮助我们认路。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掌握按顺序和倒序的方法记忆老鸭经过的路线
1.解读故事名称
2.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1)老鸭的店真的丢了吗?他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店丢了呢?
2)再次欣赏
3)老鸭经过了哪些地方?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到了哪里?(操作课件)
怎样才能帮助老鸭找回自己的店呢?
往回跑时,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看见什么就能找到老鸭的店了。(操作课件)
3.理解故事后半部分
小结:当我们从一个地方出发去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一路上总会经过一些容易记住的地方,记住这些地方的标志能帮助我们认路。
二、回忆经验——回忆及拓展生活中认路的方法
你从家里出发到幼儿园时,会经过哪些容易记住的地方?
小结:除了记住一些特别的房屋,我们还可以记住看一些路牌、门牌号、交通标志等,帮助我们认路。
三、情境体验——在情境体验中掌握及巩固认路的方法
1.从幼儿园出发到“南翔老街”,会经过哪些地方?
2.从“南翔老街”回到幼儿园时,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看到什么,就回到了幼儿园。
评论